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清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6997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清扫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分离尘埃和空气的尘埃分离部的电清扫机。
技术背景以往,这种电清扫机具有收容电动送风机的清扫机主体。在该清扫机 主体中上可装卸地设置集尘杯,其中该集尘杯是通过驱动电动送风机来捕集所吸入的尘埃的集尘部。在该集尘杯上设置与吸入口连通并分离尘埃和 空气的尘埃分离部,由该尘埃分离部所分离的尘埃一部分、即粗尘,被捕 集在集尘杯内所划分的集尘室中,而由该尘埃分离部所分离的空气中所含 有的尘埃残余物、即细尘,被捕集在设置于集尘杯下游部的过滤器中。而 且,集尘室的下游侧与过滤器的上游侧连通,流入集尘室的空气合流至尘 埃分离部所分离的空气在过滤器的上游侧合流,并在通过过滤器之后被吸 入至电动送风机内(例如参照专利文献l)。专利文献l (日本)特开2005—211285号公报(第4一5页、图5) 但是,在上述电清扫机中,虽然驱动电动送风机而产生的吸入风由尘埃分离部分流,但由于最终是通过共同的过滤器而吸入至电动送风机内,所以存在如下问题当该过滤器经过一段时间发生孔眼堵塞时,根据该孔眼堵塞的程度,吸入力逐渐降低。而且,当在电清扫机中追加设置为了防止这种过滤器的孔眼堵塞的结构时,则会产生不容易维护的问题。发明内容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吸入力逐渐降低,并 提高集尘部的维护性的电清扫机。本发明的电清扫机具有清扫机主体,具有收容电动送风机的主体壳、和能够相对于该主体壳开闭的盖伴;吸入口,设置于上述盖体上;尘埃分离部,在该吸入口的下 游侧设置于上述盖体上,将尘埃和空气分离;主风路,连通该尘埃分离部 和上述电动送风机的吸入侧,并且使由上述尘埃分离部分离后的尘埃通过; 集尘部,设置于该主风路上,在关闭上述盖体的状态下被保持在上述主体 壳内,并且对由上述尘埃分离部分离到上述主风路侧的尘埃进行捕集;第1 风路,相对于上述主风路另外设置、连通上述尘埃分离部和上述电动送风 机的吸入侧,且该第一风路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上述盖体上,其下游侧与 上述主风路合流;过滤器,至少一部分设置在该第1风路中,并捕集空气 中所含有的细尘;第2风路,相对于上述吸入口另外设置、经上述集尘部 而连通可导入外部空气的导入口和上述电动送风机的吸入侧,且该第2风 路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上述盖体上;以及切换装置,切换以下两种状态在关闭上述第2风路和上述导入口的状态下,经由上述主风路和上述第1 风路,将通过上述电动送风机的驱动而从上述吸入口吸入的尘埃捕集到上 述集尘部和上述过滤器内的吸入状态;和通过上述电动送风机的驱动将外 部空气经由上述导入口导入上述第2风路,使上述过滤器捕集到的细尘经 由上述第2风路向上述集尘部移动的尘埃移动状态。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在吸入状态下,即使在主风路的集尘部捕集的尘埃量增 加,但由于从吸入口吸入的空气由第1风路分流而抑制吸入风量的降低, 当通过切换装置切换为尘埃移动状态时,由过滤器捕集的尘埃移动至集尘 部而抑制由于过滤器的孔眼堵塞所产生的第1风路侧的风路阻力的增加, 所以能够抑制吸入力随时间经过而逐渐降低,并且通过分别将第1风路和 第2风路各自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盖体上,而使集尘部在打开盖体的状态 下露出,因此提高集尘部的维护性。


图1是表示打开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电清扫机盖体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放大表示上述电清扫机的立体剖面图。图3是表示上述电清扫机的吸入状态的立体剖面图。图4是表示上述电清扫机的尘埃移动状态的立体剖面图。图5是表示上述电清扫机的主体壳的立体图。图6是从下方观察表示上述盖体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上述电清扫机的过滤器附近的立体图。图8是从前方观察表示上述电清扫机的切换装置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9是从后方观察表示上述切换装置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IO是表示上述电清扫机的立体图。图11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电清扫机的尘埃移动状态的一部分 的立体剖面图。图12是表示上述电清扫机的主体壳的立体图。图13是从前方观察上述电清扫机的切换装置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14是从后方观察表示上述切换装置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15是从前方观察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电清扫机的切换装置的 一部分的立体剖面图。图16是从后方观察表示上述切换装置的一部分的立体剖面图。图17是表示上述电清扫机的立体剖面图。符号说明1清扫机主体2主体壳3盖体7电动送风机9作为集尘部的集尘单元126作为过滤器的褶式过滤器153导入口251作为吸入口的软管连接口311尘埃分离部323作为阀体的第2阀体325主风路326作为第1风路的去路327作为第2风路的回路329切换装置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IO说明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电清扫机的结构。 在图1、图3、图4和图10中,1是清扫机主体,该清扫机主体1是所 谓的提筒型的电清扫机。该清扫机主体1具有主体壳2、和可开闭地设置在 该主体壳2上部的盖体3。而且,主体壳2具有在前后方向上形成为长条状的下壳5、和安装在该 下壳5的上侧的上壳6,收容电动送风机7的电动送风机室8形成在该主体 壳2后部,作为集尘部安装部的凹状的装载部10形成在其前部,该装载部 10可装卸地装载有作为集尘部的主集尘部、即集尘单元9,在这些电动送 风机室8和装载部10之间,形成用于嵌合作为细尘集尘部的副集尘部、即 过滤器部12的空间部13,在该空间部13和电动送风机室8之间配置有隔 壁部14。在下壳5后侧的两侧部分别旋转自如地轴支承有大直径的从动轮16 (只图示其中一个)。而且,在下壳5的装载部IO下方的下表面回转自如 地轴支承有回转轮17。其结果为,清扫机主体1通过从动轮16和回转轮 17,可在作为被清扫面的地面上移动。上壳6形成有侧面部21 (只图示其中一个)、后面部22和上表面部23, 该侧面部21覆盖下壳5的后部两侧、并形成电动送风机室8的两侧部;该 后面部22覆盖下壳5的后部;该上表面部23覆盖下壳5的上方、并形成 电动送风机室8的上部。另外,在该上壳6上,在作为下壳5的前后方向 大致中心区域、即隔壁部14的周围,形成有从上表面部23的前部向前侧 朝下方倾斜的作为后部倾斜部的第1倾斜部24,在该第1倾斜部24的前部 大致水平状地形成有作为水平部的尘埃接收部、即细尘接收部25,在该细 尘接收部25的下部且装载部10的后部形成有向前侧朝下方倾斜并延伸到 下壳5的上表面的作为前部倾斜部的第2倾斜部26,并且,在该第2倾斜 部26的前部,形成有沿下壳5的上表面大致水平状地延伸设置到该下壳5 的前端附近的延伸设置部27,该延伸设置部27的前端部与下壳5卡止。在各侧面部21上穿设有多个连通电动送风机室8和清扫机主体1外部的排气孔31。在后面部22上开口形成有可引出电源线的未图示的引出口 ,该电源线 巻绕在收容于电动送风机室8 —侧的未图示的线轴上。在上表面部23上,可向前后方向转动地安装有用于把持清扫机主体1 的手柄35。第1倾斜部24具有面对隔壁部14的上游侧和过滤器部12的下游侧的 通气口37,并且包围隔壁部14的周围而形成框状。细尘接收部25形成为使安装在空间部13内的过滤器部12的下部连通, 而其从该过滤器部12的下部分离。而且,该细尘接收部25与下壳5的上 表面在上方分离,在该细尘接收部25的下表面和下壳5的上表面之间,划 分出跨第2倾斜部26和隔壁部14之间的收容空间部39。第2倾斜部26位于下壳5的回转轮17的后方,开口形成有角孔状的 下部连通开口 41。延伸设置部27划分出装载部IO的下部。在电动送风机室8内,将电动送风机7以吸入侧为前侧、排气侧为后 侧地设置在前后方向上。在此,电动送风机7在前侧的外周边缘部,嵌入 安装有作为保持部件的密封部件、即具有柔性的环状电机衬垫43,该电动 送风机7通过该电机衬垫43而嵌入安装在电动送风机室8内。而且,电动 送风机7的上侧由作为覆盖部件的电机盖44覆盖。另外,在该电动送风机 室8的电机盖44的上方,收容有控制电动送风机7等驱动的未图示的控制 装置。集尘单元9具有构成外轮廓作为集尘部主体的杯部件51 ,安装在该杯 部件51上作为主过滤器的滤过过滤器、即集尘袋,也就是纸袋52。杯部件51具有从前侧向两侧延伸设置的周壁部55、形成在该周壁部 55上部的上壁部56、和跨周壁部55的两侧之间并连接形成在上壁部56后 部的横壁部57,并且在下端部上开口地形成有安装开口 58。周壁部55沿着装载部10的形状,从前侧向两侧部弯曲形成,并且其 被延伸设置,以便在安装于装载部10上的状态下,两侧部的后端保持过滤 器部12的两侧部。另外,在该周壁部55前端部的左右方向的中心部上, 向后侧凹陷为凹状的收容凹部61形成为跨上壁部56地连接,该收容凹部61由安装于周壁部55前部的覆盖部件62覆盖。收容凹部61内收容有防脱离机构65,该防脱离机构65用于在关闭盖 体3的状态下受该盖体3的作用而动作,从而防止集尘单元9从装载部10脱离o这里,防脱离机构65在下端部具有卡止体68,通过由盖体3向下方按 压,该卡止体68从覆盖部件62的下方向前方呈爪状突出。覆盖部件62从上壁部56跨周壁部55的前部弯曲,其上部形成有通过 螺旋夹等固定在上壁部56的突部62a,在该突部62a的前方形成有用于露 出防脱离机构65的上端部的露出开口 62b。而且,覆盖部件62的下端部形 成为卡止体68可突出的切口部。另外,由于上壁部56构成集尘单元9的上表面,所以在左右方向的大 致中心区域,开口形成有作为尘埃吸入口的集尘部吸入口、即圆形的组合 吸入口 76。而且,在该组合吸入口 76的周边缘部,安装有作为集尘部密封 部件的、具有柔性的环状密封衬垫77。另外,组合吸入口76的内周边缘部 朝向集尘单元9的内部和下方连接而构成为作为集尘部整流部的圆筒状导 入筒部78。而且,在上壁部56的组合吸入口 76的前方两侧部,向上方突 出设置有作为与盖体3卡合的被卡合部的被卡合凸部79、 79。导入筒部78整流从组合吸入口 76吸入的尘埃,并且作为安装纸袋52 的筒部。而且,被卡合凸部79、 79相对于上壁部56呈回路突出,盖体3的一 部分可卡止在其与该上壁部56之间。另外,在上壁部56的组合吸入口 76的两侧,向上方突出设置有作为 与盖体3嵌合的集尘部卡止部的嵌合突部81、 81。而且,从上壁部56的嵌 合突部81、 81的两侧向后部设置有作为集尘部把持用的集尘部手柄的组合 手柄82。各嵌合突部81具有柔性的保持部件84从上部向两侧外侧外方突出。 这些保持部件84构成为,通过在关闭盖体3的状态下以与盖体3嵌合的状 态稍微变形,而利用该变形的复原力将该盖体3保持为向左右方向打开。横壁部57沿上下方向形成为大致垂直状,在安装于装载部10的状态 下与过滤器部12的前侧下部相对置,限制该过滤器部12的位置。安装开口 58是用丁将纸袋52安装到杯部件51上的开口 ,在集尘单元 9安装在装载部10内的状态下,其内边缘部与装载部10嵌合。另一方面,纸袋52具有口框88和袋体89,该口框88作为将导入筒部 78插入的集尘袋开口的袋开口 87而开口,该袋体89安装在该口框88上。环形框88由例如纸板纸等厚纸形成为板状,与杯部件51的内部卡止。袋体89是将作为透气材料的过滤材料例如多层层叠而形成为袋状,因 此,其在未使用状态下可折叠。而且,如图3至图5所示,在装载部10中设置有与集尘单元9的安装 开口 58嵌合的框体91。该框体91具有以格子状开口形成有格子开口 92 的大致水平板状格子部93、和从该格子部93的周边缘部向上方立起的壁部 94。格子部93为,各格子开口 92之间形成格子状的肋95,并且该肋95 沿前后方向的一部分与上壳6的延伸设置部27的上表面抵接。因此,格子 部93的板状的下表面与上壳6分离,该分离的部分形成为向下部连通开口 41连接的装载部风路96。而且,在壁部94的内周侧,大致水平状地突出设置有多个从下侧对纸 袋52的袋体89进行支承的支承片部97。另外,在壁部94的外周边缘部整 体上安装有环状衬垫98,该环状衬垫98用作与集尘单元9的安装开口 58 的周边缘部气密抵接的装载部密封部件。如图l、图3、图4和图7所示,过滤器部12具有构成外轮廓的作为 过滤器部主体的过滤器容器101、和可装卸地安装于该过滤器容器101上的 褶式过滤体102。过滤器容器101具有横宽的前面部104、和从该前面部104整体的周边 缘部向后方突出的框面部105。前面部104具有位于上侧并向后方朝上侧倾斜的倾斜面107、和与该倾 斜面107的下部连接的对置面108。而且,在该前面部104的后部, 一体地 设置有在过滤器部12内形成风路的通道部109。倾斜面107是在将过滤器部12安装于空间部13内的状态下朝向前侧 上方对置的面部,并开口形成有横宽长方形的过滤器开口 111。该过滤器开 口 111形成为与通道部109和褶式过滤体102的前部分别对置。对置面108是在将集尘单元9以及过滤器部12分别安装在主体壳2内 的状态下,与集尘单元9的杯部件51的横壁部57相对置的面部。而且,通道部109通过通道吸起部109a和通道提起部109b而形成为 主视呈反T字形,该通道吸起部109a为沿下侧的框面部105的上表面上方、 在左右方向上形成的尘埃吸引部;该通道提起部109b为从该通道吸起部 109a的大致中央部向上方延伸设置的尘埃移动部。通道吸起部109a是通过电动送风机7的负压作用将由褶式过滤体102 捕集到的尘埃吸起的部分,其在与作为空气通过方向的左右方向交叉的方 向上的风路截面形成得较小。即,通道吸起部109a与下侧的框面部105的 上表面稍微分离。而且,通道提起部109b是将由通道吸起部109a吸起的尘埃进一步提 起的部分,其在与作为空气通过方向的左右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风路截面 形成得较小。另外,该通道提起部10%的上端部从前面部104的过滤器开 口lll面向前方。因此,该通道提起部109b的上端部开口为倾斜状,以便 沿着前面部104的倾斜而成为大致同一面,在其周边缘部安装有作为与过 滤器开口 111的周边缘部连接的过滤器部密封部件的密封衬垫113。框面部105形成为,后部与上壳6的通气口 37对置,下表面与设置于 该通气口 37的前方下部上的支承肋114嵌合。而且,在下侧框面部105的 前部即对置面108的下端,开口形成有与通道部109的通道吸起部109a的 下端部对置的吸起幵口 115。另外,在下侧的框面部105下表面,在两侧附 近向下方突出设置有用于在将过滤器部12安装到空间部13内时进行定位 及固定的定位突部116、 116。另外,在上侧框面部105上表面的两侧附近, 向其后方突出设置有卡止片部117、 117,该卡止片部117、 117用于在将过 滤器部12安装到空间部13内时进行定位,并且用于将该过滤器部12卡止 在主体壳2内。在各卡止片部117上穿设有未图示的卡止孔部,并将卡止突出部124、 124插入这些卡止孔部中,该卡止突出部124、 124在上壳6的第1倾斜部 24的上部两侧附近、即手柄35的两端部的前方,被向上方突出设置。另一方面,褶式过滤体102具有褶式过滤器126和过滤器框127,该褶 式过滤器126作为过滤器的滤过过滤器、即细尘过滤器(辅助过滤器);该过滤器框127包围该褶式过滤器126周围。褶式过滤器126是例如表面集尘的聚四氟乙烯(PTFE)等的过滤器, 例如与集尘单元9的纸袋52相比,其可在表面即上游侧的面捕集更细微的 尘埃。而且,该褶式过滤器126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交替具有沿上下方向 形成的多个凸部和凹部的波状。过滤器框127形成为,可从后侧与过滤器容器101的框面部105的边 缘部嵌合的框状,并且跨整个外周部嵌入安装有保持与框面部105内的气 密性的密封部件的未图示的衬垫。而且,在该过滤器框127上形成有与褶 式过滤器126的下部对置、并且向前方朝下侧倾斜的倾斜面部129。如图3、图4、图8和图9所示,隔壁部14具有隔壁部主体133,其 具有作为位于前侧即空间部13侧的前侧隔壁的隔壁体131、和位于后侧即 电动送风机室8侧的后侧隔壁的作为风路形成体的通道体132;在该隔壁部 主体133的前方以覆盖通气口 37的方式被嵌入安装的作为隔壁板部的过滤 器板134;将由位于该隔壁部14前方的褶式过滤器126所捕集的尘埃除去 的作为尘埃除去机构的落尘部135;以及用于驱动该落尘部135等的驱动机 构136。隔壁体131以覆盖通气口 37的后部整体的方式被嵌入安装,从而划分 出收容空间部39的上部,并且形成大致平面状的作为主体部的隔壁体主体 141、和跨该隔壁体主体141的周边缘部整体地向前方突出的作为框部的隔 壁体框部142。隔壁体主体141在其大致中央部穿设有圆孔状的吸入开口 144。而且, 在该隔壁体主体141的一侧的吸入开口 144的上方,向后方突出地设置有 外部空气连通部145。吸入开口 144可使空间部13和电动送风机7的吸入侧连通。而且,在 该吸入开口 144前部的周边缘部,安装有作为开口密封部件的开口衬垫 147。另外,在该吸入开口 144后部的周边缘部,突出设置有后端部与通道 体132连接的作为第1连接部的圆筒状连接筒部148。外部空气连通部145可使空间部13与外部空气连通,其由从隔壁体主 体141的后部向后大致水平状地突出的突出水平板部151、和划分出气密的 风路的通道状风路划分部154构成,该气密的风路将穿设于该突出水平板部151的角孔状导入连通口 152、和穿设丁隔壁体主体141的角孔状导入口 153连通。另外,以下所述的外部空气是处于风路外部的空气,而不一定是清扫 机主体1外部的空气。隔壁体框部142的前端部与上壳6的通气口 37后部的周边缘部气密地 连接。通道体132具有通道体主体157,该通道体主体157为电机衬垫43的 前表面紧密连接的大致平板状风路形成体主体,在该通道体主体157的前 部, 一体地设置有通道形成部158。通道体主体157在大致中央部穿设有与吸入开口 144大致相同的圆孔 状吸入连通开口 161,在该吸入连通开口 161后部的周边缘部,突出设置有 前端部经由密封部件即衬垫162与连接筒部148气密地连接的作为第2连 接部的圆筒状突出筒部163。通道形成部158位于通道体主体157的前方,与突出筒部163的下部 连接并向下方突出设置。因此,在该通道形成部158和通道体主体157之 间,划分出与突出筒部163内连通的连通风路165。在该连通风路165的与 作为上端部的突出筒部163之间的连通部中,形成有台阶部166,以便使连 通风路165的宽度在前后方向上变窄。而且,在通道形成部158的下部穿 设有与连通风路165连通的风路连通口 167,在该风路连通口 167的前部, 在与下部连通开口 141之间,气密地连接有划分出沿前后方向的通气风路 168的风路划分体169。即,该风路划分体169收容在收容空间部39内, 并且使通气风路168、连通风路165和装载部风路96相互连通。如图5所示,过滤器板134具有覆盖通气口 37整体的过滤器板主体 171,在靠近该过滤器板主体171的上侧的位置,在落尘部135的一部分向 前方突出的左右方向上穿设有长孔状的突出孔172,并且在该突出孔172 的下方,呈格子状地穿设有多个通气开口 173,在这些通气开口 173上设置 有作为过滤器部件的网格式过滤器174。如图8所示,落尘部135具有作为尘埃除去机构主体的横宽的落尘部 主体176,在该落尘部主体176后部的上下各位置上,呈筒状地设置有被导 向部178、 178,该被导向部178、 178供沿左右方向大致水平状地配置的作为引导体的一对导向体177、 177插入。而且,在落尘部主体176后部的上 侧,跨左右方向整体而连续地设置有与驱动机构136啮合的齿轮齿条状的 齿轮部179。其结果是,落尘部135设置为可通过驱动机构136向左右方向滑动。另外,在落尘部主体176前部的左右两侧,于内部设置有向前方开口 的空间部180、 180,作为尘埃除去体的落尘体181 (只图示其中一个)以 可转动至大致水平方向的方式被轴支承于该空间部180、 180内。各导向体177是例如金属棒的棒等,其各自的两端部由设置在两侧的 隔壁体框部142上的导向体轴承部183支承。各落尘体181的前端部向前方突出,并插入至如图5所示的过滤器板 134的突出孔172内,与安装在主体壳2的空间部13内的过滤器部12的褶 式过滤器126的凹部嵌合。这里,各落尘体181通过未图示的施力装置在转动方向上施力,在不 向左右方向的任一方向施加负荷的状态下,各落尘体181的前端部维持朝 向前方的状态。而且,如图8和图9所示,驱动机构136在通道体132的后部具有成 为驱动源的电机185,在向该电机185的前方突出的旋转轴上,齿轮186、 187分别在前后方向上分离地设置在同一轴上。齿轮186在隔壁体131和通道体132之间位于齿轮187的后方即电机 185侧,在后部一体旋转地设置有凸轮部191。而且,该齿轮186与位于上 方的转动齿轮192啮合。凸轮部191通过在齿轮186转动大致一周的状态下与配置于齿轮186 侧方的开关194的开关片194a抵接,而切换该开关194的开闭,通过该切 换可切换电机185的幵闭。转动齿轮192的中心角形成为大致90。的扇形状,其中心部上在前后方 向上突出设置的转动轴192a被插入至连通风路165内,该转动轴192a的 前端部被轴支承于隔壁体131的隔壁体主体141并可转动,其后端部被轴 支承于通道体主体157并可转动。而且,在该转动齿轮192的前部,与该 转动齿轮192同轴地安装有形成为与该转动齿轮192大致相同的扇形状的 限制板部196。另外,在转动齿轮192的转动轴192a上安装有作为风路开关阀的四边形板状的阀体197,该阈体197与转动轴192a —体地在连通风 路165内转动。而且,在转动齿轮192的转动轴192a的前端部轴支承有向 隔壁体主体141的前方形成为长形状的作为连接部件的臂部198的一端部。 在限制板部196上,在转动齿轮192的外周边缘部的上端附近设置有 导向部203。该导向部203位于转动齿轮192的后部,其后部形成有与设置在该转 动齿轮192后方的未图示的圆弧状的导向肋相嵌合的槽部203a。而且,在 该槽部203a内,沿槽部203a配置有作为齿轮施力装置的未图示的盘簧。 该盘簧通过借助齿轮192的转动而在导向肋的两端部与向前突出设置的突 部接抵接,从而经由限制板部196朝向转动方向的反方向沿周向对转动齿 轮192施力。而且,导向部203的上部与联动体205抵接,在该联动体205的上部, 通过开关导入连通口 152而连接有间接开关导入口 153的导入口开关阀 206。联动体205沿上下方向穿设有长孔状的导向孔205a。在该导向孔205a 上插入未图示的导向突部,沿该导向突部,联动体205可在上下方向上移 动。而且,在联动体205的下端部,沿左右方向平面状地形成有抵接面部 205b。该抵接面部205b由导向部203从下侧支承,对应于导向部203随着 转动齿轮192转动的上下动作,联动体205进行上下动作。在隔壁体131的隔壁体主体141和通道体132的通道体主体157之间, 导入口开关阀206位于连接筒部148 (突出筒部163)的上方,沿前后方向 形成有可转动地轴支承于隔壁体主体141上的圆筒状转动轴部206a,在该 转动轴部206a的侧方,分别突出设置有连接在联动体205的上端部上的被 连接部206b,和开关导入连通口 152的开关阀主体206c。被连接部206b呈倾斜状地设置,以使前端侧向下方倾斜。开关阀主体206c形成为比导入连通口 152大的四边形板状,相对于转 动轴部206a,突出设置于被连接部206b的相反侧的侧部,顶端侧朝向下方 呈倾斜状地设置。因此,导入口形状阀206形成为主视呈大致"A"字形。 而且,该形状阀主体206c面对并位于导入连通口 152的下方。而且,导入口开关阀206构成为,通过联动体205伴随转动齿轮192的转动而上下动作,从而被连接部206b进行上下动作,而通过该被连接部 206b的上下动作,经由转动轴部206a位于相反侧的开关阀主体206c在与 被连接部206b相反方向上进行上下动作,由此,可开关导入连通口152。阀体197构成为,在相对于转动齿轮192保持规定角度的状态下,随 着该转动齿轮192的转动而转动。而且,在该阀体197的大致中央部,穿 设有角孔状的通风孔208。另外,在该阀体197的与电机185相反侧的面上, 跨该阀体197的周边缘部整体地安装有框状的作为开关阀密封部件的密封 衬垫209。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阀体197构成为,在转动齿轮192由向上方 向转动了的状态下变为沿上下方向运动的状态,从而开放连通风路165;在 转动齿轮192由向下方向转动的状态下变为沿左右方向运动的状态,从而 密封衬垫209压接在台阶部166上。另一方面,臂部198位于隔壁体131的隔壁体主体141的前部,并且 在相对于转动齿轮192保持规定角度的状态下,随着上述转动齿轮192的 转动而转动。而且,在该臂部198的前端部,可转动地连接有作为开关切 换阀的圆板状开关阀体211。该开关阀体211形成为比吸入开口 144大的圆板状,并且构成为通过 与臂部198的转动联动而转动,可开关吸入开口 144。而且,齿轮187在与转动齿轮192相反侧的侧方与曲轴齿轮214啮合。 在该曲轴齿轮214上,其前部中央突出设置有前端部可转动地轴支承于隔 壁体131的隔壁体主体141上的曲轴齿轮轴部214a,并在周边缘部附近的 后部,经由联动装置215与作为滑动部件的滑动部件216连接。而且,通 过这些曲轴齿轮214、联动装置215以及滑动部件216,构成滑动部件216沿上下方向往复运动的往复滑动曲柄机构。艮P,联动装置215的下端部可转动地轴支承于曲轴齿轮214上,其上 端部可转动地轴支承于滑动部件216的下端部。而且,在滑动部件216后部的两侧部上下,突出设置有引导筒部219, 其供沿上下方向引导滑动部件216的未图示的滑动引导部件插通。另外, 在滑动部件216前部的一侧形成有齿条状的滑动齿轮部221 ,该滑动齿轮部 221与位于滑动部件216上方的一侧的连接齿轮222啮合。该连接齿轮222位于隔壁体131的隔壁体主体141的后部,并可转动 地轴支承于隔壁体主体141上,大直径的齿轮223与该连接齿轮222同轴 且一体地设置于其前部。而且,该齿轮223与位于一侧的齿轮224啮合。 而且,该齿轮224可转动地轴支承于隔壁体主体141上,且在该隔壁体主 体141的前部与位于导入口 153的侧方的齿轮225同轴地设置,该齿轮225 与落尘部135的齿轮部179啮合。另外,如图l、图2和图6等所示,盖体3具有盖体主体231、连接于 该盖体主体231的前端部上侧的盖体连接部232、和嵌入安装在盖体主体 231下部的风路划分部233。盖体主体231是构成盖体3外轮廓的部件,在上侧向前方弯曲形成, 后端部突出设置有被轴支部235、 235,并且,前端部形成有向前侧朝下方 倾斜的连接部安装部237。而且,在该盖体主体231的两侧设置有孔部241 (只图示其中一个),在这些孔部241上设置有未图示的开关按钮。各被轴支承部235经由铰链部243,在手柄35的前方与主体壳2的上 壳6连接。而且,开关按钮在解除盖体3向主体壳2卡止时被操作,其与配置在 盖体主体231和盖体连接部232之间的卡止机构245连接,通过被从两侧 向左右方向的中央侧按压操作,由此可使该卡止机构245动作。这里,如图1和图6所示,卡止机构245具有卡止部件247、 247,该 卡止部件247、 247在集尘单元9的杯部件51上部的被卡合凸部79、 79和 上壁部56之间,从左右方向的中心侧向外被插入并卡止。这些卡止部件 247、 247位于风路划分部233的下部,通过作为施力装置的未图示的盘簧 等,被向沿左右方向相互分离的方向施力,通过开关按钮的按压操作,克 服作用力并向左右方向的中心侧相互接近地移动,由此,使被卡合凸部79、 79和上壁部56之间的卡合解除。另夕卜,返回至图l、图2和图5,连接部安装部237在中央部开口形成 有圆孔状的安装孔249。盖体连接部232在周方向可旋转地具有大致圆筒状的连接部主体253, 该连接部主体253在中心部具有使作为吸入口的圆孔状软管连接口 251开 口的圆筒状连接筒部252,该连接部主体253的周边缘部通过大致圆筒状的连接部安装部254而被安装在连接部安装部237上。软管连接口 251向清扫机主体1的前侧上方开口,该软管连接口 251 的开口方向、即连接筒部252的轴方向相对于水平方向(垂直上下方向) 倾斜约45°。而且,连接筒部252在前端部具有软管连接口 251,其后端部插入至扁 平的直线圆筒状的筒状体256内,该筒状体256经由作为密封部件的衬垫 257,气密地与连接部安装部237的安装孔249连接。即,从软管连接口 251 向安装孔249经由连接筒部252和筒状体256呈直线状地连通。在此,筒状体256设置为,可与连接部安装部254 —体地向周方向转动。而且,如图3、图4和图10所示,在软管连接口251上,软管体261 的基端部的连接管262可装卸地插入至连接筒部252内,在该软管体261 的前端部设置有手动操作部263,在该手动操作部263上突出设置有操作者 把持的把持部264,在该把持部264上设有多个由操作者对控制装置设定电 动送风机7的动作模式等的设定按钮265,另外,在手动操作部263的顶端 部,依次连通连接有延长管266和作为吸入口体的地板刷267。因此,作为软管体261的基端侧的连接管262,通过具有连接筒部252 的连接部安装部254和筒状体256,可相对于清扫机主体l (主体壳2)沿周方向转动地连接。而且,风路划分部233具有位于最下部的作为第1风路划分板的风 路下板部275、从该风路下板部275的前端部向上方连接的作为第2风路划 分板的风路前板部276、与该风路前板部276的后方及风路下板部275的上 方连接的作为第3风路划分板的风路上板部277、位于该风路上板部277 和风路下板部275之间的作为第4风路划分板的风路中板部278、以及与风 路下板部275和风路上板部277及风路中板部278的后端连接的作为第5 风路划分板的风路后板部279,在风路下板部275的前端部和风路前板部 276及风路上板部277的前端部之间,划分有分离空间部281,在风路上板 部277和风路中板部278之间划分有作为第1部分风路的上风路282,在风 路中板部278和风路下板部275之间分隔有作为第2部分风路的下风路 283。风路下板部275形成盖体3的下表面,形成为覆盖盖体主体231的下 部整体。而且,在该风路下板部275的大致中央部穿设有与集尘单元9的 组合吸入口 76连通的连通口 285,如图1和图6所示,在该连通口 285的 外周安装有与密封衬垫77气密地连接的作为盖体下部密封部件的圆环状的 密封衬垫286。另外,在该风路下板部275上,在连通口 285的两侧设置有 嵌合集尘单元9的嵌合突部81、 81的嵌合凹部287、 287,并且,在连通口 285的前方两侧设置有供卡止部件247、 247在左右方向上可滑动地嵌合的 卡止嵌合凹部288、 288。而且,在风路下板部275的前端部的左右方向的 中央部突出设置有动作突部289,该动作突部289在关闭盖体3的状态下插 入至集尘单元9的露出开口62b并使防脱离机构65动作。另外,在该风路 下板部275的动作突部289的后方形成有集尘单元9的突部62a嵌合的突 部嵌合凹部290。如图1至图4所示,风路前板部276被嵌入至盖体主体231的连接部 安装部237下表面。因此,该风路前板部276形成为向前方和下侧倾斜。 而且,在该风路前板部276上,开口形成有经由连接筒部252与软管连接 口 251连通的圆孔状风路连通开口 293。该风路连通开口 293形成得比安装 孔249、即连接筒部252的直径尺寸大,嵌合有该连接筒部252下游侧端部、 即后端部,沿开口方向向内突出。风路上板部277具有位于前端部并划分分离空间部281的前侧划分部 277a,与该前侧划分部277a的后端部连接并划分上风路282的后侧划分部 277b,两侧部在连通口 285的周边缘部外方与风路下板部275连接。前侧划分部277a设置为,从风路前板部276的后端部大致垂直地突出, 并且,划分空间部281向后侧分隔部277b縮径。后侧分隔部277b为,剖视观察时,其相对于前侧划分部277a的后端 部,大致呈直角地弯曲,并沿前后方向形成。而且,在这些前侧划分部277a和后侧分隔部277b之间的连接部上, 在与风路中板部278的上风路282侧的面之间形成有连通分离空间部281 和上风路282的作为第1部分风路通气口的第1风路通气口 295。风路中板部278沿连通口 285的周边缘部与风路下板部275连接地形 成,前端部沿风路上板部277的前侧划分部277a和后侧划分部277b之间的连接部,位于该连接部的内方。而且,该风路中板部278的前端部开口 形成有连通分离空间部281和下风路283的作为第2部分风路通气口的第2 风路通气口 297。另外,在该风路中板部278的上风路282侧突出设置有卡 止肋298。第2风路通气口 297形成为,具有与安装孔249、即连接筒部252大致 相同的直径尺寸的圆孔状,并且开口形成为沿该连接筒部252的轴方向开 口具有开口方向。风路后板部279形成为,在关闭盖体3的状态下,与过滤器部12的过 滤器容器101的倾斜面107对置的倾斜面状、即向后方朝上侧倾斜的倾斜 面状。而且,如图2和图6所示,该风路后板部279分别开口形成有位于 上风路282下游端的作为第1部分风路排气口的第1连通开口 301、和位于 下风路283下游端的作为第2部分风路排气口的第2连通开口 302,其与该 第l连通开口 301和第2连通开口 302之间的周边缘部连接,并安装有作 为盖体后部密封部件的密封衬垫303。第1连通开口 301形成为,与穿设于过滤器部12的倾斜面107上的过 滤器开口 lll大致相同的形状。第2连通开口 302形成为,与过滤器部12的通道提起部109b的上端 开口大致相同的形状。密封衬垫303为,在盖体3关闭的状态下与过滤器部12的密封衬垫113 抵接,将上风路282及下风路283分别与过滤器部12的过滤器开口 111的 上游侧和通道提起部109b的上端开口的上游侧气密地连接。分离空间部281是沿与软管连接口 251的开口方向、即连接筒部252 的轴方向大致相同的方向,呈倾斜状地具有轴方向的空间部,其内部收容 有将从软管连接口 251连同空气一并吸入的尘埃分离为空气和尘埃的尘埃 分离部311。尘埃分离部311具有形成为大致圆筒状的分离部主体314、和安装于该 分离部主体314内的作为过滤器的网格式过滤器315。分离部主体314为,前端部在风路连通开口 293的周围与风路前板部 276的后端部气密地连接,并且向后端侧縮径,后端部与风路中板部278 的前端部卡止从而与第2风路通气口 297和连通口 285分别连通连接。因此,该分离部主体314相对于连通口 285呈倾斜状、例如约45。倾斜并与其 连通。而且,在分离部主体314的外周面,呈格子状地穿设有连通孔318, 这些连通孔318与第1风路通气口 295气密地连接。网格式过滤器315被安装为覆盖分离部主体314的各连通孔318,可捕 集通过这些连通孔318的空气中所含有的尘埃。而且,尘埃分离部311利用电动送风机7的驱动,对从软管连接口 251 连同空气一并吸入的尘埃中、重量比较大的粗尘赋予惯性,呈倾斜直线状 地从分离部主体314的上游侧向下游侧分离,并且呈倾斜状地向连通孔318 侧分离空气。上风路282是尘埃分离部311所分离的空气向过滤器部12侧通过的风 路,形成为大致水平状,其内部设置有第l阀体321。该第1阀体321的上端侧轴支承于风路上板部277的前侧划分部277a 和后侧划分部277b的连接部,并可在前后方向转动,通过该转动,可开闭 上风路282。即,该第1阀体321位于第1风路通气口 295的附近。而且, 在该第1阀体321的风路中板部278侧,形成有切口部321a,以便沿该风 路中板部278的上风路282侧的面嵌合,通过该切口部321a的前侧边缘部 与风路中板部278的卡止肋298卡止,控制向前方的转动。因此,第1阀 体321构成为,利用从前侧向后侧的空气流动克服自重而打开,而当空气 流动停止时,利用自重而关闭,并且不会因从后侧向前侧的空气流动而打 开。另外,下风路283是来自过滤器部12侧的空气向集尘单元9侧通过的 风路,形成为大致水平状,相对于上风路282只由风路中板部278划分, 其内部设置有作为阀体的第2阀体323。该第2阀体323具有阀主体323a、和将该阀主体323a安装于下风路 283内的安装框部323b,其配置在第2风路通气口 297附近、即连通口 285 的边缘部后侧。阀主体323a的上端部轴支承于安装框部323b上,并可在前后方向转 动,通过该转动可开闭下风路283。安装框部323b位于阀主体323a的后侧,沿风路下板部275和风路中 板部278的内侧的面而形成为框状。因此,第2阀体323构成为,利用从后侧向前侧的空气流动,阀主体323a克服自重而打开,当空气流动停止时, 阀主体323a利用自重而关闭,并且在从前侧向后侧的空气流动中,阀主体 323a通过安装框部323b从后侧保持而不会打开。而且,如图3和图4所示,根据上述结构,形成有从软管连接口 251, 经连接筒部252、尘埃分离部311、连通口 285、集尘单元9、装载部风路 96、通气风路168、连通风路165、通风孔208以及连接筒部148,向电动 送风机7的吸入侧连通的主风路325,并且,还形成有副风路328,该副风 路328具有从软管连接口 251,经连接筒部252、尘埃分离部311、上风路 282 (第1阀体321)、过滤器部12以及连接筒部148,向电动送风机7的 吸入侧连通的作为第1风路的去路326;和经导入连通口 152、导入口 153、 过滤器部12、通道部109、下风路283 (第2阀体323)、集尘单元9、装载 部风路96、通气风路168、连通风路165以及连接筒部148,向电动送风机 7的吸入侧连通的作为第2风路的回路327。因此,副风路328在下游侧、即连通风路165上与主风路325合流, 构成其一部分的上风路282和下风路283分别设置在盖体3上,安装有过 滤器部12的空间部13处于去路326与回路327的交叉位置。而且,由驱动机构136、第1阀体321以及第2阀体323等构成切换装 置329,其切换以下两个状态分别遮断回路327以及导入口 153,经由主 风路325和去路326通过电动送风机7的驱动,可将由软管连接口 251吸 入的尘埃捕集到集尘单元9以及过滤器部12的褶式过滤器126中的吸入状 态(清扫状态);和通过电动送风机7的驱动经由导入口 153,将外部空气 导入至回路327内,并经由回路327使由褶式过滤器126捕集的尘埃向集 尘单元9移动的尘埃移动状态(空气清洗状态)。接着,说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动作。首先,在开始清扫时,打开盖体3,将安装了纸袋52的集尘单元9安 装至装载部10内,并且,将安装了褶式过滤器126的过滤器部12和定位 突部116、 116与细尘接收部25抵接,使上壳6的卡止突出部124、 124与 卡止片部117、 117的卡止孔部卡合,从而将过滤器部12固定在空间部13 内。之后,当关闭盖体3时,卡止部件247、 247卡合在集尘单元9的被卡合凸部79、 79和上壁部56之问,在集尘单元9的嵌合突部8K 81与嵌合 凹部287、 287嵌合,并且,集尘单元9的突部62a与突部嵌合凹部290嵌 合,并且,动作突部289插入露出开口 62b内,防脱离机构65动作,卡止 体68与装载部10的前部的上端卡合,集尘单元9和过滤器部12由盖体3 分别保持在主体壳2内。在该状态下,密封衬垫286压接在集尘单元9的密封衬垫77上,密封 衬垫303压接在过滤器部12的密封衬垫113上,盖体3侧和集尘单元9以 及过滤器部12之间分别气密地连接。而且,操作者在盖体3的软管连接口 251处插入并连接软管体261的 基端侧、即连接管262,并且,在该软管体261的顶端侧依次连通连接延长 管266以及地板刷267。此时,软管体261的连接管262经由软管连接口 251向连接筒部252 内呈直线状地插入,并相对于主体壳2可转动地连接。而且,当操作者通过设定按钮265设定电动送风机7的动作模式,并 开始电清扫机的运转时,在设定的动作模式下使电动送风机7驱动。另外,在上述吸入状态下,开关阀体211位于图8所示的右侧,并形 成吸入开口 144,阀体197位于上侧,密封衬垫209与台阶部166抵接,并 且,导入口开关阀206的被连接部206b位于下方,即开关阀主体206c位 于上方,而闭塞导入连通口152。其结果是,如图3所示,在吸入状态下, 回路327以及导入口 153分别被遮断。而且,利用电动送风机7的驱动所产生的负压作用,从地板刷267的 顶端侧吸入空气和尘埃,该吸入的尘埃,连同空气一并经延长管266以及 软管体261被吸入至软管连接口 251。这里,在吸入的尘埃中,粗尘通过吸入风赋予惯性,在直接进入连接 筒部252之后,在尘埃分离部311处通过第2风路通气口 297,由位于该第 2风路通气口 297附近的第2阀体323的阀主体323a整流,并相对于软管 连接口251的开口方向、即连接筒部252的轴方向,例如呈45°即大致垂 直方向被分离,在通过连通口 285之后,由组合吸入口 76经导入筒部78, 从袋开口 87吸入集尘单元9内的纸袋52内。而且,与该粗尘一并吸入至纸袋52内的空气通过纸袋52的袋体89时,捕集所含有的细尘,在经由格子开口 92流入至装载部风路96之后,从下 部连通开口41向通气风路168通过,进而,从风路连通口 167经由连通风 路165、通风孔208以及连接筒部148,被吸入至电动送风机7的吸入侧。另外,与尘埃一并吸入、并由尘埃分离部311分离的空气的剩余部分, 相对于软管连接口 251的开口方向、即连接筒部252的轴方向,由尘埃分 离部311分离向与粗尘大致相同的角度、与连接筒部252的轴方向例如成 45。的大致水平方向,并通过连通孔318,在该通过时,所含有的细尘由网 格式过滤器315捕集,并且,在通过上风路282时,将第1阀体321向后 按压打开,经由第1连通开口 301以及过滤器开口 111流入至过滤器部12 内,当通过褶式过滤器126时,进一步捕集未由网格式过滤器315捕集到 的微细尘,在通过褶式过滤器126之后,通过过滤器板主体171的通气开 口 173时,由网格式过滤器174进一步捕集尘埃,从吸入幵口 144经由连 接筒部148向电动送风机7内吸入。吸入至电动送风机7的空气通过该电动送风机7后成为排气风,经由 排气孔31,从该电动送风机7向主体壳2的外部排出。而且,当结束清扫时,在操作者通过设定按钮265使电动送风机7从 动作模式变为停止模式时,控制装置经由电机185使驱动机构136动作。具体地说,通过电机185按图8所示的顺时针方向转动,齿轮186、 187 向同一方向转动。在齿轮186—侧,与该齿轮186啮合的转动齿轮192向 上转动,随着该转动齿轮192的转动,经由臂部198,开关阀体211向图中 左方向转动,并闭塞吸入开口 144,并且,阀体197向下转动,密封衬垫 209从台阶部166分离,进而,导入开关阀206的被连接部206b向上方移 动,由此,开关阀主体206c向下方转动,导入连通口 152开口,导入口 153 连通。其结果是,如图4所示,利用切换装置329,遮断主风路325和副风路 328的去路326,切换至只是副风路327的回路327与电动送风机7的吸入 侧连通的尘埃移动状态。而且,在齿轮187侧,转动与该齿轮187啮合的曲轴齿轮214,经由联 动装置215,滑动部件216沿滑动导向部件在上下方向上进行往复动作,与 该滑动部件216的滑动齿轮部221啮合的连接齿轮222在图8中的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上交替转动,齿轮223与该连接齿轮222 —体地转动,与该 齿轮223啮合的齿轮224转动,齿轮225与该齿轮224—体地转动,在该 齿轮225上啮合齿轮部179的落尘部主体176沿导向体177、 177在左右方 向上进行往复动作,由此,落尘体181通过依次越过褶式过滤器126的凸 部,向褶式过滤器126赋予振动,除去附着于该褶式过滤器126上的尘埃, 该除去的尘埃经过过滤器框127的倾斜面部129下落至细尘接收部25等上。而且,当齿轮186旋转大约一周时,凸轮部191压入开关194的开关 片194a,由此,根据来自开关194的信号,控制装置使电机185停止。在该尘埃移动状态下,利用电动送风机7的驱动而从导入口 153导入 至主体壳2内的外部空气,从下游侧向上游侧、即逆洗方向通过褶式过滤 器126,由此,除去在该褶式过滤器126中捕集的微细尘,并且,该外部空 气将下落至细尘接收部25等的微细尘从通道吸引部109a经由吸引开口 115 吸起,并从通道提起部109b经由第2连通开口 302吸入至下风路283。吸入至该下风路283的外部空气向前方按压打开第2阀体323,在通过 连通口 285之后,被吸入至集尘单元9的纸袋52,经由装载部风路96、通 气风路168以及连通风路165,被吸入至电动送风机7的吸入侧。此时,通过下风路283的微细尘通过第2阀体323的阀主体323a整流 并集尘至集尘单元9内。而且,控制装置在超过规定时间后,使电动送风机7停止,并且,使 电机185向与上述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由此,在各部进行与上述动作相 反的动作而处于吸入状态的位置之后,使电机185停止。藉此,由切换装置329切换至如下状态分别遮断副风路328的回路 327以及导入口 153,可将通过电动送风机7的驱动经由主风路325和副风 路328的去路326而从软管连接口 251吸入的尘埃,捕集至集尘单元9以 及过滤器部12的褶过滤器126内的吸入状态;和通过电动送风机7的驱动 将外部空气经由导入口 153导入至回路327内,并使在褶式过滤器126内 捕集的尘埃经由回路327向集尘单元9移动的尘埃移动状态,由此,在吸 入状态下,即使由主风路325的集尘单元9捕集的尘埃量增加,但由于从 软管连接口 251吸入的空气由副风路328的去路326分流而抑制吸入风量 的降低,当通过切换装置329切换为尘埃移动状态时,由褶式过滤器126捕集的尘埃移动至集尘部9并抑制由于褶式过滤器126的孔眼堵塞所产生 的副风路328侧的风路阻力的增加,所以能够抑制吸入力的逐渐降低。而且,在维护电清扫机时,通过操作盖体3的开关按钮,卡止机构245 的卡止部件247动作,并使盖体3与集尘单元9的卡止解除,同时使盖体3 向上方转动,由此,当打开盖体3时,如图1所示,由于集尘单元9以及 过滤器部12从主体壳2露出,所以各集尘单元9以及过滤器部12从主体 壳2卸下,将纸袋52从杯部件51卸下并废弃,将新的纸袋52装在杯部件 51上,并且,将褶式过滤器126从过滤器容器101卸下并除去尘埃,然后 再次安装到过滤器容器101上,将集尘单元9以及过滤器部12安装至主体 壳2内。艮P,根据上述第1实施方式,在盖体3上设置副风路328的去路326 和回路327的各自的一部分即上风路282和下风路283,由此,在打开盖体 3的状态下,由于集尘单元9露出,因此提高集尘单元9的装卸性以及维护 性。而且,由于上风路282和下风路283设置在盖体3上,所以很容易从 第1连通开口301以及第2连通开口 302清扫各风路282、 283。另外,纸袋52在安装于集尘单元9内的状态下,由于袋开口87位于 上方,所以尘埃不会从纸袋52内脱落。而且,由于只由一个风路中板部278划分上风路282和下风路283,所 以在盖体3内既可实现节省空间,又可实现盖体3 (电清扫机)的轻量化。而且,在尘埃分离部311的下游侧和集尘单元9之间的连通部,并且, 在副风路328的回路327和集尘单元9之间的连通部配置有第2阀体323, 由此,在吸入状态下,通过尘埃分离部311的粗尘可由第2阀体323的阀 主体323a整流至集尘单元9内,在尘埃移动状态下,通过回路327的微细 尘可由阀主体323a整流至集尘单元9内。另外,集尘单元9配置在盖体3的下方,副风路328的回路327设置 在去路326的下方,由此,在尘埃移动状态下,不需要将从褶式过滤器126 除去的微细尘提起至上方而超过所需,可高效地将微细尘移动至集尘单元9 内。而且,通过在上述吸入状态中的褶式过滤器126的下游侧、即电动送风机7的吸入侧设置导入口 153,在尘埃移动状态下,从导入口 153导入的 外部空气从下游侧通过褶式过滤器126而被逆洗,因此,进行该逆洗时, 外部空气被平均化,并扩展至整体,能够大致平均地清洗褶式过滤器126 整体,确实防止褶式过滤器126的孔眼堵塞。而且,通过用1个电机185使导入口幵关阀206和开关阀体211联动 地开闭,与采用多个电机等进行开闭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化用于切换吸入 状态和尘埃移动状态的结构,并实现节省空间和轻量化,以及实现电清扫 机的小型化。另外,通过用于使导入口开关阀206和开关阀体211联动地开闭的电 机185使落尘部135联动,不但可简化结构,而且能够更可靠地除去在褶 式过滤器126内捕集的尘埃,并可防止褶式过滤器126的孔眼堵塞。接着,参照图11至图14说明第2实施方式。另外,关于与上述第1 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使用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该第2实施方式是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导入口 153在尘埃移动状 态下,将外部空气导入至褶式过滤器126的上游侧,并除去由该褶式过滤 器126捕集的尘埃。艮口,如图11到图14所示,外部空气连通部145,其通道形成部158 向隔壁体主体141的前方延伸设置,从设置于过滤器板主体171的突出孔 172上方的开口部331向前突出。而且,在过滤器部12的过滤器容器101的框面部105,朝向褶式过滤 器126向下突出设置有抵接壁部333,在该抵接壁部333上穿设有通道形成 部158的前端部连通的角孔状连通孔部334,在该连通孔部334的边缘部安 装有用于气密地连接通道形成部158的作为密封部件的密封衬垫335。另外,在连通孔部334的前部,通道风路部337向前延伸设置,该通 道风路部337的顶端部在过滤器开口 111的后方,朝向褶式过滤器126的 上游侧面、即前面,从上方向下方弯曲形成,该顶端部开口成为导入口 153。而且,在吸入状态下,在与上述第l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下进行清扫, 当切换为尘埃移动状态时,由于导入连通口 152是打开的,因此外部空气 通过通道形成部158内,并且,经由通道风路部337,从导入口 153向褶式 过滤器126的上游侧面、即前面从上侧向下方吹,除去由该褶式过滤器126所捕集的尘埃。通过利用电动送风机7的驱动而通过回路327的空气,该被除去的尘 埃经由通道部109向下风路28 3吸起,与上述第l实施方式相同,其被移 动并捕集至集尘单元9内的纸袋52内。其结果是,可达到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同时,由于 褶式过滤器126沿上下方向具有褶形状,所以使外部空气经由导入口 153 从上侧沿褶式过滤器126的褶形状吹入,由此,能够可靠地除去在褶式过 滤器126的上游面所捕集的尘埃。特别是,由于褶式过滤器126是表面集尘过滤器,而且尘埃几乎不进 入其内部而是附着于其上游侧面而被捕集,因此通过从导入口 153吹入空 气,能够可靠地除去尘埃。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副风路328的回路327的第l阀体321 上设置切口,使尘埃移动状态下从导入口 153导入的外部空气从尘埃分离 部311的网格式过滤器315的下游侧通过,并导入至集尘单元9。这种情况 下,在也可以尘埃移动状态下逆洗网格式过滤器315,更可靠地防止副风路 328侧的孔眼堵塞。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取代在阀体197上设置通风孔208,而不设置阀体 197。这时,能够简化用于使阀体197联动的结构等。以下参照图15至图17说明第3实施方式。另外,关于与上述各实施 方式相同的构成和作用效果,使用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该第3实施方式是取代过滤器部12,如图17所示,将褶式过滤器126 设置在盖体3的内部。盖体3其风路上板部277形成为从前侧向后侧倾斜至上方的倾斜状, 风路下板部275和风路中板部278之间的各个后端部形成为倾斜至下方的 倾斜状,在这些风路上板部277、风路下板部275和风路中板部278的后方, 划分有收容褶式过滤器126的空间部341。该空间部341的后部经由连通开 口 342与盖体3的外部连通。褶式过滤器126为,在空间部341中,其上侧向前方朝下方倾斜地配 置,并且,其下端部配置在风路下板部275的后端部上部,与上风路282 和下风路283的各自的后端部对置。而且,该褶式过滤器126的后侧面从连通开U 342向盖体3的外部露出,在关闭盖体3的状态下,与隔壁部14 的上部前方对置。而且,尘埃分离部311为,其分离部主体314与风路下板部275 —体 设置,并形成为从上侧向下侧,即从上游侧向下游侧縮径的大致圆筒状, 并且,在后侧的周面,开口形成有与上风路282和下风路283的各自的前 端部对置的连通孔部344。在该连通孔部344的下游侧、即后方,位于上风 路282和下风路283各自的前方,设置有网格式过滤器345。而且,分离部 主体314的下端部在关闭盖体3的状态下,与集尘单元9的导入筒部78的 基端、即连通口 285气密地连接。另外,如图15和图16所示,隔壁体131其为,隔壁主体141形成为 沿上下方向呈板状,在比该隔壁主体141上下方向的中间部稍微靠上侧, 向前方突出设置有作为划分板部的上方突出设置板部351,在隔壁主体141 的下端部,向前方突出设置有下方突出设置板部352,在隔壁主体141、上 方突出设置板部351和下方突出设置板部352的两侧部,连接侧部连接板 部353,利用隔壁主体141、上方突出设置板部351和侧部连接板部353, 划分出上方空间部355,并且,利用隔壁主体141、上方突出设置板部351、 侧部连接板部353和下方突出设置板部352,划分出下方空间部356。吸入开口 144被穿通设置,以便在上方突出设置板部351的下方连通 下方空间部356和电动送风机室8,在该吸入开口 144的周边缘部整体的后 部,突出设置有筒状的连接筒部361,该连接筒部361的后端部连通连接于 电动送风机7的吸入恻。而且,导入口 153在隔壁主体141的上方突出设置板部351的上方, 连通上方空间部355和电动送风机室8,在该导入口 153的边缘部的前部, 向上方空间部355内突出设置有通道部363。而且,该导入口 153可通过导 入口开关阀365开闭。导入口开关阀365形成为比导入口 153大的板状,在下部的后侧突出 设置有轴支承部367。而且,该轴支承部367与驱动机构136连接,通过该 驱动机构136可开闭导入开关阀365。上方突出设置板部351的前端部与集尘单元9的后部的上边缘对置。 而且,在上方突出设置板部351上,在上下方向穿设有连通上方空间部355和下方空间部356的作为通过开口的空间连通开口 371,该空间连通开口 371可通过安装在上方突出设置板部351上部的板状的开口开关阀372开 闭。开口开关阀372的后端部可转动地轴支承于上方突出设置板部351的 上部,在上方空间部355内,可向上下方向转动。而且,在该开口开关阀 372的下部,突出设置有连接突部374,并插入空间连通开口 371内,从而 连接驱动机构136。因此,开口开关阀372通过驱动机构136而开闭。 下方突出设置板部352与集尘单元9的下边缘部对置。 在划分上方空间部355的隔壁主体141、上方突出设置板部351和侧部 连接板部353的前端部,沿其整体安装有作为密封部件的密封衬垫376。而 且,在该上方空间部355中,在靠近上侧的位置,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有 隔板壁部377,通过该隔板壁部377,上方空间部355被划分为位于上侧的 上侧空间378和下侧空间379。而且,在上侧空间378中嵌入安装格子框状 的上侧格子框381,并且,在下侧空间378中嵌入安装格子状的下侧格子框 382。上侧空间378是在关闭盖体3的状态下,将导入口 153和褶式过滤器 126的上游侧面经由褶式过滤器126的上部连通,而构成回路327的一部分 的空间部,通道部363的前端部连接于上侧格子框381的后部。下侧空间379是在关闭盖体3的状态下,与褶式过滤器126的后侧面 对置,并构成去路326的一部分的空间部,落尘部135位于其内部。落尘部135的落尘体181的前端部与下侧格子框382嵌合,向前衬托 出的长孔状的露出开口 384在左右方向上延伸设置在该下侧格子框382上。而且,下方空间部356是与集尘单元9的下游侧连通,并构成去路326 的一部分的空间部,在划分该下方空间部356的隔壁主体141、上方突出设 置板部351、侧部连接板部353和下方突出设置板部352的前边缘部上,沿 其整体安装有作为密封部件的密封衬垫386。而且,在该下方空间部356 中,嵌入安装有格子框状的下部格子框387,并且,在该下部格子框387 的前方,设置有可露出该下部格子框387并且可动的格子框状的前方格子 框388。另外,在第1阀体321上,穿设有例如多个连通孔389。而且,根据上述结构,主风路325从软管连接口 251,经连接筒部252、 尘埃分离部311、连通口 285、集尘单元9、下方空间部356以及吸入开口 144,连通至电动送风机7的吸入侧,去路326打开第1阀体321,关闭第 2阀体323,从软管连接口251,经连接筒部252、尘埃分离部311、连通孔 部344、网格式过滤器345、上风路282 (第1阀体321)、空间部341、褶 式过滤器126、下侧空间379、空间连通开口371以及吸入幵口 144,连通 至电动送风机7的吸入侧,回路327关闭第1阀体321,打开第2阀体323, 经导入口153、通道部363、空间部341、下风路283 (第2阀体323)、连 通孔部344、连通口 285、集尘单元9、下方空间部356以及吸入开口 144, 连通至电动送风机7的吸入侧。另外,如图15和图16所示,驱动机构136在隔壁主体141的后部安 装电机185,在向该电机185的前方突出的旋转轴上设置齿轮391。齿轮391在前侧的一侧与转动齿轮393啮合,并且,在后侧的一侧上 方与圆形状的曲轴齿轮394啮合。转动齿轮393形成为例如其中心角为180。的扇形、即半圆形状,其弧 部与齿轮391啮合。而且,该转动齿轮393的转动轴393a的前端部可转动 地轴支承于隔壁主体141的后部,并且,该前端部与位于隔壁主体141前 部的未图示的前部转动齿轮连接。而且,在转动齿轮393的后部,相对于 转动轴393a,在从转动齿轮393突出的方向上偏心的位置上突出设置有插 通轴393b,该插通轴393b插通于使导入口开关阀365驱动的开关阀驱动体 397。前部转动齿轮位于下方空间部356内,相对于转动齿轮393,在保持规 定角度的同时,可与转动齿轮393 —体地旋转。而且,该前部转动齿轮与 位于上方的前部曲轴齿轮401啮合。该前部曲轴齿轮401为圆形的齿轮,位于下方空间部356内,可转动 地轴支承于隔壁主体141。而且,在该前部曲轴齿轮401的外周边缘部附近, 向前方突出设置有曲柄突部401a,该曲柄突部401a插通于使导入开关阀 365转动的转动连接部件403上。该转动连接部件403构成为,其上下形成为长条状,在其上侧和下侧, 沿上下方向呈长孔状地穿设有导向孔部403a、 403a,并且,在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心区域,供曲柄突部40ia插竭的曲轴孔部403c呈长条状地穿设在 与导向孔403a,403a交叉的方向、即左右方向上。而且,在转动连接部件 403的上端部,设置有连接突出部403d,其在前后方向上呈长孔状地具有 插通有开口开关阀372的连接突部374的连接孔部403c。而且,在导向孔 部403a、 403a内插通有从隔壁主体141突出设置的未图示的导向突部,利 用前部曲轴齿轮401的转动,在上下方向引导转动连接部件403。开关阀驱动体397具有下部驱动体水平部397b、驱动体垂直部397c、 上部驱动体水平部397d、和连接突部397e,其中下部驱动体水平部397b 具有供转动齿轮393的插通轴393b插通的连接导向孔部397a,驱动体垂直 部397c从该下部驱动体水平部397b的顶端被向上方延伸设置,上部驱动 体水平部397d从该驱动体垂直部397c的上端部,大致水平状地向与下部 驱动体水平部397b相同方向被突出设置,连接突部397e从该上部驱动体 水平部397d的顶端部,大致垂直状地向上突出设置,并可转动地轴支承于 轴支承部367上,并且,在驱动体垂直部397c和上部驱动体水平部397d 的各自中,沿其上下方向穿设有长孔状的导向用孔部397f。连接导向孔部397a形成为横宽的大致圆弧状,相对于下部驱动体水平 部397b为主视观察时弯曲为"八"字形。而且,在各导向用孔部397f上分别插通从隔壁主体141突出设置的导 向突部406,利用转动齿轮393的转动,在上下方向上引导开关阀驱动体 397。另一方面,曲轴齿轮394构成为,跨其后部半周, 一体地设置有凸轮 部408,该凸轮部408与配置在齿轮391侧方的未图示的开关的开关片抵接, 由此,可切换该开关的开闭。另外,在曲轴齿轮394的后部,在其外周边 缘部附近,可转动地连接长条状的联动装置411的下端部,该联动装置411 的上端部在上下方向上可转动地连接长条状的齿条齿轮412的下端部。而 且,该齿条齿轮412由安装于隔壁主体141后部的导向部件413保持为,在上下方向上可滑行、即滑动。因此,齿条齿轮412利用曲轴齿轮394的转动,可经由联动装置411在上下方向上进行往复动作。另外,齿条齿轮412与可转动地轴支承于导向部件413上的未图示的齿轮啮合,在该齿轮上,同轴设置有位于导向部件413前部的大直径的齿 轮417并可一体地转动。另外,该齿轮417与位于该齿轮417上方的上部 齿轮418啮合,该上部齿轮418在隔壁主体141的前部,与位于上方空间 部355内并与落尘部135的齿轮179啮合的前部齿轮419同轴地设置,并 可一体地转动。而且,切换装置329利用驱动机构136、导入口开关阀365和开口开关 阀372等可切换为以下两个状态在关闭导入口 153的状态下,经由主风 路325和去路326,通过电动送风机7的驱动,可将从软管连接口 251吸入 的尘埃捕集至集尘单元9和褶式过滤器126中的吸入状态(清扫状态);和 利用电动送风机7的驱动,经由导入口 153,从在吸入状态下的褶式过滤器 126的下游侧,将外部空气导入至副风路328内,经由去路326,使褶式过 滤器126内捕集的尘埃移动至集尘单元9内的尘埃移动状态(空气清洗状 态)。以下说明上述第3实施方式的动作。在吸入状态下,开口开关阀372的前端侧位于上方,并打开空间连通 开口 371,并且,通过开关阀驱动体397位于上方而导入口开关阀365位于 上方,导入口开关阀365闭塞导入口 153。即,在该吸入状态下,回路327 和导入口 153被分别遮断。而且,利用由电动送风机7的驱动而产生的负压作用,从地板刷267 的顶端侧吸入空气和尘埃。所吸入的尘埃连同空气一并经延长管266和软 管体261吸入至软管连接口 251。这里,所吸入尘埃的大部分、即粗尘,通过空气赋予惯性,直接进入 连接筒部252和分离部主体314,被吸入至集尘单元9内。而且,连同该粗尘被一并吸入集尘单元9内的空气,在从集尘单元9 的后部流入下方空间部356之后,经由吸入开口 144,被吸入至电动送风机 7的吸入侧。另外,连同尘埃被吸入、并由尘埃分离部311的分离部主体314所分 离的空气的剩余部分,被分离至连通孔部344内,所含有的细尘由网格式 过滤器345捕集,并且,当通过去路326时,未由网格式过滤器345捕集 到的微细尘进一步由褶式过滤器126捕集,通过褶式过滤器126之后流入上方空间部355,从空间连通开口 317流入至下方空间部356,并与主风路 325合流,且经由吸入开口 144,被吸入至电动送风机7内。吸入至电动送风机7内的空气通过该电动送风机7后成为排气风,经 由排气孔,从该电动送风机7向主体壳2的外部排出。而且,当结束清扫时,在操作者通过设定按钮265使电动送风机7的 动作模式变为停止模式时,控制装置经由电机185使驱动机构136动作。具体地说,利用电机185的转动,齿轮391向图16所示的顺时针方向 转动,与该齿轮391啮合的转动齿轮393向上方向最大转动约180。,随着 该转动齿轮393的转动,前部转动齿轮向上方向转动,通过与该前部转动 齿轮啮合的前部曲轴齿轮401转动,转动连接部件403向下方移动,连接 于该转动连接部件403的上端部的开口开关阀372的前端侧向下方转动, 并闭塞空间连通开口 371。同时,随着转动齿轮393的转动,该转动齿轮393的插通轴393b,从 从左端向右端在连接导向孔部397a内移动,进行该移动时,通过在连接导 向孔部397a内滑接,将开关阀驱动体397向下方按压,经由导入口开关阀 365的轴支承部367,将导入口开关阀365向下方按压,该导入口开关阀365 打开导入口 153。而且,通过转动与齿轮391啮合的曲轴齿轮394,经由联动装置411, 齿条齿轮412在上下方向做往复动作,与齿条齿轮啮合的齿轮转动,在齿 轮417与该齿轮同轴地转动,与该齿轮417啮合的上部齿轮418转动,前 部齿轮419与该上部齿轮418—体地转动,由此,该前部齿轮419啮合的 落尘部135的齿轮部179与落尘体181 —起,在左右方向做往复动作,这 些落尘体181依次弹拨褶式过滤器126的下游侧,向褶式过滤器126赋予 振动,除去附着在该褶式过滤器126内的尘埃。在空间部341内,所除去的尘埃落在风路下板部275上。而且,当齿轮391最大限度地转动时,压入凸轮部408的开关的开关 片恢复原位,控制装置使电机185停止。在该尘埃移动状态下,利用电动送风机7的驱动,从导入口153导入 至主体壳2内的外部空气,沿着从上方至下方通过褶式过滤器126的上游 侧,由此,除去在该褶式过滤器126内捕集的微细尘,并且,该外部空气通过下风路283时,在利用该外部空气,落下到风路下板部275上的微细 尘通过连通孔部344,而吸入至集尘单元9内之后,除去了微细尘的空气经 由下方空间部356和吸入开口 144,被吸入至电动送风机7的吸入侧。而且,外部空气的一部分从褶式过滤器126的前方,经由第1阀体321 的连通孔389,流入分离部主体314内,由此,逆洗网格式过滤器345,经 由分离部主体314,使附着在该网格式过滤器345内的尘埃移动至集尘单元 9内。而且,控制装置在超过规定时间后,使电动送风机7停止,并且,使 电机185向与上述相反方向旋转,由此,在各部进行与上述动作相反的动 作,而变为吸入状态的位置之后,使电机185停止。其结果是,可达到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而且,褶式过滤器126设置在集尘单元9的上侧,由此,在利用电动 送风机7的负压,使由褶式过滤器126捕集而从该褶式过滤器126除去的 微细尘移动至集尘单元9时,由于利用微细尘的自重而增强了重力,所以 由褶式过滤器126捕集而从该褶式过滤器126除去的微细尘,可可靠地移 动至集尘单元9内,能够抑制褶式过滤器126的孔眼堵塞,在切换为吸入 状态时,能够确保通过去路326侧的吸入风量,抑制吸入力的逐渐下降。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使切换装置329动作的定时器除了在电 清扫机的运转开始时、或结束时以外,例如在从电清扫机的运转开始到经 过规定时间时等,可任意地设定。而且,导入口153也可构成为,可经由排气孔31与清扫机主体1外部 的空气连通。而且,切换装置329不限定于上述结构。另外,也可以构成为,不设置落尘部135。而且,电清扫机的细节部分不限定于上述结构,电清扫机不限定于提 筒型,也可是例如自动行走式(机器人式)的电清扫机、或障碍型等,如 果是通过盖体3从上侧保持集尘单元9的结构,也可以对应起来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清扫机,其特征在于,具有清扫机主体,具有收容电动送风机的主体壳、和能够相对于该主体壳开闭的盖体;吸入口,设置于上述盖体上;尘埃分离部,在该吸入口的下游侧设置于上述盖体上,将尘埃和空气分离;主风路,连通该尘埃分离部和上述电动送风机的吸入侧,并且使由上述尘埃分离部分离后的尘埃通过;集尘部,设置于该主风路上,在关闭上述盖体的状态下被保持在上述主体壳内,并且对由上述尘埃分离部分离到上述主风路侧的尘埃进行捕集第1风路,相对于上述主风路另外设置、连通上述尘埃分离部和上述电动送风机的吸入侧,且该第一风路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上述盖体上,其下游侧与上述主风路合流;过滤器,至少一部分设置在该第1风路中,并捕集空气中所含有的细尘;第2风路,相对于上述吸入口另外设置、经上述集尘部而连通可导入外部空气的导入口和上述电动送风机的吸入侧,且该第2风路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上述盖体上;以及切换装置,切换以下两种状态在关闭上述第2风路和上述导入口的状态下,经由上述主风路和上述第1风路,将通过上述电动送风机的驱动而从上述吸入口吸入的尘埃捕集到上述集尘部和上述过滤器内的吸入状态;和通过上述电动送风机的驱动将外部空气经由上述导入口导入上述第2风路,使上述过滤器捕集到的细尘经由上述第2风路向上述集尘部移动的尘埃移动状态。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清扫机,其特征在于,切换装置具有阀体,该阀体用于在吸入状态下关闭第2风路,并将分 离至主风路的尘埃向集尘部整流,并在尘埃移动状态下打开上述第2风路, 将过滤器内所捕集的细尘向上述集尘部整流。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清扫机,其特征在于, 集尘部位于盖体的下方, 第2风路位于第1风路的下方。
4、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清扫机,其特征在于, 导入口设置在过滤器的下游侧。
5、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清扫机,其特征在于, 导入口设置为面对过滤器的上游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抑制吸入力逐渐下降的同时,提高集尘部维护性的电清扫机。在吸入状态下,即使在主风路的集尘单元(9)内捕集的尘埃量增加,但从软管连接口(251)吸入的空气分流到去路从而能够抑制吸入风量的降低。当通过切换装置切换为尘埃移动状态时,能够使褶式过滤器(126)捕集到的尘埃向集尘部(9)移动,并抑制由于褶式过滤器(126)的孔眼堵塞所产生的去路侧的风路阻力的增加,能够抑制吸入力的逐渐降低。通过在盖体(3)上设置作为去路和回路各自的一部分的上风路和下风路,由于在打开盖体(3)的状态下集尘单元(9)是打开的,因此能够提高集尘单元(9)的维护性。
文档编号A47L9/00GK101273859SQ200810090208
公开日2008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30日
发明者森下笃至, 江部清, 田中正俊 申请人:株式会社东芝;东芝电器营销株式会社;东芝家电制造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