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头分区高度、角度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9063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枕头分区高度、角度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属于日常生活用品领域的枕头分区高度、角度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人的一生中有约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在目前睡眠时使用的枕头上有用于调节枕头高度、角度的装置,如此前专利ZL201020220457.0发明的调节座,虽然可以调节枕头头部枕区和颈部枕区的高度、角度,但是不具备让使用人在仰卧位、侧卧位因需要不同高度、角度而分别调节高度、角度的功能,且装置复杂,在生活中难以实际应用。使用此前的可调节枕头及枕头调节装置,不能让不同身形的使用人在不同硬度的床垫上,在仰卧位或侧卧位时对所枕部位分别灵活调节高度、角度,而不能使使用人的头、颈部在不同条件下都基本保持直立平视时的生理曲度状态,导致长时间在不适卧位颈部关节位置失衡,韧带、肌·群压应力改变而弓I起的退行性病变。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枕头分区高度、角度调节装置,解决了从前的枕头调节装置不能让不同身形的使用人在不同硬度的床垫上,仰卧位、侧卧位时可以分别调节所枕部位高度、角度的问题,可以让不同身形的使用人在不同硬度的床垫上、在仰卧位和侧卧位时,头、颈部都可以基本保持直立平视时的生理曲度状态。枕头分区高度、角度调节装置,用方便、实用而又具人性化的设计,把枕头按纵方向划分为三个部分,在每一部分上设置由数个枕区高度调节装置组成的一个枕头高度、角度调节装置;枕头纵方向的中间l/3±120mm部分上的枕头高度、角度调节装置,由头部枕区、颈部枕区、胸椎枕区处的枕区高度调节装置组成,如果枕头上无胸椎枕区部分,也可只由头部枕区和颈部枕区处的枕区高度调节装置组成;枕头纵方向的两边各1/3±60_部分上的枕头高度、角度调节装置,分别由头部枕区、颈部枕区处的枕区高度调节装置组成;各枕区高度调节装置可以设置在枕头上与各枕区相对应部位的底部或者中间夹层拟或者上面;枕区高度调节装置为I个或数个扁平状的调节垫或者与本枕区头、颈部相对应部位形状相仿的调节垫。枕头分区高度、角度调节装置按枕头纵方向划分的三个枕头高度、角度调节装置,在同一个枕头上可以组合设置或者单独设置;枕头分区高度、角度调节装置上的颈部枕区或者和胸椎枕区处的枕区高度调节装置可以在枕头纵方向的单侧边缘设置或者双侧边缘都设置;在同一个枕头上单侧组合设置时,这三个枕头高度、角度调节装置上的颈部枕区或者和胸椎枕区处的枕区高度调节装置应该在枕头纵方向的同一侧。枕头分区高度、角度调节装置在按枕头纵方向划分的中间1/3± 120mm部分,设置适宜仰卧位的枕头高度、角度调节装置,如果对各枕区高度调节装置调节的高度相同,则对仰卧位部分的高度进行了调节,如果各枕区的高度调节不同或者只部分调节,则相应调节了这一部分的角度和相对应部位的闻度;在按枕头纵方向的两边各l/3±60mm部分设置适宜侧卧位的枕头高度、角度调节装置,如果各枕区高度调节装置调节的高度相同,则对侧卧位部分的高度进行了调节,如果各枕区的高度调节不同或者只部分调节,则相应调节了这一部分的角度和相对应部位的高度;这样设计可以让使用人依据自身条件、卧姿对枕头各区域进行灵活调节,达到使头、颈部基本保持直立平视时的生理曲度状态或者感觉最为舒适为止。本实用新型可以让每一个使用人在每天约8小时的睡眠时间内,头、颈部基本保持直立平视时的生理曲度状态,而且感觉非常舒适,以人性化而且最为安全的仿生学原理,避免头、颈部关节位置失衡,韧带、肌群压应力改变引起的劳损,而有效预防颈椎病的形成,对改善全人类的健康生活方式以及预防常见病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本实用新型的性能优越,使用方法简单,实用性强,节约成本,若与设计优良的枕头结合使用,其舒适性、健康性和方便性应该可以达到完美的使用效果。


图I.是本实用新型枕头分区高度、角度调节装置有胸椎枕区时和颈部枕区单侧组合设置时分布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枕头分区高度、角度调节装置无胸椎枕区时,颈部枕区单侧组合设置时分布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枕头分区高度、角度调节装置有胸椎枕区时和颈部枕区双侧组合设置时分布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枕头分区高度、角度调节装置无胸椎枕区时,颈部枕区双侧组合设置时分布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枕头分区高度、角度调节装置中间1/3± 120mm仰卧位部分有胸椎枕区时和颈部枕区单侧单独设置时分布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枕头分区高度、角度调节装置中间l/3±120mm仰卧位部分无胸椎枕区时,颈部枕区单侧单独设置时分布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枕头分区高度、角度调节装置两边各l/3±60mm侧卧位部分颈部枕区单侧设置时分布示意图。图8、图9为枕区高度调节装置两种常用的扁平状调节垫斜视图;图10、图11为枕区高度调节装置两种常用的与头、颈部相对应部位形状相仿的调节垫斜视图。说明书附图中,[la]为仰卧位部分的头部枕区;[lb]为仰卧位部分的颈部枕区;[lc]为仰卧位部分的胸椎枕区;[2a]为侧卧位部分的头部枕区;[2b]为侧卧位部分的颈部枕区;[3]、[4]、[5]、[6]为枕区高度调节装置几种常用的调节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中对人体方位描述的词语为解剖学常用方位术语。枕头分区高度、角度调节装置的具体设计如下把枕头按纵方向划分为三个部分,每一部分又划分为数个枕区,在每一个枕区相对应部位的底部或者中间夹层拟或者上面均设置一个枕区高度调节装置,枕区高度调节装置为I个或数个扁平状的调节垫[3]、[4]或者与本枕区头、颈部相对应部位形状相仿的调节垫[5]、[6];把枕头纵方向的中间1/3±120_部分设计为仰卧位所枕部分,这一部分除靠近枕头纵方向边缘以外的部分,划分为头部枕区[la],是在仰卧位时支撑头枕骨后侧部位;在中间仰卧位部分头部枕区[la]以外靠近枕头纵方向边缘的部位划分为颈部枕区[lb],是在仰卧位时支撑颈部后侧的部位;如果枕头在仰卧位部分沿枕头纵方向的边缘有用于支持第7颈椎及上部胸椎后侧的部位,这一部位则划分为胸椎枕区[lc];在枕头纵方向的中间1/3± 120mm仰卧位所枕部分的头部枕区[la]、颈部枕区[lb]或者胸椎枕区[lc]处各设置一个枕区高度调节装置,组合成一个中间仰卧位部分的枕头高度、角度调节装置;如果对中间仰卧位部分头部枕区[la]、颈部枕区[lb]或者胸椎枕区[lc]处的枕区高度调节装置增加相同高度的调节垫,则相应增加了仰卧位部分的高度;如果对这两个或者三个枕区高度调节装置减少相同高度的调节垫,则相应减少了仰卧位部分的高度;如果对这两个或者三个枕区高度调节装置的调节垫只部分调节或者调节的高度不同,则调节了中间仰卧位部分的角度和相对应部位的高度。这样设计,枕头纵方向的中间仰卧位部分,可以让使用人根据自己的身形、或者床垫的硬度调节各枕区的高度,在仰卧位使头、颈部基本保持直立平视时的生理曲度状态或者感觉最为舒适为止。把枕头纵方向的两边各l/3±60mm部分设计为两个侧卧位所枕部分,这两部分除靠近枕头纵方向边缘以外的部分,划分为侧卧位时头部枕区[2a],在侧卧位时支撑头部外 侧颞骨及附近部位;这两部分头部枕区[2a]以外沿枕头纵方向靠近边缘的部分,划分为侧卧位时颈部枕区[2b],为侧卧位时支撑头部外侧下颌角处和颈部外侧的部分;在枕头纵方向的两边各l/3±60mm侧卧位所枕部分的头部枕区[2a]、颈部枕区[2b]处各设置一个枕区高度调节装置,组合成两个侧卧位部分的枕头高度、角度调节装置;如果对两个侧卧位部分头部枕区[2a]、颈部枕区[2b]处的枕区高度调节装置增加相同高度的调节垫,则相应增加了侧卧位部分的高度;如果对这两个部分的枕区高度调节装置减少相同高度的调节垫,则相应减少了侧卧位部分的高度;如果对这两个部分的高度调节装置的调节垫只部分调节或者调节的高度不同,则调节了侧卧位部分的角度和相对应部位的高度。这样设计,枕头纵方向的两边侧卧位部分,可以让使用人根据自己的身形、或者床垫的硬度调节各枕区的高度,在侧卧位使头、颈部基本保持直立平视时的生理曲度状态或者感觉最为舒适为止。按枕头纵方向划分的中间l/3±120mm仰卧位部分的枕头高度、角度调节装置和两边各l/3±60mm侧卧位部分的枕头高度、角度调节装置,在同一个枕头上组合成一个枕头分区高度、角度调节装置,实现了在同一个枕头上,让不同身形的使用人、在不同硬度的床垫上、无论仰卧位还是侧卧位,都可以使头、颈部基本保持直立平视时的生理曲度状态或者感觉最为舒适为止。本实用新型枕头分区高度、角度调节装置中各枕区高度调节装置的调节垫最好使用可定形的材料,以乳胶泡绵或者优质海绵为最佳,也可以使用其它软质材料,硬质材料因为安全性不好,最好不采用,调节垫面积的大小要求不必精确,以能满足功能为宗旨。枕头分区高度、角度调节装置与枕头组合在一起的方法则有多种可以在枕头上和枕头分区高度、角度调节装置各枕区相对应部位的调节垫用粘扣带、按扣、拉链包或者采用榫接等方法连接;也可以在枕头上和枕头分区高度、角度调节装置各枕区相对应部位的边缘外侧设置凸起的边框,以软质边框为最好,把各枕区相对应部位的调节垫镶嵌在里面即可;也可以在枕头的枕头套上与枕头分区高度、角度调节装置各枕区相对应的部位设置I个或数个夹层,把相对应的调节垫安装进去,然后用粘扣带或拉链或按扣封严即可,按需要调节各枕区的调节垫即可,这几种方法的实施都很简便。
权利要求1.一种枕头分区高度、角度调节装置,该装置有用于调节枕头头部枕区和颈部枕区高度、角度的装置,其特征在干把枕头按纵方向划分为三个部分,在每ー个部分上设置由数个枕区高度调节装置组成的枕头高度、角度调节装置;枕头纵方向的中间1/3±120_部分上的枕头高度、角度调节装置,由头部枕区[la]、颈部枕区[lb]或者胸椎枕区[lc]处的枕区高度调节装置组成;枕头纵方向的两边各l/3±60mm部分上的枕头高度、角度调节装置,分别由头部枕区[2a]、颈部枕区[2b]处的枕区高度调节装置组成;各枕区高度调节装置可以设置在枕头上与各枕区相对应部位的底部或者中间夹层拟或者在上面;枕区高度调节装置为I个或数个扁平状的调节垫[3]、[4]或者与本枕区头、颈部相对应部位形状相仿的调节垫[5]、[6]。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枕头分区高度、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是枕头分区高度、角度调节装置上的颈部枕区[lb]、[2b]或者和胸椎枕区[lc]处的枕区高度调节装置可以在枕头纵方向的单侧边缘设置或者双侧边缘都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枕头分区高度、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是枕头分区高度、角度调节装置上按枕头纵方向划分的三个部分的枕头高度、角度调节装置在同一个枕头上可以组合设置或者单独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日常生活用品领域的枕头分区高度、角度调节装置,本实用新型从人性化、仿生的角度,在枕头纵方向的中间仰卧位和两边侧卧位部分的头部枕区、颈部枕区或者和胸椎枕区设置不同形状的高度调节装置,可以分别调节枕头中间仰卧位和两边侧卧位部分的高度、角度;解决了从前使用的枕头调节装置,不能在不同卧位分别调节高度、角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可以让不同的使用人在不同的卧位灵活调节,让使用人的头、颈部基本保持直立平视时的生理曲度状态,而有效预防颈椎病的形成。
文档编号A47G9/10GK202604318SQ201220108989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2日
发明者王绍国 申请人:阳谷诺康日用保健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