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置后收式电动窗帘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7159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下置后收式电动窗帘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日用电器,尤其涉及一种下置后收式电动窗帘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室的装饰、对生活用品等也越来越讲究,要求也越来越高,窗帘的结构也逐步由手动向轻松、方便、美化的电动操纵进步。现有的电动窗帘轨还存在机械传动不支持产品的随机性,电动窗帘轨因用户的窗子大小不一,规格品种很难满足,电动窗帘机对众多品类、型号的轨道不匹配,生产型号单一,还有用户房间装修的格调不同,爱好不同、在做窗帘时所选用轨道的类别功能等也不相同,同时它们的造价也太高,一般在250至600元一根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新颖美观、经济实用、全能通用的下置后收式电动窗帘机构。其具体技术方案为下置后收式电动窗帘机构由带驱动电机的蜗轮蜗杆减速装置、窗帘轨道、滑轮或滑环、电机控制系统、主动轮、从动轮、牵引绳组成,蜗轮蜗杆减速装置通过紧固件固定于窗帘轨道一端,并使固定于蜗轮输出轴上的主动轮位于窗帘轨道的下方,从动轮通过固定元件固定于窗帘轨道的另一端的下方,主动轮通过牵引绳与从动轮相连,持绳器通过螺纹联接件与滑轮或滑环连接,牵引绳穿于持绳器上的摩擦件之间。
所说的持绳器的组成为设计一“L”形持绳器支架,持绳器支架一端通过螺纹联接件与滑轮或滑环连接,持绳器支架另一端铰接一摩擦支承件。
所说的“L”形持绳器支架可以设计为与滑轮或滑环为整体结构。
为使“L”形持绳器支架不发生偏转,影响牵引效果,可在“L”形持绳器支架上增设一阻转件,阻转件一端固定于“L”形持绳器支架,另一端嵌入轨道滑槽。
所说的摩擦件为摩擦支承件上固定的两相间并交叉成八字的摩擦件支承,支承上安装有摩擦片或圆柱式摩擦轮或圆弧式摩擦轮。
为保证在圆弧窗帘轨道上的正常使用,圆弧轨道滑轮两承重臂之间固定有一滚轮轴,轴上套装有滚轮,与持绳器相对的另一边滑轮底部设有一张紧轮,轨道中部设有多个可在轨道上滑动的牵引绳张紧轮,牵引绳张紧轮之间以同等长度的链或绳或弹性绳相连,窗帘中开边第一个固绳滑轮上固定有一向轨道中心伸出的悬臂片,悬臂片一端固定于滑轮,另一端设有窗帘挂孔。所说的牵引绳张紧轮,其断面设计为 型结构,两承重臂上端分别对应固定有一滚轮,其下端近底部固定有一滚轮轴,滚轮轴上套装有一滚轮,外底部近端处各自固定一张紧轮轴,轴上套装有一张紧轮。
使用本发明下置后收式电动窗帘机构时,先将带电机的蜗轮蜗杆减速器通过紧固件紧固于窗帘轨道,并使主动轮位于窗帘轨道的下方,再将从动轮通过固定件固定于窗帘轨道另一端的下方,连接牵引绳,将窗帘中开边的第一个滑轮或滑环固定于牵引绳,靠墙边的窗帘端通过挂钩固定于窗帘轨道的端部,在其它滑轮或滑环上装好持绳器,并使牵引绳穿入持绳器,挂好窗帘,对特殊的圆弧窗帘轨道,左右两幅窗帘的中间部分装上牵引绳张紧轮和改造后的轨道滑轮,装上持绳器,使牵引绳穿入持绳器,对窗帘中开边的第一个滑轮上安装好悬臂片,挂好窗帘即可使用,接通电源,在红外遥控器及电机控制线路的控制下,即可正常地打开和关闭窗帘。
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下置后收式电动窗帘机构由于采用了蜗轮蜗杆减速装置,使主动轮位于窗帘轨道的下方,加上增设了持绳器,使牵引绳穿入持绳器,而对特殊的圆弧轨道,由于将原滑轮下部增设了一滚子,避免了牵引绳沿圆弧轨道拉动滑轮时滑轮发生倾斜卡死,加之中间增设了多个可以沿轨道滑行的并以链或绳或弹性绳相连的牵引绳张紧轮,两边分别与窗帘中开边的第一个滑轮以链或绳或弹性绳相连,使牵引绳基本按圆弧轨道运行。由于中间的滑轮增设了悬臂片,将窗帘挂于悬臂前端也可以保证窗帘能完全闭合。当窗帘开启时,持绳器的摩擦支承件在牵引绳的牵动下与持绳器支架产生相对转动,逐步处于张开位置,这时摩擦支承件上的两摩擦件之间与牵引绳的间隔变小,摩擦件与牵引绳紧密接触,在摩擦力的作用下,牵引绳带动持绳器滑轮一起运动,当靠墙边第一个滑轮运动到靠墙边的第一个固定件时,使持绳器的摩擦支承件收向轨道滑轮边缘,两摩擦件之间的间隙变大,牵引绳不再与摩擦件发生接触,持绳器和滑轮不再运动,以此类推,从窗帘墙边到中间的滑轮均照此运行。当关闭窗帘时,持绳器的摩擦支承件全部位于轨道滑轮边缘,牵引绳与两摩擦件未发生接触,由于窗帘中开边第一个滑轮与牵引绳相固定,牵引绳依次将窗帘拉出关闭。所以,本发明下置后收式电动窗帘机构具有通用性、新颖性的优点,很好的解决了不同类型、规格窗帘轨道通用的问题,对原有的窗帘用户自已购回就可安装使用,同时由于它简化了原有电动窗帘机构,造价大幅降低,尤其是双层窗帘其造价更低。综上所述,本发明下置后收式电动窗帘机构完全达到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新颖美观、经济实用、全能通用的目的。


图1是本发明下置后收式电动窗帘机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下置后收式电动窗帘机构持绳器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下置后收式电动窗帘机构在圆弧窗帘轨道上使用时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下置后收式电动窗帘机构在圆弧窗帘轨道上使用时所用牵引绳张紧轮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下置后收式电动窗帘机构圆弧窗帘轨道滑轮持绳器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下置后收式电动窗帘机构在断面为圆形轨道上的安装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下置后收式电动窗帘机构在园弧轨道上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下置后收式电动窗帘机构由带驱动电机7的蜗轮蜗杆减速装置5、窗帘轨道3、滑轮15、电机控制系统、主动轮6、从动轮2、牵引绳4组成,蜗轮蜗杆减速装置5通过紧固件8固定于窗帘轨道3一端,并使固定于蜗轮输出轴上的主动轮6位于窗帘轨道3的下方,从动轮2通过固定元件1固定于窗帘轨道3的另一端的下方,对普通方型轨道采用螺纹联接件将蜗轮蜗杆减速装置和从动轮固定于轨道上,对无滑槽圆轨采用螺栓加抱箍的方式固定,对圆弧轨道可采用螺栓加弹性抱箍来固定。主动轮6通过牵引绳4与从动轮2相连,持绳器通过螺纹联接件14与滑轮15连接,牵引绳4穿于持绳器上的摩擦件10之间。持绳器为一“L”形持绳器支架13,持绳器支架13一端通过螺纹联接件14与滑轮15连接,持绳器支架13另一端铰接一摩擦支承件9。摩擦件10为摩擦支承件9上固定的两相间并交叉成八字的摩擦件支承11,支承上安装有摩擦片。
实施例2下置后收式电动窗帘机构由带驱动电机7的蜗轮蜗杆减速装置5、窗帘轨道3、滑环15、电机控制系统、主动轮6、从动轮2、牵引绳4组成,蜗轮蜗杆减速装置5通过紧固件8固定于窗帘轨道3一端,并使固定于蜗轮输出轴上的主动轮6位于窗帘轨道3的下方,从动轮2通过固定元件1固定于窗帘轨道3的另一端的下方,对普通方型轨道采用螺纹联接件将蜗轮蜗杆减速装置和从动轮固定于轨道上,对无滑槽圆轨采用螺栓加抱箍的方式固定,对圆弧轨道可采用螺栓加弹性抱箍来固定。主动轮6通过牵引绳4与从动轮2相连,持绳器通过螺纹联接件14与滑环15连接,牵引绳4穿于持绳器上的摩擦件10之间。“L”形持绳器支架与滑环为一整体结构。持绳器支架13另一端铰接一摩擦支承件9。摩擦件10为摩擦支承件9上固定的两相间并交叉成八字的摩擦件支承11,支承11上安装有圆柱式摩擦轮。
实施例3下置后收式电动窗帘机构由带驱动电机7的蜗轮蜗杆减速装置5、窗帘轨道3、滑轮15、电机控制系统、主动轮6、从动轮2、牵引绳4组成,蜗轮蜗杆减速装置5通过紧固件8固定于窗帘轨道3一端,并使固定于蜗轮输出轴上的主动轮6位于窗帘轨道3的下方,从动轮2通过固定元件1固定于窗帘轨道3的另一端的下方,对普通方型轨道采用螺纹联接件将蜗轮蜗杆减速装置和从动轮固定于轨道上,对无滑槽圆轨采用螺栓加抱箍的方式固定,对圆弧轨道可采用螺栓加弹性抱箍来固定。主动轮6通过牵引绳4与从动轮2相连,持绳器通过螺纹联接件14与滑轮15连接,牵引绳4穿于持绳器上的摩擦件10之间。持绳器为一“L”形持绳器支架13,持绳器支架13一端通过螺纹联接件14与滑轮15连接,持绳器支架13另一端铰接一摩擦支承件9。摩擦件10为摩擦支承件9上固定的两相间并交叉成八字的摩擦件支承11,支承上安装有圆弧式摩擦轮。为使“L”形持绳器支架13不发生偏转,影响牵引效果,“L”形持绳器支架13上设有一阻转件12,阻转件12一端固定于“L”形持绳器支架13,另一端嵌入轨道滑槽。
实施例4下置后收式电动窗帘机构由带驱动电机7的蜗轮蜗杆减速装置5、窗帘轨道3、滑轮15、电机控制系统、主动轮6、从动轮2、牵引绳4组成,蜗轮蜗杆减速装置5通过紧固件8固定于窗帘轨道3一端,并使固定于蜗轮输出轴上的主动轮6位于窗帘轨道3的下方,从动轮2通过固定元件1固定于窗帘轨道3的另一端的下方,对普通方型轨道采用螺纹联接件将蜗轮蜗杆减速装置和从动轮固定于轨道上,对无滑槽圆轨采用螺栓加抱箍的方式固定,对圆弧轨道可采用螺栓加弹性抱箍来固定。主动轮6通过牵引绳4与从动轮2相连,持绳器通过螺纹联接件14与滑轮15连接,牵引绳4穿于持绳器上的摩擦件10之间。持绳器为一“L”形持绳器支架13,持绳器支架13一端通过螺纹联接件14与滑轮15连接,持绳器支架13另一端铰接一摩擦支承件9。摩擦件10为摩擦支承件9上固定的两相间并交叉成八字的摩擦件支承11,支承上安装有摩擦片。在圆弧窗帘轨道3上使用时,圆弧轨道滑轮15两承重臂之间固定有一滚轮轴21,轴上套装有滚轮22,与持绳器相对的另一边滑轮15底部设有一张紧轮17,轨道中部设有多个可在轨道上滑动的牵引绳张紧轮16,牵引绳张紧轮16之间以同等长度的链或绳或弹性绳相连,窗帘中开边第一个固绳滑轮15上固定有一向轨道中心伸出的悬臂片18,悬臂片18一端固定于滑轮15,另一端设有窗帘挂孔。第一个固绳滑轮15上设有绳孔19,牵引绳张紧轮16,其断面设计为 型结构,两承重臂上端分别对应固定有一滚轮,其下端近底部固定有一滚轮轴21,滚轮轴上套装有一滚轮22,外底部近端处各自固定一张紧轮轴20,轴上套装有一张紧轮17。
权利要求
1.下置后收式电动窗帘机构,由带驱动电机(7)的蜗轮蜗杆减速装置(5)、窗帘轨道(3)、滑轮或滑环(15)、电机控制系统、主动轮(6)、从动轮(2)、牵引绳(4)组成,其特征在于蜗轮蜗杆减速装置(5)通过紧固件(8)固定于窗帘轨道(3)一端,并使固定于蜗轮输出轴上的主动轮(6)位于窗帘轨道(3)的下方,从动轮(2)通过固定元件(1)固定于窗帘轨道(3)的另一端的下方,主动轮(6)通过牵引绳(4)与从动轮(2)相连,持绳器通过螺纹联接件(14)与滑轮或滑环(15)连接,牵引绳(4)穿于持绳器上的摩擦件(10)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置后收式电动窗帘机构,其特征在于持绳器为一“L”形持绳器支架(13),持绳器支架(13)一端通过螺纹联接件(14)与滑轮或滑环(15)连接,持绳器支架(13)另一端铰接一摩擦支承件(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置后收式电动窗帘机构,其特征在于“L”形持绳器支架(13)与滑轮或滑环(15)为整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置后收式电动窗帘机构,其特征在于在“L”形持绳器支架上增设一阻转件(12),阻转件(12)一端固定于“L”形持绳器支架(13),另一端嵌入轨道滑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置后收式电动窗帘机构,其特征在于摩擦件(10)为摩擦支承件(9)上固定的两相间并交叉成八字的摩擦件支承(11),支承(11)上安装有摩擦片或圆柱式摩擦轮或圆弧式摩擦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置后收式电动窗帘机构,其特征在于圆弧轨道滑轮两承重臂之间固定有一滚轮轴(21),轴上套装有滚轮(22),与持绳器相对的另一边滑轮底部设有一张紧轮(17),轨道中部设有多个可在轨道上滑动的牵引绳张紧轮(16),牵引绳张紧轮(16)之间以同等长度的链或绳或弹性绳相连,窗帘中开边第一个固绳滑轮(15)上固定有一向轨道中心伸出的悬臂片,悬臂片一端固定于滑轮(15),另一端设有窗帘挂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置后收式电动窗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牵引绳张紧轮,其断面设计为 型结构,两承重臂上端分别对应固定有一滚轮(22),其下端近底部固定有一滚轮轴(21),滚轮轴(21)上套装有一滚轮(22),外底部近端处各自固定一张紧轮轴(20),轴上套装有一张紧轮(17)。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置后收式电动窗帘机构,下置后收式电动窗帘机构,由带驱动电机(7)的蜗轮蜗杆减速装置(5)、窗帘轨道(3)、滑轮或滑环(15)、电机控制系统、主动轮(6)、从动轮(2)、牵引绳(4)组成,其特征在于蜗轮蜗杆减速装置(5)通过紧固件(8)固定于窗帘轨道(3)一端,并使固定于蜗轮输出轴上的主动轮(6)位于窗帘轨道(3)的下方,从动轮(2)通过固定元件(1)固定于窗帘轨道(3)的另一端的下方,主动轮(6)通过牵引绳(4)与从动轮(2)相连,持绳器通过螺纹联接件(14)与滑轮或滑环(15)连接,牵引绳(4)穿于持绳器上的摩擦件(10)之间,本发明下置后收式电动窗帘机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新颖美观、经济实用、全能通用。
文档编号A47H1/00GK1820684SQ20061002054
公开日2006年8月23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21日
发明者杨旭 申请人:杨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