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泄压密封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5030阅读:7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泄压密封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压力锅的密封元件,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压力锅的 密封陶。
技术背景现有的压力锅密封圈大多呈"V"型,依靠密封圈两个唇口的弹性,使两片唇口分别与锅盖和锅体紧贴,达到密封的目的。但是如果当压力锅的控制系统 发生故障或其它泄压机构出现问题时,便不能及时泄压,譬如锅盖上的泄压阀 堵塞等情况,此时密封圈由于压力膨胀,更加紧贴锅盖和锅体,达不到泄压的 li的,会产生很严重的安全后果,给使用者带来很大的危险,所以使用不够安个发明内容木实用新型主要解决了现有的压力锅密封圈结构设计不够合理,不能自动 排除压力锅内超压气体,使用不够安全可靠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 合理,可以自动泄压,使用安全可靠的自动泄压密封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自动泄压密封圈,在密封圈的外侧 设有沟槽,在沟槽内设有弹性元件。作为优选,所述的弹性元件为弹簧。作为优选,密封圈的截面可以为"V"型、"0"型或"□"型。 和现有的压力锅密封圈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在密封圈两片唇 口的外侧设置了沟槽,如图1所示,即两片"V"型唇口之间的凸台部位设置了 沟槽,在沟槽内嵌有弹簧,压力锅在使用时,密封圈由于锅内压力产生径向形
变和位移,当形变和位移达到一定值的时候,原有的密封状态被破坏,形成一 个或儿个泄压通道,超压蒸汽从泄压通道排出,达到泄压并保证安全的目的; 当排出超压蒸汽后,密封圈又会由于弹簧和密封圈自身的作用恢复原状,继续使压力锅保持密封状态;密封圈的自动泄压功能配合压力锅其它泄压机构的功 能达到了双重安全保障的目的,使压力锅的使用安全性大大增强,保证了人身 安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自动泄压密 封圈,密封圈1呈"V"型,当然也可以呈"0"型或"□"型,在密封圈1 的外侧设有沟槽,即在两片"V"型唇口之间的凸台部位设置了沟槽,在沟槽内嵌有弹性元件2,弹性元件2可以为弹簧,密封圈1的外侧与锅盖3之间有一定 间隙,以利于密封圈1在锅内压力作用下产生弹性形变。如图2所示,在压力 锅刚开始加热过程中,由于锅内不断增大压力的作用,密封圈1由于弹性元件2 的作用会产生一定形变,由此产生的自身的应力与锅体内压力的作用相平衡, 密封圈1与锅盖3、锅体5形成稳定的密封状态,当锅体内压力再继续升高时, 便会破坏原来的稳定平衡状态,在锅体内高压的作用下,密封圈1和弹性元件2 在径向t产生进一步的形变和位移,密封圈1的两侧向中心收縮,当形变与位 移达到某定值时,原有的密封状态会被破坏,形成一个或几个泄压通道,锅内 高压的气体被排出锅外,达到及时泄压并防止锅内压力继续升高的目的,提高 在锅体5 口沿均匀分布若干个泄压槽6的情况下,当锅内处于正常工作压力时,密封圈1的下沿位于泄压槽6的下沿之下的位置7处,锅内压力超出了 安全压力值时,密封圈1的下沿在锅体5内压力的作用下,会由于密封圈1的 径向形变和位移带动其向上产生位移,当密封圈1的下沿移动到泄压槽6的下 沿以上或者与泄压槽6的下沿持平时,锅体5内的密封状态被破坏,形成了泄 ft:通道,高压气体通过泄压槽6排出,防止了锅体5内压力继续上升,保证了 压力锅的使用安全。
权利要求1、 一种自动泄压密封圈,其特征是在密封圈(l)的外侧设有沟槽,在沟槽内设有弹性元件(2)。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泄压密封圈,其特征是所述的弹性元件(2)为弹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泄压密封圈,其特征是密封圈(l)的截面可 以为"V"型、"0"型或"□"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压力锅的密封元件,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压力锅的密封圈,在密封圈的外侧设有沟槽,在沟槽内设有弹性元件。本实用新型结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合理,密封圈可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产生径向形变和位移,可在锅内压力高出正常值时,及时排除锅体内的超压蒸汽,当锅内超压蒸汽排除后,密封圈又可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恢复原来的形状,继续恢复压力锅的密封状态,密封圈收缩自如,结构简单,大大增加了实用性,又保证了压力锅的使用安全。
文档编号A47J27/08GK201019510SQ20062010573
公开日2008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18日
发明者尚铁男 申请人:宁波唐人锅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