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压力锅的导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1325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压力锅的导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压力锅的 导流装置。
技术背景
近年来新兴的电压力锅是电饭锅的升级换代产品,它集电饭锅、
压力锅、焖烧锅的功能于一体,安全、可靠、卫生,能够自动完成 整个烹饪过程。现有的电压力锅主要由锅体、锅盖组成,锅盖与锅 体互相扣合,但是,电压力锅在加热食物时,通常会有水、汤等液 体从锅体内溢出,粘在锅体的表面,形成多处污渍,而且这些污渍 会腐蚀锅体的表面,导致锅体受损,从而縮短电压力锅的使用寿命。 为了改善上述缺点,有些制造商在锅体的顶端设置了底面为水 平面的环形槽,当水、汤等液体从锅体内溢出时,溢出的液体会落 在环形槽中,从而防止溢出的液体粘在锅体的表面。但是,有些使 用者经常会忘记清洗环形槽,导致液体满出,仍然粘在锅体的表面 而且,如果环形槽中的液体长时间不清理,会滋生细菌,污染食物, 影响人体的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 压力锅的导流装置,它是在底面为斜面的环形槽中开设有导流孔,
3通过导流孔将锅体内溢出的液体导走,从而防止环形槽中的液体滋 生细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它包括导流主体,导流主体上成型有环形槽,环形槽的底面为 一斜面,在环形槽的底面的最低处开设有导流孔;所述导流主体上 还成型有与导流孔对应的保护盖,保护盖上开设有与导流孔相通的 通孔。
其中,所述导流主体上进一步成型有用于卡接锅体的卡块。 其中,所述导流主体上进一步成型有加强筋。 其中,所述导流主体的两侧设有手柄。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压力锅的导流装置包括导流主体,导 流主体上成型有环形槽,环形槽的底面为一斜面,在环形槽的底面 的最低处开设有导流孔;所述导流主体上还成型有与导流孔对应的 保护盖,保护盖上开设有与导流孔相通的通孔;当水、汤等液体从 锅体内溢出时,溢出的液体会落在环形槽中,由于环形槽的底面为 一斜面,所以,无论溢出的液体落在环形槽的任何一处,都会流到 环形槽底面的最低处,然后依次经过导流孔、保护盖的通孔,将锅 体内溢出的液体导走,从而防止环形槽中的液体滋生细菌、污染食 物。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又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见图1 4所示, 本实用新型包括导流主体l,导流主体1上成型有环形槽2,环形槽 2的底面3为一斜面,在环形槽2的底面3的最低处开设有导流孔4; 所述导流主体1上还成型有与导流孔4对应的保护盖5,保护盖5 上开设有与导流孔4相通的通孔6;当水、汤等液体从锅体内溢出时, 溢出的液体会落在环形槽2中,由于环形槽2的底面3为一斜面, 所以,无论溢出的液体落在环形槽2的任何一处,都会流到环形槽2 底面3的最低处,然后依次经过导流孔4、保护盖5的通孔6,将锅 体内溢出的液体导走,从而防止环形槽2中的液体滋生细菌、污染 食物。当然,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保护盖5的下方设置容器,以 承接通孔6流出的液体。
本实施例的导流主体1上进一步成型有用于卡接锅体的卡块7, 使导流主体1与电压力锅的锅体紧密连接;所述导流主体1上进一 步成型有加强筋8,以加固导流主体1的强度;所述导流主体1的两 侧设有手柄9,以便于使用者移动电压力锅。
当然,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故凡依本实用 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 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压力锅的导流装置,它包括导流主体(1),导流主体(1)上成型有环形槽(2),其特征在于环形槽(2)的底面(3)为一斜面,在环形槽(2)的底面(3)的最低处开设有导流孔(4);所述导流主体(1)上还成型有与导流孔(4)对应的保护盖(5),保护盖(5)上开设有与导流孔(4)相通的通孔(6)。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压力锅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导流主体(1)上进一步成型有用于卡接锅体的卡块(7)。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电压力锅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导流主体(1)上进一步成型有加强筋(8)。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电压力锅的导流装 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主体(1)的两侧设有手柄(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压力锅的导流装置,其包括导流主体,导流主体上成型有环形槽,环形槽的底面为一斜面,在环形槽的底面的最低处开设有导流孔;所述导流主体上还成型有与导流孔对应的保护盖,保护盖上开设有与导流孔相通的通孔;当水、汤等液体从锅体内溢出时,溢出的液体会落在环形槽中,由于环形槽的底面为一斜面,所以,无论溢出的液体落在环形槽的任何一处,都会流到环形槽底面的最低处,然后依次经过导流孔、保护盖的通孔,将锅体内溢出的液体导走,从而防止环形槽中的液体滋生细菌、污染食物。
文档编号A47J27/08GK201234878SQ20082004964
公开日2009年5月13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24日
发明者军 李 申请人:广东洛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