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用煮锅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2430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万用煮锅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类,特别涉及一种万用煮锅的改良结构,尤指一种可使煮锅达到均温、恒温效果,进而使所烹煮的食物更为美味,以及于烹煮完成后可构成保温效果的万用煮锅的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的面店等所使用的煮锅,由于其藉由置于底部的明火加热(瓦斯炉之火),因 此,由于高温于底部不断的加热,而无法均匀散布于锅槽的每一个位置,且若将温度提高更会造成某部份位置的温度过高,而其它位置的温度较低的现象,导致所烹煮的食物失去美味。再者,已有的煮锅于烹煮后,由于锅体与外部空气接触,因此于放置一段时间后即变冷,再次烹煮时需重新加热,不但麻烦且浪费能源,尤其使用于客人断续的面摊更为明显。实在不符合经济及环保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万用煮锅的改良结构,使煮锅达到均温及恒温效果,进而使所烹煮的食物更为美味,以及于烹煮后得以保温,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设有一外锅,于外锅设有一槽体,于槽体开口缘设为落差的阶部,槽体的垂直壁外缘分别设有由电热板、隔热棉所组成的加热结构,使加热结构连接于外锅底部的电路板,并由电路板连接设于外锅表面的控制面板,槽体内供置入内锅。藉由加热结构对槽体四周的加热,以供于内锅卤汤、煮面或熬煮高汤等,免除使用明火的麻烦及避免存在的危险性,使烹煮过程中的温度更为均匀,进而使烹煮的食物更为美味,且可于烹煮完成后藉由该隔热棉构成保温效果,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其中该内锅底缘设有一管体,使管体穿过外锅后连接于一控制阀,当烹煮后洗刷内锅时,得以藉由控制阀的开启,将废水由下方排放。其中该内锅内可置入复数的隔板,以供区隔不同的食物。其中该外锅槽体开口缘所设的阶部,可供放置一可掀的盖板,以供于烹煮过程中启、闭。本实用新型具体包括—外锅,于外锅设有一槽体,于槽体的垂直壁外缘设有由电热板、隔热棉所组成的加热结构;一内锅,置于外锅的槽体内,其底缘设有一管体,使管体穿过外锅后连接于一控制阀,藉由加热结构的电热板对外锅槽体四周的加热,以供于内锅卤汤、煮面或熬煮高汤等,使烹煮过程中的温度更为均匀,进而使烹煮的食物更为美味,且可于烹煮完成后藉由该隔热棉构成保温效果,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其中,该外锅底部设有一供连接于加热结构的电路板;其中,该电路板连接于一设于外锅表面供控制加热结构的温度及启闭的控制面板;其中,该外锅的槽体开口缘设供放置一可掀的盖板为落差的阶部;其中,该内锅的周缘设有供拉抬搬运、移动的对称拉环;其中,该内锅可置入复数供区隔不同的食物的隔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煮锅具有均温及恒温效果,进而使所烹煮的食物更为美味,以及于烹煮后得以保温,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实施例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排放废水实施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I至附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立体分解图及剖视图。本实用新型设有一外锅I,于外锅I设有一槽体11,于槽体11开口缘设为落差的阶部12,槽体11的垂直壁外缘,分别设有由电热板21、隔热棉22所组成的加热结构2,使加热结构2连接于外锅I底部的电路板13,并由电路板13连接设于外锅I表面的控制面板14 ;槽体11内供置入一内锅3,于内锅3的周缘设有对称,以供拉抬搬运、移动的拉环31,于本实施例中,该内锅3内可置入复数的隔板32,以供区隔不同的食物,内锅3上方于外锅I槽体11开口缘所设的阶部12,放置一可掀且具有提把41的盖板4,以供于烹煮过程中启、闭,该内锅3底缘设有一管体33,使管体33穿过外锅I后连接于一控制阀34 ;藉由前述构件的组合,构成一万用煮锅,藉由加热结构2的电热板21对槽体11四周的加热,以供于内锅3卤汤、煮面或熬煮高汤等,免除使用明火的麻烦及避免存在的危险性,使烹煮过程中的温度更为均匀,进而使烹煮的食物更为美味,且可于烹煮完成后藉由该隔热棉22构成保温效果,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如附图2及附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及使用实施例图,本实用新型于使用时,藉由控制面板14经电路板13使加热结构2的电热板21对槽体11加热,于加热至所需温度后将置于外锅I阶部12的盖板4开启,于内锅3隔板32的不同区域置入食物,藉由电热板21对槽体11四周的加热,使烹煮过程中的温度更为均匀,进而使烹煮的食物更为美味。且当烹煮完成后得以藉由加热结构2的隔热棉22构成保温效果,俾当营业过程中因客人断续而需加热时,只需将电热板21稍微再加温即可,而不需如已有煮锅需以烈火重新加热,从而可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如附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排放废水实施例图。本实用新型当烹煮后洗刷内锅3时,可藉由控制阀34的开启,将废水及清洗后的食物残渣由管体33向下方排放,而不需将整个煮锅抬起倒出,使清理更为方便、快捷。
权利要求1.一种万用煮锅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设有一槽体的外锅,于槽体的垂直壁外缘设有由电热板、隔热棉所组成的加热结构; 一内锅,置于外锅的槽体内,其底缘设有一管体,管体穿过外锅后连接于一控制阀。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万用煮锅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外锅底部设有一供连接于加热结构的电路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万用煮锅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电路板连接于一设于外锅表面供控制加热结构的温度及启闭的控制面板。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万用煮锅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外锅的槽体开口缘设供放置一可掀的盖板为落差的阶部。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万用煮锅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内锅的周缘设有供拉抬搬运、移动的对称拉环。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万用煮锅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内锅内可置入复数供区隔不同的食物的隔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有关万用煮锅的改良结构,属于生活用品类,主要设有一外锅,于外锅设有一槽体,于槽体开口缘设为落差的阶部,槽体的垂直壁外缘,分别设有由电热板、隔热棉所组成的加热结构,使加热结构加连接于外锅底部的电路板,并由电路板连接设于外锅表面的控制面板,槽体内供置入内锅,于内锅底缘设有一管体,使管体穿过外锅后连接于一控制阀。俾藉由加热结构对槽体四周的加热,以供于内锅卤汤、煮面或熬煮高汤等,免除使用明火的麻烦及避免存在的危险性,使烹煮过程中的温度更为均匀,进而使烹煮的食物更为美味,且可于烹煮完成后藉由该隔热棉构成保温效果,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文档编号A47J27/14GK202665230SQ201220187709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8日
发明者康良智, 翁明现 申请人:翁明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