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外壳的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7807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套外壳的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套外壳的锅,在锅外面套一个外壳,锅与外壳之间装配横截面呈矩形的圆环状集烟管,集烟管向内开若干过烟孔,向外开1个孔栽1根导烟管。外壳二种形式:其一,外壳下端比锅底部长;其二,外壳下端比锅底部短,装配绝缘环圈,绝缘环圈与锅底部平。导烟管或安于手柄对面,或安于手柄左侧,或安于手柄右侧。本发明在锅外面套外壳,火与锅底下部碰撞之后,残焰尾气向周围辐射,即被外壳挡住,到达锅底上部,然后进入集烟管,从导烟管排出,利用余热为锅升温,为锅保温,从而节能。
【专利说明】套外壳的锅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可以保温节能的烹调用锅。
【背景技术】
[0002]现在的锅在使用过程中火与锅底碰撞之后,残焰尾气都向周围辐射到了空中,并且,在下部受热的同时,上部散热,浪费能源。
[0003]内容发明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充分利用残焰尾气的余热为锅升温和保温的套外壳的锅。
[0005]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在锅外面套一个外壳,锅与外壳之间装配横截面呈矩形的圆环状集烟管,集烟管向内开若干过烟孔,向外开I个孔栽I根导烟管。外壳二种形式:其一,外壳下端比锅底部长;其二,外壳下端比锅底部短,装配绝缘环圈,绝缘环圈与锅底部平。锅与外壳之间,或在集烟管之上,或在集烟管之下,装配隔热垫圈。导烟管或安于手柄对面,或安于手柄左侧,或安于手柄右侧。导烟管横截面根部呈长方形,随着导烟管延长,导烟管横截面之“长”渐缩,其“宽”渐扩,直至导烟管横截面变成正方形。锅与外壳的组装分为二种形式:其一,固定的,以螺丝连接;其二,活动的,可装可卸,以搭钩或者拴销连接。
[0006]本发明在锅外面套外壳,火与锅底下部碰撞之后,残焰尾气向周围辐射,即被外壳挡住,到达锅底上部,然后进入集烟管,从导烟管排出,利用余热为锅升温,为锅保温,从而f倉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发明套外壳的锅剖视图。
[0008]图2为本发明套外壳的锅另一种形式剖视图。
[0009]图中:1.锅,2.外壳,3.集烟管,4.导烟管,5.隔热塾圈,6.绝缘环圈,7.手柄。具体实施方案
[0010]实施例1:见图1。锅I 之毛坯直径36cm,高14cm。冲压使锅I之毛坯上端2mc向外卷成水平。外壳2之毛还直径36cm,高16cm。冲压使外壳2之毛还上端2cm向外卷成水平,下端2cm向外卷成垂直(也可另接)。集烟管3圆环状,直径与锅I及外壳2直径同等相匹,横截面为宽2cm,高lcm,预先开过烟孔,安导烟管4。过烟孔应是导烟管4 一方少,导烟管4对面一方多。导烟管4设置盖子,状似烧煤炉筒式风门盖,以控置透烟量;另配金属软管,以将废气导至室外。隔热垫圈5直径与锅I及外壳2直径同等相匹。外壳2内壁外壁均可设置保温层。装配。锅I与外壳2相叠,其间夹以集烟管3以及隔热垫圈5。在锅I之手柄7两边各串I颗螺丝,在锅I对面导烟管3两边各串I颗螺丝,预先钻螺丝孔。
[0011]实施例2:见图2。此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锅I之底部设置若干平面。外壳2下端比锅I底部短2cm,于其内部装配绝缘环圈6,绝缘环圈6下端与锅I底部平。绝缘环圈6可用陶瓷等材料充当。
[0012]渴望有一种既像钢铁等金属一样坚固,又像陶瓷等物质一样隔热保温的材料充当外壳,如此则可省略隔热垫圈5。
【权利要求】
1.套外壳的锅,一种烹调用的锅,其特征是,在锅外面套一个外壳,锅与外壳之间装配横截面呈矩形的圆环状集烟管,集烟管向内开若干过烟孔,向外开I个孔栽I根导烟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外壳的锅,其特征是,所述外壳二种形式:其一,外壳下端比锅底部长;其二,外壳下端比锅底部短,装配绝缘环圈,绝缘环圈与锅底部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外壳的锅,其特征是,所述锅与外壳之间,或在集烟管之上,或在集烟管之下,装配隔热垫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外壳的锅,其特征是,所述导烟管或安于手柄对面,或安于手柄左侧,或安于手柄右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套外壳的锅,其特征是,所述导烟管横截面根部呈长方形,随着导烟管延长,导烟管横截面之“长”渐缩,其“宽”渐扩,直至导烟管横截面变成正方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外壳的锅,其特征是,所述锅与外壳的组装分为二种形式:其一,固定的,以螺丝连 接;其二,活动的,可装可卸,以搭钩或者拴销连接。
【文档编号】A47J36/36GK103892692SQ201210584783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31日
【发明者】聂后昌 申请人:聂后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