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套组合蒸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6964阅读:4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叠套组合蒸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厨房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蒸锅。二、 背景技术传统的同径蒸锅(笼)虽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使用层数,但它占用 空间太大。而一般的不同径蒸锅(笼),虽然节约了空间,但却不能很方便的随 意选择使用层数。使用起来都有不便之处。三、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同径蒸锅(笼)占用空间大和一般的不同径蒸锅(笼)不能方便 的随意选择使用层数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即节约空间又可以随意选择使用 层数的叠套组合蒸锅。这种叠套组合蒸锅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1、统一了顶部最大外径、笼口尺寸和底部最小内径,但中部尺寸不同的可叠套的蒸笼3、 4、 5、 6、 7可以叠套。可叠套的蒸笼3的中部内径比可叠套的 蒸笼4的底部外径稍大,这样可叠套的蒸笼4的底部就可以与可叠套的蒸笼3 的顶部衔接。同理可叠套的蒸笼5的底部就可以与可叠套的蒸笼4的顶部衔接, 可叠套的蒸笼6的底部就可以与可叠套的蒸笼5的顶部衔接,可叠套的蒸笼7 的底部就可以与可叠套的蒸笼6的顶部衔接,这样就完成了可叠套的蒸笼3、 4、 5、 6、 7的展开。可叠套的蒸笼3、 4、 5、 6、 7统一了笼口尺寸,所以可叠套的 蒸笼3、 4、 5、 6、 7共同使用同一个锅盖盖住其顶部,把此锅盖的外沿加宽至 底锅1锅口的尺寸就制成了锅盖2。因此可叠套的蒸笼3、 4、 5、 6、 7和底锅1可以共同使用同一个锅盖2。2、 有支架的蒸帘15,蒸帘8中部都有一长条形空缺,其长和宽比附件11 中粗钢丝框13的宽和钢丝直径略大。使得附件11的粗钢丝框13可以穿过各层 蒸帘8和有支架的蒸帘15。附件11的底盘12直径比可叠套的蒸笼7的底部外 径大,比可叠套的蒸笼3、 4、 5、 6、 7的最大外径小。使得打开锅盖2后直接 提拉附件ll,就可以把锅内的所有组件(可叠套的蒸笼3、 4、 5、 6、 7,蒸帘8, 连接器9、 10,附件11,有支架的蒸帘15) —起拿出底锅1。在蒸帘8中部长 条形空缺的中垂线的两端各有一处空缺,其形状大小比卡子14的形状大小大, 使得蒸帘8实现了可拆卸。3、 连接器9的最大外径与底锅1锅口尺寸和锅盖2的最大外径相同,凹部 的最大外径比底锅1锅体内径稍小,使得连接器9可与底锅1衔接;连接器9 的最小内径比统一了底部最小内径的可叠套的蒸笼3、 4、 5、 6、 7的最小内径 稍小,使得可叠套的蒸笼3、 4、 5、 6、 7中的任意一个的底部可与连接器9衔 接。这样就使得可叠套的蒸笼3、 4、 5、 6、 7中的任意一个通过连接器9可以 与底锅1衔接。连接器10的外环内径比统一了顶部最大外径的可叠套的蒸笼3、 4、 5、 6、 7的最大外径稍大,使得连接器10可罩住统一了顶部最大外径的可叠 套的蒸笼3、 4、 5、 6、 7的顶部;连接器10的内环最小内径与连接器9的最小 内径相同比统一了底部最小内径的可叠套的蒸笼3、 4、 5、 6、 7底部内径稍小, 使得统一了底部最小内径的可叠套的蒸笼3、 4、 5、 6、 7中的任意一个的底部 可与连接器10衔接。这样就使得可叠套的蒸笼3、 4、 5、 6、 7中的任意一个通 过连接器10可与可叠套的蒸笼3、 4、 5、 6、 7中的任意一个衔接。实现了可叠 套的蒸笼使用时既可以只用一层,也可以用多层;可以用一套,也可用多套。连接器10的最大外径比底锅1锅体内径稍小,这样所有组件(可叠套的蒸笼3、 4、 5、 6、 7,蒸帘8,连接器9、 10,附件11,有支架的蒸帘15)都可以放入 底锅l内。四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l、叠套组合蒸锅的结构示意图。图2、叠套组合蒸锅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连接器的使用方法示意图。图4、附件的使用方法示意图。图5、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可叠套的蒸笼和蒸帘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底锅1,锅盖2,可叠套的蒸笼3、 4、 5、 6、 7 (卡子14),蒸 帘8,连接器9、 10,附件ll (底盘12,粗钢丝框13),有支架的蒸帘15。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例l:如图l、图2、图4所示, 一种叠套组合蒸锅,由底锅l,锅盖2, 可叠套的蒸笼3、 4、 5、 6、 7 (卡子14),蒸帘8,连接器9、 10,附件11 (底 盘12,粗钢丝框13),有支架的蒸帘15构成。使用时打开锅盖后,直接提起附 件ll,就可以把锅内全部组件(可叠套的蒸笼3、 4、 5、 6、 7,蒸帘8,连接器 9、 10,附件ll,有支架的蒸帘15) —起提出底锅l。按照图2所示,有支架的 蒸帘15放在底锅1内,连接器9放在底锅1上,可叠套的蒸笼3放在连接器9上,可叠套的蒸笼4放在可叠套的蒸笼3上,可叠套的蒸笼5放在可叠套的蒸 笼4上,可叠套的蒸笼6放在可叠套的蒸笼5上,可叠套的蒸笼7放在可叠套 的蒸笼6上,再盖上锅盖2就完成了展开;连接器10在附件11上放至一旁备 用。使用完毕后可按图4所示,把连接器IO,可叠套的蒸笼7、 6、 5、 4、 3, 蒸帘8,有支架的蒸帘15,连接器9依次套在附件11上。再一起放入底锅l内 盖上锅盖2。回复成图1所示即可。实施例2:如图2、图3所示,连接器9主要用于底锅1和可叠套的蒸笼3的衔接。由于可叠套的蒸笼3、 4、 5、 6、 7是统一了最小内径的,所以可叠套 的蒸笼3、 4、 5、 6、 7都可以用连接器9与底锅1衔接。连接器10主要用于可 叠套的蒸笼7和可叠套的蒸笼3的衔接,由于连接器10的外环内径比统一了顶 部最大外径的可叠套的蒸笼3、 4、 5、 6、 7的最大外径稍大,使得连接器10可 罩住统一了顶部最大外径的可叠套的蒸笼3、 4、 5、 6、 7的顶部;连接器10的 内环最小内径与连接器9的最小内径相同比统一了底部最小内径的可叠套的蒸 笼3、 4、 5、 6、 7底部内径稍小,使得统一了底部最小内径的可叠套的蒸笼3、 4、 5、 6、 7中的任意一个的底部可与连接器10衔接。这样就使得可叠套的蒸笼 3、 4、 5、 6、 7中的任意一个通过连接器10可与可叠套的蒸笼3、 4、 5、 6、 7 中的任意一个衔接。因此可叠套的蒸笼3、 4、 5、 6、 7中按编号连续损坏时是 不会影响其他组件的使用的。如可叠套的蒸笼4、 5损坏了,可以按照底锅l、 连接器9、可叠套的蒸笼6、可叠套的蒸笼7、连接器IO、可叠套的蒸笼3、锅 盖2的顺序来连接使用。实施例3:如图5、图6所示,有支架的蒸帘15,蒸帘8中部都有一长条形 空缺,其长和宽比附件11中粗钢丝框13的宽和钢丝直径略大。使得附件11的粗钢丝框13可以穿过各层蒸帘8和有支架的蒸帘15。附件11的底盘12直径比 可叠套的蒸笼7底部外径大。在蒸帘8中部长条形空缺的中垂线的两端各有一 处空缺,其形状大小比卡子14的形状大小大,使得蒸帘8实现了可拆卸。这样 一来,如果蒸制的食物尺寸大于底锅1的高度或可叠套的蒸笼3、 4、 5、 6、 7 的层高时。就可以把蒸帘8卸下,增大蒸室的空间来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叠套组合蒸锅,由底锅1,锅盖2,可叠套的蒸笼3、4、5、6、7(卡子14),蒸帘8,连接器9、10,附件11(底盘12,粗钢丝框13),有支架的蒸帘15构成。其特征在于统一了顶部最大外径、笼口尺寸和底部最小内径,但中部尺寸不同的可叠套的蒸笼3、4、5、6、7可以叠套。可叠套的蒸笼3的中部内径比可叠套的蒸笼4的底部外径稍大,这样可叠套的蒸笼4的底部就可以与可叠套的蒸笼3的顶部衔接。同理可叠套的蒸笼5的底部就可以与可叠套的蒸笼4的顶部衔接,可叠套的蒸笼6的底部就可以与可叠套的蒸笼5的顶部衔接,可叠套的蒸笼7的底部就可以与可叠套的蒸笼6的顶部衔接,这样就完成了可叠套的蒸笼3、4、5、6、7的展开。可叠套的蒸笼3、4、5、6、7统一了笼口尺寸,所以可叠套的蒸笼3、4、5、6、7共同使用同一个锅盖盖住其顶部,把此锅盖的外沿加宽至底锅1锅口的尺寸就制成了锅盖2。因此可叠套的蒸笼3、4、5、6、7和底锅1可以共同使用同一个锅盖2。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叠套组合蒸锅,其特征在于有支架的蒸帘15, 蒸帘8中部都有一长条形空缺,其长和宽比附件11中粗钢丝框13的宽和钢丝 直径略大。使得附件11的粗钢丝框13可以穿过各层蒸帘8和有支架的蒸帘15。 附件11的底盘12直径比可叠套的蒸笼7的底部外径大,比可叠套的蒸笼3、 4、 5、 6、 7的最大外径小。使得打开锅盖2后直接提拉附件11,就可以把锅内的 所有组件(可叠套的蒸笼3、 4、 5、 6、 7,蒸帘8,连接器9、 10,附件ll,有支架的蒸帘15) —起拿出底锅1。在蒸帘8中部长条形空缺的中垂线的两端各 有一处空缺,其形状大小比卡子14的形状大小大,使得蒸帘8实现了可拆卸。
3、 根据权利要求l、 2所述的叠套组合蒸锅,其特征在于连接器9的最 大外径与底锅1锅口尺寸和锅盖2的最大外径相同,凹部的最大外径比底锅锅体内径稍小,使得连接器9可与底锅1衔接;连接器9的最小内径比统一了底部最小内径的可叠套的蒸笼3、 4、 5、 6、 7的最小内径稍小,使得可叠套的 蒸笼3、 4、 5、 6、 7中的任意一个的底部可与连接器9衔接。这样就使得可叠 套的蒸笼3、 4、 5、 6、 7中的任意一个通过连接器9可以与底锅1衔接。连接 器10的外环内径比统一了顶部最大外径的可叠套的蒸笼3、 4、.5、 6、 7的最大 外径稍大,使得连接器10可罩住统一了顶部最大外径的可叠套的蒸笼3、 4、 5、 6、 7的顶部;连接器10的内环最小内径与连接器9的最小内径相同比统一了底 部最小内径的可叠套的蒸笼3、 4、 5、 6、 7底部内径稍小,使得统一了底部最 小内径的可叠套的蒸笼3、 4、 5、 6、 7中的任意一个的底部可与连接器IO衔接。 这样就使得可叠套的蒸笼3、 4、 5、 6、 7中的任意一个通过连接器10可与可叠 套的蒸笼3、 4、 5、 6、 7中的任意一个衔接。实现了可叠套的蒸笼使用时既可 以只用一层,也可以用多层;可以用一套,也可用多套。连接器10的最大外径 比底锅l锅体内径稍小,这样所有组件(可叠套的蒸笼3、 4、 5、 6、 7,蒸帘8, 连接器9、 10,附件ll,有支架的蒸帘15)都可以放入底锅l内。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约空间、使用方便的叠套组合蒸锅。其特征在于统一顶部最大外径、笼口尺寸和底部最小内径,但中部尺寸不同的可叠套的蒸笼可共用一个锅盖,此锅盖的外沿扩大至底锅锅口的尺寸就成了可叠套的蒸笼和底锅共同使用的锅盖;此可叠套的蒸笼中任意一个可以用连接器与底锅衔接,此可叠套的蒸笼中任意一个可以用另一连接器与可叠套的蒸笼中任意一个衔接。这样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使用层数,达到了使用方便的目的。蒸帘可以拆卸,附件可以穿过蒸帘中间的空缺处,使得除锅盖和底锅外的所有组件都可以放在附件上。提起附件把所有组件放入底锅内再盖上锅盖,从外看就是一个普通的锅,达到了节约空间的目的。
文档编号A47J27/05GK101254066SQ20081008600
公开日2008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8日
发明者震 施 申请人:震 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