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杯形刨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0114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杯形刨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杯形刨刀。
背景技术
现有的刨刀多为板状,在切片工作时,使用者一手抓住食物,并沿着板的表面进行 切片,这种刨刀除了具有污染食物的可能性外,使用者还会在切片工作时发生意外,具有安 全隐患,而且刨刀形式单一,不能刨出长条细丝,十分不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卫生、快速刨出长条细丝的杯形刨刀。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杯形刨刀,包括杯形外壳和 轴,杯形外壳上具有刨刀口和刨刀槽,轴与杯形外壳固定连接,所述杯形外壳的周壁上具有 两排或两排以上沿螺旋线方向分布的刨刀口 ;所述刨刀槽与刨刀口相连,且刨刀槽呈凹圆 形,刨刀口呈圆孔形或椭圆孔形;所述相邻排的刨刀口之间的周向弧线距离为25 40mm。所述每排刨刀口的螺旋线方向与杯形外壳的轴线方向成30度的螺旋角。所述杯形外壳的周壁上具有4排刨刀口,每排有6 8个刨刀口。采用上述结构后,进行刨丝工作时能够安全、快速、卫生,且能刨出长条细丝。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 2所示,一种杯形刨刀,包括杯形外壳1和轴4,杯形外壳1上具有刨刀口 2和刨刀槽3,轴4与杯形外壳1固定连接,所述杯形外壳1的周壁上具有两排或两排以上 沿螺旋线方向分布的刨刀口 2 ;所述刨刀槽3与刨刀口 2相连,且刨刀槽3呈凹圆形,刨刀 口 2呈圆孔形或椭圆孔形;所述相邻排的刨刀口 2之间的周向弧线距离为25 40mm。所述每排刨刀口 2的螺旋线方向与杯形外壳1的轴线方向成30度的螺旋角。如图1、2所示,为了快速制的长条细丝,所述杯形外壳1的周壁上具有4排刨刀口 2,每排有7个或8个刨刀口 2,且7个刨刀口 2的一排与8个刨刀口 2的一排均相间布置。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将轴4转动,此时带动杯形外壳1转动,将食物放置 于杯形外壳1表面上,刨刀口 2将进行刨丝动作,刨好的长条形细丝通过刨刀槽3进入杯形 刨刀中。
权利要求一种杯形刨刀,包括杯形外壳(1)和轴(4),杯形外壳(1)上具有刨刀口(2)和刨刀槽(3),轴(4)与杯形外壳(1)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a、所述杯形外壳(1)的周壁上具有两排或两排以上沿螺旋线方向分布的刨刀口(2);b、所述刨刀槽(3)与刨刀口(2)相连,且刨刀槽(3)呈凹圆形,刨刀口(2)呈圆孔形或椭圆孔形;c、所述相邻排的刨刀口(2)之间的周向弧线距离为25~4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形刨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排刨刀口(2)的螺旋线方向 与杯形外壳(1)的轴线方向成30度的螺旋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形刨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杯形外壳(1)的周壁上具有4排 刨刀口(2),每排有6 8个刨刀口(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杯形刨刀,其特征在于每排有7个刨刀口(2)或8个刨刀 口(2),且7个刨刀口(2)的一排与8个刨刀口(2)的一排相间布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杯形刨刀,包括杯形外壳和轴,杯形外壳上具有刨刀口和刨刀槽,轴与杯形外壳固定连接,所述杯形外壳的周壁上具有两排或两排以上沿螺旋线方向分布的刨刀口;所述刨刀槽与刨刀口相连,且刨刀槽呈凹圆形,刨刀口呈圆孔形或椭圆孔形;所述相邻排的刨刀口之间的周向弧线距离为25~40mm。所述每排刨刀口的螺旋线方向与杯形外壳的轴线方向成30度的螺旋角,所述杯形外壳的周壁上具有4排刨刀口,每排有6~8个刨刀口。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进行刨丝工作时能够安全、快速、卫生,且能刨出长条细丝。
文档编号A47J43/25GK201759425SQ20102022231
公开日2011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1日
发明者周炳康 申请人:周炳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