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合固定式锅提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0412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嵌合固定式锅提手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炊事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嵌合固定式锅提手结构。
背景技术
已有技术中的锅提手与锅体的配合是这样来实现的,先将提手座(也可称手柄 座)通过铆接或焊接或螺钉与锅体固定,再将锅提手用螺钉与提手座固定。也就是说,先后 两次采用紧固件将锅提手与锅体实现固定。将锅提手与提手座固定易产生以下欠缺一是 安装效率低下,并且装配工人的劳动强度大;二是由于螺钉固定仅仅表现为局部紧固,因此 在日后的使用过程中,螺钉会出现松动乃至脱落,使提手相对于提手座出现游动晃摆现象; 三是存在安全隐患,因为一旦螺钉突然松脱,锅体与提手两者分离,锅体内的滚烫食物倾翻 而烫及操厨者;四是螺钉外露而有损观瞻。本申请人对专利文献进行了检索,但是在已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未见诸有得以 全面弥补上述欠缺的技术启示,为此本申请人进行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下面将要介绍的 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情形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无需依赖诸如螺钉之类的紧固件可将提手本体 与提手座实现可靠固定而籍以提高安装效率和减轻安装工的劳动强度,有助于扩大提手本 体与提手座之间的配合固定面积,并且保障配合的可靠性而籍以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松 动、确保安全以及具有良好的观瞻性的嵌合固定式锅提手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嵌合固定式锅提手结构,包括一用于与 锅体固定的提手座和与提手座配接的提手本体,所述的提手座朝向所述的提手本体的一侧 构成有一内缩台阶,该内缩台阶上延伸有一连接块,连接块上以间隔状态构成有一组倒刺 凹槽,所述的提手本体包括握把、倒刺套、盖板和具有护套腔的护套,握把朝向所述连接块 的一端开设有一连接块补偿腔,并且还延伸有一配接头和一支承台阶,配接头具有一倒刺 套腔,倒刺套置入于倒刺套腔内,该倒刺套具有一连接块容纳腔,该连接块容纳腔与所述的 连接块补偿腔相通,并且在连接块容纳腔的内壁上以间隔状态构成有一组倒刺,倒刺与所 述的倒刺凹槽相配合,盖板与所述的配接头榫卯配合并且将倒刺套蔽护,护套的一端与所 述的内缩台阶相配合,另一端与所述的支承台阶相配合,所述的配接头和所述的盖板位于 所述护套腔内,所述连接块置入所述连接块容纳腔并且还探入到所述的连接块补偿腔内。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倒刺套腔的一对彼此面对面的腔壁 上并且位于腔壁的顶表面各开设有一榫槽,所述的盖板朝向所述配接头的一侧并且在对应 于所述榫槽的部位构成有榫,榫与榫槽榫卯配合。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配接头的底部的外壁上并且在居 中部位构成有一护套限位槽,而所述的护套的底部构成有一限位凸条,该限位凸条的凸起 方向朝向所述的护套腔,并且与所述的护套限位槽相配合。[0008]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组倒刺凹槽构成于所述连接块 的顶面和两侧面上,所述的倒刺构成于所述连接块容纳腔的顶壁和彼此对应的内侧面上, 其中构成于顶壁上的倒刺与构成于所述顶面上的倒刺凹槽相配合,而构成于彼此对应的 内侧面上的倒刺与构成于所述两侧面上的倒刺凹槽相配合。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接块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或正 方形,所述的倒刺套为矩形体或正方体,所述倒刺套腔的形状和大小与倒刺套相适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上述设计,无需将提手本体与提手座通过 螺钉之类的紧固件实施装配,因而可以提高安装效率和减轻安装工的安装工作强度;连接 块与倒刺套相配合可显著增大配合面而保障配合的可靠性,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松脱而 确保安全;由护套对盖板及配接头全面蔽护,从而可改善观瞻性并且体现整洁效果;提手 本体与提手座之间的装配可徒手完成,无需借助于任何工具。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结构图。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 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 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 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请见图1和图2,为了使公众便于理解,申请人在图1和图2示意了一种锅体3,然 而申请人需要说明的是,锅体3的形状并不受到图示形状的限制。提手座1是用来与锅体3 固定的,优选采用铝挤材成型,并且优选以铆接的方式即用图示的铆钉31将锅体3与提手 座1固定,该提手座1的背对锅体3的一侧即提手座1朝向下面即将描述的提手本体2的 一侧构成有一内缩台阶1,在该内缩台阶11上延伸有一连接块111。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块 111的横截面形状为正方形,并且在该连接块111上构成有数量和间距并不受到图示限制 的一组倒刺凹槽111,每一条倒刺凹槽1111自连接块11的一侧侧面经连接块111的顶面延 伸到连接块111的另一侧侧面,从而使每一条倒刺凹槽111构成为门子形状。前述的内缩 台阶11、连接块111乃至倒刺凹槽1111在提手座1成型时一体成形。上面提及的提手本体2包括握把21、倒刺套22、盖板23和护套M,握把21优选采 用胶木材料模制成形,在握把21朝向前述的连接块111的一端开设有一连接块补偿腔211, 该连接块补偿腔211的形状与连接块111的形状相适应。并且在握把21朝向连接块111 的一端还构成有一配接头212和一支承台阶213,支承台阶213位于配接头212的基部,其 作用等效于前述的内缩台阶11。配接头212具有一倒刺套腔2121,该倒刺套腔2121的形 状酷似U形,即上部构成敞口。倒刺套22置入于倒刺套腔2121内,该倒刺套22优选使用 不锈钢材料制作,倒刺套22的连接块容纳腔221与前述的连接块补偿腔211相通,并且在 连接块容纳腔221的顶壁和彼此对应的内侧面上均构成有倒刺2211,其中,顶壁上的倒刺 2211与连接块111的顶面上的倒刺凹槽1111相配合,而彼此对应的内侧面上的倒刺2211则与构成于连接块111的两侧面上的倒刺凹槽1111相配合。当连接块111插入到倒刺套 22的连接块容纳腔221内后,或者称当倒刺套22套置到连接块111上后,由倒刺2211与 倒刺凹槽1111的配合而可将两者可靠结合,连接块111探出连接块容纳腔221的部分则置 入到前述的连接块补偿腔211内。优选采用胶木材料制作的盖板23与配接头212榫卯结 合,榫卯结合的方式有两种情形,一是在倒刺套腔2121的对应的腔壁上并且位于腔壁的顶 表面各开设有一榫槽2122,而在盖板23上并且在对应于一对榫槽2122的位置处各延伸有 一榫231,当榫231榫入榫槽2122内时,便实现了盖板23与配接头212的榫卯配合,并且将 倒刺套腔2121的上部封闭,也就是将倒刺套22蔽护;二是将前述的榫槽2122与榫23的位 置对调,更具体地讲,在盖板23上开设有榫槽,而在配接头212上设置榫。因而不论采用两 种方式中的任何方式,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方案的范畴。护套M优选采用不锈钢材料冲压 成形,并且在该护套M的底部构成有一限位凸条M2,限位凸条242的凸起方向朝向护套腔 M1,为了对限位凸条242补偿,因此在前述的配接头212的底部即倒刺套腔2121的底部的 外壁上并且居于中间位置构成有一护套限位槽2123,当护套M的一端紧套到前述的内缩 台阶11上,而另一端紧套到支承台阶213上后,限位凸条242恰好与护套限位槽2123相配 合,由护套M对盖板23和配接头212实施蔽护。 继续见图1和图2,装配时,先将倒刺套22置入倒刺套腔2121内,再将盖板23与 配接头212相配合,进而将护套M套置到配接头212上,S卩,使护套M与配接头212相配 合。当要将整个提手本体2与提手座1相装配时,将提手座1上的延伸于内缩台阶11上的 连接块111插入连接块容纳腔221,并且使连接头1111的末端插及于连接块补偿腔211内, 从而使提手本体2与提手座1紧密固定在一起,无需使用诸如螺钉之类的紧固件。
权利要求1.一种嵌合固定式锅提手结构,包括一用于与锅体固定的提手座(1)和与提手座配接 的提手本体O),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手座(1)朝向所述的提手本体O)的一侧构成有一 内缩台阶(11),该内缩台阶(11)上延伸有一连接块(111),连接块(111)上以间隔状态构 成有一组倒刺凹槽(1111),所述的提手本体(2)包括握把(21)、倒刺套(22)、盖板(23)和 具有护套腔041)的护套(M),握把朝向所述连接块(111)的一端开设有一连接块 补偿腔011),并且还延伸有一配接头(21 和一支承台阶013),配接头(21 具有一倒 刺套腔(2121),倒刺套0 置入于倒刺套腔0121)内,该倒刺套0 具有一连接块容纳 腔021),该连接块容纳腔(221)与所述的连接块补偿腔011)相通,并且在连接块容纳腔 (221)的内壁上以间隔状态构成有一组倒刺(2211),倒刺0211)与所述的倒刺凹槽(1111) 相配合,盖板03)与所述的配接头(212)榫卯配合并且将倒刺套02)蔽护,护套04)的 一端与所述的内缩台阶(11)相配合,另一端与所述的支承台阶(21 相配合,所述的配接 头(212)和所述的盖板03)位于所述护套腔041)内,所述连接块(111)置入所述连接块 容纳腔021)并且还探入到所述的连接块补偿腔01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合固定式锅提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倒刺套腔0121) 的一对彼此面对面的腔壁上并且位于腔壁的顶表面各开设有一榫槽012 ,所述的盖板 (23)朝向所述配接头012)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榫槽0122)的部位构成有榫031), 榫031)与榫槽0122)榫卯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合固定式锅提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接头012)的 底部的外壁上并且在居中部位构成有一护套限位槽(2123),而所述的护套04)的底部构 成有一限位凸条042),该限位凸条042)的凸起方向朝向所述的护套腔041),并且与所 述的护套限位槽0123)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合固定式锅提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组倒刺凹槽 (1111)构成于所述连接块(111)的顶面和两侧面上,所述的倒刺0211)构成于所述连接块 容纳腔(221)的顶壁和彼此对应的内侧面上,其中构成于顶壁上的倒刺0211)与构成于 所述顶面上的倒刺凹槽(1111)相配合,而构成于彼此对应的内侧面上的倒刺0211)与构 成于所述两侧面上的倒刺凹槽(1111)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合固定式锅提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块(111)的 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或正方形,所述的倒刺套0 为矩形体或正方体,所述倒刺套腔0121) 的形状和大小与倒刺套0 相适应。
专利摘要一种嵌合固定式锅提手结构,属于炊事器具领域。包括提手座和提手本体,提手座的一侧构成有内缩台阶,内缩台阶上延伸有连接块,连接块上构成有一组倒刺凹槽,提手本体包括握把、倒刺套、盖板和护套,握把的一端开设连接块补偿腔,且还延伸有配接头和支承台阶,配接头具有倒刺套腔,倒刺套具有连接块容纳腔,在连接块容纳腔的内壁上构成有倒刺,倒刺与倒刺凹槽相配合,盖板与配接头配合,护套的一端与内缩台阶相配合,另一端与支承台阶相配合,配接头和盖板位于护套腔内,连接块置入连接块容纳腔并且还探入到连接块补偿腔内。优点提高安装效率和减轻安装工的工作强度;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松脱而确保安全;体现整洁效果;装配时无需借助于任何工具。
文档编号A47J45/06GK201899399SQ201020640408
公开日2011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3日
发明者金钟文 申请人:常熟卡斯玛因厨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