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噪排汽电压力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0760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降噪排汽电压力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压力锅,属于厨房烹饪器具领域。
背景技术
电压力锅是通过电加热方式,通过锅内压力和温度在设定范围内自动控制,实现烹饪功能;利用保温性,实现焖的功能,达到充分实现热效率。电压力锅烹饪时内部为高压环境,因而在烹饪结束后,需要等高温蒸汽完全液化,锅内降压才能打开,通常是利用手动或自动泄压装置来实现排汽泄压。目前市场上的电压力锅,采用智压沸腾技术,该技术的核心需要排汽装置自动间歇排汽产生锅内沸腾效果,使得锅内食物充分翻滚,烹饪出的米饭更加美味可口。但由于现有的排汽泄压装置普遍为刚性结构,遭受到汽流冲击后产生大量噪音影响使用环境,另外高温汽体导致排汽泄压装置周边的塑胶结构件温度升高,用户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接触锅盖就极易被烫伤。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一种降噪排汽电压力锅,可有效降低排汽泄压时的噪音,达到降噪隔热的效果,提高使用安全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降噪排汽电压力锅,包括锅体与锅盖,所述锅体内设有锅胆,锅胆与锅盖之间形成压力腔,所述锅盖上设有释放高压蒸汽的排汽口和与排汽口连通的柔性管,柔性管通过膨胀变形缓冲高压蒸汽的汽流冲击。所述锅盖上设有蒸汽阀,柔性管设置在蒸汽阀内。所述柔性管具有至少一个折弯段。所述锅盖上设有控制阀,柔性管通过控制阀与锅盖上排汽口连通,控制阀控制压力腔内的高压蒸汽进入柔性管。所述蒸汽阀上设有进汽口,柔性管与进汽口连通,进汽口通过控制阀与锅盖上排汽口连通。所述蒸汽阀内设有冷却腔,柔性管上设有出汽口,出汽口与冷却腔连通。所述出汽口处设有排汽嘴,排汽嘴通过卡扣结构固定在蒸汽阀上。所述蒸汽阀上设有连通冷却腔的冷凝水回流口,锅体上设有收水圈,锅盖上设有连通冷凝水回流口与收水圈的回流通道。所述锅盖上设有限压阀,蒸汽阀上设有避让孔,限压阀穿过避让孔安装在锅盖上。所述蒸汽阀内设有多组定位柔性管的定位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I、本实用新型在电压力锅的锅盖上设置排汽口和柔性管,由于柔性管可以通过膨胀变形来缓冲高压蒸汽的汽流冲击,通过缓冲作用可以降低高温高压汽流的冲击力并减小因冲击柔性管而引起的振动,从而降低排汽过程中的噪音。[0017]在具有蒸汽阀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汽流冲击力在流经柔性管时已大幅衰减,所以汽流在冲击蒸汽阀时力度较弱,排汽时可以起到良好的降噪效果。2、采用本实用新型之后,由于柔性管上设有折弯段,汽流在通过柔性管的折弯段时将大幅衰弱,通过折弯段可更好地减弱汽流冲击力,更有效地排汽时降低噪音。3、在蒸汽阀内增设冷却腔,对柔性管排出的汽体进行冷却,最终只会有少量的汽体从泻出,尽可能的减少汽体温度,从而避免烫伤事故,而且也能进一步的消除排汽噪音。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I为本实用新型电压力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蒸汽阀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柔性管的安装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控制阀与蒸汽阀的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蒸汽阀内冷凝水的回流结构示意图;图中1锅体、2锅盖、20回流通道、21凹腔、3蒸汽阀、30柔性管、301管接头、302折弯段、31上盖、310排汽孔、311避让孔、32下盖、321进汽口、322冷凝水回流口、323卡钩、324定位板、325弧形定位板、33排汽嘴、331卡扣、34冷却腔、35密封垫、4限压阀、5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降噪排汽电压力锅,参照


图1、2所示,该电压力锅包括锅体I与锅盖2,锅体I内设有锅胆,锅盖2与锅体I可以选用旋扣连接或者铰接连接,盖上锅盖2后,锅胆与锅盖2之间形成压力腔,可以在该压力腔内进行食物烹饪,为了将压力腔内的高压蒸汽排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锅盖2上设有释放高压蒸汽的排汽口和与排汽口连通的柔性管30,柔性管30通过膨胀变形缓冲高压蒸汽的汽流冲击。为了方便柔性管30的安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锅盖2上设有蒸汽阀3,并在蒸汽阀3内设有可缓冲汽流冲击的柔性管30,所述柔性管30与排汽口连通,使得压力腔内的高压蒸汽可以通过柔性管30排出,由于柔性管可以通过膨胀变形缓冲汽流冲击,通过汽缓冲作用可以降低高温高压汽流的冲击力并减小因冲击柔性管而引起的振动,从而降低排汽过程中的噪音。并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汽流冲击力在流经柔性管时已大幅衰减,所以汽流冲击蒸汽阀时的力度较弱,排汽时可以起到良好的降噪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柔性管优选硅胶材质柔性管,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柔性材质的柔性管,通过柔性管的膨胀变形实现缓冲汽流冲击的效果。为了加强缓冲汽流冲击的效果,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所述柔性管设置有至少一个折弯段302,汽流在通过柔性管的折弯段时将大幅衰弱,通过折弯段可更好地减弱汽流冲击力,更有效地降低排汽时的噪音。 如图I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锅盖上设有控制阀5,柔性管30通过控制阀与排汽口连通,通过控制阀5控制压力腔内的高压蒸汽进入柔性管30。电压力锅在烹饪过程中,为实现锅内沸腾效果,需要控制阀5来进行主动排汽,该控制阀5通常是电磁阀,电磁阀由电压力锅内的控制电路来控制动作,通过电压力锅工作时的温度或者压力检测,对电磁阀进行控制;当然控制阀5也可以选用手动操作的阀类元件,同样可以实现主动排汽泄压。具体控制阀5与柔性管30的连接方式为在锅盖2上设有蒸汽阀3,蒸汽阀3上设有进汽口 321,柔性管30设置在蒸汽阀3内,柔性管30 —端连接进汽口 321,进汽口 321通过控制阀5与锅盖2上排汽口连通,并且通过该控制阀5控制锅胆内高压蒸汽进入柔性管30。为了防止柔性管排出的汽体烫伤用户,如图I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蒸汽阀内设有冷却腔34,所述柔性管30上设有出汽口,该出汽口与冷却腔连通,使得柔性管排出的汽体能够经过冷却腔34的冷却。参照图2,蒸汽阀3包括上盖31与下盖32,进汽口 321设置于下盖32上,本实施例中上盖31与下盖32采用扣合方式连接,也可以是螺钉连接,上盖31与下盖32之间可以通过增加密封圈来提高密封性能;采分体结构的蒸汽阀3不仅便于清洗,而且也方便了内部柔性管30等零件的前期组装与后期更换。参照图2、3、4,柔性管30的一端设计一体结构的管接头301,将该管接头301卡入进汽口 321实现柔性管30与进汽口 321的连接,而控制阀5的出汽管直接插入该管接头301内,防止了汽体外泄。高温高压汽流在进入蒸汽阀3后,柔性管30是主要的降噪结构,利用柔性管30阻挡降低高温高压汽流的冲击力并吸附一定热量本实施例中,柔性管30上增加一个折弯段302,该折弯段302起到了缓冲效果,进一步减少汽流冲击,至于折弯段302的角度以及数量应视蒸汽阀3内结构而定,或者将柔性管30整体设计成环形管,也具备相同的效果。作为上述方案的优化,柔性管30选用柔性管,在受到汽流冲击时可产生形变,现有技术中多数选用硬性材质来接触泄压排汽时所排出的高温高压汽体,但汽流冲击在柔性材质所产生的噪音要远远小于冲击硬性材质所产生的噪音,因而柔性管对降低汽流冲击力与吸收汽流热量的效果更优,尽可能的在汽流排出柔性管30前将其衰减,提高降噪隔热效果;制作时应选用耐温材质,如耐温硅胶,柔性与耐温性兼具。汽流在冲击柔性管30时会使柔性管30产生振动,对于柔性管30更需要定位结构加以固定,本实施例中以具有折弯段302的柔性管30为例,在蒸汽阀3的上盖31与下盖32内对应柔性管30的直管段分别设有定位板324,定位板上324设有弧形槽与柔性管30外形相匹配,上盖31与下盖32连接后,上下两块定位板324能相互卡合固定柔性管30 ;在柔性管30的折弯段302设计了两块弧形定位板325,分别位于折弯段302的两侧对柔性管30的折弯段302进行定位,柔性管30与弧形定位板325之间留出安装间隙。参照图2,虽然有了柔性管30的降噪吸热,但喷出柔性管30的汽体仍可能有较大的冲击力与热量,为此在柔性管30的出汽口上还需要设置定向排汽结构,避免汽流乱穿,造成二次噪音的产生,本实施例中,在柔性管30连通冷却腔34的一端连接有排汽嘴33,排汽嘴33通过卡扣结构固定,排汽嘴33不仅能起到定向排汽的作用,还具有一定的阻流效果,降低汽流冲击力;卡扣结构包括设在排汽嘴33上的卡扣331与设在蒸汽阀3上的卡钩323,卡钩323与卡扣331相互扣合固定排汽嘴33。参照图2,经柔性管30或排汽嘴33喷出的汽体进入冷却腔34,该冷却腔34的作用在于使汽体冷凝成液态,降低温度、且便于清理;经过柔性管30的降噪吸热以及冷却腔34的冷却,泄压时排出的汽体所剩无几,或者仅有少量汽体残留,在上盖31上设有连通冷却腔34的排汽孔310,剩余的汽体可从排汽孔310排出。上述的冷却腔34是指在蒸汽阀3内所形成的一个空腔,而且空腔只需与柔性管30的出汽口连通即可,因此冷却腔34的设计方案有很多种,可以是在上盖31与下盖32内均设计出凹腔,上盖31与下盖32扣合,上下两个凹腔拼合成冷却腔34 ;或者上盖31与下盖32内均设计出凹腔并同时设计出挡板,上盖31与下盖32扣合后挡板所围成的空间为冷却腔34 ;或者上盖31与下盖32均为实心体,只在对应柔性管30出汽口的部位开出凹槽,上盖31与下盖32扣合,上下凹槽拼合成冷却腔34。在电压力锅烹饪结束后,取下蒸汽阀3并打开,清理掉冷却腔34中的冷凝水,但更为优选的方案如下参照图5,在下盖32上还设有连通冷却腔34的冷凝水回流口 322,锅盖2上设有回流通道20,通过回流通道20将冷凝水引入锅体I的收水圈上,该收水圈主要功能在于防止锅胆溢水泻出锅体I外,将冷凝水引入收水圈上,可与收水圈上的锅胆溢水一并清理掉,节省时间;收水圈为现有技术,故不再图中示出。在本实施例中,应将前述排汽嘴33的开口朝向上盖31,避免柔性管30喷出的汽体直接进入冷凝水回流口 322,同时,由于上 盖31是直接与外界接触的,其温度要比下盖32低些,排汽嘴33的开口朝向上盖31,有利于汽体的冷凝;此外,可在冷凝水回流口 322处用一密封垫35将其关闭,以便用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冷凝水清理方式。参照
图1,电压力锅还包括了限压阀4,限压阀4用于限制电压力锅的工作压力,避免超压而引发事故,限压阀4属于现有技术,对其结构不再详述,于本实施例中,在锅盖2上设有凹腔21,蒸汽阀3嵌入凹腔21,并通过卡扣固定,在蒸汽阀3上设有避让孔311,将限压阀4设于避让孔311内,具体而言就是将限压阀4穿过避让孔311安装在锅盖上,同时设置蒸汽阀3与限压阀4对电压力锅起到了双重保护,提高使用安全性。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方案及其原理,可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多种简单变换,如在柔性管上附加吸声材料,或者在柔性管上开出小孔,汽流在通过柔性管的同时从小孔中流出,不仅能减少汽流冲击力,而且能与蒸汽阀之间形成共振消声的效果,在此不作详述。对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降噪排汽电压力锅,包括锅体与锅盖,所述锅体内设有锅胆,锅胆与锅盖之间形成压力腔,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上设有释放高压蒸汽的排汽口和与排汽口连通的柔性管,柔性管通过膨胀变形缓冲高压蒸汽的汽流冲击。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降噪排汽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上设有蒸汽阀,柔性管设置在蒸汽阀内。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降噪排汽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管具有至少一个折弯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降噪排汽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上设有控制阀,柔性管通过控制阀与锅盖上排汽口连通,控制阀控制压力腔内的高压蒸汽进入柔性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降噪排汽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阀上设有进汽口,柔性管与进汽口连通,进汽口通过控制阀与锅盖上排汽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降噪排汽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阀内设有冷却腔,柔性管上设有出汽口,出汽口与冷却腔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降噪排汽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汽口处设有排汽嘴,排汽嘴通过卡扣结构固定在蒸汽阀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降噪排汽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阀上设有连通冷却腔的冷凝水回流口,锅体上设有收水圈,锅盖上设有连通冷凝水回流口与收水圈的回流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降噪排汽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上设有限压阀,蒸汽阀上设有避让孔,限压阀穿过避让孔安装在锅盖上。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降噪排汽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阀内设有多组定位柔性管的定位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降噪排汽电压力锅,属于厨房烹饪器具领域,解决了现有电压力锅排汽时产生噪音、影响使用环境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降噪排汽电压力锅,包括锅体与锅盖,所述锅体内设有锅胆,锅胆与锅盖之间形成压力腔,所述锅盖上设有释放高压蒸汽的排汽口和与排汽口连通的柔性管,柔性管通过膨胀变形缓冲高压蒸汽的汽流冲击。通过柔性管的降噪,有效降低了电压力锅排汽泄压时的噪音,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文档编号A47J27/08GK202760999SQ201220147518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4日
发明者朱泽春, 刘远, 王翔 申请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