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洗净装置及冲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8518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卫生洗净装置及冲厕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生洗净装置及冲厕装置,更具体而言,涉及用水清洗坐在西式座便器上的使用者的“臀部”等部位的卫生洗净装置以及配有该装置的冲厕装置。
背景技术
卫生洗净装置的主要使用方式是在其内部伸缩自如地收容喷射清洗水的吐水喷嘴,并设置在座便器的上表面后部使用。如果在这种卫生洗净装置内设置吹拂暖风以干燥使用者的“臀部”等部位的“暖风干燥功能”,则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同时在减少卫生纸的使用量从而实现节省资源方面也十分有效。
在现有的多数卫生洗净装置中采用的方式是暖风管的吹出口在横向上呈扁平状,在其前面设置有纵向宽度小的开闭板,通过从风管中吹出的暖风打开开闭板(专利文献1)。但是,对于利用暖风打开的开闭板的尺寸以及形状有所限制,根据不同的暖风管吹出口的形状,有时利用暖风很难充分打开开闭板。特别是当风管的吹出口即开闭板的纵向宽度变大时,则利用暖风充分打开开闭板将很不容易。
另外,将暖风的开闭板与吐水喷嘴的开闭板兼用,通过吐水喷嘴的进退动作开闭该开闭板的卫生洗净装置已有公开(专利文献2)。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当利用吐水喷嘴清洗使用者的“臀部”等部位时,开闭板也会打开,使暖风管的吹出口处于开放状态。因此,在清洗时,存在水以及污物等飞溅致使暖风管的吹出口变脏等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60-12008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314581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切实开闭设置于暖风管吹出口的开闭板的卫生洗净装置以及配有该装置的冲厕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卫生洗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第1开口部的筐体;设置于所述筐体内的吐水喷嘴;设置于所述筐体内,吹出口面对所述第1开口部的暖风吹出风管;设置于所述筐体内,提供动力的驱动源;遮盖所述第1开口部,被支承为能够以设置于所述吹出口上方的转动轴为中心而开闭的第1开闭板;设置于所述筐体内,将所述驱动源所提供的动力在所述转动轴的上方传递给所述第1开闭板的传动机构,通过所述传动机构的牵引动作,可以打开所述第1开闭板。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冲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便器和设置于所述座便器上部的上述的卫生洗净装置。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可切实开闭设置于暖风管吹出口的开闭板的卫生洗净装置以及配有该装置的冲厕装置。


图1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卫生洗净装置的局部放大模式剖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厕装置外观的模式立体图。
图3表示冲厕装置的便座200与便盖300处于打开状态。
图4是从正面观察本体部400的中央部的模式图。
图5是表示喷嘴挡板460及暖风挡板470的开闭状态的模式图。
图6是表示暖风挡板470的驱动机构的立体组装图。
图7是表示暖风挡板470及马达472的安装部的模式图。
图8是例示暖风吹出口形状的模式图。(a)例示本具体实施例中的吹出口622,(b)例示比较例的吹出口622。
图9是表示从吹出口622中吹出的暖风方向的模式图。
图10是从正面(前方)观察卫生洗净装置的暖风干燥单元中吹出的暖风H的分布模式图。其中,(a)表示本实施方式,(b)表示比较例。
图11是表示暖风挡板470开闭机构的组装步骤的模式图。
图12是表示暖风挡板470开闭机构的组装步骤的模式图。
图13是表示暖风挡板470开闭机构的组装步骤的模式图。
图14是表示将暖风挡板470安装于支架480的情况的模式剖视图。
图15是表示将暖风挡板470安装于支架480的情况的模式剖视图。
图16是在安装有喷嘴单元610的状态下从正面观察时的模式立体图。
图17是表示暖风挡板470与第2控制杆474的结合部的模式图。
图18是放大表示第2控制杆474的保持部475的模式图。
图19是表示暖风挡板470及喷嘴挡板460的安装部的模式图。
图20是表示将支架480安装于主体罩430之前的组装工序的工序图。
图21是表示将支架480安装于主体罩430之前的组装工序的工序图。
图22是表示将支架480安装于主体罩430之前的组装工序的工序图。
图23是表示将支架480安装于主体罩430之前的组装工序的工序图。
图24是表示将支架480安装于主体罩430之前的组装工序的工序图。
图25是用于说明暖风挡板470与喷嘴挡板460的冲突的模式图。
图26是用于说明暖风挡板470与喷嘴挡板460的冲突的模式图。
图27是从前方观察本体部400内部的立体图。
图28是从本实施方式的冲厕装置中拆除便座200和便盖300并从前方观察时的立体图。
图29是从前方观察比较例的冲厕装置的立体图。
图30是本实施方式的冲厕装置的剖视图。
图31是比较例的冲厕装置的剖视图。
图32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中弯曲凹面402与盆部810之间关系的模式俯视图。
符号说明100卫生洗净装置、200便座、300便盖、310透射窗、400本体部、402弯曲凹面、404延伸部、408倾斜面、410凹设部、420座式传感器、430主体罩、440排气口、450排出口、460喷嘴挡板、461安装部、462安装槽、470暖风挡板、471支承部、471P轴部、472马达、473第1控制杆、474第2控制杆、475保持部、476连杆轴、480支架、480C轴承部、480F固定槽、481弹簧、482轴体、482C基端部、483螺钉、490安装台、500人体探测传感器、611喷嘴头部、610喷嘴单元、612、613圆筒部、616喷射孔、617喷嘴清洗室、620暖风干燥单元、622吹出口、630除臭单元、640控制器、650阀单元、660热交换单元、670显示部、720电动开闭单元、730便器冲洗阀单元、740室内供暖单元、770主体底板、770D收容部、780电动开闭单元、792倾斜部、792A前表面、792B斜面、793壁状部、794槽、794C开口端、800座便器、800西式座便器、810盆部、820内缘部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卫生洗净装置的局部放大模式剖视图。该图是纵向截断卫生洗净装置的本体部的剖视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卫生洗净装置的本体部400上,设置有为了干燥坐在便座上的使用者的“臀部”等部位而吹拂暖风的暖风管621。在本体部400上设有开口(第1开口部)402 A,暖风管621的吹出口622面对该开口402 A。并且,暖风挡板(第1开闭板)470被可自由开闭地支承于开口402 A。暖风挡板470利用马达(驱动源)472通过第1控制杆473及第2控制杆474(传动机构)所传递来的驱动力进行开闭。也就是说,如图1(a)所示,从关闭状态,当马达472沿箭头A所示方向旋转时,则该驱动力通过第1控制杆473传递至第2控制杆474,并沿箭头B的方向进行牵引。通过如此牵引动作,暖风挡板470沿箭头C的方向转动,成为图1(b)所示的打开状态。关闭暖风挡板470时,只要使马达472沿箭头A所示的相反方向旋转即可。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如此使暖风挡板470为电动开闭式,可以不受制于暖风吹出口的形状与大小,随时切实且顺畅地进行开闭。
下面,在详细说明暖风挡板470的开闭机构之前,对冲厕装置以及卫生洗净装置的整体构成进行说明。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厕装置外观的模式立体图。
图3表示该冲厕装置的便座200与便盖300处于打开状态。
图4是从正面观察该本体部400的中央部的模式图。
本实施方式中的冲厕装置具有西式座便器800和设置于其上的卫生洗净装置100。卫生洗净装置100具有本体部400、便座200及便盖300。便座200和便盖300分别由轴支承为相对于本体部400开闭自如。
本体部400中内置用于实现卫生洗净的卫生洗净功能部。即,可以通过座式传感器420探测到使用者已坐在便座200上,根据使用者的开关操作等使吐水喷嘴(未图示)从本体部400向座便器800的盆部内伸出,从设置于其前端附近的吐水口喷水,清洗坐在便座上的使用者的“臀部”等部位。此外,本说明书中的“水”不仅指冷水,也包括加热后的热水。
此外,本体部400中设有向坐在便座200上的使用者的“臀部”等部位吹拂暖风以进行干燥的暖风干燥单元。
另外,本体部400中还适当设有“除臭单元”和“室内供暖单元”等各种机构,在其侧面还适当设有除臭单元的排气口440和室内供暖单元的排出口450。此外,还可以设置探测到使用者接近时自动打开便盖300,使用者离开时自动关闭便盖300的“自动开闭功能”。并且还可以将向座便器800排放冲洗水的“自动冲洗功能”附加于卫生洗净装置100。此功能是通过设置使低位水箱、冲洗阀等排水机构动作的驱动机构,从本体部400输出使该驱动机构动作的信号,从而向座便器800自动排放冲洗水。
这些功能可以通过适当操作设置于本体部400的操作部(未图示)来执行、设定,还可以通过操作设置于卫生间墙面等的遥控器(未图示)来执行。另外,在本体部400的上表面形成有凹设部410,人体探测传感器500被设置为其一部分埋入该凹设部410。在便盖300处于关闭状态下,人体探测传感器500通过设置于其基部附近的透射窗310探测使用者的存在。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本体部400具有与座便器800的盆部810的开口端对合而后退的形状。即,本体部400设置于座便器800的上部后方,其前表面为呈凹状弯曲的弯曲凹面402,其沿着座便器800的盆部810开口端的形状与盆部810开口端相比向盆部810侧略微突出。在此,如图2所示,“后方”通常为设置低位水箱、冲洗阀等的一侧,指在通常的使用方式中从使用者来看的较远侧。
在弯曲凹面402的左右设有沿盆部810开口端向前方延伸的延伸部404。弯曲凹面402具有在其中央附近高且随着向左右的延伸部404靠近而逐渐降低的形状。
在弯曲凹面402中央附近的较高部分设有使吐水喷嘴伸出及后退的开口(第2开口部)402B及作为遮盖其开口402B的关闭部件的喷嘴挡板(第2开闭板)460,在其右侧的开口402A上设有暖风挡板(第1开闭板)470。
图5是表示喷嘴挡板460及暖风挡板470的开闭状态的模式图。这些挡板460、470均被支承为可以自由开闭,处于待机状态时,如图5(a)所示,均处于关闭状态。并且,当吐水喷嘴为清洗坐在便座200上的使用者的“臀部”等部位而伸出时,如图5(b)所示,喷嘴挡板460将打开。另外,从暖风干燥单元620向使用者的“臀部”等部位吹拂暖风时,如图5(c)所示,暖风挡板470将打开。图1所示的断面结构是在暖风挡板470的位置切断本体部400后的情况。
根据本实施方式,如以上针对图1所述,通过使该暖风挡板470为电动开闭式,可以不受制于暖风吹出口的形状与大小,随时切实地且顺畅地进行开闭。以下,对暖风挡板470的开闭机构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
图6是表示暖风挡板470的驱动机构的立体组装图。
图7是表示暖风挡板470及马达472的安装部的模式图。
如图1所示,本体部400具有构成筐体的主体罩430和主体底板770。而且,在暖风挡板470的背后配置有暖风干燥单元620的吹出口622。暖风干燥单元内置风扇和加热器,从吹出口622向使用者的“臀部”吹拂暖风。
如图7所示,暖风挡板470与喷嘴挡板460一起被转动自如地支承于支架480,该支架480安装在主体罩430上。暖风挡板470旋转运动的转动轴设置于吹出口622的上方,即设置于略高于暖风挡板470高度方向的中心的上部。另外,在暖风挡板470的背后收容有马达472。马达472介于安装台490固定在主体底板770上。如后面所详述,马达472例如可以使用步进马达,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其配置于吐水喷嘴的下方。在马达472的旋转轴上连接有第1控制杆473。第1控制杆473随着马达472的旋转动作在规定的范围内转动。在第1控制杆473的前端连接有第2控制杆474。第2控制杆474的前端设有保持部475。保持部475连接于设置在暖风挡板470上部背面的连杆轴476。
如图1(a)所示,当马达472从暖风挡板470的关闭状态沿箭头A的方向转动时,第2控制杆474被沿箭头B的方向拉动。该拉力传递至暖风挡板470的连杆轴476,暖风挡板470则沿箭头C所示方向转动并打开。图1(b)表示暖风挡板470处于完全打开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从暖风干燥单元620的吹出口622吹出的暖风不会被暖风挡板470遮挡,可以切实吹拂到坐在便座上的使用者的“臀部”。另外,图6表示组装过程中的状态,组装完成后,将如图6所示,在第1控制杆473大致处于直立的状态下,暖风挡板470处于关闭状态。
在此,虽然在本体部400的主体罩430的前方上表面设有倾斜面408,但是便座200(参照图2及图3)处于关闭状态下,便座200的下表面将与倾斜面408邻接。暖风挡板470打开时,如果其前端与便座200的下表面抵接,则将产生异常声响或划伤等情况,因此不能令人满意。此外,为了保证暖风挡板470不阻碍从吹出口622吹出的暖风,优选将其尽量大角度地打开。
对此,根据本具体实施例,通过将暖风挡板470的转动轴设置于吹出口622的上方,且通过用设置于其上方的连杆轴476与第2控制杆474连接,可以抑制暖风挡板470打开时的高度,不会与便座200抵接,并且也不会遮挡吹出口622,使其大角度地打开。
暖风挡板470例如可以用聚丙烯等树脂制成,暖风挡板470也可以使用不锈钢或表面经过氧化铝膜处理的铝等材料制成。此外,支架480、第1控制杆473以及第2控制杆474等部件可以使用树脂等材料制成。
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如图4等所示,通过在弯曲凹面402中央附近的较高部分设置暖风挡板470,可以将干燥使用者“臀部”等部位的暖风吹出口制成较适宜的形状。
图8是例示暖风吹出口形状的模式图。其中,(a)例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吹出口622,(b)例示比较例的吹出口622。
为了吹拂规定风量的暖风,吹出口的开口面积需要是规定的大小。当本体部400前表面的高度较低时,如图8(b)所示,则不得不采用纵向宽度窄、横向扁平的吹出口。例如,如图8(b)所示的比较例中的吹出口,其纵向宽度A为10毫米,而横向宽度B为43毫米,具有横向扁平的开口。
但是,如以上针对图3及图4所述,由于使本体部400的前表面后退形成弯曲凹面402,则吹出口的位置变得远离使用者的“臀部”等部位。此时,如果采用图8(b)所示的扁平吹出口,则暖风将向左右方向扩散,难于将风量充足的暖风吹拂至使用者的“臀部”。
而且,如图8(b)所示,如果使吹出口622扁平,则设置于其前面的暖风挡板也可能因暖风的吹拂力而打开。这是因为暖风挡板高度方向的宽度较小即可。
但是,如图8(a)所示,当吹出口622的纵向尺寸A变大后,暖风挡板470在高度方向的宽度也变大。于是,暖风的吹拂力将难以打开暖风挡板470。
对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如以上针对图1~图7所述,通过将暖风挡板470设置为电动开闭式,可以切实开闭高度方向上宽度较大的暖风挡板470。其结果表明,如图8(a)所示,可以设置纵向宽度和横向宽度接近的吹出口622。这是由于增高了弯曲凹面402的中央附近部分,并在其附近设置了电动开闭式暖风挡板470的结果。例如,如图8(a)所示的吹出口,其开口的纵向宽度A可以增大至18毫米。其结果,可以将横向宽度B缩小至27毫米,使开口尺寸的纵横比接近1。如此,通过使开口尺寸的纵横比接近1,可以吹拂出集中的暖风。其结果表明,可以将集中的暖风从使用者的“臀部”位置看去向后方远离的弯曲凹面402处吹拂到使用者的“臀部”。
另外,图8(b)所示比较例中吹出口的开口面积约为430平方毫米,而图8(a)所示吹出口的开口面积约为480平方毫米。也就是说,通过在弯曲凹面402中央附近的较高部分处设置喷嘴挡板460,可以增加吹出口的纵向尺寸,使开口的纵横比接近1,增大开口面积。
图9是表示从吹出口622中吹出的暖风方向的模式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于弯曲凹面402中央附近的暖风挡板470的背后设置有吹出口622,如图9(a)~(c)所示,从该吹出口622可以向坐在便座200上的使用者的“臀部”方向吹拂集中的暖风H。吹出口622在左右(水平)方向上并非扁平,由于其开口尺寸的纵横比接近1,因此吹出的暖风H不会向左右(水平)方向扩散,可以将集中的暖风H吹拂到较远的地方。而且,通过增大吹出口622的纵向尺寸,可以使暖风H朝向上方。其结果表明,可以将风量充足的暖风H吹拂到坐在便座200上的使用者的“臀部”。
图10是从正面(前方)观察卫生洗净装置的暖风干燥单元中吹出的暖风H的分布模式图。其中,(a)表示本实施方式,(b)表示比较例。
本实施方式的暖风干燥单元具有图8(a)所示的吹出口,比较例中的暖风干燥单元具有图8(b)所示的吹出口。另外,比较例具有图29所示的形态。而且在各图中,坐在便座上的使用者“臀部”的中心位置用符号C表示。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使暖风H的中心位置高于比较例。如以上针对图8所述,这是因为通过将吹出口622设置在弯曲凹面402中央附近的较高部分,可以增大开口的纵向尺寸。
在本具体实施例(参照图3)中,由于吹出口622的位置相对于比较例(参照图29)更向后方远离,因此,如果将比较例中的吹出口设置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的暖风挡板470的位置,则在使用者的“臀部”的位置上,暖风H的中心将会降低。对此,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在使用者的“臀部”位置,与比较例相比,可以将暖风H的中心提高约15毫米。如此,通过提高暖风H的中心,可以使暖风H切实吹拂到使用者的“臀部”。
另外,在比较例中,如图10(b)所示,暖风H向左右(水平)方向扩散,而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0(a)所示,暖风H不会向左右方向扩散,可以将集中后的暖风H吹拂到使用者的“臀部”位置。
其结果表明,与图10(b)所示的比较例相比,在如图10(a)所示的本具体实施例中,可以将集中且抑制了温度下降的暖风H切实地吹拂到远处的使用者的“臀部”。也就是说,根据本实施方式,如图4等所示,通过增高弯曲凹面402的中央附近部分,并在该较高部分设置电动开闭式暖风挡板470,可以切实使暖风挡板470开闭,增大暖风吹出口622的纵向尺寸,使其纵横比接近1,从而将集中的暖风H吹拂到较远的地方。
以下,对于本具体实施例中的暖风挡板470的开闭机构,参照其组装步骤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
图11至图15是例示暖风挡板470开闭机构的组装步骤的模式图。
首先,如图11(a)所示,将第1控制杆473压入马达472的旋转轴。然后,如图11(b)所示,从第1控制杆473侧插入安装台490,并使用螺钉491固定马达472。
其次,如图12(a)所示,将马达472安装于主体底板770的収容部770D。之后,如图12(b)所示,将与暖风挡板470连接的第2控制杆474的基端部插入第1控制杆473。
然后,在主体底板770上安装喷嘴单元及其它各种部件。当主体底板770上的零件组装完成后,如图13所示,将主体罩430安装在主体底板770上。此时,将暖风挡板470安装在固定于主体罩430的支架480上。
图14及图15是表示将暖风挡板470安装于支架480上的情况的模式剖视图。
在暖风挡板470的两侧设有向背面突出的支承部471。在支承部471上设有面向外侧而突出的轴部471P。另外,在支架480上,对应于这些轴部471P,设有凹状的轴承部480C。支承部471通过挖空轴部471P的周围部分,弹性地支承轴部471P。因此,通过将暖风挡板470从支架480的前方压入,即所谓快速安装方式,可以将轴部471P嵌入轴承部480C内。图16(e)是表示暖风挡板470安装在支架480的状态下的轴部471P与轴承部480C的剖视图。通过挖空轴部471P的周围部分而易于较大地弹性变形,从而即使轴部471P的高度高,也可以利用快速安装方式简单地嵌入轴承部480C,而且,在嵌入后,由于轴部471P深深嵌入轴承部480内,所以可以实现连接不易脱落的构造。
图17是表示暖风挡板470与第2控制杆474的连接部的模式图。该图是从下方观察这些部件的模式图。
传递来自马达472的驱动力的第2控制杆474的前端所设置的保持部475,在相对于第2控制杆474的移动方向A的大致垂直方向延伸。另外,设置于暖风挡板470上的连杆轴476,如图17(a)所示,在暖风挡板470处于关闭的状态下,对于保持部475大致呈平行状态。但是,如图17(b)所示,在暖风挡板470处于打开状态下,连杆轴476相对于保持部475非平行,处于倾斜扭曲的配置关系。这是由于为了沿本体部400的弯曲凹面402(参照图2、图3)开闭暖风挡板470,暖风挡板470的转动轴C相对于第2控制杆474的移动方向A以及B,设置为非垂直即不是垂直而是呈倾斜状态的缘故。
因此,为顺畅地执行暖风挡板470的开闭动作,需要在暖风挡板470与第2控制杆474的连接部设置非对称部分。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7(b)所示,需要形成在暖风挡板470处于打开状态下,保持部475能吸收连杆轴476的“扭曲”。对此,在本具体实施例中,保持部475的开口形状形成非对称状态。
图18是放大表示第2控制杆474的保持部475的模式图。
保持部475的宽度在其延伸方向L上不同,靠近中央(接近吐水喷嘴的一侧)的宽度W2比靠近端部(远离吐水喷嘴的一侧)的宽度W1大。如此,利用保持部475的宽度变化,如图17(b)所示,即使在连杆轴476的方向扭曲的情况下,也能吸收这种“扭曲”。其结果表明,如图17(a)所示,即使在第2控制杆474沿箭头A的方向牵引而打开暖风挡板470时,或者与此相反,如图17(b)所示,沿箭头B的方向推动第2控制杆474,关闭暖风挡板470时,连杆轴476均能顺畅转动,可以顺利地执行开闭动作。如此,可以使打开暖风挡板470的第2控制杆474的移动方向与吐水喷嘴的进退方向一致,能够在本体部400内不产生死区。
其次,对暖风挡板470及喷嘴挡板460的安装部结构进行说明。
图19是表示暖风挡板470及喷嘴挡板460的安装部的模式图。
如上所述,暖风挡板470及喷嘴挡板460安装于支架480,并固定在主体罩430上。也就是说,暖风挡板470与喷嘴挡板460不是被支承在主体底板770侧,而是支承在主体罩430侧。假如暖风挡板470及喷嘴挡板460被支承在主体底板770侧,则由于主体底板770与主体罩430在安装位置上的误差,暖风挡板470及喷嘴挡板460会与主体罩430的弯曲凹面402错位,容易形成凹凸。
对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暖风挡板470及喷嘴挡板460支承在主体罩430侧,可以使暖风挡板470及喷嘴挡板460与主体罩430的相对安装位置的精度更高。其结果表明,可以使暖风挡板470及喷嘴挡板460不错位地与主体罩430的弯曲凹面402安装为一体,可以实现连续、光滑的弯曲凹面402。
另外,通过将暖风挡板470及喷嘴挡板460安装在同一个支架480上,上述暖风挡板470及喷嘴挡板460的位置对合将会容易,而且组装也变得简单。例如,由于主体罩430构成卫生洗净装置的筐体,因此优选使用高强度的树脂制作。但是,如果使用这种树脂,其成型性有可能不足够高。也就是说,不能忽视成形时的变形等问题,有时不易形成用于精度良好地安装暖风挡板470或喷嘴挡板460的精密结构。
对此,由于支架480不构成筐体,所以其强度可以低于主体罩430,从而可以使用相应的成形性良好的树脂制作。也就是说,易于正确地形成用于精度良好地安装暖风挡板470或喷嘴挡板460的精密结构。而且,在将支架480固定于主体罩430上时,调整其安装位置也比较容易。如此,通过采用适宜的材料制作支架480,通过该支架480将暖风挡板470及喷嘴挡板460固定于主体罩430上,可以容易地得到良好的安装精度。其结果表明,可以实现光滑且连续的弯曲凹面402。
图20至图24是表示将支架480安装于主体罩430之前的组装工序的工序图。
首先,如图20(a)所示,在支架480上临时放置弹簧481。之后,如图20(b)所示,将轴体482插入支架480以及弹簧481内。
然后,如图21(a)及(b)所示,转动轴体482的基端部482C,将其压入支架480的固定槽480F。在此,也可以利用快速安装方式,将基端部482C嵌入、固定于固定槽480F内。另外,图21(c)是沿图21(b)所示的箭头A的方向观察的基端部482C的局部放大图。
然后,如图22所示,将喷嘴挡板460安装于支架480上。图23是沿图22所示箭头A的方向观察喷嘴挡板460的安装部的放大剖视图。
喷嘴挡板460在其背面上部具有大致呈S状弯曲的安装部461。在安装部461的弯曲部上形成有安装槽462。并且,以该安装部461的前端压住弹簧481端部的方式,将喷嘴挡板460沿箭头A所示的方向压入。于是,如图23(a)至(c)所示,安装部461的前端克服弹簧481的作用力,压住其前端而前进,轴体482被插入安装槽462。在此,也可以利用快速安装方式将轴体482固定于安装槽462。
如图23(c)所示,在喷嘴挡板460安装于支架480的状态下,通过弹簧481的作用力,在喷嘴挡板460上作用有沿箭头B所示方向关闭的力。如此,可以使喷嘴挡板460处于关闭状态。
安装完成喷嘴挡板460后,如图24所示,使用螺钉483等将支架480固定在主体罩430上。此时,例如,如果预先将螺钉483贯穿支架480的螺钉孔稍微加工大一些,则可以微量调节支架480相对于主体罩430的安装位置,更加易于将暖风挡板470及喷嘴挡板460一体地安装于弯曲凹面402。
然后,如以上针对图13至图16所述,将主体罩430安装在主体底板770上,将连接于第2控制杆474状态的暖风挡板470安装在支架480上。
如上所述,当结构为通过支架480将暖风挡板470及喷嘴挡板460固定于主体罩430时,则可以得到良好的安装精度,而且组装也变得容易。
以下,对于暖风挡板470与喷嘴挡板460的冲突进行说明。
图25及图26是用于说明暖风挡板470与喷嘴挡板460之间冲突的模式图。
由于喷嘴挡板460与暖风挡板470均沿弯曲凹面402设置,因此其转动轴并非平行。而且,这些挡板460、470相邻设置。因此,当这些挡板460、470都打开时,则会发生冲突。为此,在这些挡板460、470开闭时,需要进行规定的控制。
在此,暖风挡板470如前所示,通过马达472进行电动开闭。另外,喷嘴挡板460由于弹簧481的作用力通常处于关闭状态,当吐水喷嘴伸出时被其推开。因此,根据喷嘴挡板460与暖风挡板470的开闭时机,有时两者可以同时打开。
在图25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通过伸出由喷嘴头部611、第1圆筒部612及第2圆筒部613所组成的三节式吐水喷嘴,打开喷嘴挡板460。然后,在喷嘴挡板460如此打开后,利用马达472打开暖风挡板470。在暖风挡板470处于完全打开的状态下,其前端将与喷嘴挡板460抵接,并克服弹簧481的作用力,将喷嘴挡板460更进一步抬高。此时,在暖风挡板470与喷嘴挡板460之间,由于仅作用弹簧481的作用力,因此不会划伤或损坏这些挡板460、470,也不必担心其相互勾挂。
在图25所示的状态下,喷嘴挡板460被从吐水喷嘴抬起而离开吐水喷嘴。因此,如图26所示,即便使吐水喷嘴后退并收纳于本体部400内,喷嘴挡板460也会与暖风挡板470抵接,维持打开状态。也就是说,在喷嘴挡板460比暖风挡板470先开始打开时,这些挡板460、470即使相互冲突也不会产生强作用力,因此不会发生划伤、由于勾挂而不能动以及破损、故障等问题。
另外,与图25及图26所示的状态相反,在暖风挡板470处于打开的状态下,当喷嘴挡板460由于吐水喷嘴的伸出而打开时,则这些挡板460、470相互冲突,有时会相互产生强作用力。因此,优选在暖风挡板470处于打开状态时确保喷嘴挡板460不打开。
以上,对本实施方式中暖风挡板470的开闭机构及喷嘴挡板460进行了说明。
下面,参照具体实施例,对本实施方式中冲厕装置的内部构造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
图27是从前方观察本体部400内部的立体图。
本体部400具有构成筐体的主体罩430和主体底板770。在主体罩430的上表面适当设有人体探测传感器500、显示部670等。显示部670具有适当显示例如冲厕装置的电源接通状态等的作用。此外,在主体罩430前部的上部突出设有用于使便座200自动开闭的便座开闭单元780。
另外,当观察主体罩430的内部时,可知其前方并列设有喷嘴单元610、暖风干燥单元620和除臭单元630。如图6、图12及图13等所示,驱动暖风挡板470的马达472设置在喷嘴单元610的下面。如此结构,可以有效地利用喷嘴单元610的下方空间,而且还可以从暖风挡板470的附近传递驱动力。
如此前针对图5所述,喷嘴单元610包括进退自如的吐水喷嘴,具有向坐在便座200上的使用者的“臀部”等部位喷水进行清洗的作用。除臭单元630具有将座便器800盆部810内的空气吸入并在除臭后从排气口440排出的作用。
此外,在主体罩430内部的前部上方设有AC(交流)控制器640,在其后部设有阀单元650和热交换单元660。从阀单元650向热交换单元660供给的水被加热后,由并设于喷嘴单元610的泵单元赋予水以脉动,并向吐水喷嘴供给此脉动水。
在主体罩430的侧面适当设有辅助操作单元(未图示)。在辅助操作单元设有喷嘴单元610的“臀部”清洗等的操作开关,例如,即使在遥控器(未图示)无法操作的状态下,也能够控制卫生洗净功能的动作。
另外,在主体罩430内部的后部并列设有电动开闭单元720和便器冲洗阀单元730。电动开闭单元720具有开闭便盖300的作用。便器冲洗阀单元730具有控制流向座便器800的冲洗水的供给的作用。即,本具体实施例的冲厕装置具有所谓的“自来水管直接供水式”的构造,不需设置低位水箱等,而是通过便器冲洗阀单元730向座便器800供给由自来水管供给的水来实施冲洗。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还包括可安装于低位水箱式座便器的卫生洗净装置。
另外,在主体罩430内部的最后部设有室内供暖单元740。室内供暖单元740具有通过从排出口450(参照图2)排出暖风对设有冲厕装置的卫生间空间进行供暖的作用。
在具有上述各种机构的本体部400上设有以上针对图1~图26所述的暖风挡板470及其开闭机构。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中使本体部400的前表面向后方后退构成弯曲凹面402的效果进行说明。
图28是从本实施方式的冲厕装置中拆除便座200和便盖300并从前方进行观察的立体图。
图29是从前方观察比较例的冲厕装置的立体图。图28及图29表示在座便器800的前面以蹲下的姿势清扫座便器的使用者的视线所观察的盆部810,具体而言,表示从离座便器800前端约100毫米,离地面约1000毫米的高度所观察的盆部810的外观。
图30是本实施方式的冲厕装置的剖视图。
图31是比较例的冲厕装置的剖视图。图30及图31是用于说明在座便器800的前面以蹲下的姿势清扫座便器的使用者的视线所及的范围的模式图。
首先对比较例进行说明,在图29及图31表示的比较例中,本体部400延伸于座便器800的盆部810之上,由虚线表示的区域400P挡住了盆部810开口的后方部分。但是,当本体部400如此伸出于盆部810之上时,则男性站立小便时小便容易溅到本体部400。此外,当本体部400如此伸出于盆部810之上时,由于盆部810的有效开口面积变小,将给予站立小便的男性以狭窄感。另外,如此伸出的区域400P的背面也容易附着污渍,其清扫性还有改善的余地。
此外,本体部400如此伸出于盆部810之上时,盆部810的后方上部即使附着污渍也不会被看到,并且很难进行该部位的清扫。即,在图29所表示的比较例的情况下,即便使用者蹲在座便器800前面,因盆部810上端的内缘部820隐蔽于本体部的伸出区域400P的阴影处而无法被看到。因此,使用者为了清扫区域400P下面的内缘部820,必须进一步以弯腰的姿势往里面看。
对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8及图30所示,通过使本体部400的前表面后退并形成弯曲凹面402,男性站立小便时也不易溅上小便,不会给予使用者以视觉上的狭窄感。另外,如此前针对图4所述,通过增高弯曲凹面402的中央附近部分,即使男性站立小便时本体部400溅上小便,也能够在弯曲凹面402中央附近的较高部分承接小便并使其向盆部810滴落。也就是说,能够抑制小便溅到本体部400的倾斜面408等,能够尽可能地减少小便引起的污渍。
此外,通过如此使本体部400后退,能够抑制本体部400的背面附着污渍,能够显著地改善清扫性。即,根据本实施方式,如图30所示,从蹲在座便器800前面的使用者的视线看去,能够看到盆部810后端的内缘部820的上端附近。因此,使用者能够以此姿势使用抹布、刷子等清扫至盆部810的后端,切实且容易地确认污渍脱落而变得干净。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本体部400在盆部810之上的突出量得到了抑制,因此能够容易地清扫附着于该突出部背面的污渍等。例如,用抹布等进行清扫时,使用者将抹布贴着本体部400背面,左右一擦即可将污渍擦拭干净。
图32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弯曲凹面402与盆部810之间关系的模式俯视图。
如该图所示,本体部的弯曲凹面402保持大致沿着盆部810开口形状的形态,同时弯曲凹面402的大致整体与盆部810开口端相比向盆部810侧略微突出。在弯曲凹面402的左右前端朝向盆部810的突出量为a、b,且中央附近朝向盆部810的突出量为c时,可以使a及b相对较小,c相对较大。如此,能够使其与盆部810开口形状大致连续并基本上露出盆部810,同时可有效地防止小便等进入本体部400与盆部810开口端之间的间隙。这是因为男性站立小便时,小便主要朝向中央附近,并且因为本体部400与盆部810开口端之间的间隙由弯曲凹面402所覆盖,所以小便不会直接溅到该间隙。此外,如此设置还容易确保用于排水和除臭的空间(突出部)。
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使a及b为约数毫米至十毫米左右,c为约十毫米至十几毫米左右。如此只要使弯曲凹面402略微突出,就能够尽可能地抑制小便进入。此外,还能够确保从本体部400向盆部810排水,并确保用于除臭功能的除臭吸气口。
此外,通过如此限制本体部400的朝向盆部810的突出部的突出量,例如可以在使用者的手指尖至第一关节的范围内,使用抹布毫无遗漏地擦拭本体部400的背面。也就是说,使用者以轻轻弯曲手指第1关节的状态,用手指尖抵住抹布,通过沿着本体部400的弯曲凹面402左右滑动抹布,即能够切实地清扫本体部400的背面及与其邻接的内缘部820的上端部。由于弯曲凹面402与盆部810构成大致连续的曲面,因此抹布不会挂住,能够顺畅且切实地进行清扫。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如此使本体部400的前表面后退以形成弯曲凹面402,并在其中央附近设置电动开闭式暖风挡板470,能够切实地开闭高度方向上尺寸大的暖风吹出口,并且能够切实使暖风吹拂至使用者的“臀部”。
以上参照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例。例如,对于本发明的卫生洗净装置及冲厕装置中包括的吐水喷嘴、除臭装置、暖风干燥装置、座式传感器、筐体、遥控器及座便器等各主要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适当的设计变更,同样实施本发明并得到同样的效果,只要包含本发明的主旨,也包含于本发明范围内。另外,即使对构成卫生洗净装置或座便器的各主要部件进行变更,但只要包含本发明的主旨,也包含于本发明范围内。
本发明的冲厕装置既可以是“低位水箱式”,也可以是将自来水管供给的水直接供给于座便器以进行冲洗的“自来水管直接供水式”。
此前针对图1至图32所述的特征部分能够在技术可行的范围内任意组合,由此组合得到的卫生洗净装置及冲厕装置,只要包含本发明的主旨,也包含于本发明范围内。
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所述卫生洗净装置及冲厕装置,通过适当地变更设计而能实施的所有卫生洗净装置及冲厕装置也同样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卫生洗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第1开口部的筐体;设置于所述筐体内的吐水喷嘴;设置于所述筐体内,吹出口面对所述第1开口部的暖风吹出风管;设置于所述筐体内,提供动力的驱动源;遮盖所述第1开口部,被支承为能够以设置于所述吹出口上方的转动轴为中心而开闭的第1开闭板;设置于所述筐体内,将所述驱动源所提供的动力在所述转动轴的上方传递给所述第1开闭板的传动机构,通过所述传动机构的牵引动作,可以打开所述第1开闭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生洗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筐体的前表面具有向后方弯曲的弯曲凹面,所述第1开口部设置于所述弯曲凹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卫生洗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筐体包括主体底板和设置于所述主体底板上的主体罩,所述驱动源固定于所述主体底板侧,所述开闭板被支承于所述主体罩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卫生洗净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固定于所述主体罩且可开闭地支承所述第1开闭板的支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卫生洗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筐体还具有使所述吐水喷嘴进退的第2开口部,还包括遮盖所述第2开口部并被所述支架支承为可以开闭的第2开闭板。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卫生洗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开闭板的所述转动轴相对于所述牵引动作的方向非垂直,在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第1开闭板的连接部设有非对称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卫生洗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源设置在所述吐水喷嘴的下方。
8.一种冲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便器和设置于所述座便器上部的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卫生洗净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切实开闭设置于暖风管吹出口的开闭板的卫生洗净装置以及配有该装置的冲厕装置。该卫生洗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第1开口部的筐体;设置于所述筐体内的吐水喷嘴;设置于所述筐体内,吹出口面对所述第1开口部的暖风吹出风管;设置于所述筐体内,提供动力的驱动源;遮盖所述第1开口部,被支承为能够以设置于所述吹出口上方的转动轴为中心而开闭的第1开闭板;设置于所述筐体内,将所述驱动源所提供的动力在所述转动轴的上方传递给所述第1开闭板的传动机构,通过所述传动机构的牵引动作,可以打开所述第1开闭板。
文档编号A47K13/00GK101082226SQ20071010378
公开日2007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31日
发明者水野雅一, 大西智史, 合田智一, 堺雅人 申请人:Toto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