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红外加热分体式电炒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4925阅读:5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远红外加热分体式电炒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远红外加热分体式电炒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房用具,特别是一种远红外加热分体式电炒锅。背景技术
现有烹调用的电炒锅通常分成整体式电炒锅和分体式电炒锅,整体式电炒锅结构 紧凑、传热效率高,但因锅体与底座不能分开使用,故使用及清洗非常不方便;而分体式电 炒锅的使用及清洗均比较方便,但一般的分体式电炒锅均是把管状电热元件的发热板或电 阻丝置于锅体的底部,通电后加热锅体,这种结构的分体式电炒锅加热升温慢,传热效果 差,热效率很低;而且使用时也容易漏电,其操作非常不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远红外加热分体式电炒锅,以解决现 有的分体式电炒锅所存在的加热升温慢、传热效果差、热效率很低、操作不安全的不足之 处。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远红外加热分体式电炒锅,包括锅盖、锅 体、与锅体分开设置的底座及锅脚,底座外侧安装有电源开关总成,所述的远红外加热分体 式电炒锅还包括安装于底座内并与锅体分开设置的远红外加热器,该远红外加热器主要由 加热器壳体、位于加热器壳体内的远红外加热元件以及隔热保温材料构成,所述的加热器 壳体包括加热器导热面板、底板以及侧板,所述的锅体放置在加热器导热面板上,隔热保温 材料设置在远红外加热元件与加热器壳体的底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远红外加热元件可以是包括远红外加热
管和反光盘,反光盘上设有与远红外加热管相对应的弧形聚光面,并且反光盘的盘缘紧贴
加热器导热面板的底部,远红外加热管安装在加热器导热面板与反光盘之间; 也可以是陶瓷远红外辐射元件,该陶瓷远红外辐射元件包括陶瓷支承板和安装在
陶瓷支承板下方的电热丝,陶瓷支承板紧贴安装在加热器导热面板的底部,并在该陶瓷支
承板的板面上涂覆有一层由远红外材料制成的远红外加热辐射层。 所述的远红外加热器内还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并在电源开关总成内还安装有调温 器,该温度传感器通过线路与调温器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加热器导热面板或是用铝板或不锈钢 板或陶瓷远红外辐射元件制造而成,或是用铸铁铸造而成;该加热器导热面板的形状为平 面状或凹面状。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技术方案是所述的锅体或是采用不锈钢制成,该锅体的内腔 是均匀平整的粗糙面或是密集均匀平整的麻面,锅体的底部为平底状或尖底状,并在锅体 外侧的底部覆合有一层铝板;或是采用铸铁铸成,该锅体底部为平底状或尖底状,并在锅体 底部铸造有数个定位柱。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之远红外加热分体式电炒锅与现有的分体式电炒锅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加热升温快、传热效果好、热效率高 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有安装于底座内并与锅体分开设置的远红外加热器,该远红 外加热器主要由加热器壳体、位于加热器壳体内的远红外加热元件以及隔热保温材料构 成,其中远红外加热元件可以采用卣素石英灯管等远红外加热管,该远红外加热管通电后 管内灯丝能瞬时发出2300度以上的远红外光波,而且由于反光盘的作用,几乎可使全部的 远红外光波都辐射到加热器导热面板上,使加热器导热面板迅速产生高温,并将热量传递 给放置在加热器导热面板上的锅体底部,从而可快速加热锅体;此外,远红外加热元件也可 以采用由涂覆有远红外材料的陶瓷支承板和电热丝组成的陶瓷远红外辐射元件,通过加热 该陶瓷远红外辐射元件,可辐射出3-150 ym波长的远红外线加热锅体的底部。因此,本实 用新型的加热升温快,传热效果好而且热效率很高。 2、操作安全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安装于底座内并与锅体分开设置的远红外加热器代替了原 有直接安装在锅体底部的管状电热元件,可避免管状电热元件容易漏电所带来的危险事 故,其操作比较安全。 3、能够实现快速、准确地调温及自动恒温,能做到无油烟烹调 由于本实用新型在远红外加热器内还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并在电源开关总成内还
安装有通过线路与温度传感器相连的调温器。温度传感器把探测到的温度信号传送到电源
开关总成内的调温器,使锅体达到预设的烹调温度后电源开关总成能自动通断电源,从而
能迅速、准确地调温和自动恒温,而且在炒菜时能随意调节油温,使食油不会超过要求的加
热温度,因此,本实用新型还能成为有益健康的真正的无油烟锅。 4、节能效果好 由于本实用新型具有加热升温快,传热效果好而且热效率高的特点,而且在锅体 达到预调的烹调温度后能自动恒温,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好的节能效果,从而可降低其 使用成本,使本产品更易于推广使用。 5、功能多样化 本实用新型换用不同材料如金属、陶瓷、玻璃等制成成套的不同形状的锅体,能完 成炒菜、煮饭、煎炸、蒸炖、烘烤、无油烟烹调、高温爆炒等多种功能的厨房烹调工作。 6、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易于推广使用。 7、本实用新型还能解决不锈钢锅体容易粘锅和导热性能差的问题 众所周知,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的锅体由于不生锈、清洁卫生、外形美观,很受人
欢迎,但是由于烹调时食物容易粘锅而且导热性能差阻碍了不锈钢锅体的进一步发展,本
实用新型的锅体采用不锈钢制成时,将锅体内腔表面加工成密集而均匀平整的麻点或者是
平整的粗糙面,使锅体受热后食油不易流走,在被烹调食物和锅体之间附有一层油膜隔离
而不易粘锅,从而可以解决不锈钢锅烹调时食物容易粘锅的问题;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在
不锈钢锅体外侧底部覆合有一层导热性能良好的铝板,以解决不锈钢锅体导热性能差的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之远红外加热分体式电炒锅的技术特征作 进一步的说明。
图1:实施例-一所述远红外加热分体式电炒锅的结构示意图图2:实施例-一所述锅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实施例-一所述远红外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实施例—二所述远红外加热分体式电炒锅的结构示意图图5:实施例—二所述远红外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主要元件标号如下 1-锅盖,2-锅体,21_内腔,22-铝板,23-定位柱,3-底座,4-锅脚,5_电源开关 总成,51-调温器,6-远红外加热器,61-加热器壳体,611-加热器导热面板,612-底板, 613-侧板,62-远红外加热元件,621-远红外加热管,622-反光盘,6221-弧形聚光面, 623-陶瓷支承板,624-电热丝,625-远红外加热辐射层,63-隔热保温材料,64-温度传感 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图1中公开的是一种远红外加热分体式电炒锅,它包括锅盖1、锅体2、与锅体2分 开设置的底座3及锅脚4,其中锅体2采用不锈钢制成,该锅体2的内腔21是密集均匀平 整的麻面,锅体的底部为平底状,并在锅体2外侧的底部覆合有一层铝板21 (参见图2),底 座3外侧安装有电源开关总成5 ;所述的远红外加热分体式电炒锅还包括安装于底座内并 与锅体分开设置的远红外加热器6,该远红外加热器6由加热器壳体61、位于加热器壳体内 的远红外加热元件62以及隔热保温材料63构成,所述的加热器壳体61由加热器导热面板 611、底板612以及侧板613构成,其中加热器导热面板611是用不锈钢板制造而成,其形状 为平面状,该加热器导热面板611上放置锅体2 ;所述的远红外加热元件62包括远红外加 热管621-卤素石英灯管和反光盘622,反光盘622设有与远红外加热管621相对应的弧形 聚光面6221,以便使远红外光全部聚焦到加热器导热面板上,并且反光盘622的盘缘紧贴 加热器导热面板611的底部,远红外加热管621安装在加热器导热面板611与反光盘622 之间(参见图3);所述的隔热保温材料63设置在远红外加热元件62与加热器壳体的底板 612之间,以减少热量的散失;此外,所述的远红外加热器6内还安装有温度传感器64,并在 电源开关总成5内还安装有调温器51,该温度传感器64通过线路与调温器51相连。 作为本实施例一的一种变换,所述的锅体2的内腔21也可以是均匀平整的粗糙 面,锅体的底部也可以是尖底状。 作为本实施例一的又一种变换,所述的锅体也可以采用铸铁铸成,并在锅体底部
铸造有定位柱。
实施例二 图4中公开的是另一种远红外加热分体式电炒锅,它包括锅盖1、锅体2、与锅体2 分开设置的底座3及锅脚4,其中锅体2采用铸铁铸成,该锅体底部为平底状,并在锅体底部 铸造有数个定位柱23,底座3外侧安装有电源开关总成5 ;所述的远红外加热分体式电炒锅 还包括安装于底座内并与锅体分开设置的远红外加热器6,该远红外加热器6由加热器壳体61、位于加热器壳体内的远红外加热元件62以及隔热保温材料63构成,所述的加热器壳 体61由加热器导热面板611、底板612以及侧板613构成,其中加热器导热面板611是用铝 板制造而成,其形状为平面状,该加热器导热面板611上放置锅体2 ;所述的远红外加热元 件62为陶瓷远红外辐射元件,该陶瓷远红外辐射元件包括陶瓷支承板623和安装在陶瓷支 承板623下方的电热丝624,陶瓷支承板623紧贴安装在加热器导热面板611的底部,并在 该陶瓷支承板623的板面上涂覆有一层由远红外材料制成的远红外加热辐射层625 (参见 图5);所述的隔热保温材料63设置在远红外加热元件62与加热器壳体的底板612之间, 以减少热量的散失;此外,所述的远红外加热器6内还安装有温度传感器64,并在电源开关 总成5内还安装有调温器51,该温度传感器64通过线路与调温器51相连。 作为本实施例二的一种变换,所述的远红外加热元件62也可以不包括陶瓷支承 板623,而是直接在加热器导热面板611上涂覆一层由远红外材料制成的远红外加热辐射 层。 作为本实施例二的又一种变换,所述的锅体底部也可以是尖底状;并且锅体2也 可以如实施例一一样,采用不锈钢制成,该锅体2的内腔21是均匀平整的粗糙面或是密集 均匀平整的麻面,锅体的底部为平底状或尖底状,并在锅体2外侧的底部覆合有一层铝板 21。 作为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一种变换,所述的加热器导热面板611可以是用 铝板或不锈钢板或陶瓷制造而成,或是用铸铁铸造而成;该加热器导热面板的形状可以是 平面状,也可以是凹面状。
权利要求一种远红外加热分体式电炒锅,包括锅盖(1)、锅体(2)、与锅体(2)分开设置的底座(3)及锅脚(4),底座(3)外侧安装有电源开关总成(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远红外加热分体式电炒锅还包括安装于底座内并与锅体分开设置的远红外加热器(6),该远红外加热器(6)主要由加热器壳体(61)、位于加热器壳体内的远红外加热元件(62)以及隔热保温材料(63)构成,所述的加热器壳体(61)包括加热器导热面板(611)、底板(612)以及侧板(613),所述的锅体(2)放置在加热器导热面板(611)上,隔热保温材料(63)设置在远红外加热元件(62)与加热器壳体的底板(612)之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加热分体式电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远红外加热 元件(62)包括远红外加热管(621)和反光盘(622),反光盘(622)设有与远红外加热管 (621)相对应的弧形聚光面(6221),并且反光盘(622)的盘缘紧贴加热器导热面板(611) 的底部,远红外加热管(621)安装在加热器导热面板(611)与反光盘(622)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加热分体式电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远红外加热 元件(62)为陶瓷远红外辐射元件,该陶瓷远红外辐射元件包括陶瓷支承板(623)和安装 在陶瓷支承板(623)下方的电热丝(624),陶瓷支承板(623)紧贴安装在加热器导热面板 (611)的底部,并在该陶瓷支承板(623)的板面上涂覆有一层由远红外材料制成的远红外 加热辐射层(625)。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远红外加热分体式电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远 红外加热器(6)内还安装有温度传感器(64),并在电源开关总成(5)内还安装有调温器 (51),该温度传感器(64)通过线路与调温器(51)相连。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远红外加热分体式电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 热器导热面板(611)是用铝板或不锈钢板或陶瓷远红外辐射元件制造而成,或是用铸铁铸 造而成;该加热器导热面板的形状为平面状或凹面状。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远红外加热分体式电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器导热 面板(611)或是用铝板或不锈钢板或陶瓷远红外辐射元件制造而成,或是用铸铁铸造而 成;该加热器导热面板的形状为平面状或凹面状。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远红外加热分体式电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 体(2)采用不锈钢制成,该锅体(2)的内腔(21)是均匀平整的粗糙面或是密集均匀平整的 麻面,锅体的底部为平底状或尖底状,并在锅体(2)外侧的底部覆合有一层铝板(21)。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远红外加热分体式电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体(2)采 用不锈钢制成,该锅体(2)的内腔(21)是均匀平整的粗糙面或是密集均匀平整的麻面,锅 体的底部为平底状或尖底状,并在锅体(2)外侧的底部覆合有一层铝板(21)。
9.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远红外加热分体式电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体 (2)采用铸铁铸成,该锅体底部为平底状或尖底状,并在锅体底部铸造有数个定位柱(23)。
10.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远红外加热分体式电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体(2)采 用铸铁铸成,该锅体底部为平底状或尖底状,并在锅体底部铸造有数个定位柱(23)。
专利摘要一种远红外加热分体式电炒锅,涉及一种厨房用具,包括锅盖、锅体、与锅体分开设置的底座及锅脚,还包括安装于底座内并与锅体分开设置的远红外加热器,该远红外加热器由加热器壳体、位于加热器壳体内的远红外加热元件及隔热保温材料构成,所述的加热器壳体包括加热器导热面板、底板以及侧板,锅体放置在加热器导热面板上,隔热保温材料设在远红外加热元件与加热器壳体的底板之间;远红外加热元件可以是远红外加热管和反光盘,也可以是陶瓷远红外辐射元件。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升温快,传热效果好、热效率很高,能高温爆炒也能无油烟烹调,操作安全,能迅速、准确地调温及自动恒温,具有节能、功能多样化、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等优点,易于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A47J27/00GK201492271SQ20092030824
公开日2010年6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18日
发明者邓定辉 申请人:邓定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