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式炸锅及其加热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209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干式炸锅及其加热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式炸锅,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加热盖结构的干式炸锅。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已经发展出许多新颖的厨房电器用品,以取代传统上利用
瓦斯炉与锅子进行蒸、煮、炒、炸的烹调方式,借此提升家庭生活的便利性。
例如,已知有一种干式炸锅,其主要包括一外锅体、容置于外锅体内的一内锅体、
安装于内锅体底下的一马达、凸伸于内锅体底面且受马达驱动的一搅拌叶片、设置于内锅
体外侧的一热风产生装置、及罩盖于外锅体的一盖体。通过热风产生装置产生出高温气流
并将此高温气流吹入内锅体中,再配合搅拌叶片的搅拌,就能利用少许油量烤炸内锅体中
所放置的食材。 然而,实际上,此种干式炸锅具有以下的问题第一,整个干式炸锅的结构相当复 杂,由于内锅体底下装有马达,因此马达必须额外连接一减速机构以带动搅拌叶片,同时热 风产生装置是位于内锅体外侧,所以必须额外设置气流引导隔板或通道,方能顺利地引导 高温气流从热风产生装置进入内锅体中,如此一来,势必增加整个干式炸锅的体积及其所 占据的空间,而且还会限縮内锅体的体积而减少内锅体中所能放入的食材量;第二,由于此 种干式炸锅是以高温气流进行烤炸,所以必须设置进气与排气通道,因此不仅结构复杂,同 时还增添在清洁内锅体及外锅体时的不便;第三,由于排出的气流内含有油质,可能会累积 于内部零件上而形成油垢,最后导致零件故障,而降低整个干式炸锅的使用寿命。 所以,如何解决上述的问题点,即成为本实用新型所改良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式炸锅,其结构简单,操作与清洗均相当方 便,且有效分隔内部零件而不容易堆积油垢,借此延长其使用寿命。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干式炸锅用的加热盖结构,其特征在
于,包括 —盖体; —致动器,安装在该盖体内部,该致动器凸伸有一驱动轴; —加热器,形成于该致动器下方,该加热器包含连接该盖体的一分隔盘及固定在 该分隔盘的一加热组件;以及 —减速机构,安置于该分隔盘上,该减速机构包含供该驱动轴驱动而旋转的一减 速齿轮组及受该减速齿轮组传动而旋转的一传动轴。 上述的干式炸锅用的加热盖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加热组件为一卤素加热管。 上述的干式炸锅用的加热盖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接至该传动轴并受该传 动轴传动而旋转的一搅拌叶。 上述的干式炸锅用的加热盖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传动轴的自由端成型有一定位段,该搅拌叶具有供该定位段嵌入的一限位孔。 上述的干式炸锅用的加热盖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接至该传动轴并受该传 动轴传动而旋转的一穿接件。 上述的干式炸锅用的加热盖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该穿接件并受该穿接 件驱动而旋转的一搅拌叶。 上述的干式炸锅用的加热盖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传动轴的自由端成型有一外螺 纹,该穿接件具有与该外螺纹相互螺接的一内螺孔,该穿接件远离该内螺孔的一自由端上 成型有一驱动齿,该搅拌叶具有供该驱动齿嵌入的一限位孔。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干式炸锅,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体,具有一食材容腔及形成于该食材容腔顶部的一开口 ; —加热盖结构,对应罩盖于该锅体的该开口上,该加热盖结构包含 —盖体; —致动器,安装在该盖体内部,该致动器凸伸有一驱动轴; —加热器,形成于该致动器下方,该加热器包含连接该盖体的一分隔盘及固定在 该分隔盘的一加热组件;以及 —减速机构,安置于该分隔盘上,该减速机构包含供该驱动轴驱动而旋转的一减
速齿轮组及受该减速齿轮组传动而旋转的一传动轴;以及 —搅拌叶,置设于该食材容腔内部并受该传动轴传动而旋转。 上述的干式炸锅,其特征在于,该加热组件为一卤素加热管。 上述的干式炸锅,其特征在于,该传动轴的自由端成型有一定位段,该搅拌叶具有 供该定位段嵌入的一限位孔。 上述的干式炸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接至该传动轴与该搅拌叶之间并受该传 动轴传动而旋转的一穿接件。 上述的干式炸锅,其特征在于,该传动轴的自由端成型有一外螺纹,该穿接件具有 与该外螺纹相互螺接的一内螺孔,该穿接件远离该内螺孔的一自由端上成型有一驱动齿, 该搅拌叶具有供该驱动齿嵌入的一限位孔。 上述的干式炸锅,其特征在于,该锅体的一底表面成型有一中心凸柱,该搅拌叶能 够旋转地承托于该中心凸柱上。 上述的干式炸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外壳体,该加热盖结构枢接至该外壳体的
一侧缘,且该锅体承放于该外壳体内。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功效 由于本实用新型是以加热盖结构的加热器直接对锅体中的食材加热,并非运用高 温气流进行加热,所以不需要设置热风产生装置或输热扇叶;而且,致动器与减速机构均设 置于盖体内而非在锅体周围,如此一来,不仅简化锅体的内部结构,而且还能够充分扩大锅 体的体积。 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主要仅包括加热盖结构、锅具、及搅拌叶三个可彼此分离的 部件,并且加热盖结构具有分隔盘,用以将盖体与锅体有效分隔开来,因此油脂不易喷溅到 盖体内部而弄脏盖体内的其它零件。当使用完毕时,使用者仅需分开清洗锅体、搅拌叶及擦 拭部分加热盖结构即可,清洗相当方便。[0035] 再者,由于设置有分隔盘,所以加热盖结构的内部零件也不容易累积油垢,故此能 延长干式炸锅的使用寿命。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 的限定。

图1本实用新型的干式炸锅的立体组合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盖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盖结构与一锅体的立体分解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干式炸锅的组合剖面图; 图5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加热盖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6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加热盖结构、一搅拌叶、及一锅体的立体分解图; 图7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干式炸锅的组合剖面图; 图8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干式炸锅的组合剖面图。 其中,附图标记 1干式炸锅 10加热盖结构 11盖体 lll盖板 112操作部 1121操作面板 1122提把 1123散热孔 12致动器 121驱动轴 1211外螺纹 1212驱动键 13散热叶轮 131中心通孔 132叶片 14减速机构 141壳罩 142减速齿轮组 143传动轴 1431定位段 1432外螺纹 15加热器 151分隔盘 1511凹槽[0070]1512通孔152加热组件16护板161中心孔162网孔17枢轴20锅体21开口22折缘23中心凸柱24定位杆241插销242承托面25螺柱S食材容腔30搅拌叶31限位孔32叶片33定位柱40螺帽50穿接件51内螺孔52驱动齿60外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将配合图式说明如下,然而所附图式仅 作为说明用途,并非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1至图4,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干式炸锅 及其加热盖结构,此干式炸锅1主要包括一加热盖结构10、一锅体20、及一搅拌叶30。如图 1所示,使用时,食材放置于锅体20内,加热盖结构10与搅拌叶30组合在一起并罩盖于锅 体20上,而使搅拌叶30能够搅拌锅体20内的食材。 如图2所示,加热盖结构10包括一盖体11、一致动器12、一散热叶轮13、一减速 机构14、一加热器15、及一护板16。 盖体11是由一盖板111及凸伸于盖板111上的一操作部112所构成;盖板111呈 圆形且具有一中央开口 ,用以对应罩盖于锅体20上;操作部112 (图1)为一中空圆筒体,其 上表面设有一操作面板1121及一提把1122 ;操作面板1121上具有多个按钮,用以设定并 控制干式炸锅1所欲到达的温度与加热时间;使用者可握持提把1122以便掀开加热盖结构 10或将加热盖结构10罩盖于锅体20上。操作部112邻近盖板111的周围设有多个散热孔1123,用以将操作部112内的致动器12与加热器15所产生的热量散逸到外部。 致动器12安装在盖体11的操作部112内,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致动器12
为一马达;致动器12朝盖板111凸伸有一驱动轴121,驱动轴121的中段处设有一对止挡
销及外螺纹1211,在外螺纹1211驱动轴121的自由端成型有一直径縮小的驱动键1212,此
驱动键1212具有一定位段(图未示),用以定位并驱动所连接的减速机构14。 散热叶轮13具有一中心通孔131及自该中心通孔131朝外径向延伸的多个叶片
132,借由使驱动轴121穿过中心通孔131直到抵紧止挡销,然后以一紧定螺帽133锁固于
驱动轴121中段处的外螺纹1211上,便可将散热叶轮13固定于驱动轴121上并与驱动轴
121同步旋转。叶片132的外形被设计成能够使其旋转时从散热孔1123吸入冷空气,而此
气流最终由盖板111与操作部112之间环设的排气孔排出,而使致动器12的工作温度保持
在一允许的正常范围内。 如图4所示,减速机构14包含一壳罩141、位于壳罩141内且供驱动轴121驱动 而旋转的一减速齿轮组142、及受该减速齿轮组142传动而旋转的一传动轴143。壳罩141 的上表面具有一中央通孔(图未示),可供驱动轴121插入,而使驱动轴121末端的驱动键 1212带动壳罩141内部的减速齿轮组142作旋转;壳罩141的下表面亦具有可供传动轴143 穿出的一中心通孔。减速齿轮组142是由多数个不同直径的大小齿轮及惰轮所共同组成, 其中一齿轮的轴孔供驱动轴121的驱动键1212插接并受其驱动,另一齿轮则固接在传动轴 143上,中间的各惰轮则分别套接在各枢轴,并借助各齿轮及各惰轮的齿速比来达到减速效 果的传动;如此即可在驱动轴121及传动轴143之间产生极大的减速作用。 加热器15包含一分隔盘151及固定于分隔盘151上的一加热组件152 ;分隔盘 151是以螺丝组接至盖体11的盖板111内缘,且分隔盘151的顶表面中央成型有供减速机 构14承放的一凹槽1511及供传动轴143穿设的一通孔1512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 加热组件152为一卤素加热管,其外形对应于分隔盘151而制作成圆环状;由于卤素加热管 的加热速度很快,比传统电热型加热管更加省电,且卤素加热管所产生的光热能具有热对 流、热传导及热穿透三种传热方式,能使食材表面所涂覆的油脂迅速到达高温,且光热能可 渗透食材表面而熟化食材;加上分隔盘151的表面能够反射加热组件152所产生的光热能, 因此,本实用新型运用卤素加热管的加热器15能够以光热辐射的方式对食材直接加热,其 效率胜过现有的电热型加热器或热风型加热器。 护板16是用以罩盖于加热器15的分隔盘151底面,以防止使用者不慎被加热组 件152所烫伤;护板16为一圆盘状,其具有供传动轴143穿接的一中心孔161及布设于表 面上的多个网孔162 ;加热组件152所产生的光热能可经由这些网孔162而传递到底下的 食材上。 如图2及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减速机构14的传动轴143末端通过 一螺帽40而连接有搅拌叶30 ;传动轴143的自由端具有一定位段1431及一外螺纹1432, 而搅拌叶30的中心开设有一限位孔31及环设于限位孔131周围的一叶片32,限位孔31的 轮廓是对应于传动轴143的定位段1431,故此,当以螺帽40将搅拌叶30锁固于传动轴143 的自由端时,传动轴143的定位段1431可带动搅拌叶30的限位孔31,致使搅拌叶30可与 传动轴143同步旋转而令叶片32搅拌食材,借此使食材得以均匀地受热。 参考图3及图4,锅体20为一中空圆筒体,其具有位于内部的一食材容腔S及形成于食材容腔S顶部的一开口 21及,开口 21的周缘成型有供盖体ll的盖板lll承托的一 折缘22 ;当加热盖结构10的上述零件依序组装好之后(包括搅拌叶30),此加热盖结构10 可罩盖于锅体20的开口 21,锅体20的深度可供搅拌叶30置入食材容腔S内,而不会妨碍 搅拌叶30的旋转搅拌。 参考图5至图7,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差异在 于搅拌叶30为一分离式组件,而非锁固于加热盖结构10上。搅拌叶30为分离式的设计其 优点在于使搅拌叶30的清洗与更换较为便利。由于本实施例的其它零件大致上与前述实 施例相同,故省略相同说明以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搅拌叶30与加热盖结构10的连接方式叙述如下减速机构14的 传动轴143的自由端设有外螺纹1432,但此自由端额外螺接一穿接件50 ;穿接件50具有与 外螺纹1432相互螺接的一内螺孔51及位于底端的一驱动齿52,此驱动齿52的轮廓对应于 搅拌叶30的限位孔31的轮廓,故此,传动轴143可带动穿接件50同步旋转,然后,穿接件 50的驱动齿52可带动搅拌叶30作旋转。 另一方面,由于搅拌叶30为一分离式组件,为了使搅拌叶30能够稳固地被驱动齿 52所驱动,所以锅体20的底面中心处对应于穿接件50的位置成型有一中心凸柱23,此中 心凸柱23具有一通孔,可供一定位杆24及一螺栓25(图7)穿接锁固,定位杆24的顶端成 型有一直径縮小的插销241,而与定位杆24之间形成一承托面242 ;搅拌叶30在限位孔31 的底下成型有一定位柱33,此定位柱33具有供插销241插入的一孔洞,借此搅拌叶30的定 位柱33可承托于定位杆24的承托面242上,而得以在锅体20的底表面上平稳地旋转。通 过彼此尺寸的配合,当搅拌叶30插置于锅体20的定位杆24上,且加热盖结构10罩盖于锅 体20上时,穿接件50的驱动齿52可嵌入搅拌叶30的限位孔31内而带动搅拌叶30作旋 转,借此搅拌锅体20的食材容腔S内所放置的食材。 参考图8,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差异在于加 热盖结构10以枢轴17连接至一外壳体60的一侧缘,而锅体20则承放于外壳体60内,借 此整体形成一旋臂式设计。 虽然已经借由上述较佳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仍 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产生一些局部修改,例如散热叶轮13除了设置于致动器12与减速机构 14之间,也可以设置于致动器12上方,而改以抽出热空气的方式将致动器12所产生的热量 排出盖体ll外;搅拌叶30的叶片32轮廓可加以变化而非仅局限于图形所示的叶片形状而 已,或具有多个叶片;搅拌叶30的中央向下凸伸出一中空轴部,此中空轴部直接套设于锅 体20底面的中心凸柱23上,如此搅拌叶30可直接承托于锅体20底面的中心凸柱23而平 稳地旋转。 另外,虽然说明书中以薯条作为食材,但本实用新型的干式炸锅也可以运用于烤 炸其它小型食材上,例如四季豆、玉米粒、火腿丁、青豆仁、薯球、麦克鸡块、香肠等。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 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 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干式炸锅用的加热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盖体;一致动器,安装在该盖体内部,该致动器凸伸有一驱动轴;一加热器,形成于该致动器下方,该加热器包含连接该盖体的一分隔盘及固定在该分隔盘的一加热组件;以及一减速机构,安置于该分隔盘上,该减速机构包含供该驱动轴驱动而旋转的一减速齿轮组及受该减速齿轮组传动而旋转的一传动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炸锅用的加热盖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加热组件为一卤 素加热管。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炸锅用的加热盖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接至该传 动轴并受该传动轴传动而旋转的一搅拌叶。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式炸锅用的加热盖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传动轴的自由端 成型有一定位段,该搅拌叶具有供该定位段嵌入的一限位孔。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炸锅用的加热盖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接至该传 动轴并受该传动轴传动而旋转的一穿接件。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干式炸锅用的加热盖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该穿接 件并受该穿接件驱动而旋转的一搅拌叶。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干式炸锅用的加热盖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传动轴的自由端 成型有一外螺纹,该穿接件具有与该外螺纹相互螺接的一内螺孔,该穿接件远离该内螺孔 的一 自由端上成型有一驱动齿,该搅拌叶具有供该驱动齿嵌入的一限位孔。
8. —种干式炸锅,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锅体,具有一食材容腔及形成于该食材容腔顶部的一开口; 一加热盖结构,对应罩盖于该锅体的该开口上,该加热盖结构包含 一盖体;一致动器,安装在该盖体内部,该致动器凸伸有一驱动轴;一加热器,形成于该致动器下方,该加热器包含连接该盖体的一分隔盘及固定在该分 隔盘的一加热组件;以及一减速机构,安置于该分隔盘上,该减速机构包含供该驱动轴驱动而旋转的一减速齿 轮组及受该减速齿轮组传动而旋转的一传动轴;以及一搅拌叶,置设于该食材容腔内部并受该传动轴传动而旋转。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干式炸锅,其特征在于,该加热组件为一卤素加热管。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干式炸锅,其特征在于,该传动轴的自由端成型有一定位 段,该搅拌叶具有供该定位段嵌入的一限位孔。
11.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干式炸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接至该传动轴与该搅拌叶 之间并受该传动轴传动而旋转的一穿接件。
12.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干式炸锅,其特征在于,该传动轴的自由端成型有一外螺 纹,该穿接件具有与该外螺纹相互螺接的一内螺孔,该穿接件远离该内螺孔的一自由端上 成型有一驱动齿,该搅拌叶具有供该驱动齿嵌入的一限位孔。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干式炸锅,其特征在于,该锅体的一底表面成型有一中心凸柱,该搅拌叶能够旋转地承托于该中心凸柱上。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干式炸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外壳体,该加热盖结构枢 接至该外壳体的一侧缘,且该锅体承放于该外壳体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关于干式炸锅及其加热盖结构,此加热盖结构包括一盖体、一致动器、一加热器、及一减速机构。致动器安装在盖体内部并凸伸有一驱动轴;加热器形成于致动器下方,且包含连接盖体的一分隔盘及固定在分隔盘的一加热组件;减速机构安置于分隔盘上,且包含供驱动轴驱动而旋转的一减速齿轮组及受减速齿轮组传动而旋转的一传动轴。传动轴可卸离地组接有一搅拌叶,用以搅拌干式炸锅内所放置的食材。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其操作、清洗与维护均相当方便,因此能够延长其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A47J37/12GK201529027SQ20092026711
公开日2010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8日
发明者张贵堂 申请人:宏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