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超导热筷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1270阅读:6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纳米超导热筷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进餐的餐具,具体讲是一种纳米趨导热筷子。
背景技术
筷子是人们平常吃饭离不开的用具,吃西餐用刀叉,吃中餐用 筷子,中国人用筷子,外国人也用筷子,筷子按用途、材质、寓意、
使用者的不同有数百种。筷子在使用中会牵扯到人的30多条神经, 50多块肌肉,所以使用筷子不光是对我们手部是一个锻炼,对一个 人的全身和小脑发育都有非常有益的作用。筷子在使用中由于清洗 消毒不彻底,甚至有的场所不消毒,极容易造成多种疾病的交叉传染, 研究表明,将近一半人的体内存在有导致胃病的幽门螺旋杆菌、大肠 菌、肝炎等细菌,这些细菌大多是通过筷子传播的。而在公用场所 使用的一次性筷子,由于加工、包装、运输、使用等环节卫生条件无 法保障,这些筷子成为"病从口入"最直接的工具。 一次性筷子隐藏 三大危害:l、损害呼吸功能, 一次性筷子制作过程中须经过硫磺熏 蒸,所以在使用过程中遇热会释放S02,侵蚀呼吸道黏膜;残留在筷 子上的S02和其它物质结合会生成为亚硫酸盐,而亚硫酸盐在医学界 被认为可能导致哮喘病;2、损害消化功能 一次性筷子在制作过程 中使用双氧水漂白,双氧水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对口腔、食道甚至胃
肠造成腐蚀;筷子打磨过程中使用滑石粉,清除不干净,在人体内慢 慢累积,会使人患上胆结石。病菌感染经过消毒的一次性筷子保质 期最长为3个月, 一旦过了保质期很可能带上黄色葡萄菌、大肠杆菌 及肝炎病菌等。生产一次性筷子的主要原材料是木材,每年因制造一 次性筷子所消耗的木材数量惊人,在人均森林资源非常匮乏的我国这 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浪费。我国每年消费450亿双一次性筷子,需耗用
标准木材166万立方米,这就需要砍伐2500万棵树木,即不环保, 又是浪费。我国森林覆盖率仅为16. 55%,但却是出口一次性木筷 的大国,我国北方的一次性筷子产业每年就要向日本和韩国出口 150 亿双木筷。 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日本国森林覆盖率高达65%, 但他们却不砍伐自己国土上的树木来做一次性筷子,全靠从中国进 口。 一次性筷子除了浪费木材,不环保,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制作时 浪费水,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流失。仅北京一地,每天就要消耗一次性 饭盒、筷子80万套, 一年365天就是29200万套。 一双一次性筷子 重5. 5克,29200万双筷子总重为1606吨,折合木材3212立方米, 还不包括皮、心、边和锯末等废料,需消耗水20000吨。早有专家指 出,像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2亿人口的大国,长期广泛使用一次性筷 子,的确是对林业资源的一个极大的浪费和破坏,森林是二氧化碳的 转换器,是降雨的发生器,是洪涝的控制器,是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区, 这些功能决不是生产一次性筷子所得的效益能换取得来的,所以人大 代表一再呼吁停止对一次性筷子的制造与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使用一般的筷子造成的细菌传染,影响人们的健康,使 用一次性筷子带来的三大危害和造成的巨大的资源、能源浪费,保护 人类奈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超导热筷子,可以反 复使用.,不使用木材,而且具有抗菌杀菌的特殊功能。
本实用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纳米超 导热筷子,由筷子的条形金属外壳、筷头、筷尾、纳米抗菌涂层、真 空腔和超导物质组成,其特征是在条形金属外壳的内部是真空腔,真 空腔下部装有超导物质,筷子的条形金属外壳部表面*射有纳米抗菌 涂层。用餐时筷子的条形金属外壳的筷头接触食物的热量,整个筷子 的条形金属外壳、筷头、筷尾立即发热,使纳米抗菌涂层被激活,达 到杀灭细菌的目的。它的工作原理如同一支超导传热管,筷子的条形 金属外壳的筷头接触食物获得热量,真空腔下部的超导物质受热产生 震荡,震动,发生状态变化,以粒子态携带热量向上将热能传给整个 筷子的条形金属外壳、筷尾,使其立即发热,周而复始,反复发热, 将溅射在筷子的条形金属外壳外部表面纳米抗菌涂层激活,由于有水 的存在,筷子表面逐渐释放出银离子,起到抗菌杀菌的特殊效果。
纳米抗菌涂层选用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材料或其它含银离子 的无机抗菌材料,其杀菌能力特别强,无毒,本品在使用中由于水的 存在,加上温度的作用,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材料可以逐渐释放出
银离子。使用高效银系无机抗菌剂材料生产的筷子,不仅使筷子具有 新的功能,而且提高了筷子的附加价值。纳米抗菌材料与普通抗菌材 料相比,具有耐高温、耐老化、抗菌性稳定、长效、安全、杀菌能力 强、无污染等优点,并且扩大了适用范围,提高了应用等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纳米超导热筷子,可以反复使用, 不使用木材,可节约大量的资源和能源。2、具有抗菌杀菌的特殊功 能,利于人体的健康。3、纳米超导热筷子遇到有毒的食物(如砷化 物),可产生颜色变化,具有防毒警示的作用。
以下结合附图
l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条形金属外壳 2、筷头3、筷尾 4、纳米抗菌 涂层 5、真空腔 6、超导物质 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一种纳米超导热筷子,由条形金属外壳1、筷头2、筷尾3、纳 米抗菌涂层4、真空腔5和超导物质6组成,其特征是在条形金属外 壳1的内部是真空腔5,真空腔5下部装有超导物质6,筷子的条形 金属外壳1表面溅射有纳米抗菌涂层4。用餐时,筷子的条形金属外 壳1的筷头2接触食物中的热量,整个筷子的条形金属外壳1、筷头 2、筷尾3立即就发热,使纳米抗菌涂层4被激活,达到杀灭细菌的
目的。它的工作原理如同一支超导传热管,筷子的条形金属外壳l的
筷头2接触食物获得热量,真空腔5下部的超导物质6受热产生震动, 震荡,发生状态变化,以粒子态携带热量向上将热能传导给整个筷子 的条形金属外壳l、筷尾3,使其立即发热,其工作形势是周而复始, 反复发热,将溅射在筷子的条形金属外壳1外部表面纳米抗菌涂层4 激活,由于有水的存在,筷子表面逐渐释放出银离子,起到抗菌杀菌 及防毒警示的的特殊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纳米超导热筷子,由条形金属外壳(1)、筷头(2)、筷尾(3)、纳米抗菌涂层(4)、真空腔(5)和超导物质(6)组成,其特征是条形金属外壳(1)的内部是真空腔(5),真空腔(5)下部装有超导物质(6),筷子的条形金属外壳(1)表面溅射有纳米抗菌涂层(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超导热筷子,其特征是所述的金 属外壳(1)的材料可以是铁、铜、银、不锈钢及合金材料。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超导热筷子,其特征是所述的纳 米抗菌涂层(4)可以是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材料、Ag t [ + ] Z n O纳米颗粒材料、Ag、 Zn、 Cu沸石抗菌剂材料、在无机离子交 换体上负载了银粒子的广谱性抗菌剂材料。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超导热筷子,其特征是所述的超 导物质(6)可以是有机、无机的无毒固体、液体、固液体混合材料。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超导热筷子,其特征是所述的筷 子的条形金属外壳(1)外形可以是圆柱状、方柱状、菱柱状、上方 下圆柱状。
专利摘要一种纳米超导热筷子,由条形金属外壳、筷头、筷尾、纳米抗菌涂层、真空腔和超导物质组成,其特征是条形金属外壳的内部是真空腔,真空腔下部装有超导物质,筷子的条形金属外壳部表面溅射有纳米抗菌涂层。该筷子制作不用木材,可以反复使用,能节约大量的木材资源和能源,具有抗菌杀菌的特殊功能,利于人体健康。
文档编号A47G21/00GK201005425SQ20072003139
公开日2008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26日
发明者田海金 申请人:田海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