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6917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吸尘器,特别是涉及分离式的电吸尘器。
技术背景以往,作为这种电吸尘器,下述电吸尘器已被公知,该电吸尘器 具有电吸尘器主体和支撑体,所述电吸尘器主体具有吸入口以及集尘 部,内置着电动送风机,该支撑体收容着该电吸尘器主体,该支撑体 被构成为,在一端侧具有喷嘴头,在另一端侧具有把持部,同时在前 部具有收容上述电吸尘器主体的收容部,在收容上述电吸尘器主体时, 上述喷嘴头借助上述吸入口与上述集尘部连通而构成,将上述电吸尘 器主体单独或收容在上述支撑体来使用,将从上述吸入口或喷嘴头吸入的尘埃储存在上述集尘部内(例如,专利文献l、 2)。于是,这样 的分离式的电吸尘器被构成为,可以在将上述电吸尘器主体收容于在 上述支撑体的前部所设置的上述收容部的状态下,把持上述把持部, 作为杆式的吸尘器,从上述喷嘴头吸引尘埃来使用,或者是将上述电 吸尘器主体作为手持式的吸尘器来单独使用。专利文献1特许第2627275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平4-364822号公报在以往技术中,在以将上述电吸尘器主体收容于上述支撑体的状 态下,作为杆式的吸尘器使用的情况下,若在扫除例如放置着写字台、 桌子等的地面时,将上述喷嘴头插入写字台、桌子等的下面,使该喷 嘴头沿地板移动,进行扫除,则上述吸尘器的前部与写字台、桌子等 碰撞,存在由于该碰撞,上述电吸尘器主体和支撑体的位置关系错开, 产生气流泄漏,或者,在某些情况下,上述电吸尘器主体从上述支撑 体脱落的可能性。另外,若由于碰撞时的冲击,在上述集尘部等产生 龟裂,则存在由于该龟裂产生气流泄漏的可能性。另外,由于碰撞时的沖击,存在上述电吸尘器主体内的电动送风机受到损伤的可能性。 再有,这样的电吸尘器在向后方倾斜地使用时,不仅仅有沿地板面向 前方推出的情况,还有沿地板面向后方拉拽的情况,因此,存在电吸 尘器的后方与障碍物碰撞的可能性,另外,还存在由于碰撞时的冲击 等,手离开上述把持部,电吸尘器落在地板面的可能性,还存在由于 这样的碰撞、落下造成的沖击,上述电吸尘器主体和支撑体的位置关 系错开,产生密封不良,或者上述电吸尘器主体从上述支撑体脱落, 或上述集尘部、电动送风机受到损伤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若想单独使用上述电吸尘器主体,例如沿写字台、桌 子等的顶板上,使上述电吸尘器主体移动,进行扫除,则上述电吸尘 器主体与顶板上的台灯等碰撞,存在由于该冲击,上述集尘部、电动送风机受到损伤的可能性。为了解决伴随着这样的碰撞的问题点,将保护构件考虑为,第一, 设置在使用状态中的上述电吸尘器主体的前部,第二,设置在上述支 撑体的后部。但是,与单独使用上述电吸尘器主体的情况相比,在将上述电吸 尘器主体安装在上述支撑体上使用情况下,清扫时上述电吸尘器与障 碍物碰撞时的沖击大。其原因是上述支撑体和电吸尘器主体的合计重 量与上述电吸尘器主体单体的重量的差别、以及存在放置在地板上的 障碍物比放置在写字台、桌子等的顶板上的障碍物重量大的倾向。因 此,在上述支撑体的前部所安装的上述电吸尘器主体的前部,必须设 置保护构件,该保护构件预计了安装在上述支撑体的状态下的碰撞沖 击,而不是单独使用时的碰撞冲击,其结果为,存在需要小型化的上 述电吸尘器主体大型化,使单独使用该电吸尘器主体时的方便性降低 的可能性。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了以上的问题点,在电吸尘器主体和支撑体 可分离的电吸尘器中,尽可能地阻止保护构件造成的电吸尘器的大型 化,该保护构件用于保护电吸尘器不受与障碍物碰撞时的冲击。发明内容第一发明是一种电吸尘器,该电吸尘器具有电吸尘器主体和支撑 体,所述电吸尘器主体在一端部形成有第一吸入口,同时具有借助第 一吸气路与该第一吸入口连接的集尘部以及电动送风机,并且,在另一端部设置着第一把持部;所述支撑体具有可拆装地收容着该电吸尘 器主体的收容部,该支撑体在其一端侧具有喷嘴头,同时在其另一端 侧具有第二把持部,在将第二吸入口设于上述喷嘴头,同时以在收容 上述吸尘器主体时与上述集尘部以及电动送风机连通的方式,构成可 以与该第二吸入口连接的第二吸气路,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电吸尘器主体的前部设置保护构件,以在上述支撑体的后侧露出的方式,设置 上述收容部,同时,将上述收容部构成为能够以上述保护构件向后的 方式收容上述电吸尘器主体。另外,第二发明是在第一发明的电吸尘器中,其特征在于,上述 保护构件沿上述电吸尘器主体的前部的长度方向设置,同时,上述收 容部被构成为在收容了上述电吸尘器主体时,上述保护构件的长度方 向沿着上述支撑体的长度方向。另外,第三发明是在第一或第二发明的电吸尘器中,其特征在于, 通过大致直线状的管状部,形成上述第一吸气路,将该管状部设置在 上述电吸尘器主体的前部,同时,在上述管状部的周围设置上述保护 构件。再有,第四发明是在第一至第三发明中的任意一项的电吸尘器中, 其特征在于,在收容上述电吸尘器主体时,上述第二吸气路借助上述 第一吸入口与上述集尘部以及电动送风机连通。发明效果根据笫一发明,在单独使用上述电吸尘器主体的情况下,即使使 上述电吸尘器主体与位于该电吸尘器主体的前方的障碍物碰撞,也能 够通过上述保护构件,保护上述电吸尘器主体不受此时的冲击,另外, 在将上述电吸尘器主体安装到上述支撑体的状态下使用的情况下,即 使使电吸尘器与位于上述支撑体的前方的障碍物碰撞,也能够通过上 述支撑体,保护上述电吸尘器主体不受此时的沖击,同时,即使使上述电吸尘器与位于上述电吸尘器的后方的障碍物碰撞,或者在使用中, 上述电吸尘器落下,也能够通过向后的上述保护构件,保护上述电吸 尘器主体。而且,这样的保护构件只要是仅在上述吸尘器主体的前侧 设置,能够抵御下述沖击所必须的充分规模的物质即可,可以以最小限度的配置来完成保护部件,所述的冲击为使上述吸尘器主体在安 装到上述支撑体的状态下,与障碍物的碰撞的情况相比,冲击比较小 的、单独使用上述电吸尘器主体时与前方的障碍物碰撞的情况下的冲 击、或者,将上述吸尘器主体安装到上述支撑体的状态下与后方的障 碍物碰撞的情况下的冲击。另外,根据第二发明,因为在单独使用上述电吸尘器主体的情况 下,在安装到上述支撑体来使用的情况下,上述保护构件都是沿上述 电吸尘器主体或上述电吸尘器的长度方向设置,因此,其结果是能够 尽可能地扩大上述保护构件所保护的区域。另外,根据第三发明,因为在形成上述第一吸气路的大致直线状 的管状部的周围设有上述保护构件,因此,能够谋求上述电吸尘器主 体的紧凑化。再有,根据第四发明,能够在收容上述电吸尘器主体时,借助上 述第一吸入口 ,将上迷第二吸气路简单地连接在上述集尘部以及电动送风纟;L上。


图l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电吸尘器主体使用时的侧视图。图2同样,是将电吸尘器主体安装到支撑体上的状态下使用时的 侧视图。图3同样,是图2的I-I线剖视图。图4同样,是将电吸尘器主体安装到支撑体上的状态下的直立时 的主视图。图5同样,是将电吸尘器主体安装到支撑体上的状态下的直立时 的俯视图。图6同样,是将电吸尘器主体安装到支撑体上的状态下的直立时的仰视图。图7同样,是将电吸尘器主体从支撑体上拆下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8同样,是使将电吸尘器主体从支撑体上拆下的状态下的吸尘 器主体和支撑体横向并列的后视图。 图9同样,是支撑体的俯视图。 符号说明 1电吸尘器主体 2收容部 3支撑体 5集尘部 8电动送风机 10第一把持部 11第一吸入口 12第一吸气路 15笫一管状部 15A保护构件25横向长的吸入口 (第二吸入口 )26喷嘴头28笫二把持部30连接口34笫二吸气路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中恰当的实施方式。另外,下面所说明的 实施方式并未对专利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本发明的内容进行限定。另 外,下面说明的全部构成不一定是本发明的必要条件。实施例1各图表示实施例l。另外,在图1、图2以及图7中,左侧为前。 被构成为分离式的本发明的电吸尘器具有图1所示的电吸尘器主体1 和图2所示的含有用于可拆装支撑体3。上述电吸尘器主体1如图1所示,通过具有机框壳体4和 可拆装自由地安装在该机框壳体4的一端部的集尘部5而构成。然后, 在上述机框壳体4的内部,内置着具有马达6和风扇7而构成的电动 送风机8以及充电池9,同时,在另一端部(图1的上部)形成着第 一把持部10。另外,在上述集尘部5的一端部(图l的下部)的前部, 形成第一吸入口 11,同时,对该第一吸入口 11和上述集尘部5进行 连接的第一吸气路12与上述集尘部5—体形成。另外,在上述集尘部 5的容器5A内,拆装自由地安装着涡流产生构件13,通过该涡流产 生构件13,上述集尘部5成为旋风分离装置。再有,上述集尘部5借 助上述电动送风机8,与形成在上述机框壳体4上的未图示出的排气 路连接。然后,如图1所示,上述第一吸气路12从上述第一吸入口 11到导入口 14,由在上述集尘部5的前部与该集尘部5 —体形成的中 空的第一管状部15构成。另外,该第一管状部15的平截面为向前方 突出的半圆状,其中心轴线A在将上述集尘部5安装在上述机框壳体 4的状态下,沿上述电吸尘器主体1的长度方向, 一体形成于上述集 尘部5。另外,上述第一管状部15的外周被合成树脂制的保护构件15A 覆盖。另外,在该保护构件15A和第一管状部15之间,形成微小的 间隙。再有,该保护构件15A的横向宽度Wl形成得比上述集尘部5 的横向宽度W2小(WKW2)。再有,上述第一把持部IO在上述机 框壳体4的前部和后部,具有以图1的姿势分别向斜上后方突出地设 置的前连结部16以及后连结部17,和连接这些连结部16、 17的端部 间的抓握部18,这些连结部16、 17以及抓握部18形成为侧视为大致 3字形状。然后,上述前连结部16被设置成与上述保护构件15A为 齐平面状态。即,设置在上述机框壳体4的前部,构成上述前连结部 16的第二管状部19与覆盖上述第一管状部15的保护构件15A为同轴 状,且外周形状大致相同。另外,上述第二管状部19虽然被形成为管 状,但不是构成上述第一吸气路12的部件。然后,在上述前连结部 16的上端且在上述抓握部18的前端,设置着用于操作上述电动送风 机8的开关20。另外,作为旋风分离装置的上述集尘部5在其前上部,形成上迷 导入口 14,该导入口 14构成上述第一吸气路12,同时,使上述第一 管状部15和容器5A连通。然后,该导入口 14的中心轴线X被配置 成与上述集尘部5的轴线Y正交。另外,在上述集尘部5的容器5A 的上部开口部安装上述涡流产生构件13,该涡流产生构件13的气流 引导部13A与上述导入口 14相对地形成,上述气流引导部13A的一 次侧与上述导入口 14连接,同时,二次侧朝向以轴线Y为中心的圆 的切线方向,连通到上述集尘部5的容器5A内。另外,在上述涡流 产生构件13的大致中央,与上述轴线Y同轴状地设置作为整体被形 成为大致圆柱状的框体21,同时,在上述框体21上设置过滤器22。 再有,在上述框体21的上述容器5A的轴线Y方向的上方,形成排气 路23,该排气路23与上述电动送风机8连通。上述支撑体3成为将上述电吸尘器主体1作为杆式吸尘器使用时 的基座。然后,上述支撑体3的支撑主体24具有前面部24A和后面 部24B,为纵长形状,且内部为中空,平截面形状成为向前方突出的 大致镰刀状。另外,上述支撑主体24可通过轴24C折叠,另外,其 横向宽度W3形成得比上述集尘部5的横向宽度W2小,且比上述保 护构件15A的横向宽度Wl大(W1<W3<W2)。另外,在上述支撑 主体24的一端侧(图2的下端侧),借助自由接头27,转动自由地 连接着设有横向长的吸入口 25的喷嘴头26。另外,在上述支撑体3 的支撑主体24的另一端侧(图2的上端侧), 一体地设置着第二把持 部28。再有,在上述支撑体3上,在其靠近支撑主体24的一端的后 侧,凹状地形成上述收容部2。然后,上述支撑主体24作为整体被形 成为正面略微向前方突出的弓形形状。另外,上述收容部2被形成为 在上述支撑体3的后侧露出,同时,上述收容部2为了在上述第一管 状部15以及与其一条直线状连通的上述第二管状部19向后的状态下, 能够收容上述电吸尘器主体1,以除了上述收容部2的前方和下方以 外的后方、上方以及左右两方开放的状态被形成。另外,在上述收容 部2的下方,设置能够栽置上述电吸尘器主体1的一端部的载置承接部29,在该栽置承接部29,朝上设置成为上述自由接头27的二次侧 的连接口 30。另外,在该连接口 30,气密连接地且可连通地构成上述 第一吸入口 11,再有,在上述连接口 30的后侧周围,上述第一管状 部15的第一吸入口 11的周围的左右两侧以及后部能够嵌合的第一嵌 合承受部31俯视成U字状,且向上方突出设置。另一方面,在上述 收容部2的上部,在与收容了上述电吸尘器主体1时的上述后连结部 17对应的部位,在实施例中是与上述后连结部17和抓握部18的连接 地点附近对应的地点,从左右夹着该地点,设置可固定的左右一对第 二嵌合承受部32。另外,上述喷嘴头26俯视为大致T字状,同时,在扁平的箱型 头壳33的下面前部,在左右方向长地开口 ,设置上述横向长的吸入口 25,与上述自由接头27连通。然后,在从上述横向长的吸入口 25到 连接口 30之间形成第二吸气路34。在具有上述构成的电吸尘器中,在为了对写字台、桌子的顶板上 等的被清扫面G进行扫除,将上述电吸尘器主体1与上述支撑体3分 离,使用该电吸尘器主体1的情况下,使用者握住在上述机框壳体4 的另一端部上设置的上述第一把持部11的抓握部18,把持上述电吸 尘器主体l。然后,通过使用者操作上述开关20,上述电动送风机8 通过来自上述充电池9的电力动作,其风扇7旋转,据此,产生吸入 气流,该吸入气流从上述第一吸入口 11通过第一管状部件15被吸入, 通过上述集尘部5以及上述电动送风机8,经由未图示出的上述排气 路,被排出到上述机框壳体4外。象这样,在上述电动送风机8动作 的状态下,上述第一吸入口 ll接近被清扫面G,为了使上述第一吸入 口 11发挥作用,而^f吏上述电吸尘器主体1沿该;故清扫面G移动,据 此,含有尘埃的吸入气流从上述第一吸入口 ll被吸入,然后,该含有 尘埃的吸入气流从构成上述第一吸气路12的上述第一管状部15经由 上述导入口 14,流入上述集尘部5的容器5A内。然后,从上述导入口 14进入上述集尘部5的容器5A内的含有尘 埃的气流通过上述涡流产生构件13的气流引导部13A,被定向为上述容器SA的内面的切线方向,据此,成为沿该容器5A的内周面回旋的 涡流,同时,在上述容器5A内螺旋状下降。此时,在该涡流中所含 的上述尘埃中的、至少粗的尘埃由于离心力,被推到上述集尘部5的 容器5A的内周面,据此,从上述涡流中分离。然后,通过离心力, 将粗的尘埃分离后的气流通过在上述涡流产生构件13的中央所设置 的上述过滤器22。然后,在上述气流通过上述过滤器22时,上述气 流所含的没有由离心力分离的细的尘埃被过滤。再有,通过上述过滤 器22去除了尘埃的气流经由上述排气路23,从上述集尘部5排出, 吸入到上述电动送风机8。然后,这样地从气流中分离的尘埃^留在 上述集尘部5的容器5A内。此时,在图l的使用时,由于上述导入 口 14相对于上述集尘部5的容器5A配置在上方,因此,不存在贮留 在该容器5A的尘埃因自重从上述导入口 14返回到上述第一吸入口 11 的情况。另外,贮留在上述容器5A内的尘埃可以通过将上述集尘部5 从上述机框壳体4拆下,同时,将上述涡流产生构件13从上述容器 5A内拆下,使上述容器5A的上部开口部开放,进行废弃。象这样,在单独使用上述电吸尘器主体1,对写字台、桌子的顶 板上等的被清扫面G进行扫除时,存在上述电吸尘器主体1与在该被 清扫面G上放置的障碍物(例如,显示器D等)碰撞的可能性。但是, 即使上述电吸尘器主体1与显示器D等的障碍物碰撞,其碰撞的位置 是对上述第一管状部15进行覆盖的保护构件15A。然后,如上所述, 因为是通过在上述保护构件15A和上述第一管状部15之间形成微小 的间隙,来构成因碰撞时的冲击而能够变形的上述保护构件15A,因 此,通过该保护构件15A的变形吸收冲击,緩和了上述第一管状部15 受到的冲击。据此,不仅仅能够减轻上述第一管状部15、容器5A, 即,上述集尘部5受到损坏,产生气流泄漏的可能性,还能够减少与 在安装着上述集尘部5的上述机框壳体4内所设置的上述电动送风机 8的马达6、风扇7的冲击相伴的故障等。另一方面,在为了对写字台、桌子的下面的地板面等的被清扫面 F进行扫除,而将上述电吸尘器主体1安装在上述支撑体3的状态下作为杆式的吸尘器使用的情况下,使用者以将上述电吸尘器主体1的第一吸入口 11连接到上述支撑体3的连接口 30的方式,将上述电吸 尘器主体1收容在上述支撑体3的收容部2,同时,握住在上述支撑 体3的支撑主体24的另一端侧所设置的上述第二把持部28,将在上 述支撑主体24的一端侧上所设置的上述喷嘴头26放置在被清扫面F 上。然后,通过使用者操作上述开关20,上述电动送风机8通过来自 上述充电池9的电力动作,其风扇7旋转,据此,含有尘埃的吸入气 流从作为第二吸入口的上述横向长的吸入口 25被吸入,借助上述喷嘴 头26、自由接头27、连接口30(即,上述第二吸气路34),从上述 第一吸入口 11通过第一管状部件15 (即,上述第一吸气路12),流 入上述集尘部5的容器5A内。然后,上述第二吸气路34的后半(从 上述自由接头27到上述连接口 30)和上述第一吸气路12如图2所示, 直线地连接。因此,与吸气路弯曲的情况相比,压力损失少,不仅吸 入气流顺畅地向上述容器5A流动,而且,也难以引起尘埃与吸气路 的弯曲部分的壁碰撞并附着的问题。另外,因为尘埃的分离以及气流 的排出如上述那样,故省略说明。象这样,在将上述电吸尘器作为杆式使用,对地板等的被清扫面 F进行扫除时,存在上述电吸尘器与在该被清扫面F上放置的障碍物 (例如,写字台、桌子的顶板T等)碰撞的可能性。但是,即使上述 电吸尘器与写字台、桌子的顶板T等的障碍物碰撞,其碰撞的位置也 是中空的上述支撑主体24。这样,如上所述,因为通过将上述支撑主 体24构成为中空,上述支撑主体24被构成为可因碰撞时的沖击而变 形,所以,通过该支撑主体24的变形,吸收了冲击,安装在上述支撑 体3上的上述电吸尘器主体1受到的沖击得到緩和。据此,能够减少 与在安装于上述支撑体3上的上述电吸尘器主体1的机框壳体4内设 置的上述电动送风机8的马达6、风扇7的冲击相伴的故障等。另外,在将上述电吸尘器主体1安装在上述支撑体3的状态下进 行扫除的情况下,在沿被清扫面F向后方拉拽上述电吸尘器时,不仅 存在使电吸尘器的后方与障碍物碰撞的可能性,还存在由于手离开上述第二把持部28,上述电吸尘器倒下,该电吸尘器的后方与地板F碰 撞的可能性。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向后安装的覆盖上述第一管状 部15的上述保护构件15A与地板F碰撞,同时,如上所述,在上述 保护构件15A和上述第一管状部15之间形成微小的空隙,据此,上 述保护构件15A被构成为可因碰撞时的冲击而变形,由于这个原因, 通过该保护构件15A的变形,吸收了冲击,上述第一管状部15受到 的冲击得到緩和。据此,不仅仅能够减轻上述第一管状部15、容器5A, 即,上述集尘部5受到损坏,产生气流泄漏的可能性,还能够减少与 在安装着上述集尘部5的上述机框壳体4内所设置的上述电动送风机 8的马达6、风扇7的冲击相伴的故障等。另外,在将上述电吸尘器主体l以安装在上述支撑体3上的状态 作为杆式吸尘器使用的情况下的、上述支撑主体24碰撞到写字台、桌 子的顶板T等的障碍物时的冲击比单独将上述电吸尘器主体1作为手 持式吸尘器使用的情况下,上述保护构件15A碰撞到显示器D等的障 碍物时的沖击大。其原因在于,上述支撑体3和电吸尘器主体1的合 计重量与上述电吸尘器主体1单体的重量的差别、放置在地板等的被 清扫面F上的障碍物存在比放置在写字台、桌子等的顶板等的被清扫 面G上的障碍物重量大的倾向,以及存在使杆式的电吸尘器在地板等 的被清扫面F上移动的速度比使手持式的电吸尘器在写字台、桌子等 的顶板等的被清扫面G上移动的速度快的倾向等。因此,虽然上述支 撑体3的支撑主体24必须被形成为预计了作为杆式的电吸尘器使用的 情况下的大的碰撞冲击的形状、大小,但是,在上述电吸尘器主体1 的前部所设置的上述保护部件15A只要被形成为预计了单独使用上述 电吸尘器主体1的情况下的比较小的碰撞冲击的形状、大小即可,其 结果为,能够抑制上述电吸尘器主体l的大型化,能够使单独使用该 电吸尘器主体1时的方便性不会降低。另外,存在着在将上述电吸尘器主体1安装到上述支撑体3上的 状态下作为杆式吸尘器使用的情况下,成为上述电吸尘器的前侧的上 述支撑主体24与写字台、桌子的顶板T等的障碍物碰撞时的沖击比成为上述电吸尘器的后侧的上述保护构件15A与障碍物碰撞时的冲击 大的倾向。其原因在于,如图2所示,在因上述电吸尘器向后方倒下, 将上述电吸尘器沿上述被清扫面F向前方推出的情况下,由于上述电 吸尘器的支撑主体24与写字台、桌子的顶板T等的障碍物碰撞时的 沖击,将上述电吸尘器向被清扫面F按压的力发挥作用,在上述顶板 T等和被清扫面F之间没有释放碰撞时的力的场所,与此相对,在沿 上述被清扫面F向后方拉拽上述电吸尘器的情况下,由于有可能与上 述保护构件15A碰撞的障碍物必须存在于使用者和上述电吸尘器之 间,是比较低的物品,所以,由于上述电吸尘器的保护构件15A与低 的障碍物碰撞时的冲击,使上述电吸尘器从上述被清扫面F浮起的力 发挥作用,据此,能够适度地释放碰撞时的力。另外,成为上述电吸 尘器的前侧的上述支撑主体24的碰撞的频度也比成为上述电吸尘器 的后侧的上述保护构件15A的冲击频度高。这是因为,如上所述,在 障碍物与上述保护构件15A碰撞的情况下,该障碍物必须存在于使用 者和上述电吸尘器之间。因此,在作为杆式使用的状态的电吸尘器中, 位于该电吸尘器的后侧的保护构件15A即使被形成为预计了单独使用 上述电吸尘器主体1的情况下的比较小的碰撞冲击的形状、大小,也 能够充分保护上述电吸尘器主体1不受与障碍物碰撞所产生的冲击。 如上所述,在上述实施例中,具有电吸尘器主体1和支撑体3, 所述电吸尘器主体1具有在一端部形成有第一吸入口 11,同时,借助 第一吸气路12,与该第一吸入口 11连接的集尘部5以及电动送风机8, 并且,在另一端部"i殳置着第一把持部10;所述支撑体3具有可拆装地 收容着该电吸尘器主体1的收容部2,该支撑体3在其一端侧具有喷 嘴头26,同时,在其另一端侧具有笫二把持部28,将作为第二吸入口 的横向长的吸入口 25设于上述喷嘴头26上,同时,以在收容上述吸 尘器主体1时,与上述集尘部5以及电动送风机8连通的方式,构成 可以与该横向长的吸入口 25连接的第二吸气路34,在上述电吸尘器 主体1的前部设置保护构件15A,以在上述支撑体3的后侧露出的方 式,设置上述收容部2,同时,在该收容部2,构成为能够以上述保护构件15A向后的方式,收容上述电吸尘器主体l,据此,在单独使用 上述电吸尘器主体l,在写字台、桌子的顶板等的被清洁面G上进行 扫除的情况下,即使在被清扫面G上与处于前方的显示器D等的障碍 物碰撞,通过利用上述保护构件15A,保护上述集尘部5不受该沖击, 可以阻止该集尘部5乃至安装着该集尘部5的上述机框壳体4内的上 述电动送风机8受到损伤。另外,在将上述电吸尘器主体1安装到上 述支撑体3的状态下使用,扫除地板等的被清扫面F的情况下,即使 电吸尘器因上述支撑体3,与前方的顶板T等的障碍物碰撞,也能够 通过上述支撑体3,保护上述吸尘器主体l,同时,即使在使上迷电吸 尘器沿被清扫面F被拉拽时,使上述电吸尘器的后部与障碍物碰撞, 或者,在清扫中,手离开上述第二把持部28,使上述电吸尘器的后部 与被清扫面F碰撞,通过位于上述电吸尘器的后部的上述保护构件 15A,也能够保护上述集尘部5乃至安装着该集尘部5的上述机框壳 体4内的上述电动送风机8不受这些碰撞的冲击。再有,因为是将上 述保护部件15A形成为预计了单独使用上述电吸尘器主体l的情况下 的比较小的碰撞冲击的形状、大小即可,所以,可以以最小限度的配 置来完成保护构件15A,其结果为,上述电吸尘器主体1乃至上述电 吸尘器整体没有大型化,在保持紧凑的状态下即可实现,据此,能够 维持上述电吸尘器的操作性。另外,上述保护构件15A在与单独使用电吸尘器主体l时的前部 对应的部位的长度方向上设置,同时,上述收容部2被设置成为上述 保护构件15A的长度方向,即,上述保护构件15A的中心轴线A大 致沿着上迷支撑体3的长度方向,据此,在单独使用上述电吸尘器主 体l的情况下,或者在与上述支撑体3—起使用的情况下,上迷保护 构件15A为纵向,其结果为,能够尽可能地扩大上述保护构件15A的 冲击吸收的有效长度。另外,通过在形成上述第一吸气路12的大致直线状的第一管状部 15的周围设置上述保护构件15A,能够避免上述电吸尘器主体1的大 型化,谋求紧凑化。再有,通过在收容上述电吸尘器主体l时,使上述第二吸气路34 借助上述第一吸入口 11与上述集尘部5以及电动送风机8连通,而将 上述电吸尘器主体1以将上述第一吸入口 11连接到上述连接口 30的 方式收容在上述收容部2,据此,能够借助上述第一吸气路12,简单 地将上述第二吸气路34连接到上述集尘部5以及电动送风机8。另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 进行各种变更。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合成树脂制的保护构件通过 在管状部的周围留有微小的空隙可以变形,但是,也可以不设置这样 的空隙,而是通过用被称为人造橡胶等的软质合成树脂覆盖上述管状 部的周围来形成上述保护构件。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如上所述,有关本发明的电吸尘器能够用于各种用途。另外,集 尘部也可以不是旋风分离装置,而是过滤器方式。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吸尘器,该电吸尘器具有电吸尘器主体和支撑体,所述电吸尘器主体在一端部形成有第一吸入口,同时具有借助第一吸气路与该第一吸入口连接的集尘部以及电动送风机,并且,在另一端部设置着第一把持部;所述支撑体具有可拆装地收容着该电吸尘器主体的收容部,该支撑体在其一端侧具有喷嘴头,同时在其另一端侧具有第二把持部,在将第二吸入口设于上述喷嘴头,同时以在收容上述电吸尘器主体时与上述集尘部以及电动送风机连通的方式,构成可以与该第二吸入口连接的第二吸气路,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电吸尘器主体的前部设置保护构件,以在上述支撑体的后侧露出的方式,设置上述收容部,同时,将上述收容部构成为能够以上述保护构件向后的方式收容上述电吸尘器主体。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吸尘器,其特征在于,上述保护构件沿 上述电吸尘器主体的前部的长度方向设置,同时,上述收容部被构成 为在收容了上述电吸尘器主体时,上述保护构件的长度方向沿着上述 支撑体的长度方向。
3. 如权利要求l或2所述的电吸尘器,其特征在于,通过大致直 线状的管状部,形成上述第一吸气路,将该管状部设置在上述电吸尘 器主体的前部,同时,在上述管状部的周围设置上述保护构件。
4.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在 收容上述电吸尘器主体时,上述第二吸气路借助上述第一吸入口与上 述集尘部以及电动送风机连通。
全文摘要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分离式的电吸尘器中,尽可能地阻止保护构件造成的电吸尘器的大型化,该保护构件用于保护电吸尘器不受与障碍物碰撞时的冲击。本发明中,在电吸尘器主体(1)的前部设置保护构件(15A),以在支撑体(3)的后侧露出的方式,设置收容部(2),同时,将上述收容部(2)构成为能够以上述保护构件(15A)向后的状态收容电吸尘器主体(1)。然后,在单独使用上述电吸尘器主体(1)的情况下,即使使该电吸尘器主体(1)与前方的障碍物碰撞,也能够通过上述保护构件(15A),保护上述电吸尘器主体(1)不受此时的冲击。另外,在将上述电吸尘器主体(1)安装到上述支撑体(3)的状态下使用的情况下,即使使上述电吸尘器与障碍物碰撞,也能够通过上述支撑体(3),保护上述电吸尘器主体(1)不受此时的冲击。
文档编号A47L5/24GK101248972SQ200810080759
公开日2008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23日
发明者上村哲也 申请人:珍巴多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