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即热与煮沸的节能饮用水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5886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集即热与煮沸的节能饮用水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将清水加温的加热装置,如市场上一些储水式的热水机 等装置,特别是一种集即热与煮沸的节能饮用水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市场上有不同类型的饮用水加热装置。根据不同需要可配置不同形式的饮用水加 热装置,举例如长时间需要热水时可采用大型储水式饮用水加热装置,这情况举例如酒店 或餐厅适用。另举例如家庭式应用时,可选择利用水煲放于煮食炉上加热,或是利用储水式 水壶来将饮用水加温。市场上大部份饮用水加热装置皆采用储水式,储水式装置的好处能实时地处理一 相对地大量的饮用水,当于短时间内需要大量热水时,储水式饮用水加热装置便可以满足 此需求。由于储水式饮用水加热装置需要同时间处理大量饮用水,因此所需电量会稍为偏 高,另为了令水温可以保持高温,一般会使用恒温装置,而恒温装置就是发热体长时间保持 特定温度,因此装置需要长时间供电。此类储水式装置由于容量大,假如只需要少量饮用 水,往往需要浪费很多资源,不够节能。特别是在同时要求即热至沸腾的情况下,能耗更大。由于储水式饮用水加热装置于加热部份消耗大量能源,而此种装置假定使用者长 期有饮用水储于储水缸内,在控制系统一般只配备恒温装置,当储水缸没有足够饮用水时, 很容易引致各种不同程度的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集即热与煮沸于 一体的节能饮用水加热装置。另外,本实用新型旨在于短时间内(举例如一分钟)加热饮用水(举例如350毫 升),并在耗费最少电量、较低瓦特数的前提下达成目标。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集即热与煮沸的节能饮用水加热装置,其 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配备组件的底座所述底座内部配备有发热组件、控制组件和饮用水运送组 件;所述底座设有一平面,该平面分成两部份以配备储水箱和保温器皿;所述储水箱配置 于底座;所述保温器皿配置于底座表面;所述底座设有出水位,该出水位直接或间接连接 保温器皿;与发热组件和控制组件电连接的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配置感温器、恒温开关 和温度保险丝作多重保护;该感温器置于出水位、入水位和发热组件的发热体表面;所述 恒温开关和温度保险丝皆置于发热体表面。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储水箱设有水位开关,所述水位开关当水位 低于设定值时截断发热组件的电源。所述保温器皿配置一顶盖,顶盖中间部份配置一延伸喉管至保温器皿底部并与出水位连接;所述延伸喉管由金属或塑料制造;所述加热后的饮用水经加热组件、连接至顶 盖的喉管至保温器皿内部。所述加热后之出水位处于底座表面上与保温器皿底部相对的位置。所述保温器皿底部配置一喉管,直接与出水位连接,所述加热后之饮用水直接经 加热组件、喉管至保温器皿内部。所述保温器皿主体内部由不锈钢制造,外部以陶瓷制造,中间部份配以一空气隔层。所述额定电压为100V至120V时,所述饮用水加热装置功率为1300瓦特至1500瓦特。所述额定电压为210V至240V时,所述饮用水加热装置功率为2300瓦特至2400瓦特。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储水箱内的饮用水运送至底座内的加热组件进行二段式的第 一次加热,再从连接于保温器皿顶盖的延伸喉管,或直接连接保温器皿底部的喉管,运送第 一次加热后的饮用水至保温器皿底部。由于进行第一次加热的饮用水不断涌出,而发热组 件亦同时地不断进行加热,被送至保温器皿的饮用水会积热和有少量相变至气化,因此形 成沸腾效果,这效果形成饮用水可进行第二次加热和煮沸,即二段式的第二次加热。因此,本实用新型即热式饮用水加热装置在技术上和功能上有多重优势,在即热 的基础上进行了煮沸,达到节能的效果。具体来说,其优点在于第一,由于采用即热式加热装置,一般装置于短时间内将饮用水加热至高温,由于 饮用水受热的时间较短,因此发热体需要大瓦特数的电量才能令饮用水加热至高温,而本 实用新型的设计令饮用水进行第二次加热或煮沸,在受热的时间上较长,因此在电网电压 (即额定电压)为100V至120V时,饮用水加热装置功率只需要1300瓦特至1500瓦特即可 实现上述要求。在额定电压为210V至240V时,饮用水加热装置功率只需2300瓦特至2400 瓦特即可实现上述要求,从而可达到节能的效果。第二,由于可自然地于保温器皿内进行第二次加热或煮沸,于第一次加热的程序 发热体可利用相对地稍低的瓦特数和伏特数来进行加热。这样可使耗电量降低之余也可令 发热体的耗损降低。第三,由于被加热的水直接进入保温器皿内,加热后的饮用水便储于保温器皿内, 温度流失的机会降至最微,对比其它装置,出水位和盛载器皿之间没有连接(如目前家用 饮水机),当热水流向器皿时,由于热水与大气接触,热水流至器皿前已损失一定热量至大 气,使温度降低。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透过以下实施例及附图加以阐述。图1 为实施例1中饮用水加热装置组合件的立体图;图2 为图1中饮用水加热装置组合件的保温器皿和出水位的立体图;图3 为图1中饮用水加热装置组合件的保温器皿和储水箱的立体图;图4 为图1中饮用水加热装置组合件的储水箱和底座立体图;图5 为实施例2中饮用水加热装置组合件的保温器皿和出水位的立体图。[0028]图中7、饮用水加热装置;4、保温器皿;5、饮用水加热装置底座;6、储水箱;40、保 温器皿主体;41、保温器皿顶盖;42、保温器皿出水位;43、保温器皿延伸喉管的接合位;44、 保温器皿手柄;50、饮用水加热装置底座;51、延伸喉管;52、饮用水加热装置出水位;60、饮 用水加热装置储水箱位置;61、水位开关;80、出水喉管;81、喉管接合位。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至图4为集即热与煮沸的节能饮用水加热装置7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此实施 例所展现的饮用水加热装置7由三部份组合而成。组成此饮用水加热装置7的分别为保温 器皿4、饮用水加热装置底座5、储水箱6。根据本实施例,还需要配置必要的配置组件,整机 的配置乃配置加热组件、运水装置和控制加热装置和运水组件的控制组件于即热式饮用水 加热装置底座5内,这些配置组件属于现有技术,因此不详细描述其具体的连接。完成配置 后,将需要加热的饮用水倒入储水箱4,加热组件便将运水装置从储水箱6抽入的饮用水进 行加热(Heating),加热后再运送至保温器皿4内进行第二次加热和煮沸(Boiling)。根据 本实施例,从室温的饮用水至煮沸并达至92°C至95°C的整个过程,大约四十秒至一分钟便 完成一杯约400毫升的热水。图2、图4所展示的为饮用水加热装置7的保温器皿4和饮用水加热装置底座5的 具体实施例。从图2所展示的保温器皿4,该保温器皿4可分成主体40和顶盖41。所述主 体40内部可以是不锈钢制造,而外部是由陶瓷制造。另外主体40也可以是整体由玻璃制 造,也可以是塑料制造,当然材料都需要满足食品级别的安全需求。该主体40以这类材料 制造的好处在于这类材料的导热系数(ThermalConductivity)较低,而导热系数低可防止 热量从主体40内部流失至大气。另从图中所示,保温器皿顶盖41上设有保温器皿出水位 42,保温器皿延伸喉管的接合位43,延伸喉管51连接于顶盖41的该接合位43,此接合位43 处接合的延伸喉管51将出水位延伸至保温器皿底部。图4中,在装置底座5的表面上还设 有饮用水加热装置出水位52,该出水孔52与延伸喉管51连接。因此,由于饮用水加热装置 所出的热水通过喉管延伸至保温器皿主体40内部,不同于现时其它加热器从出水位直接 流入杯内,可避免热水与大气接触而使热量流失于大气中。再者,由于饮用水加热装置出水 位52处于保温器皿主体40底部,另外,热水直接送入保温器皿柱头40内部,过程中可令保 温器皿内的热水进行二次加热或煮沸,这样可使饮用水受温的时间延长。图4所展示的为饮用水加热装置底座5和储水箱6的具体实施例。从图4所示, 储水箱6被配置于底座5内,而水位开关61被配置于储水箱6内,当水位过低时,水位开关 6会传送一讯号至控制加热装置的控制组件,并且截断系统电源。所述水位开关61为防止 没有足够水源的保护装置。该图所展示饮用水加热装置出水位52用于连接出延伸喉管51, 此出水位可适应不同器皿配置不同延伸喉管。实施例2图5所展示的为饮用水加热装置的保温器皿4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不同于实施例 1,出水位不是利用延伸管从保温器皿顶盖43延伸至保温器皿40底部,而是利用喉管接合 位81和出水喉管80直接连接保温器皿主体40底部。类同于实施例1,饮用水经过于加热 单元进行第一次加热后,运送至保温器皿主体40进行二次加热来煮沸。由于整个加热过程的时间较现有储水式加热装置短,此配置可延长饮用水的受热时间,从而节能。为配合以上各实施例,此饮用水加热装置配置一系列保护装置,可分别于饮用水 加热装置出水位配置感温器(NTC),发热体表面配置感温器(NTC)、恒温跳制(Thermostat) 和温度保险丝(Thermal Fuse) 0这些保护装置分别与加热组件和控制组件电连接。其具 体的连接方式属于本领域公知常识,因此不再详细描述。所述出水位的感温器(NTC)用于 限制出水温,配以控制组件,出水温度可受控于设定范围。发热组件表面所配置的感温器 (NTC)用于防止任何不正常情况使发热体过热,其中一种不正常情况为没有足够水源而导 致干烧情况。此感温器(NTC)会传送发热体表面温度至控制组件,当检测得发热组件表面 温度有不正常情况时,控制组件便会截断系统电源,此感温器(NTC)可作为内部组件的第 一重保护。所述发热体表面的恒温跳制(Thermostat)用于当发热体表面的感温器(NTC)失 效时作为第二重保护,由于恒温跳制(Thermostat)为机械式开关,当达到设定的温度时便 自动打开并截断系统电源,当温度降至低于设定温度,恒温跳制(Thermostat)便会回复系 统电源,系统电源再次接通。所述发热体表面的温度保险丝(Thermal Fuse)用于当感温器 (NTC)和恒温跳制(Thermostat)都失效时作为第三重保护,此温度保险丝(Thermal Fuse) 是一次性的,当温度高于设定值时便会断开,装置需更换温度保险丝(Thermal Fuse)才能 正常运作。如上所述,便可较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 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内容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 都为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所涵盖。
权利要求1.一种集即热与煮沸的节能饮用水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a)用于配备组件的底座所述底座内部配备有发热组件、控制组件和饮用水运送组 件;所述底座设有一平面,该平面分成两部份以配备储水箱和保温器皿;所述储水箱配置 于底座;所述保温器皿配置于底座表面;所述底座设有出水位,该出水位直接或间接连接 保温器皿;(b)与发热组件和控制组件电连接的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包括感温器、恒温开关和温度保险丝作多重保护;该感温器置于出水位 和发热组件的发热体表面;所述恒温开关和温度保险丝皆置于发热体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饮用水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储水箱设有水位开关, 所述水位开关当水位低于设定值时截断发热组件的电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饮用水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器皿配置一顶 盖,顶盖中间部份配置一延伸喉管至保温器皿底部并与出水位连接;所述延伸喉管由金属 或塑料制造;所述加热后的饮用水经加热组件、连接至顶盖的喉管至保温器皿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饮用水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后之出水位处 于底座表面上与保温器皿底部相对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能饮用水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器皿底部配置 一喉管,直接与出水位连接,所述加热后之饮用水直接经加热组件、喉管至保温器皿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饮用水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器皿主体内部 由不锈钢制造,外部以陶瓷制造,中间部份配以一空气隔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即热与煮沸的节能饮用水加热装置。其包括用于配备组件的底座所述底座内部配备有发热组件、控制组件和饮用水运送组件;所述底座设有一平面,该平面分成两部份以配备储水箱和保温器皿;所述储水箱配置于底座;所述保温器皿配置于底座表面;所述底座设有出水位,该出水位直接或间接连接保温器皿;与发热组件和控制组件电连接的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配置感温器、恒温开关和温度保险丝作多重保护;该感温器置于出水位和发热组件的发热体表面;所述恒温开关和温度保险丝皆置于发热体表面。
文档编号A47J31/54GK201879488SQ20102054357
公开日2011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7日
发明者陈永坚, 陈永辉 申请人:汇宝创新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