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水雾去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清洗器,具体是一种水雾去除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门窗在冷暖温差较大的环境下,或暖湿天气时,其玻璃容易产生水雾,这些水雾清理较为不便。为此,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披露的CN85201147U,公告日1986年I月8日,实用新型名称“手持式电动擦玻璃器”;该电动擦玻璃器包括一个微型电机,机轴上安装一个叶轮除尘刷,在微电机与叶轮除尘刷之间装有轴承和轮罩,轮罩上备有灰尘过滤网,微电机外周有轮壳,机壳上安装一个可折叠的边角擦,机壳下部与支撑杆相联,手动喷雾器安装在支撑杆下端。但其结构较为复杂,功能较为单一,叶轮传动结构和电机使用要求造成其体积较大。
发明内容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电动手持式的水雾去除装置,使其解决现有同类产品结构复杂,使用、携带不便,功能单一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水雾去除装置,该水雾去除装置包括水雾罩、手柄、集水瓶、刮吸层、插座、蓄电池和风轮组件,所述风轮组件包括电机和风叶轮,蓄电池和风轮组件设置于手柄内,手柄设有开关,手柄的一端设有伸缩式的插座;即该水雾去除装置利用风叶轮带动空气吸入手柄,从而对玻璃上的水雾进行清理。其结构设计要点是所述手柄的另一端与水雾罩的一端铰接,水雾罩与手柄内的通道连接,手柄内设有风水分离结构,手柄上通道的出口设有集水瓶,水雾罩设有刮吸层。水雾罩通过刮吸层在玻璃上移动,风轮组件带动空气向手柄内吸入,吸附于玻璃的水雾同时被风吸入至水雾罩内,水通过水雾罩和手柄之间的通道汇集于集水瓶,风从手柄排出。其中,手柄内的风水分离结构如设有挡板,水滴碰撞挡板后流入集水瓶,风经过挡板后折回通道,并从手柄排出;或水进入通道后通过吸收海绵吸附,并流入集水瓶,风通过手柄内的通道排出手柄。所述水雾罩内分别设有风孔和水孔,风孔与手柄内的风道相通,并位于水雾罩内的中间;水孔与手柄内的水道相通,并位于水雾罩内的底部。通过分离的风孔和水孔,进一步便于手柄内风水分离结构对吸入手柄内的风和水进行分离。所述风轮组件上风叶轮的叶轮一侧中心轴设有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与电机传动轴上的电机齿轮啮合;风叶轮的叶轮另一侧手柄设有通风罩。电机的传动轴通过传动齿轮和电机齿轮啮合传动的方式带动风叶轮内的叶轮转动,从而使其传动效果更为稳定,效果更好,以及进一步减低电机的功率和体积要求;通风罩用于吸入水雾罩的风从通风罩排出。所述集水瓶设置于手柄一侧开口的凹槽内。从而便于集水瓶的固定和装卸,同时其不影响手柄的使用。所述刮吸层由海绵层和一侧边的雨刮片组成。该水雾去除装置在清除玻璃水雾的同时,亦可用于玻璃的清洗,即水雾罩的刮吸层在操作时,一边刮除水雾,一边吸入水雾;或停止风轮组件工作,该水雾去除装置作为玻璃的清洗装置使用,清洗后通过风轮组件进一步吸干玻璃的水雾。所述手柄与水雾罩的铰接端设有万向球。通过万向球便于水雾罩通过手柄万向转动,从而进一步便于该水雾去除装置的使用。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携带、使用方便,性能稳定,功能多样;适合作为玻璃门窗等玻璃表面的水雾去除和清洗装置,及其同类产品的结构改进。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虚线为刮吸层。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去除部分手柄的壳体。附图序号及名称1、水雾罩,101、风孔,102、水孔,2、手柄,3、集水瓶,4、通风罩,5、刮吸层,6、电机,7、插座,8、电机齿轮,9、传动齿轮,10、风叶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结构和使用作进一步描述。如图I、图2所示,该水雾去除装置的蓄电池和风轮组件设置于手柄2内,手柄设有开关,手柄的一端设有伸缩式的插座7,手柄的另一端与水雾罩I的一端铰接,水雾罩内分别设有风孔101和水孔102,风孔与手柄内的风道相通,并位于水雾罩内的中间;水孔与手柄内的水道相通,并位于水雾罩内的底部;即上述水雾罩内的水孔和风孔分别与手柄内的通道连接,手柄内设有风水分离结构。手柄上通道的出口设有集水瓶3,集水瓶设置于手柄一侧开口的凹槽内;水雾罩设有刮吸层5,刮吸层由海绵层和一侧边的雨刮片组成。所述风轮组件包括电机6和风叶轮10,风叶轮的叶轮一侧中心轴设有传动齿轮9,传动齿轮与电机传动轴上的电机齿轮8啮合;风叶轮的叶轮另一侧手柄设有通风罩4。使用时,启动手柄上的开关,电机的传动轴通过电机齿轮带动传动齿轮转动,传动齿轮带动风叶轮转动,从而使水雾罩上罩口的空气吸入手柄,使刮吸层的海绵层不断吸水,风和水通过水雾罩的风孔和水孔初步分离后进入手柄内,并通过手柄内的风水分离结构进一步分离,水流入手柄的集水瓶,风从手柄的通风罩排出。集水瓶中水装入满后倒除,在上述过程中亦可通过刮吸层的雨刮片和海绵层清洗玻璃。
权利要求1. ー种水雾去除装置,该水雾去除装置包括水雾罩(I)、手柄(2 )、集水瓶(3 )、刮吸层(5)、插座(7)、蓄电池和风轮组件,所述风轮组件包括电机(6)和风叶轮(10),蓄电池和风轮组件设置于手柄内,手柄设有开关,手柄的一端设有伸縮式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2)的另一端与水雾罩(I)的一端铰接,水雾罩与手柄内的通道连接,手柄内设有风水分离结构,手柄上通道的出口设有集水瓶(3),水雾罩设有刮吸层(5)。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雾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雾罩(I)内分别设有风孔(101)和水孔(102),风孔与手柄(2)内的风道相通,并位于水雾罩内的中间;水孔与手柄内的水道相通,并位于水雾罩内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雾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轮组件上风叶轮(10)的叶轮ー侧中心轴设有传动齿轮(9),传动齿轮与电机(6)传动轴上的电机齿轮(8)哨合;风叶轮的叶轮另ー侧手柄(2)设有通风罩(4)。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雾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瓶(3)设置于手柄(2)一侧开ロ的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雾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吸层(5)由海绵层和ー侧边的雨刮片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雾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2)与水雾罩(I)的铰接端设有万向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雾去除装置,是针对解决现有同类产品结构复杂,使用、携带不便,功能单一的技术问题而设计。该水雾去除装置的风轮组件包括电机和风叶轮,蓄电池和风轮组件设置于手柄内,手柄设有开关,手柄的一端设有伸缩式的插座;其要点是所述手柄的另一端与水雾罩的一端铰接,水雾罩与手柄内的通道连接,手柄内设有风水分离结构,手柄上通道的出口设有集水瓶,水雾罩设有刮吸层,刮吸层由海绵层和一侧边的雨刮片组成;所述风叶轮的叶轮一侧中心轴设有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与电机传动轴上的电机齿轮啮合;风叶轮的叶轮另一侧手柄设有通风罩。其结适合作为玻璃门窗等玻璃表面的水雾去除和清洗装置,及其同类产品的结构改进。
文档编号A47L1/05GK202537392SQ201220159340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6日
发明者章建每 申请人:章建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