植物鞣剂、鞣质用于头发增重及其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1384944阅读:7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植物鞣剂、鞣质用于头发增重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头发的增重,特别涉及头发增重材料的用途及其用法。
背景技术
我国一直是假发产量最大的产品输出国。假发作为既古老又年轻的工艺装饰品行业,自九十年代初以来,发展势头迅猛,头发的年用量由当时的几百吨上升到目前的5000吨左右。然而,由于长头发越来越少,头发价格在短短的15年内爆涨10倍左右。面对这种头发资源日趋紧张的现状,业内经营者早就渴望得到一种能够提高头发收率,降低生产成本的新技术。由于假发是以每件产品的重量(克)作为计量标准的,所以,如果能使头发增重,就能真正解决用现有技术加工头发时收率太低的问题。然而,多少年过去了,一直没有能够解决这个难题,至今仍沿用传统的加工工艺。

发明内容
根据对国内外假发行业的详细调查和文献检索,目前还没有发现任何成功的头发增重技术,更没有把植物鞣剂、鞣质用于头发增重的记载。
本发明的目的是选用某种材料和合理的加工方法对头发进行增重加工,从而解决假发行业使用现有技术加工头发时收率太低的问题,同时也能缓解头发资源紧张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对几十种化工原料作了认真的对比试验,最终选定用植物鞣剂、鞣质作为头发增重材料。这些材料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以上混合使用。在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植物鞣剂、鞣质一直被用于皮革鞣制。此外,也少量用于水处理剂、胶粘剂、钻探泥浆稀释剂等方面。但是,从来没有把植物鞣剂、鞣质用于头发增重加工方面的记载。把植物鞣剂、鞣质用于头发增重,从而使其扩大了使用范围。另外,在用该材料对头发进行增重加工时,它的使用温度范围也比鞣革等用途的温度(40℃以下)有了较大副度的提高。本发明要求对头发增重加工时不能低于70℃。其使用方法是将植物鞣剂、鞣质配制成30%的水溶液倒入金属容器中加热至70℃以上时,再倒入溶液重量10-20%经预处理后的头发,继续加热保温100分钟以上即可把头发捞出,用水洗净后,再用护发素浸泡,然后梳理烘干即可。
采用这种加工方法后,头发的收率可达到98%以上,比现有技术加工的头发收率高出12%以上。并且,加工过的头发也能达到出口的质量标准。
具体实施例方式
1、增重液的配制举例(按1公斤头发用量计)植物鞣剂和鞣质任选其一,或混合使用。总用量为1.0-1.3公斤,再用其3倍的50℃软水与之混合,搅拌均匀后待用。
2、将需要增重的1公斤头发用本行业现有的浸酸中和等工艺进行增重前的预处理。
3、把已配制好的增重液倒入容积为15公斤的锅中,加热到70℃以上时放入1公斤预处理后的头发,翻动均匀后继续升温,使锅内的物料温度始终保持在70℃以上。头发放入锅内后,每20分钟翻动一次,持续100分钟以后把头发捞出,用软水洗净后,在另外一个容器中(塑料盆即可)倒入10公斤50℃左右的软水,再加入60ml护发素搅匀,将头发放入浸泡10-20分钟捞出,烘干或晒干后,过24小时称重即可。
用上述方法处理过的1公斤头发仍为1公斤左右。如果采用本行业现有工艺加工1公斤头发,一般只能得到850克左右。由此可以看出,该发明可以明显提高头发的收率,同时也缓解了头发资源紧张的矛盾,又降低了生产成本,大大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
总之,该技术基本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操作稳定性好,易批量生产;2、增重比例明显,有一定的可控性;3、头发质量可以达到出口标准;4、热水洗涤不失重;5、无环境污染。
权利要求
1.植物鞣剂、鞣质用于头发增重及其使用方法,是以植物鞣剂、鞣质为原料,在金属容器中以一定的温度对头发进行浸煮加工,从而使头发达到增加重量的目的。其特征是把植物鞣剂、鞣质用于头发增重;在70-100℃的温度范围内对头发进行增重。
2.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植物鞣剂、鞣质用于头发增重及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植物鞣剂、鞣质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以上混合使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对发头增重,特别涉及头发增重材料的用途及其用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选用合适的材料和加工方法对头发进行增重加工。从而解决假发行业使用现有技术加工头发时头发收率太低的问题,同时也能缓解头发资源紧张的矛盾。本发明选用植物鞣剂、鞣质作为增重材料来加工头发。其方法是将植物鞣剂、鞣质(单独使用或混合使用)配制成30%的水溶液,倒入金属容器中,加热至70℃以上时,再倒入溶液重量10-20%预处理后的头发,继续加热100分钟以上即可把头发捞出,用水洗净后,再用护发素浸泡10-20分钟,然后烘干(或晒干)即可。用这种方法加工头发,可使头发的收率达到98%以上,比现有技术加工的头发收率高出12%以上。并且,加工过的头发也能达到出口的质量标准。
文档编号A61Q5/00GK101023814SQ20061001742
公开日2007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17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17日
发明者陈相成, 陈婧 申请人:陈相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