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饭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8401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饭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以及商用电饭锅。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电饭锅(参照专利文献I (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0-308572号),通过旋转驱动设置在内胆底部的叶片,使内胆中的水流动进而提高对米的热传导性,并且通过加热控制使温度不达沸点,抑制水蒸气的产生,从而能够煮出火候好且美味的米饭。但是,在专利文献I公开的电饭锅中,使叶片旋转、搅拌内胆中的米和水之后,若停止所述叶片的旋转,则内胆中的米的收容状态变得不平整且收容状态的表面呈有凹凸与起伏的形状。因此,如果就以那样的状态直接进行煮饭,则煮熟的米饭的表面状态也呈不平 整且有起伏的形状,不仅看起来不美观而且给人感觉米饭不香。此外,在所述电饭锅中,在加热装置对内胆进行加热时,热量传导至内胆中的米和水,对内胆中的米和水进行加热,但是因为在内胆中的中央底部设置有作为另外构件的叶片,所以该叶片妨碍由加热装置对内胆进行加热的热传导。因此存在的问题是,在所述叶片的正上方附近温度上升的速度迟缓,截止达到沸腾温度100°c所需的时间比其他部分久,其结果,从达到100°c到煮饭结束的时间变短,与其他部分相比米饭的煮熟程度存在差异。专利文献I :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0-308572号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电饭锅,不仅能够提高搅拌以及加热内胆内部时的热传导性,而且能够使内胆中的收容状态起伏少且以外观良好的平整状态进行煮饭。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饭锅,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胆,用于收容被煮物;加热部,对所述内胆进行加热;加热驱动部,驱动所述加热部;搅拌件,旋转自如地设置在所述内胆中;旋转驱动部,驱动所述搅拌件旋转;内胆温度检测部,检测所述内胆的温度;以及控制部,根据所述内胆温度检测部检测到的温度,控制所述加热驱动部,进而控制所述加热部对内胆进行加热,最终控制所述被煮物的烧煮,所述控制部具有预热运转部,使所述加热部对所述内胆进行加热,并且驱动所述旋转驱动部使所述搅拌件旋转,进行预热运转;以及煮饭运转部,在所述预热运转之后,停止驱动所述旋转驱动部,使所述搅拌件停止旋转,并且由所述加热部对所述内胆进行加热,进行煮饭运转,所述预热运转部进行第一搅拌,在所述预热运转中,控制所述旋转驱动部使所述搅拌件以每单位时间第一转数旋转;以及第二搅拌,在所述预热运转中,控制所述旋转驱动部使所述搅拌件在所述第一搅拌之后以每单位时间高于所述第一转数的第二转数旋转。按照本发明的电饭锅,所述预热运转部在所述预热运转中通过所述第一搅拌控制所述旋转驱动部使所述搅拌件以每单位时间第一转数旋转之后,通过所述第二搅拌使所述搅拌件以每单位时间高于所述第一转数的第二转数旋转。通过所述第一搅拌,搅拌内胆中的被煮物(米和水),能够提高预备运转中加热时的热传导性,进而能够高效地进行预备加热。此外,通过所述第二搅拌使所述搅拌件以每单位时间高于第一转数的第二转数旋转,使内胆中的被煮物(米和水)的收容状态呈表面整体起伏少且平整的形状,在随后进行煮饭运转之后,内胆中的煮熟的米饭的收容状态成起伏少且整体平整的表面形状,不仅看起来美观而且给人感觉米饭很香。此外,在另一实施方式的电饭锅中,所述预热运转部在所述预热运转中的所述内胆温度检测部检测的所述 内胆的检测温度上升期间进行所述第一搅拌,在所述预热运转中的所述内胆温度检测部检测的所述内胆的检测温度稳定期间进行所述第二搅拌。按照所述实施方式的电饭锅,通过在所述预热运转中的所述内胆温度的上升期间进行所述第一搅拌,能够进一步提高基于热传导性提高的加热效率。此外,通过在所述预热运转中的所述内胆温度的稳定期间进行所述第二搅拌,能够在内胆中搅拌比较均匀状态的被煮物,使内胆中的被煮物的收容状态呈起伏更少且更平整的形状。因此,能够以起伏少且平整的形状煮米饭。此外,在另一实施方式的电饭锅中,所述预热运转部在所述预热运转中控制所述旋转驱动部在所述第二搅拌之后进行第三搅拌,使所述搅拌件以每单位时间低于所述第一转数的第三转数旋转。按照所述实施方式的电饭锅,通过所述第三搅拌使所述搅拌件以低转数旋转,将所述搅拌件附近的米向外周推出。因此,所述内胆中的被煮物的收容状态,在所述搅拌件附近正上方,表面的高度降低,而在远离所述搅拌件的区域,表面的高度升高。即,在设置于内胆中且妨碍内胆中的热传导的搅拌件附近被煮物的量减少,而在远离所述搅拌件的区域被煮物的量增多,因此能够减少煮饭运转中被煮物的温度上升速度的偏差,能够使被煮物的温度上升速度相同。因此,不仅能够在内胆中均匀地煮米饭,而且能够缩短煮饭时间。另外,通过所述第三搅拌,所述内胆中的被煮物的收容状态虽然呈中央部分稍微洼陷的钵状,但是因为收容状态的表面状态不呈有凹凸和起伏的形状,所以能够以起伏少的状态煮米饭。此外,在另一实施方式的电饭锅中,所述预热运转部在所述预热运转中的所述内胆温度检测部检测的所述内胆的检测温度稳定期间进行所述第三搅拌。按照所述实施方式的电饭锅,因为在所述预热运转中的所述内胆温度稳定期间,内胆中的米在吸水,所以由第三搅拌向外侧推出的米很难回到内侧,能够使所述第三搅拌后的内胆中被煮物的收容状态稳定下来。此外,在另一实施方式的电饭锅中,所述搅拌件是设置在所述内胆的底部中央的叶片形状的旋转件。按照所述实施方式的电饭锅,能够高效地搅拌内胆中的被煮物。此外,在另一实施方式的电饭锅中,所述第二搅拌或所述第三搅拌中所述搅拌件的旋转时间比所述第一搅拌中所述搅拌件的旋转时间短。按照所述实施方式的电饭锅,能够抑制因用于调整内胆中的被煮物的收容状态的第二搅拌以及第三搅拌的时间而增加预热运转时间,能够缩短预热运转时间。按照本发明的电饭锅,通过第一搅拌,搅拌内胆中的被煮物(米和水),不仅能够提高预备运转中加热时的热传导性,而且能够进行高效的预备加热。此外,通过第二搅拌,使搅拌件高转速地旋转,使内胆中的被煮物(米和水)的收容状态呈表面整体起伏少且平整的形状,在随后进行煮饭运转之后,内胆中的煮熟的米饭成收容状态整体平整的表面状态,不仅看起来美观而且给人感觉米饭很香。


图I是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电饭锅的实施方式的结构的断面图。 图2是所述实施方式的控制框图。图3是示意性表示所述实施方式中进行第一搅拌后、内胆中的被煮物的收容状态的断面图。图4是示意性表示所述实施方式中进行第二搅拌后的内胆中的被煮物的收容状态的断面图。
图5是示意性表示所述实施方式中进行第三搅拌后的内胆中的被煮物的收容状态的断面图。图6A是表示所述实施方式中,预热运转中进行第一、第二搅拌的情况下进行煮饭时、内胆中各部分随时间发生温度变化的温度特性图。图6B是示意性表示所述电饭锅断面的图。图7A是表示所述实施方式中,预热运转中进行第一、第二、第三搅拌的情况下进行煮饭时、内胆中各部分随时间发生温度变化的温度特性图。图7B是示意性表示所述电饭锅断面的图。图8A是表示所述实施方式中搅拌动作(第一 第三搅拌)的时序的图。图8B是表示放大所述时序图的X部分的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I电饭锅主体2 内胆2a 凸部3 盖5加热部6 外壳7 外胆11搅拌电动机Ila旋转轴13隔热构件15搅拌叶片16 转子17 磁轭18驱动侧磁铁19 罩19a前端圆筒部20从动侧磁铁21 水22 米
25支撑构件27温度传感器31控制部32显示操作面板35加热电路37预热运转部38煮饭运转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
·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下面叙述的实施方式。图I是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电饭锅的实施方式的结构的断面图。本实施方式的电饭锅包括电饭锅主体I ;内胆2,装在电饭锅主体I中;盖3,设置在电饭锅主体I的上部可开关自如,并且盖上的时候可以盖住内胆2 ;以及加热部5,对电饭锅主体I中装的内胆2进行加热。图I表示内胆2中放入水21和米22的状态。电饭锅主体I具有外壳6与外胆7,外胆7由具有耐热性的材料制成。此外,外胆7通过隔热构件13被外壳6支撑。内胆2例如由铝等高导热性构件制成,其内表面为防止被加热物的附着镀有氟树脂。此外,所述电饭锅具有搅拌电动机11,设置在外壳6的底部。在搅拌电动机11的旋转轴Ila上设置有转子16。在转子16的外周部,周向等间隔地设置有多个驱动侧磁铁18。转子16设置在内胆2的底部的向内侧突出的圆筒形状的凸部2a的下方且与所述凸部2a隔开预定的间隙。此外,包围转子16与旋转轴Ila的大致圆筒形状的罩19,设置在搅拌电动机11上,并与外胆7嵌合。该罩19的前端圆筒部19a通过与内胆2的凸部2a嵌合,不仅起到对内胆2进行定位的作用,而且起到支撑内胆2的作用。搅拌电动机11与转子16构成旋转驱动部。此外,作为搅拌件的搅拌叶片15旋转自如地与内胆2的凸部2a嵌合。内胆2的凸部2a成为搅拌叶片15的支撑台。搅拌叶片15具有环状的磁轭17以及在磁轭17的内侧周向等间隔地设置的多个从动侧磁铁20。从动侧磁铁20在搅拌叶片15内部,与其形成一体。搅拌叶片15的从动侧磁铁20与转子16的驱动侧磁铁18在径向上对置配置。此外,搅拌叶片15的中央上部设置有磁铁24。该磁铁24与转子16的驱动侧磁铁18相互吸引,从而起到使搅拌叶片15保持在内胆2的凸部2a上的作用。因此,只要搅拌电动机11的旋转轴I Ia旋转,就会使转子16的驱动侧磁铁18旋转,从而使与驱动侧磁铁18构成磁力耦合器的从动侧磁铁20旋转,最终使搅拌叶片15旋转。此外,加热部5通过作为绝缘体且为隔热材料的支撑构件25被外胆7支撑并且安装在外胆7上。加热部5具有传热加热器或者感应线圈。采用感应线圈时,在内胆2的外表面粘贴提高加热效率的例如不锈钢等磁性体。在内胆2装在电饭锅主体I中状态下,力口热部5沿着内胆2的底部与其接触。此外,在外胆7上设置有作为内胆温度检测部的温度传感器27,而且温度传感器27的检测部27a贯通加热部5与内胆2的底部接触并检测内胆2的温度。图2是所述电饭锅的控制框图。所述电饭锅具有由微机与输入输出电路等构成的控制部31,并根据来自显示操作面板32的操作信号与来自温度传感器27的信号等,控制作为驱动加热部5的加热驱动部的加热电路35。显示操作面板32设置在电饭锅主体I的前面一侧,通过显示操作面板32的多个操作按钮,可在作为显示部的液晶显示器上显示烹调菜单与烹调情况等。此外,控制部31设置在电饭锅主体I的外壳6与外胆7之间的空间中。此外,加热电路35包含在设置于电饭锅主体I的外壳6与外胆7之间的电源部(未图示)中。此外,控制部31具有预热运转部37与煮饭运转部38。预热运转部37即控制加热电路35由加热部5进行加热运转,又驱动搅拌电动机11使搅拌叶片15旋转进行预热运 转。所述预热运转通过操作显示操作面板32执行。此外,控制部31的煮饭运转部38控制加热电路35由加热部5对内胆2进行加热并进行煮饭运转。另外,控制部31可通过例如反相控制等控制搅拌电动机11的转速。接下来,对本发明电饭锅的加热烹调(煮饭)运转动作进行说明。将放入适量米和水的内胆2装入电饭锅主体I之后,使用者操作显示操作面板32,开始加热烹调(煮饭)。接着,控制部31判断盖3是否盖上,若判断盖3盖上了,则控制加热电路35与搅拌电动机11开始加热烹调(煮饭)。确认盖3是否盖上,例如可以通过设置在盖3上的限位开关(未图示)接触设置在内胆2上的被接触部时使其显示开(或者关)来实现。在所述加热烹调(煮饭)运转中,控制部31按预热运转、煮饭运转、焖饭运转的顺序进行控制。在预热运转中,控制部31的预热运转部37控制加热电路35,由加热部5对内胆2进行加热。在所述预热运转中,预热运转部37根据温度传感器27检测的内胆2的温度,调节加热电路35驱动的加热部5的输出。通过该输出调节,内胆2与内胆2中的米22以及水21被加热至约58°C 60°C,并使所述的约58°C 60°C的温度保持10 15分钟左右。此外,在所述预热运转中,预热运转部37驱动搅拌电动机11使搅拌叶片15间歇旋转,进行第一搅拌。另外,在该第一搅拌中,也可以使搅拌叶片15连续旋转。通过该第一搅拌,搅拌内胆2中的米22和水21,能够使内胆2中的所有米22和水21的几乎所有区域的温度均匀地上升至约58°C 60°C,并使所述的约58°C 60°C的温度保持10 15分钟左右。由此,在预热运转中,因为内胆2中的米22与水21的几乎所有区域都成为大致相同的温度,所以内胆2中的几乎所有米在所有区域均匀地吸收水。在所述预热运转中,通过所述第一搅拌使搅拌叶片15间歇旋转的第一转速,例如在可煮550毫升米的电饭锅中煮300毫升米时,优选为410rpm左右,以没有遗漏地均匀搅拌内胆2中的米22和水21。可是,在所述的预热运转中,当停止使搅拌叶片15间歇旋转的第一搅拌时,如图3所示,内胆2中的米22的收容状态成为表面有起伏的凹凸形状的收容状态。因此,在这种状态下直接进行煮饭运转、焖饭运转时,煮饭后的内胆2中的米饭整体的收容状态还是呈凹凸形状,不仅看起来不美观而且给人感觉米饭不香。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所述预热运转中,在预热运转部37停止使搅拌叶片15间歇旋转的所述第一搅拌后,进行2秒钟左右的第二搅拌,使搅拌叶片15以高于所述第一搅拌中的第一转速(410rpm左右)的第二转速旋转,之后立刻停止所述第二搅拌。所述第二转速例如在可煮550毫升米的电饭锅中煮300毫升米时为600 700rpm左右。如图4所示,通过所述第二搅拌,内胆2中的米22的收容状态呈表面整体平整的形状。因此,当以这种收容状态进行煮饭运转、焖饭运转时,煮熟的米饭在内胆2中的收容状态呈整体平整的表面形状,不仅看起来美观而且给人感觉米饭很香。可是,在由加热部5进行加热的内胆2的底部中央部分,设置有搅拌被加热物(米、水等)并使其流动的搅拌叶片15,因此从内胆2至被加热物的热传导在搅拌叶片15的正上方比正上方以外的部分要少。所以,搅拌叶片15的正上方比搅拌叶片15的正上方以外的部分,在煮饭运转中达到沸腾温度100°C所需的时间要久。对此,参照表示煮饭运转中内胆中央部分的温度变化特性的图6A、图6B,以具体实例进行说明。图6A表示在预热运转中为使内胆2中的米22的表面平整而进行所述第一 搅拌与第二搅拌后,通过煮饭运转煮饭时,检测内胆2的中央部分即搅拌叶片15的正上方附近的各处的温度,各处的温度随时间发生的变化。此外,图6B是示意性表示所述电饭锅的断面的图。在所述电饭锅的断面中,符号a表示的部分是所述正上方的上部附近,符号b表示的部分是所述正上方的中心部附近,符号c表示的部分是所述正上方的下部附近。而且,在图6A所示的坐标图中,特性曲线Kl是符号a表示的部分的温度变化特性,特性曲线K2是符号b表示的部分的温度变化特性,特性曲线K3是符号c表示的部分的温度变化特性。由图6A、图6B可知,在煮饭运转中,所述正上方的符号c表示的部分(下部附近)达到100°C的时间,比符号a表示的部分(上部附近)、符号b表示的部分(中心部附近)达到100°C的时间迟大约5分钟左右。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所述预热运转中,预热运转部37在所述第一搅拌之后,进行为使内胆2中的米22的表面平整的所述第二搅拌,之后进行第三搅拌。在该第三搅拌中,使搅拌叶片15以低于所述第一搅拌的转速(410rpm左右)的转速仅旋转5秒钟左右。通过所述第三搅拌,使米22与水21在内胆2中均匀地旋转。所述第三搅拌中的低转速在可煮550毫升米的电饭锅中煮300毫升米时,例如为100 200rpm。通过所述第三搅拌,内胆2的中央部分的搅拌叶片15附近的米,因为搅拌叶片15的旋转,被推向内胆2的外周。其结果,内胆2的中央部分附近收容的米的收容水平(高度)降低,内胆2的外周附近收容的米的收容水平(高度)升高。由此,在因搅拌叶片15的存在而热传导减少的搅拌叶片15的正上方的米22的量减少,因此在煮饭运转中,能够减少内胆2中的被煮物(米22、水21)的温度上升速度的偏差,能够使被煮物的温度上升速度相同。因此,不仅能够在内胆2中均匀地煮米饭,而且能够缩短煮饭运转时间。另外,如图5所示,所述第三搅拌后的内胆2中的米22的收容状态虽然呈中央部分比周边部分稍微洼陷的形状,但是因为收容状态的表面状态不呈凹凸和起伏多的形状,所以能够煮出起伏少的状态的米饭。图7A表示在预热运转中进行所述第一搅拌与第二搅拌后进行所述第三搅拌而煮饭时,检测内胆2的中央部分(搅拌叶片15的正上方附近)的各处的温度,各处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此外,图7B是示意性表示所述电饭锅的断面的图。在所述电饭锅的断面中,符号al表示的部分是所述正上方的上部附近,符号bl表示的部分是所述正上方的中心部附近,符号Cl表示的部分是所述正上方的下部附近。而且,在图7A的坐标图中,特性曲线Kll是符号al表示的部分的温度变化特性,特性曲线K12是符号b I表示的部分的温度变化特性,特性曲线K13是符号Cl表示的部分的温度变化特性。由图7A、图7B可知,在煮饭过程中,通过所述第三搅拌能够使符号al表示的部分(上部附近)、符号bl表示的部分(中心部附近)、符号Cl表示的部分(下部附近)等各部分达到100°C的时间大致相同。接下来,在图8A、图SB中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预热运转中的搅拌动作(第一 第三搅拌)的时序图的一例。参照该时序图对本实施方式的搅拌动作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在图8B中放大表示图8A的时序图的X部分。首先,如图8A所示,在开始煮饭后的5分钟内,进行无搅拌的预热运转,所述第一搅拌是从开始煮饭的5分钟以后开始。如图SB所示,所述第一搅拌使搅拌叶片15以转速410rpm旋转,并且搅拌是重复7秒钟进行、23秒钟停止的间歇搅拌,所述7秒钟进行重复15次。在所述第一搅拌中,搅拌叶片15只旋转使内胆2中的几乎所有区域的米22与水21上升至几乎相同的58°C 60°C附近所需的最低限度。所述第一搅拌后,搅拌叶片15的旋转仅停止5秒钟,之后进行所述第二搅拌。在 所述第二搅拌中,搅拌叶片15以转速600 700rpm左右旋转。所述第二搅拌的搅拌时间是2秒钟左右。所述第二搅拌后,搅拌叶片15的旋转仅停止5秒钟,之后进行所述的第三搅拌。在所述第三搅拌中,搅拌叶片15以转速100 200rpm左右旋转。所述第三搅拌的搅拌时间是5秒钟左右。所述第三搅拌结束之后,搅拌叶片15不再进行搅拌动作。这是因为在所述预热运转的后一半加热部5没有进行加热,所以不需要搅拌。即,在所述预热工序的后一半,截止所述预热运转结束,根据加热部5的预热效果使内胆2中的所有区域的米22与水21保持在58°C 60°C附近。在这一例中,预热运转部37在温度传感器27检测的内胆2的检测温度的稳定期间进行所述预热运转中的所述第三搅拌。因为在所述稳定期间内胆2中的米22在吸水,所以由第三搅拌向外侧推出的米22很难回到内侧,能够使所述第三搅拌后的内胆2中的米22的收容状态稳定下来。此外,在这一例中,因为第二、第三搅拌的时间比第一搅拌的时间短,所以能够抑制因用于调整内胆2中的米22的收容状态的第二搅拌以及第三搅拌的时间而增加预热运转时间,能够缩短预热运转时间。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控制部31的预热运转部37不仅进行所述第一、第二搅拌,还进行所述第三搅拌,但预热运转部37也可以进行所述第一、第二搅拌,而不进行所述第三搅拌。即,在预热运转中,进行所述第一、第二搅拌后,也可以在那样的收容状态下直接进行煮饭运转、焖饭运转。此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搅拌电动机11的旋转,通过转子16的驱动侧磁铁18与搅拌叶片15的从动侧磁铁20构成的磁力耦合器传递至搅拌叶片15,但也可以替代磁铁18、磁铁20构成的磁力耦合器,当内胆2装入电饭锅主体I中时,使搅拌叶片15与搅拌电动机11的旋转轴Ila上安装的转子16嵌合,但不进行机械的相对旋转。此时,搅拌叶片15与转子16嵌合的结构中,在贯通内胆2的地方设置防止漏水的密封装置。此外,替代搅拌电动机11与转子16,也可以例如像同步电动机的固定式电磁轭那样,采用固定式电磁轭、缠绕在该固定式电磁轭上的多个线圈、以及使所述多个线圈产生旋转磁场的交流电源。通过由所述固定式电磁轭与交流电源产生旋转磁场,能够驱动磁力耦合的搅拌叶片15旋转。此外,搅拌叶片也可以从主体上部朝向下方设置。例如,设置在盖体上,能够从上部搅拌米。此外,本发明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也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以各种变形方式来 实施。
权利要求
1.一种电饭锅,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胆(2),用于收容被煮物(22); 加热部(5 ),对所述内胆(2 )进行加热; 加热驱动部(35),驱动所述加热部(5); 搅拌件(15 ),旋转自如地设置在所述内胆(2 )中; 旋转驱动部(11、16),驱动所述搅拌件(15)旋转; 内胆温度检测部(27),检测所述内胆(2)的温度;以及 控制部(31),根据所述内胆温度检测部(27)检测到的温度,控制所述加热驱动部(35),进而控制所述加热部(5)对内胆(2)进行加热,最终控制所述被煮物(22)的烧煮, 所述控制部(31)具有 预热运转部(37),使所述加热部(5)对所述内胆(2)进行加热,并且驱动所述旋转驱动部(11、16 )使所述搅拌件(15 )旋转,进行预热运转;以及 煮饭运转部(38),在所述预热运转之后,停止驱动所述旋转驱动部(11、16),使所述搅拌件(15)停止旋转,并且由所述加热部(5)对所述内胆(2)进行加热,进行煮饭运转, 所述预热运转部(37)进行 第一搅拌,在所述预热运转中,控制所述旋转驱动部(11、16)使所述搅拌件(15)以每单位时间第一转数旋转;以及 第二搅拌,在所述预热运转中,控制所述旋转驱动部(11、16)使所述搅拌件(15)在所述第一搅拌之后以每单位时间高于所述第一转数的第二转数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饭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热运转部(37)在所述预热运转中的所述内胆温度检测部(27)检测的所述内胆(2)的检测温度上升期间进行所述第一搅拌,在所述预热运转中的所述内胆温度检测部(27)检测的所述内胆(2)的检测温度稳定期间进行所述第二搅拌。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电饭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热运转部(37 )在所述预热运转中控制所述旋转驱动部(11、16 )在所述第二搅拌之后进行第三搅拌,使所述搅拌件(15)以每单位时间低于所述第一转数的第三转数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运转部(37)在所述预热运转中的所述内胆温度检测部(27)检测的所述内胆(2)的检测温度稳定期间进行所述第三搅拌。
5.根据权利要求I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件(15)是设置在所述内胆(2)的底部中央的叶片形状的旋转件(15)。
6.根据权利要求I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搅拌中所述搅拌件(15)的旋转时间或所述第三搅拌中所述搅拌件(15)的旋转时间比所述第一搅拌中所述搅拌件(15)的旋转时间短。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饭锅,在预热运转中,控制部(31)的预热运转部(37)不仅使加热部(5)对内胆(2)进行加热,而且驱动搅拌电动机(11)使搅拌叶片(15)进行以第一转速(410rpm左右)旋转的第一搅拌之后,使搅拌叶片(15)进行以第二转速(600~700rpm左右)旋转的第二搅拌。通过所述第一搅拌,搅拌内胆(2)中的米(22)和水(21),能够提高预备运转中的加热时的热传导性。此外,通过所述第二搅拌,内胆(2)中的米(22)的收容状态呈表面整体起伏少且平整的形状。
文档编号A47J27/00GK102892336SQ20118002384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4日
发明者原新吾, 高木真也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