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材料的堆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609阅读:5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材料的堆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折叠材料的堆叠,例如纸或无纺物的堆叠。更特别地,涉及薄纸产品的 堆叠,例如卫生纸和厨房用纸、纸巾、手帕纸、擦拭材料等等的堆叠。本发明进一步涉及形成 堆叠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由幅状材料,如纸或无纺物做成的产品,一般使用于家庭中、工业中、办公室、公共 区域等多种应用。这些产品的例子有卫生纸、家用巾、纸巾、化妆纸、手帕纸、手巾和擦拭材 料。不同的应用场合对产品的要求不同。在许多情况下,希望产品具有令人愉悦的可视外 观和/或会传递信息,例如生产或销售该产品的公司的标识的可视外观。将令人愉悦的可视图案施加在幅状材料上,以改善可视外观,在本领域是已知的。 可以例如使用彩色胶粘剂来印刷或施加图案。对于上述的产品中的一些产品,其制造包括将一个或更多的幅状材料折叠成堆叠 的步骤。通常,还有通过例如穿孔线或切割线将幅状材料划分为单独的片的前序步骤。通 常成堆叠销售的产品的例子有化妆纸、手巾、擦拭材料和纸巾。卫生纸和家用巾有时也成堆 叠销售。对于此类型的产品,通常在所施加的可视图案与叠痕之间的距离或片的大小之间 没有同步。当将幅状材料折叠成堆叠时,由幅状材料的叠痕构成的该堆叠的侧边会因此具 有任意的图案,这会损害堆叠的整体可视外观。此外,由于所涂布的可视图案常表示做成堆 叠的材料的类型或功能,当观察堆叠的侧边时其特征不确定。WO 01/09023 (Procter&Gamble公司)公开了怎样能将称为标记的图案施加至纸 卷产品的端部表面,以提供功能上的益处或审美上令人愉悦的图案。在可选的实施例中,说 明了切割-成堆叠构造,例如在至少一个边缘具有图案的化妆纸。还讲了片的平坦表面可 以印刷。在该文件的图2中所示出的实施例中,卷的端部表面上的图案在卷的圆周(或xy_) 表面连续。该文件进一步声明,端部表面上的标记可以与xy_表面的印刷审美地配合,例 如,端部表面可以具有小动物而xy-表面具有与该小动物匹配的大动物。根据WO 01/09023 文件,优选地通过印刷将标记施加至纸产品的端部表面。由于在端部表面上印刷意味着额外的处理步骤,因此制造会更复杂和昂贵。为了 保持xy-表面和端部表面的标记之间的“审美协调”,分别印刷xy-表面和端部表面的、具有 不同施加单元的图案应当从图案设计观点相互匹配。如果变化图案,xy-图案和端部表面 图案均必须同步地调换。因此,需要一种方法,能够以更简单的方式提供视觉上令人愉悦的产品,该产品具 有视觉上令人愉悦的平坦表面以及视觉上令人愉悦的堆叠的侧边。此外还需要堆叠形式的 产品,该堆叠更容易确认。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更容易辨认的堆叠。
通过提供根据权利要求1的堆叠来根据本发明达到此目的。该堆叠由中间幅形 成,该堆叠具有第一面侧和第二面侧,该第一面侧和第二面侧朝向相反的方向,该第一面侧 包括由中间幅中的第一组叠痕形成的多个第一边缘部分,并且该第二面侧包括由中间幅中 的第二组叠痕所形成的多个第二边缘部分,该边缘部分具有厚度(t),该中间幅至少包括具 有幅延伸方向的第一幅状材料,该第一幅状材料设有第一可视图案,该第一可视图案在第 一幅状材料的幅延伸方向上具有重复长度(r),其中第一组叠痕的各相邻叠痕沿第一幅状 材料在幅延伸方向上以距离L分开,并且第二组叠痕的各相邻叠痕沿第一幅状材料在幅延 伸方向上以距离L分开,从而该距离L满足方程L = η · r+k · t其中η是正整数,r是重复长度,t是边缘部分的厚度,k是系数,k被选择成使得 边缘图案形成在堆叠的第一面侧和第二面侧的至少一个上,该边缘图案接近于第一幅状材 料上的第一可视图案。通过适当地选择k,以达到在堆叠的至少一个侧面上具有与幅状材料上的第一可 视图案类似的图案的审美效果。这能够例如在出售和使用这种堆叠时使用,因为可能不必 须打开堆叠就能可视地确定该堆叠包含什么。由于在第一幅状材料的平坦表面上和堆叠的 至少一个面侧上都使用了类似的图案,增大了可视设计的效果。仅作为例子,分配器是至少 部分透明的或打开的,能够从其中看到堆叠,从分配器中拉出手巾的使用者将注意到他的 手巾具有与堆叠相同的图案。由于服务商从堆叠的外侧看到了使用的是什么样的可视图 案,他/她能很容易地再次用同一种堆叠来再填充该分配器。在一个实施例中,堆叠的两个面侧都满足上文所定义的方程L = η *r+k*t。两个 面侧可以均具有同样一组L、n、r、k和t的参数值,也就是两个面侧可以具有同样的图案。 两个面侧均具有同样的可视图案的例子通过使第一幅状材料具有从其两侧都可见的第一 可视图案来实现,该第一可视图案例如通过用彩色胶粘剂将两层或更多层层压来施加。该 两个面侧也可以使用例如具有在其两侧印刷有不同图案的第一幅状材料或使用包括两个 或更多幅状材料的中间幅,来具有不同组L、n、r、k和t的参数值。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系数k的绝对值(ι k I)满足0. 5 < I k I < 2,优选地0. 6 < I k < 1.5,以及最优选地0.8 < |k| <1.2。在非常优选的实施例中,系数k实质上等于+1。将系数η选择为从1至20的正整数,优选地从1至10,以及最优选地从1至5。优选地,第一可视图案包括清晰的装饰元素。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基本上所有叠痕都与幅延伸方向大体垂直。能够将叠痕选 择为与第一幅状材料的纵向大体垂直。边缘部分中的一些可以包括将第一幅状材料划分为 片的分离线,例如穿孔线和/或切割线。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视边缘部分的大部分由第一幅状材料的折叠的幅状材料形 成,就是从堆叠的外侧没有可视的分离线。中间幅可以包括两个相互交错折叠的幅状材料,即第一幅状材料和第二幅状材 料。可以使第一幅状材料形成中间幅的第一平坦表面,而第二幅状材料形成中间幅的相 反的第二平坦表面,第一平坦表面具有第一可视图案,第二平坦表面具有第二可视图案, 并且每个平坦表面都独立于另一个平坦表面地满足如权利要求1中所定义的方程L = η · r+k · to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中间幅包括分离的片,所述片具有三个、四个或更多的板,并 且其中两个接连的分离的片以至少实质上为一个板的长度相互重叠。在此方面,板是片中 位于某一叠痕及其相邻叠痕之间的那个部分。在又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幅状材料具有至少200 μ m,优选地至少250 μ m,以及最 优选地300 μ m的厚度。第一幅状材料由空气穿透干燥纸做成。在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用于生产视觉上令人愉悦的堆叠的方法,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第一可视图案施加至具有幅延伸方向的第一幅状材料,该第一可视图案在第 一幅状材料的幅延伸方向上具有重复长度(r),-由第一幅状材料形成中间幅,-以手风琴状方式沿第一组叠痕和第二组叠痕折叠中间幅,其中第一组叠痕和第 二组叠痕在与幅延伸方向垂直的边缘方向上延伸,第一组叠痕形成堆叠的第一面侧的多个 第一边缘部分,而第二组叠痕形成堆叠的相反的第二面侧的多个第二边缘部分,每组叠痕 的每个叠痕都沿第一幅状材料在幅延伸方向上以距离L分开,其中,中间幅的折叠被执行 成使得距离L满足方程L = η · r+k · t,其中η是正整数,r是重复长度,t是边缘部分的厚度,k是系数,k被选择成使得 边缘图案形成在堆叠的第一面侧和第二面侧的至少一个上,该边缘图案被感知为近似于第 一幅状材料上的第一可视图案。在一个实施例中,堆叠的两个面侧均满足方程L = η *r+k *t。在一个优选的实施 例中,系数k的绝对值(|k|)满足0.5< |k| <2,优选地0.6< |k| < 1.5,以及最优选地 0.8< Ikl <1.2。在一个尤其优选的实施例中,系数k实质上等于+1。在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 一种用于形成具有两个幅状材 料的堆叠的方法。该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将第二可视图案施加至第二幅状材料,该第二可视图案与第一可视图案类似或 不同,-形成第一幅状材料和第二幅状材料的中间幅,-当折叠中间幅时,将第一幅状材料和第二幅状材料交错折叠,第一幅状材料形成 中间幅的第一平坦表面,而第二幅状材料形成中间幅的相反的平坦表面,由此每个平坦表 面都具有可视图案,并独立于另一个平坦表面地满足方程L = η · r+k · t。上文所述的方法还可以包括进一步的步骤-在分离线处穿孔或切割中间幅,其中分离线之间的距离被选择成提供具有合适 大小的片。分离线能被定位成使得每个片与下一个片以至少大致一个板的长度重叠。


以下将结合附图,以非限制性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解释本发明,在附图中图1是包括折叠的幅状材料的堆叠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用于形成图1所示堆叠的幅状材料;图3以部分折叠和划分开的状态示出了用于形成图1所示堆叠的中间幅;
图4示出了图3所示幅的放大部分;图5示出了用于形成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堆叠的第一幅状材料;图6示出了由图5所示幅状材料形成的堆叠的一部分;图7示出了具有弯曲的顶部和底部的堆叠;图8示出了具有第一可视图案的第一幅状材料;图9示意性示出了由图8所示材料做成的堆叠;图10示出了用于形成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堆叠的中间幅;图11示出了用于图10所示中间幅的第一幅状材料和第二幅状材料;图12示出了用于形成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堆叠的中间幅;图13示出了用于图12所示中间幅的第一幅状材料和第二幅状材料;图14示出了用于形成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堆叠的中间幅;图15示出了用于图14所示中间幅的第一幅状材料;图16示出了用于形成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堆叠的中间幅;图17示出了用于图16所示中间幅的第一幅状材料;图18示出了用于形成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堆叠的第一幅状材料,以及图19示出了由图18所示第一幅状材料做成的中间幅。应当注意的是,附图并非按比例描绘,并且为清楚起见已夸大了某些特性的尺寸。 在一幅以上的图中使用同一个标号来指示同样的特征。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下文中会通过实施例举例说明本发明。然而,应当了解,包含实施例是用来解释 本发明的原理而非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图1至4例示了折叠的幅状材料的堆叠的结构的基本原理,而图5和图6示出了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图1示出了示例性的由中间幅形成的堆叠1。该堆叠具有两个面侧,即在图1中朝 向前方的第一面侧2和与该第一面侧2相反的第二面侧3。该堆叠进一步具有顶侧4、底侧 5、第一端侧6、以及与该第一端侧6相反的第二端侧7。由箭头8表示的边缘方向定义为在 第一面侧2的平面中并平行于顶侧4的方向。该第一面侧2包括由中间幅中的第一组叠痕 形成的多个第一边缘部分9、10、11,并且该第二面侧3包括由中间幅中的第二组叠痕形成 的多个第二边缘部分。每个该边缘部分具有厚度t,该厚度t通常对应于幅中的叠痕的厚度 (见图4)。该堆叠具有尺寸高度h、宽度w和长度1,其中高度h定义为顶侧4与底侧5之 间的距离,宽度w定义为第一面侧2和第二面侧3之间的距离,而长度1定义为第一端侧6 和第二端侧7之间的距离。所述边缘部分9、10、11在边缘方向8上延伸。这里术语“幅状材料”用于指沿生产线的纵向(machine direction)延伸的幅。该 幅的长度比其宽度长得多。该幅可以绕在卷筒上。典型的例子有薄纸(tissue)或无纺物 的幅。幅状材料能够包括一个或更多层。为了改善可视外观和/或提供表示材料的类型或 功能的标记,能够将可视图案施加至幅状材料。该幅状材料作为做折叠产品的堆叠的原料 使用。为此目的,术语“中间幅”用于指恰在形成堆叠的步骤之前的幅。中间幅能够包括一个、两个或更多的幅状材料。如果使用两个或更多的幅状材料,这些幅状材料可以相互交 错折叠,具有片分离线,例如切割线或穿孔线,该片分离线可以相对地置于两个或更多交错 折叠的幅状材料之间。中间幅还能够包括部分相互重叠的分离的片。中间幅具有两个彼此 相反的平坦表面。图1的示例性堆叠例示了最简单的情况,其中通过将第一幅状材料12以手风琴状 的方式来回地折叠成板以产生该堆叠。在此例子中,中间幅与第一幅状材料12相同。图2 中示出了第一幅状材料12,而图3中示出了部分折叠的中间幅13。该中间幅13包括多个 片14。图2中也表示了片14。片14具有在此情况下对应于四个板15的长度c,以及对应 于图1的堆叠长度1的宽度b。板是片的一部分,位于属于例如第一组叠痕的某一叠痕16 以及与其相邻的属于另一组叠痕的叠痕17之间。第一组叠痕16的各相邻叠痕沿第一幅状 材料12在幅延伸方向19上以距离L分开,并且,以同样方式,第二组叠痕17的各相邻叠痕 沿第一幅状材料12在幅延伸方向19上以距离L分开。在此例子中,该距离L是两个板15 的长度。由于该中间幅以手风琴状折叠,属于第一组叠痕的每隔一个叠痕16会位于第一面 侧2,而与其相邻的属于第二组叠痕的叠痕17位于第二面侧3。如上文所说明,每个边缘部 分具有厚度t,该厚度t对应于叠痕的厚度,在图1-4中约为中间幅13的厚度的两倍。这些 片通过例如呈穿孔线形式的分离线18相互分界。该幅延伸方向19由第一幅状材料12的 延伸得到。中间幅在其折叠成堆叠之前,仍处于扁平状况时在同样的方向上延伸。应当进 一步注意,板15的尺寸与图1中堆叠的底侧5或顶侧4的尺寸相同。幅延伸方向19与边 缘方向8垂直。从图3中能够看出,中间幅13在叠痕16、17处折叠。这些叠痕在图2中以线表示, 但由于叠痕组成了具有厚度t的边缘部分,实际上它们具有某一宽度。叠痕16、17与幅延 伸方向19大体垂直。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叠痕指实际的叠痕,也就是当中间幅形成堆叠时其 被折叠处的叠痕。可能也会有在工艺过程中提前做出而之后变平的叠痕,但不将这些认作叠痕。中间幅13可以是连续的,但在多数情况下其为不连续的,也就是划分为单独的 片。在分离线,例如切割线或穿孔线处完成划分成片的过程。在切割线处,将中间幅切穿, 从而产生的片不再相互连接。在穿孔线处,仅将中间幅部分地切穿,从而各片仍然部分相互 连接。切割线或穿孔线能够与幅延伸方向19垂直或接近垂直。由于技术原因,例如切割刀 刃不同时在幅的整个宽度上冲击,分离线18可能会定位为偏离于垂直几度。该切割刀刃可 以具有直的或波状的轮廓。在图3中分离线18位于第二组叠痕的叠痕17处。由此,由具有包括四个板的各 片的此中间幅做成的堆叠会具有这样一个面侧该面侧中每两个边缘部分包括一个具有分 离线18的叠痕。各另一个边缘部分,以及在相反面侧上的边缘部分由不包括任何分离线的 叠痕组成。使分离线位于叠痕之间也是可能的。图4示出了源自图3所示中间幅13的两个彼此相邻的折叠的片。放大图示出了 边缘部分12的厚度t。为清楚起见,相对于板的大小夸大了第一幅状材料的厚度d和边缘 部分的厚度t。可以清楚地看出,边缘部分的厚度t大约为第一幅状材料的厚度d的两倍。 在叠痕中,中间幅的材料被部分地压缩,形成了叠痕的“内部”曲线,并且被部分拉伸,形成 了叠痕的“外部”曲线。
图5和图6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在此实施例中,第一幅状材料12 组成中间幅13。图5示出了具有第一可视图案20的第一幅状材料12的例子,在更早的例 如通过印刷或使用彩色胶粘剂的工艺步骤中已将该第一可视图案20施加在第一幅状材料 的表面上。该中间幅旨在被来回折叠以形成如上文所述的堆叠。向前弯曲的第一组叠痕会 形成位于堆叠的第一面侧2处的多个第一边缘部分100、101、102、103、104。向后弯曲的第 二组叠痕会形成位于堆叠的第二面侧3处的多个第二边缘部分105、106、107、108。这些边 缘部分在处于堆叠中时会具有厚度t。该中间幅被划分为具有对应于四个板的长度c的各 片。划分各片的分离线18定位于每第四个叠痕105、107中。在图6中所例示的堆叠中,分 离线18会位于第二面侧3处(图6中未示出)。在此例子中,沿第一幅状材料12在幅延伸 方向19上,相同组叠痕16的相邻叠痕之间的距离L为片长度c的一半。第一可视图案20 是规则的,并在幅延伸方向19上具有重复长度r。该重复长度r定义为沿第一幅状材料在 幅延伸方向19上重复同样图案的距离。在图6中,示出了折叠状态的图5所示中间幅13。由于从第一面侧2来看该堆叠, 可以看见多个第一边缘部分100、101、102、103、104。每个边缘部分示出了第一可视图案20 的一部分。根据本发明,所有这些部分会一起形成从堆叠1的第一面侧2看到的边缘图案 21。该边缘图案21近似于在第一幅状材料12上看到的第一可视图案20。为此目的,术语 “近似于”意为边缘图案21并不必需要与第一可视图案完全相同,但具有通常智力和视力的 观察者能够理解其与第一可视图案类似。优选地,将该第一可视图案20选择为包括装饰元素,例如花朵、符号或标识。装饰 元素的大小可以为从几毫米到很多厘米的任意大小。能够通过将装饰元素和装饰元素之间 的无图案表面明显区别开来,来增强装饰元素的可视性。包括仅在幅延伸方向上延伸的直线的第一可视图案20会得到具有带有直线的面 侧的堆叠。然而,以这样的图案,不会有所定义的重复长度,并且由权利要求所定义的发明 并不适用。边缘图案21与第一可视图案20类似,意为它们为形状非常类似的图案。相对于 从第一幅状材料上看到的第一可视图案20,该边缘图案21可能在堆叠1的高度方向h(见 图1)上稍微拉伸或压缩。该边缘图案21还可以相对于第一可视图案20颠倒。还有,该边 缘图案21可以比第一可视图案20稍微不清晰。然而,可以从边缘图案21中辨认出第一可 视图案20的装饰元素。如果堆叠1的高度h足够高,可以从堆叠的面侧辨认出所施加的第 一可视图案20的一个完整重复或更多重复。概括而言,当形成根据本发明的堆叠时,使用下面的方程式L = η · r+k · t (方程 1)其中,L是沿第一幅状材料在幅延伸方向上在中间幅的同一组叠痕的各相邻叠痕之间的 距离L,r是幅延伸方向上第一可视图案的重复长度,η是正整数,k是系数,以及t是边缘部分的厚度。
该系数k被选择成使得在堆叠的面侧上看到的边缘图案21近似于第一幅状材料 上的第一可视图案20。如果k为+1或-1,只要随后不压缩该堆叠,该边缘图案21会具有与 该第一可视图案20相同的大小。该“ + ”或“_”符号影响该面侧上的图案的朝向,其中“_” 会得到颠倒的图案。|k| > 1会得到在堆叠高度方向上压缩的图案,而|k| < 1会得到在堆 叠高度尺寸上拉伸并且还稍微模糊的图案。已发现使k为+1,即k= 1,会得到令人愉悦的 审美效果。下面的表格1总结了 k的不同值的效果
k值与第一可视图案20相比对边缘图案21的影响k=l边缘图案会与第一可视图案相同,具有相同的大小和朝向。各边缘 部分具有正确的朝向。k=-l边缘图案具有相同的大小,但每个边缘部分会“颠倒”,模糊整体 印象。0<k<l由于图案的多个部分示出在不止一个边缘部分上,边缘图案与第一 可视图案相比会拉伸。导致一些模糊。在接近0时,该模糊最差, 当靠近1时,该模糊消失。-l<k<0由于图案的多个部分示出在不止一个边缘部分上,边缘图案与第一 可视图案相比会拉伸。每个边缘部分“颠倒”。这两个效果均导致 模糊。k>l边缘图案会显示出被压缩。边缘部分具有正确的朝向,但由于k〉l, 第一可视图案的多个部分不会示出。K越远离1,效果越强。k<-l边缘图案会显示出被压缩。边缘部分会颠倒。由于k〉l,第一可视 图案的多个部分不会示出,所以边缘部分颠倒的模糊效果比一l<k <0时小。k = 0如果所施加的图案位于边缘部分,会在面侧有直线,否则在面侧没 有图案。k=0意味着L=n*r,也就是L与r之间的完美配合。本 发明不包括此情况。表l.k的不同值的效果模糊的效果取决于第一可视图案20有多详细。没有细微细节的简单的图案更容 易辨认为类似的边缘图案21,因此k能够更多地从优选的k = +1偏离。对于没有细微细节 的简单图案,边缘部分的方向并不紧要,而k = -l仅会得到边缘图案颠倒翻转,但仍然与第 一可视图案类似的印象。还有,边缘图案21能被压缩或拉伸的程度与第一可视图案20相关,并且取决于 该可视图案的简单或详细程度,仍能够理解为与其相似。已发现对于常使用的可视图案, 例如标识或装饰元素,系数k的绝对值(|k|)应当满足0.5 < |k| < 2,优选地0.6 < Ik < 1.5,并且最优选地0.8 < |k| < 1.2。η是正整数。通常η非常低,为从1至20,优选地从1至10,并且最优选地从1至 5。按通常的片的大小和板的大小,η的值大于20实际上会满足方程1,但会难以辨认装饰元素。特征距离L和r定义为在幅延伸方向19上沿第一幅状材料12的表面测量而得。 将第一可视图案20被施加至第一幅状材料。如果该中间幅13是连续的,或具有相互跟随 而不重叠的片,沿中间幅13测量与沿第一幅状材料12测量的距离是相同的。然而,如果中间幅13包括从同样的第一幅状材料切割出并做成部分重叠的分离的片,或包括当将第一 幅状材料和第二幅状材料结合时可能出现的之间有间隙的片,沿中间幅13测量的距离会 与沿幅状材料测量的距离不同。第一幅状材料12上的边缘部分相互的相对位置取决于折叠技术。在使用相互部 分重叠的片的情况下,中间幅13的两个接连的边缘部分之间的距离是两个板的宽度。在第 一幅状材料12上测量的距离L取决于片重叠多少。仅作为例子,如果使用以一个板来重叠 的三板片,该距离L为三个板。如果替代地,片之间有间隙,该距离L将小于两个板。在图5和图6所例示的实施例中,下面的关系是有效的L = 2 · r+ (_1) · t (方程 2)第一可视图案20在两个接连的边缘部分101、102之间重复几乎两次,但不是正好 两次。差值是(-1) · ,也就是系数k(见方程1)为-1。满足方程1意味着第一可视图案 20在边缘部分101和下一个边缘部分102之间“移动” 一点。在此实施例中,此“移动”对 应于边缘部分的厚度t。第一可视图案20的显示在每个边缘部分上的各部分形成了边缘图 案21的组成成分。方程2中的“_”符号意味着图案20当看作图6中的堆叠面侧上的边缘 图案21时,与当从中间幅13上和图6中的堆叠的顶部看到时相比是颠倒显示的,也就是翻 转显示的。k的绝对值,|k|,等于1,表明面侧上的边缘图案21具有与第一幅状材料的图案 20相同的大小。图1的堆叠示出为具有大体矩形的平行六面体形状,该形状具有平面的顶侧4和 平面的底侧5。实际上,堆叠常常会具有非平面而替代地为如图7中的弯曲部分的顶侧和底 侧。然而,那不会影响从堆叠的面侧上看到的图案。将堆叠压缩是通常的制造工序,从而使堆叠占用较小的空间和/或在预定大小的 堆叠中获得预定的片的数量。该压缩会补偿第一幅状材料在厚度上的变化。在堆叠的高度 方向h上执行该压缩。在边缘部分上看到的边缘图案会因此在同样的方向上压缩,但仍然 会被理解为与在中间幅上看到的图案类似。可以将堆叠包装在封条中以保持该压缩,但当 封条释放时,该堆叠具有一定的回弹并倾向于再次增大其高度。如果将该堆叠放入分配器 中,可以将该堆叠再次压缩。该第一幅状材料可以包括一个、两个、三个或四个或更多层。这些层可以是类似 的,或者该第一幅状材料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具有不同特性,例如不同克重、不同延伸性、 不同颜色、不同背景压花和/或不同原料的层。该幅状材料能够例如由吸收性材料,如薄纸 或无纺物做成。能够以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例如胶粘层压、机械压花、边缘压花和 /或超声波压花将这些层相互接合。在施加可视图案之前或之后,但是折叠之前,能够对幅 状材料进行其他处理步骤,如在表面上压花、喷涂化学制品例如洗剂或润湿剂。为此目的,将薄纸定义为具有低于65g/m2并且典型地为8至50g/m2单位重量的软 吸收性纸。一般层的数量越大,每层的单位重量越低。多层产品中层的正常值为10-25g/m2。 单位重量是根据标准ISO 12626-1 :2005测量的。薄纸的密度典型地低于0. 60g/cm2,优选 地低于0. 30g/cm2,并且最优选地在0. 08至0. 20g/cm2之间。厚度是根据标准ISO 12626-3 2005测量的。密度是从单位重量和厚度计算出来的。该薄纸可以是褶皱的或非褶皱的。任 何褶皱都可以在湿或干的条件下发生。薄纸能够被空气穿透干燥(TAD),和/或在杨克式烘 缸上干燥。当离开薄纸机时,薄纸的厚度典型地为50至600 μ m。该范围的低端值对于由具有低单位重量的压光干燥褶皱纸可以达到,而高端值例如对于由结构化TAD织物上的非压 光TAD纸可以达到。压花是已知并常见的增大薄纸厚度的方式。薄纸中包含的纤维织物主要为来自化学浆、机械浆、热磨机械浆、化学机械浆和/ 或化学热机械浆(CTMP)的纸浆纤维。该纤维也可以为回收纤维。当使用纸浆纤维时,假设 包括了薄纸生产中通常使用的所有不同种类的纸浆纤维。也能够使用其他的纤维素纤维 浆,例如棉绒、韧皮细胞,如苎麻纤维、亚麻和黄麻纤维、草纸浆、竹浆、蔗渣浆、剑麻、稻杆和 大麻等。薄纸还可以包含其他类型的纤维以增强例如纸的强度、吸收性、或柔软度。这些纤 维可以由再生纤维素或合成材料,如聚烯烃、聚酯、聚酰胺等制成。为此目的,将无纺物材料定义为所生产的定向或随机朝向的纤维的片、幅或胎,通 过摩擦、和/或黏合、和/或粘附来结合,排除纸、以及并入了接结纱或长丝、或由湿法磨来 粘结的纺织的、编织的、簇生的、缝编的产品,不管是否又缝纫过。这些纤维可以为天然或人 造的来源。它们可以为短纤纱或连续长丝或现场形成。有几种将可视图案施加至幅状材料上的方式。一种方式为通过例如苯胺印刷工艺 来印刷幅状材料。对于多层的幅状材料,能够在幅状材料的外侧或具有超过一个层的幅状 材料的内部表面上印刷一层或多层。然而,为了达到所需要的视觉效果,即使当图案印刷在 内部表面时,该图案也应当从外侧,至少从幅状材料的一侧是可视的,所以在那个情况下, 该幅状材料必须是至少稍微透明的。该印刷可以在单独的工艺步骤中完成,或者作为还包 括捆扎工艺的工艺过程的一部分。施加可视图案的另一种方式为在将多层幅状材料的各层相互接合时使用彩色胶 粘剂。层压件常常以压花结合。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已知的合适的层压处理是嵌 套、脚对脚相接、装饰压花和/或“goffra incolla”-层压。图案应当从幅状材料的外侧可 视,所以当使用彩色粘结剂时,材料应当至少为稍微透明的。通常,当使用彩色粘结剂用于 层压时,图案从幅状材料的两个外侧表面都可视。从而,由这样的材料形成的堆叠会在堆叠 的两个面侧均具有边缘图案。可视图案可以仅被压花,但如果压花,优选使用彩色粘结剂来层压多层幅状材料 中的各层。能够在例如结合彩色粘结剂和印刷墨的四色印刷中使用不同的颜色,或使用多于 一种彩色粘结剂来使用不同颜色。第一可视图案20通常被设计成使得其应当配合滚筒,例如印刷滚筒或压花滚筒 的圆周。通常,图案重复整数次。为了运行情况的原因,也就是为了尽可能平稳地运行该印 刷滚筒和/或压花滚筒,图案通常被设计成使得图案与滚筒的运行方向呈倾斜角度。然而, 为达到本发明的目的,重要的重复长度是在幅延伸方向上的重复。颜色重复,也就是在纵向同样的颜色重复的长度,通常与图案的重复相同。但颜色 重复为图案重复的多倍也是可能的,或反之亦然。颜色也可以独立于图案重复。如果颜色 重复与图案重复r不同,并且使用了两个或更多的颜色,该边缘图案21会包括具有不同颜 色的边缘部分9、10、11,这些边缘部分9、10、11 一起构成边缘图案21。优选地,使用与标准薄纸相比相对厚的幅状材料。这能够通过使用TAD纸、通过将 纸压花以获得额外厚度、使用多层和/或将多于一个幅状材料折叠在彼此上来达到。更多情况下,幅延伸方向19与生产线的运行方向,即所谓的纵向一致。例如参考
13图8,其中纵向由MD来表示。在图8中,装饰元素22模拟树叶。边缘方向8与纵向垂直,也 就是与横向(cross-machine direction)⑶平行。图8的例子满足了方程L = 1 · r+1 · t (方程 3)从而η等于+1而k等于+1。比较多个第一边缘部分的两个接连的边缘部分9、10, 在边缘部分所看到的树叶的部分“移动” 了距离t。在图8中,一个片具有四个板的长度c,并且该片在两个接连的分离线18之间延 伸。该分离线18位于叠痕17处。图8中片的边缘由虚线标出。能够看出,指向纵向MD的 片的纵向边缘将一些树叶横切。当以手风琴状折叠中间幅时,某些被横切的树叶会以r的
距离重复。此外,注意由于根据方程3,距离L不等于重复长度r,当如图9中那样,从端侧6、 7中的一个来看堆叠时,被横切的树叶会向侧面移动一点。当从端侧6看该堆叠,一个层会 示出被横切的树叶,下一个层没有树叶,再下一个层示出向侧面移置了 t的被横切的树叶, 再下一层没有树叶,再下一个层示出移位了 t的被横切的树叶。端侧会得到格子状的印象。 从端侧看到的条纹图案会由于具有同样的颜色而与可视图案相关,但不会被理解为与可视 图案类似。该堆叠所包括的中间幅能够为连续折叠幅,穿孔折叠幅,由具有相互前后排列、之 间有或没有距离的分离的片、或相互部分重叠的分离的片构成的幅。如果堆叠包括分离的 片,可以通过以片表面之间的摩擦力使一个片将下一个“拉”出而从该堆叠中分配这些片。图1至图9示出了中间幅13,其中通过分离线将各单独的片14划界。在此例子 中,分离线位于叠痕处,但替代地,分离线也可以位于叠痕之外。片的长度c可以与板的大 小无关,但是片的长度多数为板大小的倍数。替代地,可以有不设分离线的折叠的幅。然后可以由使用者手动地或由分配器中 的装置来完成分为独立的片的划分,该分配器用于将幅从堆叠中进给出。该装置可以例如 包括直的或波状的刀刃,用于切割幅。图10和图11示出了第二实施例,其中图10的中间幅13包括两个相互交错折叠 的幅状材料,即,第一幅状材料12和第二幅状材料23。各独立的片14能够为分离的或通过 分离线连接至同一幅状材料的下一个片14。幅状材料被定位成使得一个幅状材料的片与另 一个幅状材料的片部分重叠,在此情况中以大约这些片的长度的一半被部分重叠。片14的 长度由c表示,为两个板的长度。第一幅状材料12的片会形成堆叠的一个面侧的边缘部分 9、10、11。第二幅状材料23的片会形成堆叠的相反面侧的边缘部分对、25。在此情况下,沿 第一幅状材料在幅延伸方向上,中间幅的同一组叠痕的相邻叠痕之间的距离L与片长度c 相同,并且应当满足上文的方程1。第二幅状材料可以也具有满足上文的方程1的距离L。 在此实施例中,由于两个交错折叠的幅状材料,边缘部分的厚度t对应于两个叠痕,一个在 第一幅状材料12中,而一个在第二幅状材料23中,所以边缘部分的厚度t会为单独的幅状 材料的厚度d的大约四倍。在此示例中,除了与堆叠的顶侧4和底侧5相邻的边缘部分之 外的所有的边缘部分都将包括分离线。然而,中间幅13以从堆叠的外侧不能看到分离线的 方式被折叠。图11示出了在平坦状态下的两个幅状材料。在图12中例示了第三实施例,其中中间幅13包括两个交错折叠的幅状材料12、 23。片长c是四个板的长度,并且各片14由分离线18分开。在此情况下,沿幅状材料在幅延伸方向上,中间幅的同一组叠痕的相邻叠痕之间的距离L为两个板的长度。因此,在同一 面侧上的两个接连的边缘部分9、10位于同一片14上。当中间幅13折叠时,一个面侧会具 有第一幅状材料12的所有边缘部分,而另一个面侧会具有第二幅状材料23的所有边缘部 分。第二幅状材料23的每隔一个边缘部分M会位于分离线上。由该中间幅形成的堆叠 具有这样一个面侧,其中第二幅状材料23是可视的,并且在每隔一个边缘部分处具有分离 线,同时在可看到第一幅状材料12的堆叠的相反面侧上,除了在堆叠的顶部和底部,没有 可视的分离线。图13示出了折叠前在平坦状态下的两个幅状材料。在中间幅包括两个幅状材料的实施例中,如在第二和第三实施例中,能够将第一 可视图案施加至第一幅状材料12上,并将第二可视图案施加至第二幅状材料23上,第二可 视图案可与第一可视图案类似或不同。通过将第一幅状材料12和第二幅状材料23结合并 交错折叠来形成中间幅13。第一幅状材料12形成中间幅13的第一平坦表面,而第二幅状 材料23形成中间幅13的相反平坦表面,由此,每个平坦表面具有一个可视图案,并且每个 平坦表面都独立于另一个平坦表面地满足方程1。由这样的中间幅13形成的堆叠在其两个 面侧2、3上均具有边缘图案21。第一面侧2上的边缘图案由第一幅状材料12形成,而相反 的第二面侧3上的边缘图案由第二幅状材料23形成。这样的堆叠也可以包括一个具有图 案的幅状材料和另一个不具有可视图案的幅状材料。图14示出了第四实施例,其中中间幅13包括以所谓的“多折叠”排列被部分重叠 的分离的片14。在此实施例中,三板片与其之前和之后的片均以一个板的长度重叠。堆叠 的一个面侧上的多个第一边缘部分的边缘部分9、10、11由每个片的第一个叠痕形成。堆叠 的另一个面侧上的多个第二边缘部分的边缘部分对、25由每个片的第二个叠痕形成。图15 例示了第一幅状材料12。沿第一幅状材料12在幅延伸方向上,中间幅的同一组叠痕的相邻 叠痕之间的距离L在图14和图15的实施例中等于三个板的长度。在此实施例中,片长度 c也为三个板的长度。在图16和图17中所示出的第五实施例中,四板片以两个板重叠。在图16和图17 的实施例中,沿第一幅状材料在幅延伸方向上,中间幅的同一组叠痕的相邻叠痕之间的距 离L等于四个板的长度。在此实施例中,片长c也为四个板的长度。第一可视图案20也能被设计成为了长度-折叠转换线,也就是沿生产线运行方向 进行折叠的生产线,而工作。在那种情况下,幅延伸方向19与边缘方向8垂直,并如图18和 19中的第六实施例中所示,在横向方向CD上延伸。在分离线18处将所加入的在纵向方向 MD上移动的幅分开为各单独的路径M。每个路径具有与片长度c相同的宽度,并且沿叠痕 16、17折叠成两半,每半具有大约一个板的宽度。然后将各单独的路径定位为相互以大约一 个板进行重叠,产生交错折叠的片14。由同一个加入幅形成所有的片。在此情况下,沿第一 幅状材料在幅延伸方向上,中间幅的同一组叠痕的相邻叠痕之间的距离L为四个板。当折 叠中间幅13时,所产生的堆叠与根据图10中的第二实施例的堆叠相像。本领域技术人员 会理解,能够通过改变折叠该路径M的方式以及当将路径M置于彼此之上时定位路径M 的方式,能够形成像第三、第四、第五实施例的堆叠,以及其他变型。在传统的转换生产线中,许多处理步骤,如印刷、压花、胶粘层压和折叠,是在同一 条线中进行的。于是,可视图案在与进行折叠操作相同的生产线中被施加。因此,机器控制 系统将可视图案与折叠操作以满足方程1的方式同步是可能的。会控制边缘部分定位位置的基本的可视图案与叠痕的同步是在设计可视图案时完成的。当运行生产线时,能够例如 通过调整施加可视图案的滚筒的速度来对同步进行微调,该滚筒通常是在印刷单元中或胶 粘施加单元中。通常板的大小是固定的,并且因此要调整在第一幅状材料上的可视图案的 施加以适应叠痕,而反之并不亦然。当生产具有分离的相互重叠的片的产品,例如图14和图15中例示的第四实施例 时,合适的生产方法为将图案施加至第一幅状材料,将第一幅状材料折叠成板,将第一幅 状材料切割成分离的片,然后减速以使得片相互部分重叠,由此形成中间幅,并最终形成中 间幅的堆叠。本发明的有利效果是得到了具有非常直的各面侧的堆叠。然而,在真实的堆叠中, 有时会有一些边缘部分比相邻的边缘部分从堆叠中更向外。而这样的边缘部分会占用更大 的空间并部分地隐藏了相邻的边缘部分。边缘部分仍是可视的但稍微受阻挡;但是,这样的 堆叠也包括在本发明中。上述实施例例示了各参数,例如幅状材料的数量、片的大小、图案的大小、片的重 叠、叠痕的定位、分离线等等的多个结合,但本发明并不限制于所例示的实施例。而是,在所 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随意以多种方式将这些参数自由结合,以产 生其所希望的产品。
权利要求
1.一种由中间幅(13)形成的堆叠(1),所述堆叠具有第一面侧(2)和第二面侧(3), 所述第一面侧和第二面侧朝向相反的方向,所述第一面侧包括由所述中间幅中的第一组叠 痕(16)形成的多个第一边缘部分(9、10、11),并且所述第二面侧包括由所述中间幅中的第 二组叠痕(17)所形成的多个第二边缘部分04、25),所述边缘部分具有厚度(t),所述中间 幅包括至少一个具有幅延伸方向(19)的第一幅状材料(12),所述第一幅状材料(1 设有 第一可视图案(20),该第一可视图案00)在所述第一幅状材料的所述幅延伸方向上具有 重复长度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叠痕的各相邻叠痕(16)沿所述第一幅状材料在幅延伸方向上以距离L分 开,并且所述第二组叠痕的各相邻叠痕(17)沿所述第一幅状材料在幅延伸方向上以距离L 分开,所述距离L满足方程L = η · r+k · t其中η是正整数,r是所述重复长度,t是所述边缘部分的厚度,k是系数,k被选择成 使得边缘图案形成在堆叠的所述第一面侧( 和第二面侧C3)的至少一个上,该边缘 图案接近于第一幅状材料上的所述第一可视图案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叠(1),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的第一面侧( 和第二面侧 (3)均满足权利要求1中定义的方程L = η · r+k · t。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堆叠(1),其特征在于,系数k的绝对值(|k|)满足0.5 < |k| < 2,优选地 0.6 < |k| < 1.5,以及最优选地 0.8 < |k| < 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堆叠(1),其特征在于,系数k本质上等于+1。
5.根据任何一项前述的权利要求所述的堆叠(1),其特征在于,η为从1至20的正整 数,优选地从1至10,以及最优选地从1至5。
6.根据任何一项前述的权利要求所述的堆叠(1),其特征在于,第一可视图案OO)包 括明显的装饰元素02)。
7.根据任何一项前述的权利要求所述的堆叠(1),其特征在于,基本上所有叠痕(16、 17)都与幅延伸方向(19)大体垂直。
8.根据任何一项前述的权利要求所述的堆叠(1),其特征在于,叠痕(16、17)与第一幅 状材料(12)的纵向(MD)充分垂直。
9.根据任何一项前述的权利要求所述的堆叠(1),其特征在于,至少边缘部分(9、10、 11 ;24,25)中的一些包括分离线(18)。
10.根据任何一项前述的权利要求所述的堆叠(1),其特征在于,可视边缘部分的大部 分由所述第一幅状材料的折叠的幅状材料形成。
11.根据任何一项前述的权利要求所述的堆叠(1),其特征在于,中间幅(1 包括两个 相互交错折叠的幅状材料,即,所述第一幅状材料(1 和第二幅状材料03)。
12.根据任何一项前述的权利要求所述的堆叠(1),其特征在于,中间幅(1 包括两个 幅状材料,所述第一幅状材料(1 形成中间幅(1 的第一平坦表面,而所述第二幅状材料 (23)形成中间幅(1 的相反的第二平坦表面,所述第一平坦表面具有第一可视图案(20), 所述第二平坦表面具有第二可视图案,并且每个所述平坦表面都独立于另一个平坦表面地 满足如权利要求1中所定义的方程L = η · r+k · t。
13.根据权利要求1-10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堆叠(1),其特征在于,中间幅(13)包括 分离的片(14),其具有三个、四个或更多的板(15),并且其中两个接连的分离的片以至少 实质上为一个板的长度相互重叠。
14.根据任何一项前述的权利要求所述的堆叠(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幅状材料 (12)具有至少200 μ m,优选地至少250 μ m,以及最优选地300 μ m的厚度(d)。
15.根据任何一项前述的权利要求所述的堆叠(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幅状材料 (12)由空气穿透干燥纸做成。
16.一种通过折叠中间幅(1 形成具有第一可视图案00)的堆叠(1)的方法,所述堆 叠具有第一面侧( 和第二面侧(3),所述第一面侧和第二面侧朝向相反的方向,每一个所 述面侧包括由所述中间幅中的叠痕形成的多个边缘部分(9、10、11 ;24、25),所述边缘部分 具有厚度(t),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第一可视图案00)施加至具有幅延伸方向(19)的第一幅状材料(12),所述 图案在所述第一幅状材料的幅延伸方向上具有重复长度(r),-由所述第一幅状材料(1 形成所述中间幅(13),-以手风琴状方式沿第一组叠痕(16)和第二组叠痕(17)折叠所述中间幅(13),其中 所述第一组叠痕(16)和第二组叠痕(17)在与幅延伸方向(19)垂直的边缘方向(8)上延 伸,所述第一组叠痕(16)形成所述堆叠的第一面侧O)的所述多个边缘部分,而所述第二 组叠痕(17)形成所述堆叠的相反的第二面侧C3)的所述多个边缘部分,每组叠痕的每个叠 痕都沿所述第一幅状材料中幅延伸方向上以距离L分开,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幅的所述折叠被执行成使得所述距离L满足方程L = η · r+k · t,其中η是正整数,r是所述重复长度,t是所述边缘部分的厚度,k是系数,k被选择成使 得边缘图案形成在堆叠的所述第一面侧和第二面侧的至少一个上,该边缘图案 接近于所述第一幅状材料上的所述第一可视图案00)。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1)的两个侧面(2、;3)均满足 如权利要求16中所定义的方程L = η · r+k · t。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系数k的绝对值(|k|)满足0.5 < |k| < 2,优选地 0.6 < |k| < 1.5,以及最优选地 0.8 < |k| < 1.2。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系数k实质上等于+1。
20.根据权利要求16至19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以下步骤-将第二可视图案施加至第二幅状材料,所述第二可视图案与所述第一可视图案 类似或不同,-形成所述第一幅状材料(1 和所述第二幅状材料的中间幅(13),-当折叠所述中间幅时,将所述第一幅状材料(1 和所述第二幅状材料交错折 叠,所述第一幅状材料形成中间幅的第一平坦表面,而所述第二幅状材料形成中间幅的相 反的平坦表面,由此每个所述平坦表面都具有可视图案,并独立于另一个平坦表面地满足 如权利要求16中所定义的方程L = η · r+k · t。
21.根据权利要求16至20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以下步骤-在分离线(18)处穿孔或切割中间幅,其中分离线(18)之间的距离被选择成提供具有 合适大小的片(14)。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线(18)被定位成使得每个片 与下一个片(14)大体以一个板的长度重叠。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堆叠(1),包括一个或更多幅状材料(12、23),所述幅状材料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可视图案(20),其中在堆叠的面侧(2)上看到的图案为边缘图案(21)。还提供了一种生产此堆叠的方法。
文档编号A47K10/16GK102098949SQ200880130386
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17日
发明者A·安德松 申请人:Sca卫生用品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