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烹锅的防蒸汽烫手开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0082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烹锅的防蒸汽烫手开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烹锅的开盖结构,尤其是一种电烹锅的防蒸汽烫手开盖结构, 适用于上盖和本体分离的蒸煮类电烹锅。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售卖的蒸煮类电烹锅(比如电蒸锅、电饭锅等等),如附图1所示,其上盖1直接盖在本体2上,当烹饪工作结束后,本体2内部储藏了大量的高温水蒸汽,当用户直接用手提起上盖1时,高温水蒸汽3就会从本体四周散发出来,这种情况下,用户提盖速度较慢或者水蒸汽散发速度很快的时候,水蒸汽3就会就会烫到用户的手。针对这一情况,有一部分的蒸煮器具采用上盖和本体通过铰链结构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不能分离。这种结构虽然能防止开盖时水蒸汽烫手,但是这种结构具有结构复杂、装配困难、成本高、上盖又不容易清洗等缺点。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方便清洗的电烹锅的防蒸汽烫手开盖结构。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烹锅的防蒸汽烫手开盖结构,包括上盖1和本体2,本体2设有朝向操作者的前端和与前端相正对的后端,上盖1边缘置于本体 2上方,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本体2与上盖1之间的一侧设有限制上盖1相对本体2平行移动的限位结构。上述限位结构是,上盖1的一侧设有动块11,本体2的一侧对应设有定块21,定块 21或者动块11上具有能供动块11与定块21实现分离、卡合的开口。上述动块11为上盖1边缘上水平设置的圆柱体,圆柱体通过连接轴111与上盖1 连接,圆柱体的两端伸出连接轴111 ;定块21为本体2的凸缘22上水平设置的两个C型卡槽,具有朝向本体2外侧的开口 211。上述上盖1边缘向上设有一定高度的支撑柱112。上述动块11为上盖1边缘上水平设置的圆柱体,圆柱体通过连接轴111与上盖1 连接,定块21为一个C型卡槽,圆柱体上朝向本体2后端的一端伸出连接轴111。上述动块11为设置在上盖1上的C型卡槽,具有朝向上盖中心或者向上的开口 ; 定块21为水平设置在本体2上的圆柱体。本实用新型利用定块和动块的特殊配合结构,形成限位结构,在上盖合盖状态下, 定块对动块形成干涉阻挡,使上盖不能相对于本体平行移动,只有在上盖绕一侧旋转一定角度后,定块解除对动块的干涉,才可使上盖可以取下,这时本体内的蒸汽定向从上盖先打开的一侧溢出,不会对使用者造成伤害。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安全可靠性高,可适用于各种蒸煮类电烹饪器具。


[0013]图1为现有技术开盖结构在开盖时的示意图;[0014]图2为实施例在合盖状态的结构剖视图;[0015]图3为图2中G部分的放大图;[0016]图4是实施例在上盖旋转一定角度状态的结构剖视图[0017]图5为图4中H部分的放大图;[0018]图6是实施例在上盖和本体分离状态的结构剖视图;[0019]图7为图6中I部分的放大图;[0020]图8为实施例在合盖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21]图9为图8中J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2 图9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上盖1和本体2,本体2具有朝向操作者的前端和与前端相正对的后端,前端上设有操作装置,上盖1边缘置于本体2上方,在所述本体2 与上盖1之间的一侧设有限制上盖1相对本体2平行移动的限位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限位结构是,上盖1的一侧设有一动块11,本体2的一侧对应设有一定块21,定块21具有一个能供动块11出、入而实现与定块21分离、卡合的开口 211,在上盖合盖状态下,如图2、图3、图8、图9所示,动块11通过开口 211卡合在定块21 上,受定块21的阻挡,动块11不能向上移动;如图4、图5所示,在上盖1绕定块21旋转一定角度时,动块11通过开口 211与定块21分离,不再受定块21的阻挡,如图6、图7所示, 从而实现上盖1从本体2上取下。本实施例中,本体2的开口端设有向外侧延伸的凸缘22,凸缘22上设有向上突起的棱23,上盖边缘置于本体凸缘22上棱23的内侧。限位结构中的动块11为上盖边缘上水平设置的圆柱体,圆柱体通过连接轴111与上盖1连接,圆柱体的两端伸出连接轴;定块21为棱23上水平设置的两个C型卡槽,具有朝向本体外侧的开口 211,两个C型卡槽之间的距离大于连接轴111的直径尺寸,小于圆柱体的长度尺寸。如图2、3、8、9所示,在上盖1闭合状态下,圆柱体的两端部穿过开口 211卡置于C 型卡槽中,连接轴111卡置于两个C型卡槽之间,由于受C型卡槽上端的阻挡,圆柱体不能向上移动,上盖1也不能向上移动打开;如图4、5、6、7所示,在上盖1绕本体2的C型卡槽旋转一定角度后,本体2上正对C型卡槽的一侧被首先打开,高温蒸汽3从打开处排出,而使用者的手因为操作上盖1旋转,通常在本体2上设置C型卡槽的一侧,这样就不会被高温蒸汽3直接烫伤;同时,由于在旋转后,上盖1不再受本体上棱23的位置限定,沿开口 211 的方向即可将圆柱体的两端部从C型卡槽中移动出来,使圆柱体与C型卡槽分离,上盖1与本体2分离。为了配合C型卡槽的设置高度,上盖1边缘向上设有一定高度的支撑柱112,用于将圆柱体支撑在较高的水平。[0029]本实施例中,本体凸缘22上也可以不设向上突起的棱23,C型卡槽直接设置在凸缘22上。本实施例中,定块21也可以设计为一个单独的C型卡槽,相应的,圆柱体上朝向本体2后端的一端伸出连接轴即可,在这种结构下,使用者可以操作上盖1旋转后再取下,或者操作上盖1朝使用者方向移动,使蒸汽先从本体2后端溢出,而不对使用者产生烫伤。本实施例中,C型卡槽的中间段形成限制上盖相对本体水平移动的第一限位结构,在上盖1闭合状态下,C型卡槽的中间段与圆柱体11、连接轴111产生干涉,限制圆柱体 11的水平移动,进而限制上盖相对本体产生背向使用者方向的水平移动,避免上盖脱落或蒸汽喷向使用者。本实施例中圆柱体和C型卡槽的位置也可以互换,圆柱体水平设置在本体2上,C 型卡槽设置在上盖1上,C型卡槽的开口朝向上盖1中心或者向上。此时,连接轴111形成限制上盖相对本体水平移动的第一限位结构,在上盖1闭合状态下,连接轴111对C型卡槽产生干涉,限制上盖相对本体产生背向使用者方向的水平移动,避免上盖脱落或蒸汽喷向使用者。
权利要求1.一种电烹锅的防蒸汽烫手开盖结构,包括上盖(1)和本体(2),本体(2)设有朝向操作者的前端和与前端相正对的后端,上盖(1)边缘置于本体(2)上方,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本体(2)与上盖(1)之间的一侧设有限制上盖(1)相对本体(2)平行移动的限位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烹锅的防蒸汽烫手开盖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限位结构是, 上盖(1)的一侧设有动块(11),本体(2)的一侧对应设有定块(21),定块(21)或者动块 (11)上具有能供动块(11)与定块(21)实现分离、卡合的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烹锅的防蒸汽烫手开盖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动块(11)为上盖(1)边缘上水平设置的圆柱体,圆柱体通过连接轴(111)与上盖(1)连接,圆柱体的两端伸出连接轴(111);定块(21)为本体(2)凸缘(22)上水平设置的两个C型卡槽,具有朝向本体(2)外侧的开口(2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烹锅的防蒸汽烫手开盖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上盖(1)边缘向上设有一定高度的支撑柱(11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烹锅的防蒸汽烫手开盖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动块(11)为上盖(1)边缘上水平设置的圆柱体,圆柱体通过连接轴(111)与上盖(1)连接,定块(21)为一个C型卡槽,圆柱体上朝向本体(2)后端的一端伸出连接轴(11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烹锅的防蒸汽烫手开盖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动块(11)为设置在上盖(1)上的C型卡槽,具有朝向上盖中心或者向上的开口 ;定块(21)为水平设置在本体(2)上的圆柱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烹锅的防蒸汽烫手开盖结构,包括上盖和本体,本体设有朝向操作者的前端和与前端正对的后端,上盖边缘置于本体上,在所述本体与上盖之间的一侧设有限制上盖相对本体平行移动的限位结构。本实用新型在上盖合盖状态下,限位结构对上盖形成干涉阻挡,使上盖不能相对于本体平行移动,只有在上盖绕一侧旋转一定角度后,解除干涉,才可使上盖可以取下,这时本体内的蒸汽定向从上盖先打开的一侧溢出,不会对使用者造成伤害;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安全可靠性高,可适用于各种蒸煮类电烹饪锅。
文档编号A47J36/38GK202112933SQ201120161009
公开日2012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9日
发明者刘文彪, 吴金水 申请人: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