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散热风扇的电热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100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散热风扇的电热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热锅,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有散热风扇的电热锅。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热锅主要由锅壳体、陶瓷或紫砂内胆和加热装置构成,上述加热装置一 般设在锅壳体和内胆之间,加热装置与内胆相接触而产生热传递。电热锅的加热装置,已经 从传统的对电热锅内胆底部加热的方式,改进成为对电热锅内胆的底部和周边同时加热的 方式,这不仅可以提高加热效率,而且可以优化内胆受热的均匀性,但与此同时,高热效以 及内胆四周加热装置与锅壳体外壳间的近距离,也导致需要通过外壳散发出去的余热量更 大,外壳温度因此升高,这不仅限制了功率容积比的提高,而且限制了外壳材料的选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能有效控制锅壳温度的电热锅,从而 减少锅壳温度限制对功率容积比及外壳材料选用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加以实现电热锅,包含锅壳体、内胆、加热装置及 温控器,加热装置设置在锅壳体与内胆之间,锅壳体为内外夹层结构,由外层的外壳与内层 的内衬套组成,内衬套的侧壁及底部均设置有若干通孔,锅壳体外壳的底部也设置有通孔, 锅壳体的夹层内设置有散热风扇,内胆顶部与锅壳体的接合处设置有能让余热散发的气流 通道。 采用这种结构的电热锅,在锅壳体上形成了一个空气流通的通路,并通过底部的 散热风扇工作,迫使空气流动,将余热通过空气传导出去,从而锅壳体的温度控制在一定的 范围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散热效果好,可大大的减少锅壳温度限制 对功率容积比及外壳材料选用的影响。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包 括但不仅限于附图与实施例所公开的内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锅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该电热锅包含有锅壳体、内胆2、桶状加热板3及温控器4,锅壳体包 括底部设进气孔5的外壳1,以及用抗热材料制成的内衬套6,内衬套6呈桶状结构,桶壁及 桶底上均开设有通孔ll,外壳1与内衬套形成一个封闭的外壳腔7,外空腔内安置有一风扇 8,内衬套所围成的内腔内安置有内胆2、桶状加热板3及温控器4,内胆2的托边上设置有凸块9,装配时,因为凸块9的存在,内胆与锅壳体的贴合处形成排气缝隙10。从而形成了 一个从底座进气孔5进入,透过内衬套6上的通孔11后,沿内衬套6内壁与桶状加热板3 之间的空隙上升,最后从排气缝隙10流出的空气对流通路。 在使用的时候,风扇8工作,迫使空气沿前述空气通路流动,从而带出大部分的余 热,保持外壳工作在较低的温度。
权利要求电热锅,包含锅壳体、内胆(2)、加热装置(3)及温控器(4),加热装置(3)设置在锅壳体与内胆(2)之间,其特征在于锅壳体为内外夹层结构,由外层的外壳(1)与内层的内衬套(6)组成,内衬套的侧壁及底部均设置有若干通孔(11),锅壳体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通孔(5),锅壳体的夹层内设置有散热风扇(8),内胆顶部与锅壳体的接合处设置有能让余热散发的气流通道(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散热风扇的电热锅,其锅壳体为内外夹层结构,由外层的外壳(1)与内层的内衬套(6)组成,夹层内设置有散热风扇(8),内衬套的侧壁及底部、外壳的底部均设置有通孔,内胆顶部与锅壳体的接合处设置有气流通道(10),从而在锅壳体上形成了一个空气流通的通路,通过底部的散热风扇工作,可迫使空气流动,将余热带出,此种电热锅散热性能好,锅壳温度限制对功率容积比及外壳材料选用的影响小。
文档编号A47J36/00GK201542399SQ20092024353
公开日2010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7日
发明者唐远贵 申请人:唐远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