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6946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回收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可二次利用的废弃物在加工前进行清洗的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计划或者已经采取对废弃物回收并对其进行二次利用的手段来节约成本。在对固体类可二次利用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再利用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对这些可二次利用的废弃物进行清洗,以便于进行再加工。在这些废弃物中,一些曾用于与贵重金属进行接触的部件会留有部分贵重金属残存。在对这些附着有贵重金属残留的废弃物重新加工利用之前,对其的清洗工作由于没有对这些贵重金属残留进行有效回收,所以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例如,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中用于印刷的网板。在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生产制造程序中有一道网板印刷工序。网版印刷是一种通过网板将银浆印刷到太阳能电池板上的工艺。这种用于印刷的网板包括网框和丝网,丝网安装于网框上。网板印刷工序流程如下。首先,于丝网上将银浆涂刷成预设图案;然后,通过印刷设备再将丝网上的银浆涂刷到太阳能电池板上。丝网在使用多次后,由于自身的形变或者其它原因将使网板失效,导致网板无法再次使用,此时就需要更换新的网板。由于被淘汰网板的失效原因在于丝网失去了原有的功能,而网框还具有可再次利用的价值。于是,只需要在网框上重新安装丝网, 网板就可以再次使用。在重新装入丝网之前,使用过的网框则需要进行清洗。在现有技术中,对网框的清洗需要如下一种清洗装置。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一种现有技术中典型的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该清洗装置包括清洗装置主体1'和排污管2',清洗装置主体1'包括底壁11' 和侧壁12',侧壁12'在靠近底壁11'的部位开设有排污口,排污口与排污管2'相连通; 排污管2'上设置有排污阀门6'。该清洗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将排污阀门6'关闭,在清洗装置主体1中注入一定量的清洗液,清洗液可以为单纯的清水或者是添加有洗涤剂的液体,将网框置于清洗液中进行清洗。当清洗液使用过一段时间或者清洗液的清洗效果明显减弱之后,需要更换清洗液。更换清洗液时,将排污阀门 6'打开,清洗液废液通过排污管2'流走。当清洗装置中清洗液废液排净后关闭排污管阀门6',然后注入新的清洗液。由于网板用于印刷银浆,网框在使用过程中就不可避免的沾有银浆,尤其是在使用过程中未被清洗并且屡次使用的网板,网框上沾有的银浆将会更多。而这种沾有银浆的网框利用上述清洗装置进行清洗时,残留的银浆则在网框的清洗过程中,从网框上脱离并混入到清洗液中。由于该清洗装置不具备银浆回收组件,这些被清洗掉的银浆就会在更换清洗液的时候伴随清洗液废液流走。利用上述清洗装置,在对网框进行多次清洗之后,大量的银浆流失将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清洗装置,该清洗装置能够在对被清洗的物品清洗过程中,有效地对被清洗掉有价值的杂质或者附着物进行回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清洗装置,包括清洗装置主体、排污管和收集管;所述清洗装置主体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底壁包括上层底壁和下层底壁,所述上层底壁呈网格状设计;所述侧壁具有排污口和收集口,所述排污口开设于靠近所述上层底壁的部位并与所述排污管相连通,所述收集口开设于靠近所述下层底壁的部位并与所述收集管相连通。优选地,所述上层底壁可拆装的设置于所述清洗装置主体上。优选地,所述上层底壁由若干底壁单元组成,所述底壁单元呈网格状设计。优选地,所述底壁单元上还设置有与其相邻底壁单元连接的定位连接部件。优选地,所述清洗装置主体上还设置有架设所述上层底壁的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与所述上层底壁相抵接。优选地,所述支撑部件设置于所述下层底壁上。优选地,所述支撑部件设置于所述侧壁上。优选地,所述收集口处设置有网格部件。 优选地,所述排污管上设置有排污管阀门,所述收集管上设置有收集管阀门。优选地,所述收集管的轴线沿水平方向向下倾斜。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清洗装置,其底壁包括上层底壁和下层底壁,所述上层底壁呈网格状设计。当被清洗工件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清洗装置进行清洗时,附着于被清洗工件上的附着物或者杂质被清洗掉,并混入到清洗液中。当这些附着物或者杂质为一些有价值的物品时,如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用网板上附着的银浆,可以透过上层底壁下沉到下层底壁,并堆积于下层底壁上。开设于靠近上层底壁的排污口连通有排污管,打开排污管将部分污水排放,可以方便地将堆积于下层底壁上的有价值的物品进行回收。


图1为一种现有技术中典型的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其中,图1和图2中部件名称与附图标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清洗装置主体1';底壁11';侧壁12';排污管2';排污管阀门6';其中,图3和图4中部件名称与附图标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清洗装置主体1 ;底壁11 ;上层底壁Ila ;下层底壁lib ;侧壁12 ;
排污管2;收集管3;支撑部件4 ;网格部件5 ;

排污管阀门6 ;收集管阀门7。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核心为提供一种清洗装置,该清洗装置能够对吸附于被清洗工件上的具有回收价值的附着物或者杂质进行有效回收。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3和图4所示,图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 3的俯视图。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清洗装置,包括清洗装置主体1、排污管2和收集管3 ;清洗装置主体1包括底壁11和侧壁12 ;底壁11包括上层底壁Ila和下层底壁11b,上层底壁Ila 呈网格状设计;侧壁12具有排污口和收集口,排污口开设于靠近上层底壁Ila的部位并与排污管2相连通,收集口开设于靠近下层底壁lib的部位并与收集管3相连通。在本发明中清洗装置主体1主要用于盛装清洗液,在此特别说明清洗液不仅限于混合有洗涤剂的液体,还包括清水等,清洗液的主要作用为清洗被清洗工件。清洗装置主体1可以由板材围成,也可以是其它形式的具有盛装液体功能的构件或者池子。在本发明中,具体地采用板材围成清洗装置主体1,清洗装置主体1包括侧壁12和底壁11,底壁11包括上层底壁Ila和下层底壁11b,上层底壁Ila呈网格状设计。下层底壁lib与侧壁12围成清洗装置主体1, 连接处通过焊接达到刚性连接且密封的作用。上层底壁Ila与侧壁12相抵接,并与下层底壁lib之间具有一定间隔。上层底壁Ila与下层底壁lib之间的间隔空隙主要用于堆积在清洗过程中沉淀下来的具有回收价值的附着物或者杂质。上层底壁Ila具有支撑功能,当本发明用于自动化清洗时,清洗装置主体1会被设计的体积较大。当被清洗工件多批次的放置于清洗装置主体1中时,就会有一部分被清洗工件被清洗工件处于一种只浸泡于清洗液中而未被清洗的状态。此时上层底壁Ila用于支撑这些被清洗工件,保证这些被清洗工件不与已经沉淀堆积于下层底壁lib的杂质混淆。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上层底壁Ila优选的设置为一层。上层底壁Ila也可以呈多层设计。清洗装置主体1的侧壁12具有排污口和收集口,排污口开设于靠近上层底壁Ila 的部位,主要是用于排放上层底壁Ila以上的清洗液废液。下层底壁lib主要是用于堆积具有回收价值的附着物或者杂质,有些杂质颗粒体积较小,质量较轻,如果排污口开设于靠近下层底壁lib的部位,那些较小的杂质将会随着清洗液废液流走,因此降低了本发明的回收效果。收集口开设于靠近下层底壁lib的部位则能有效对于上述杂质进行回收。在下文中,具有回收价值的附着物或者杂质统称为杂质。具体地,于排污口处设置有排污管2,收集口处开设有收集管3。因为排污管2用于排放清洗液废液,主要以液体为主,因此可以采用管径较细的管子。而收集口主要用于收集杂质,因此收集管3为保证不被这些固体颗粒杂质阻塞,选取了管径较粗的管子。
具体地,本发明的上层底壁Ila可拆装地设置于清洗装置主体1上。其目的在于 其一为,当上层底壁Ila因为某些因素遭到破坏,可以方便地将其拆下进行更换;其二为, 当清洗装置主体1较大时,杂质无法直接从收集管处进行回收,因此可以拆下上层底壁Ila 对杂质进行回收。如果,将本发明的 清洗装置主体1的尺寸设计的较大,那么当上层底壁Ila为一个整体时,不仅会造成安装拆卸时的操作不便,还会造成上层底壁Ila因尺寸存在偏差而无法装入清洗装置主体1中,此时对尺寸较大的上层底壁Ila进行改造将会变得较为困难。 因此本发明具体地将上层底壁Ila设计为由若干个底壁单元组成,这些底壁单元成网格状设计。当上层底壁Ila部分被破坏时,仅需要对被破坏的上层底壁Ila单元进行更换即可。 并且,还可以根据清洗装置主体1的尺寸大小选择底壁单元的安装个数。将上层底壁Ila 设计为由若干个底壁单元组成,不仅方便拆装的操作,其运输还较为方便。上述底壁单元成规则形状设计,底壁单元之间可以通过自身形状配合来达到紧凑连接。然而,上层底壁Ila还具有对被清洗工件被清洗工件的支撑作用,为了保证底壁单元之间牢靠的连接,本发明在底壁单元上设置有与相邻底壁单元连接的定位连接部件。定位连接部件能够保证底壁单元间准确的定位,还使它们之间的连接更为牢靠,更增加了上层底壁Ila的承重能力。下层底壁lib由于需要与侧壁12相对固定,因此采用焊接形式与侧壁12实现刚性连接。由于上层底壁Ila设计为可拆装形式,因此于清洗装置主体1中设置有支撑部件 4,支撑部件4用于架设上层底壁11a,使上层底壁1 Ia能够与下层底壁1 Ib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隔。并且支撑部件4与上层底壁Ila相抵接而非固定连接,实现了上层底壁Ila与支撑部件4之间的可分离。上述支撑部件4可以采用下述方式实现,即采用支柱形式设置于下层底壁lib上。 这种支撑部件4不仅可以用于支撑上层底壁11a,还能够通过分散形式设置于下层底壁lib 上,支撑住多个底壁单元,保证上层底壁Ila在由多块底壁单元构成时支撑被清洗工件的可靠性。当清洗装置主体1尺寸较小,上层底壁Ila仅需要一个底壁单元时,支撑部件4还可以设计为挂钩或者托板,并设置于侧壁12上,用于挂住或者拖住上层底壁11a。对于上述采用挂钩或者托板的支撑形式,为保证上层底壁Ila具有足够的强度支撑被清洗工件,还可以于下层底壁lib加入支柱,支柱与挂钩或者托板配合支撑上层底壁 Ila0在本发明中,收集口主要用于收集杂质,而收集口处还设置有收集管3。为保证收集管3的畅通,于收集口处设置有网格部件5,网格部件5用于过滤体积尺寸较大的杂质。 网格部件5采用软质丝网,如滤布,能够过滤极小的杂质。虽然滤布的过滤能力较强,但是, 自身材质较软,抗破坏性较差。如果网格部件5在采用滤布的情况下,再配合使用质地较硬的丝网类部件,如铁丝网,并铁丝网设置于滤布外侧,不仅可以使过滤效果更佳,还可以有效避免滤布遭到较硬杂质的破坏。与收集口类似,可以在排污口处设置网格部件5,用于对清洗液废液在排放过程中的过滤。此处设置网格部件5,不仅能够起到避免排污管2阻塞功能,还可以将部分混杂在清洗液废液中的杂质过滤并留在清洗装置主体1中,以免随清洗液废液流走。具体地,本发明于排污管2上设置有排污管阀门6,于收集管3上设置有收集管阀门7,能够方便清洗液废液的排放或者杂质的收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对于一些体积较小质量较轻的物质,在湿润的情况下具有较大粘滞力,因此,不会像单纯的液体一样容易的于管路中流动。所以,本发明优选地将收集管3设计为其轴线沿水平方向向下倾斜的结构形式。该结构设计能够使流通于收集管3 中的流体或者其他物体因其自身重力而具有向下的作用力。尤其是对一些大颗粒杂质,能够通过自身重力从收集管3中流出。为了更加清楚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如何实现对杂质的回收,下面将针对一个具体的实施过程展开描述。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用网板,在对其更换丝网时,需要对网框进行清洗。网框上附着有银浆,在应用本发明对其进行清洗时,网框被上层底壁Ila支撑住,银浆被清洗脱离网框混入到清洗液中。银浆颗粒透过上层底壁Ila堆积于下层底壁lib上。当需要更换清洗液时,打开排污管2阀门,上层底壁Ila以上的清洗液排走。将上层底壁Ila拆下,人工收集堆积于下层底壁lib上的银浆。然后打开收集管3阀门,排放剩余的清洗液废液。本发明还能够用于清洗一些附着有容易堵塞管路的附着物或者杂质的构件。那些容易阻塞管路的附着物或者杂质沉淀于下层底壁lib上,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后对其进行集中处理,可以避免直接随清洗液进入管路而造成管子的阻塞。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清洗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洗装置主体(1)、排污管(2)和收集管(3);所述清洗装置主体(1)包括底壁(11)和侧壁(12);所述底壁(11)包括上层底壁(Ila)和下层底壁(11b),所述上层底壁 (Ila)呈网格状设计;所述侧壁(12)具有排污口和收集口,所述排污口开设于靠近所述上层底壁(Ila)的部位并与所述排污管(2)相连通,所述收集口开设于靠近所述下层底壁 (lib)的部位并与所述收集管(3)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底壁(Ila)可拆装的设置于所述清洗装置主体(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底壁(Ila)由若干底壁单元组成,所述底壁单元呈网格状设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单元上还设置有与其相邻底壁单元连接的定位连接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装置主体(1)上还设置有架设所述上层底壁(Ila)的支撑部件(4),所述支撑部件(4)与所述上层底壁(Ila)相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4)设置于所述下层底壁 (lib)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4)设置于所述侧壁(12)上。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口处设置有网格部件(5)。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2)上设置有排污管阀门(6),所述收集管(3)上设置有收集管阀门(7)。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管(3)的轴线沿水平方向向下倾斜。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清洗装置,包括清洗装置主体(1)、排污管(2)和收集管(3);所述清洗装置主体(1)包括底壁(11)和侧壁(12);所述底壁(11)包括上层底壁(11a)和下层底壁(11b),所述上层底壁(11a)呈网格状设计;所述侧壁(12)具有排污口和收集口,所述排污口开设于靠近所述上层底壁(11a)的部位并与所述排污管(2)相连通,所述收集口开设于靠近所述下层底壁(11b)的部位并与所述收集管(3)相连通。本发明由于上层底壁(11a)成网格状设计,能够保证可回收再利用的吸附于被清洗工件上的杂质透过上层底壁(11a)并堆积于下层底壁(11b)上,便于回收再利用。
文档编号B08B13/00GK102319689SQ20111023840
公开日2012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8日
发明者徐柯妹, 邱柏源, 陈平 申请人:浚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