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旋转的炊具手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8813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旋转的炊具手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庭生活用品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可旋转的炊具手柄。
背景技术
炊具上的手柄部分,主要功能是方便移动炊具,当不需要移动炊具时,手柄部分会 占用一定的空间,手柄占用空间的部分,有时候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的不便。如在餐桌上影响 其它炊具的放置。或者因手柄占用的空间,使炊具不能被放入微波炉或冰箱等。另外手柄 也会对炊具的运输带来不方便,使单位空间内炊具的运输数量大大减少。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物资的丰富,家庭厨房中的炊具 越来越多,使用炊具的场合也多种多样,对炊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节省炊具手柄占用 的空间,人们设计出了可拆卸的炊具手柄,如中国专利号200820086196. 0,名称为可拆 卸的炊具手柄。它极大的方便了炊具的储藏、运输,同时也使炊具的更加方便,如拆下过长 的手柄后可以方便地放到微波炉里烧制食物,可以和食物一起方便地放入冰箱冷藏,可以 方便的直接放在餐桌上等等,解决了因手柄过长,而微波炉或冰箱的宽度或深度有限不能 放入微波炉或的冰箱问题。但上述可拆卸的炊具手柄,操作较复杂,且手柄需要另外收藏拆卸后的炊具手柄, 使用过程中也存在方便之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节省空间的炊具手柄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提 出一种结构简单、对炊具材料无要求,使用操作方便,不需另外收藏可旋转的炊具手柄。它 通过握手部分的旋转,使其可由水平状态改变为竖立状态,从而大大节约了占用空间。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可旋转的炊具手柄,包括握手和 柄座,所述柄座上有安装孔,特征在于所述柄座内有可与握手分离或卡合的传动机构,握手 的两端为可旋转端面,可旋转端面内有与传动机构分离或卡合的孔穴,所述的握手可通过 可旋转端面与传动机构的分离或卡合从柄座的外侧旋转至柄座的下端。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按钮,二个联接板,二个传动轴和二个弹 簧;柄座上还包括二个空腔和一个通孔;所述按钮位于柄座上端的通孔内;每个联接板与 匹配的传动轴固定在一起,且传动轴位于柄座内的空腔内,二个空腔对称分布在柄座的后 端;按钮的一端与联接板接触,且按钮上与联接板接触的端面呈第一斜面,每个传动轴内有 放置弹簧的弹簧孔。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联接板通过销轴与传动轴固定在一起。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联接板上有卡槽,传动轴上有卡扣,所述卡槽与卡扣通过 扣合固定在一起。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按钮上有第一导向键,柄座上的通孔内有第一键槽,所述 的第一导向键位于第一键槽内。
4[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柄座上的空腔内的一端有弹簧槽,所述弹簧的一端定位 在弹簧槽内。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按钮与两个联接板接触的二个第一斜面中间有平面。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空腔内的侧壁上有第二键槽。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联接板包括位于空腔内与传动轴套装在一起的套环,和 位于空腔外与套环一体结构的连板;所述的连板与套环之间有横柱,横柱与连板和套环之 间形成滑动槽。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传动轴包括一端有可与可旋转端面上的孔穴分离或卡合 的凸块,位于中部的第一柱体,位于第一柱体的另一端的第二柱体,所述的第二柱体内为弹 簧孔,位于第一柱体上的第二导向键,所述的第二柱体上有卡扣。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联接板上有与按钮上的第一斜面接触的第二斜面。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联接板上有与按钮上的第一斜面接触的第二斜面。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空腔侧壁上有二个可限制联接板滑动距离的开口。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空腔侧壁上有二个可限制联接板滑动距离的开口,所述 的开口上有位于滑动槽内的导向块。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二个开口分别呈“~| ”字型和“ h"字型结构,并沿安装 孔对称布置。本实用新型可旋转的炊具手柄具有如下的优点①、结构简单,加工装配难度低。 主要配合为传动轴与柄座和握手的轴孔配合,是圆柱面配合。②、操作方便。按下按钮,即可 转动握手使其贴于锅身(炊具);将握手从贴于锅身(炊具)位转到工作水平位时,传动轴 自动将握手周向固定。③、握手与锅身(炊具)始终连接在一起,握手部分不需另外收藏, 安全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工作状态)。图2为图1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工作状态)。图3为图1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折叠状态)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柄座的结构示意图(主视方向)。图6A为本实用新型中握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B为本实用新型中握手的结构示意图(含局部剖视)。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联接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传动轴的一种结构立体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按钮的结构立体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柄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后视方向)。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联接板、按钮和传动轴的一种位置关系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柄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主视方向)。图13A、图13B为本实用新型中传动轴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1.柄座,2.握手,21.可旋转端面,22.孔穴,3.传动轴,31.第二导向键,32.凸块,33.第二柱体,34.卡扣,35.弹簧孔,36.第一柱体,4.按钮,41.第一斜面,42.第 一导向键,43.平面,5.联接板,50.连板,51.第二斜面,52.套环,53.滑动槽,54.卡槽, 55.横柱,6.弹簧,7.安装孔,8.开口,81.导向块,9.空腔,91.弹簧槽,92.第二键槽,10.传 动机构,11.通孔,12.销轴,13.第一键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发明的限定, 同时通过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参阅附图可知可旋转的炊具手柄,包括握手2和柄座1,所述柄座1上有安装孔 7,特征在于所述柄座1内有可与握手2分离或卡合的传动机构10,握手2的两端为可旋转 端面21,可旋转端面21内有与传动机构10分离或卡合的孔穴22(孔穴22与传动机构10 上的凸块进行配合来实现分离或卡合的功能)。握手2可通过可旋转端面21与传动机构 10的分离或卡合从柄座1的外侧旋转至柄座1的下端在设计中也可将可旋转端面21设计 为凸块的结构形式与传动机构10上的孔穴进行配合,或者采用其它现有的配合方式,均应 认定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传动机构10包括按钮4,二个联接板5,二个传动轴3和二个弹簧6 ;柄座1上还 包括二个空腔9,通孔11 ;所述按钮4位于柄座1上端的通孔11内;每个联接板5与匹配的 传动轴3固定在一起,并位于柄座1内的一个空腔9内,二个空腔9对称分布在柄座1的后 端;按钮4的一端与联接板5接触,且按钮4上与联接板5接触的端面呈第一斜面41,每个 传动轴3内有放置弹簧6的弹簧孔35 (如图2、图4、图11所示)。联接板5通过销轴12与传动轴3固定在一起,这是本实用新型中联接板5与传动 轴3连接的一种方式(如图2、图4所示),这种结构方式需要使用销轴12,结构较复杂,零 部件较多,且零部件之间固定的可靠性较差。联接板5上有卡槽54,传动轴3上有卡扣34,所述卡槽54与卡扣34通过扣合固定 在一起。这是本实用新型中联接板5与传动轴3连接的另一种方式(如图7、图11、图13A、 图13B所示),这种结构方式不需要使用销轴12,结构较简单。在开模时,可将联接板5和 传动轴3上的结构一次性成型。按钮4上有第一导向键42,柄座1上的通孔11内有第一键槽13,所述的第一导向 键42位于第一键槽13内(如图2、图9、图10所示),第一键槽13可限制第一导向键42的 运动方向和回弹行程,有定位和引向作用。柄座1上的空腔9内的一端有弹簧槽91,所述弹簧6的一端定位在弹簧槽91内 (如图2、图12所示),弹簧槽91与传动轴3内的弹簧孔35有定位弹簧的作用,使结构的运 动更加稳定、可靠。按钮与两个联接板5接触的二个第一斜面41中间有平面43(如图9所示),位于 两个第一斜面41之间的平面43,可缓冲弹簧回弹时第一斜面41与第二斜面51之间的51 之间的运动。空腔9内的侧壁上有第二键槽92 (如图10所示),第二导向键31位于第二键槽 92内,其主要作用是限制传动轴3的转动和限制传动轴3的运动行程。该结构可单独使用, 也可与开口 8上有位于滑动槽53内的导向块81同时使用,使传动轴3的完全不能转动,且 传动轴3的行程限制得更可靠。[0047]联接板5包括位于空腔9内与传动轴3套装在一起的套环52,和位于空腔9外与 套环52 —体结构的连板50 ;所述的连板50与套环18之间有横柱55,横柱55与连板50和 套环52之间形成滑动槽53。与联接板5直接通过销轴12与传动轴3固定在一起相比,这 种结构更稳定、可靠,使传动轴3完全不能转动。这种结构可单独使用,也可与“第二导向键 31位于第二键槽92内”的结构同时使用。传动轴3包括一端有可与可旋转端面21上的孔穴22分离或卡合的凸块32,位于 中部的第一柱体36,位于第一柱体36的另一端的第二柱体33,所述的第二柱体33 (第二柱 体的直径小于第一柱体的直径)内为弹簧孔35(如图8所示),这种结构可与通过销轴12 将联接板5与传动轴3固定在一起的结构配合使用。可使传动轴3与联接板5的结合更稳
定、可靠。第一柱体36上有第二导向键31,所述的第二柱体33上有卡扣34(如图13A、图 13B所示)。这种结构第二导向键31和卡扣34能使传动轴3的运动更可靠和稳定。联接板5上有与按钮4上的第一斜面41接触的第二斜面51,通过二个斜面之间的 移动,阻力更小,移动更平稳(如图1、图3、图11所示)。空腔9侧壁上有二个可限制联接板5滑动距离的开口 8,所述的开口 8上有位于滑 动槽53内的导向块81 (如图9所示)。导向块81有限制转动轴3转动的作用,同时也限制 了转动轴3的运动方向和距离。开口 8靠内的一端为联接板5上的套环52的装入口。每 个空腔9的外侧装入转动轴3,空腔9的外侧上有装入转动轴3上第二导向键31的第二键 槽92。转动轴3上第一柱体的表面与联接板5上的套环52的表面形成同一柱面,并在空腔 9的内柱面内滑动。二个开口 8分别呈”字型和“卜”字型结构,并沿安装孔7对称布置。这种对 称布置的结构,使按钮上力的传动更加平稳,并使二个转动轴的移动更加平稳、可靠(如图 1、图2、图3、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可旋转的炊具手柄工作时,通过用手向内推动按钮,这时通过按钮向 内作用,使二个联接板向内运动,同时带动传动轴在空腔内平稳移动,使传动轴上的凸块向 内移动,并与握手上的可旋转端面上的孔穴分离,这时弹簧被压缩,转动握手即可使握手向 下运动,并贴近炊具(如图3所示),这时弹簧自复位,联接板后退,带动按钮后移,但此时凸 块与孔穴已经不对位,使握手被固定。同理将握手转动至工作状态,再松开按钮,此时弹簧 自动复位,带动转动轴移动,此时因转动轴上的凸块与握手上的孔穴已经对位,因此握手被 固定。具体地说其工作过程如下传动轴3和联接板5通过销轴或卡扣固定在一起(也 可采用其它的固定方式),这样传动轴3在柄座1的空腔内周向固定,只能在柄座1上的空 腔9中左右滑动;传动轴3头部为非圆柱形突起,它与握手2中的内凹部分工作时形成周向 定位。传动轴3尾部装有(自动复位)弹簧6,它保证传动轴3除非受到向内的驱动,否则 一直向外伸出。柄座1和握手2工作时靠传动轴3连接在一起,不会发生相对运动。按钮4 也装在柄座1中,当按钮4按下时,驱动联接板5向中间运动,从而带动传动轴3也向中间 运动,即传动轴3相对于柄座1是向内收缩,这样传动轴3和握手2之间凸凹咬合的部分 就被渐渐脱开。当完全脱开时,握手2的周向定位被解除,握手2可绕传动轴3转动(如图 3、图4所示)。不按按钮,让握手2转到工作位置,这时可动轴3在复位弹簧7的作用下向外伸出,可动轴3和握手2之间凸凹部分相咬合,握手2周向被定位,握手2、可动轴3、柄座 1连为一体,手柄处于工作状态(如图1、图2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专业普通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改变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 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适当的改变和变形,这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可旋转的炊具手柄,包括握手(2)和柄座(1),所述柄座(1)上有安装孔(7),特征 在于所述柄座(1)内有可与握手(2)分离或卡合的传动机构(10),握手(2)的两端为可旋 转端面(21),可旋转端面(21)内有与传动机构(10)分离或卡合的孔穴(22),所述的握手 (2)可通过可旋转端面(21)与传动机构(10)的分离或卡合从柄座(1)的外侧旋转至柄座 ⑴的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的炊具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10)包括按钮(4),二个联接板(5),二个传动轴(3)和二个弹簧(6);柄座⑴上还包括二个空腔(9)和 一个通孔(11);所述按钮⑷位于柄座⑴上端的通孔(11)内;每个联接板(5)与匹配的 传动轴(3)固定在一起,且传动轴(3)位于柄座(1)内的空腔(9)内,二个空腔(9)对称分 布在柄座(1)的后端;按钮(4)的一端与联接板(5)接触,且按钮(4)上与联接板(5)接触 的端面呈第一斜面(41),每个传动轴(3)内有放置弹簧(6)的弹簧孔(3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旋转的炊具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接板(5)通过销轴 (12)与传动轴(3)固定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旋转的炊具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板(5)上有卡槽 (54),传动轴(3)上有卡扣(34),所述卡槽(54)与卡扣(34)通过扣合固定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旋转的炊具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4)上有第一导向 键(42),柄座(1)上的通孔(11)内有第一键槽(13),所述的第一导向键(42)位于第一键 槽(13)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旋转的炊具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柄座(1)上的空腔(9) 内的一端有弹簧槽(91),所述弹簧(6)的一端定位在弹簧槽(91)内。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旋转的炊具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4)与两个联接板(5)接触的二个第一斜面(41)中间有平面(43)。
8.根据权利要求2或6所述的可旋转的炊具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9)内的侧壁 上有第二键槽(92)。
9.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可旋转的炊具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板(5)包括位 于空腔(9)内与传动轴(3)套装在一起的套环(52),和位于空腔(9)外与套环(52) —体结 构的连板(50);所述的连板(50)与套环(18)之间有横柱(55),横柱(55)与连板(50)和 套环(52)之间形成滑动槽(5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旋转的炊具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3)包括一端有 可与可旋转端面(21)上的孔穴(22)分离或卡合的凸块(32),位于中部的第一柱体(36), 位于第一柱体(36)的另一端的第二柱体(33),所述的第二柱体(33)内为弹簧孔(35)。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旋转的炊具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柱体(36)上有第 二导向键(31),所述的第二柱体(33)上的卡扣(34)。
12.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可旋转的炊具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板(5)上 有与按钮(4)上的第一斜面(41)接触的第二斜面(51)。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旋转的炊具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板(5)上有与按钮 (4)上的第一斜面(41)接触的第二斜面(51)。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旋转的炊具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9)侧壁上有二个 可限制联接板(5)滑动距离的开口(8)。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旋转的炊具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侧壁上有二个可 限制联接板(5)滑动距离的开口(8),所述的开口(8)上有位于滑动槽(53)内的导向块 (81)。
专利摘要可旋转的炊具手柄,包括握手(2)和柄座(1),所述柄座(1)上有安装孔(7),特征在于所述柄座(1)内有可与握手(2)分离或卡合的传动机构(10),握手(2)的两端为可旋转端面(21),可旋转端面(21)内有与传动机构(10)分离或卡合的孔穴(22),所述的握手(2)可通过可旋转端面(21)与传动机构(10)的分离或卡合从柄座(1)的外侧旋转至柄座(1)的下端。它克服了现有的可拆卸的炊具手柄,操作较复杂,且需要另外收藏拆卸后的炊具手柄,使用过程中也存在方便之处的缺点。本实用新型可旋转的炊具手柄具有操作方便。握手与锅身(炊具)始终连接在一起,握手部分不需另外收藏的优点。
文档编号A47J45/06GK201782649SQ201020193798
公开日2011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7日
发明者陈国龙 申请人:武汉苏泊尔压力锅有限公司, 武汉苏泊尔炊具有限公司, 浙江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