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筷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8256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筷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品,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筷子。
技术背景 日常生活中,人们用到的筷子与勺子是分开使用的,人们在炒菜时,会同时用到勺子与筷子,用勺子往菜里面添加适量的作料。然而,很多家庭的厨房用具放置混乱,炒菜的过程中,人们经常会因为找不到勺子弄得手忙脚乱,造成饭菜的不可口。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筷子,结构简单实用,方便人们在炒菜的过程中添加作料。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新型筷子,包括第一筷体与第二筷体,在第一筷体的上部设置有插槽,第二筷体上设置有与该插槽适应的插片;第一筷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半勺体,第二筷体的顶部设置有与第一半勺体对称的第二半勺体。进一步的,所述插槽具有纵向的槽口方向;所述插片为L形金属插片,其插接方向向下,保证第一筷体与第二筷体之间的插接牢固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筷体与第一半勺体之间、第二筷体与第二半勺体之间均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的设置,增大了勺体与筷子之间的距离,使得勺体在使用起来更加方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新型筷子,在第一筷体与第二筷体插合后,组成一个完整的勺体,方便人们在炒菜的过程中添加作料,结构简单实用;插片所具有的纵向插接方向,保证了第一筷体与第二筷体之间的插接牢固性;第一筷体与第一半勺体之间、第二筷体与第二半勺体之间均设置有连接杆,通过连接杆的连接,增大了勺体与筷子之间的距离,使得勺体在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图I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新型筷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第一筷体与第二筷体结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结合图I所示,新型筷子,包括第一筷体I与第二筷体2,在第一筷体的上部设置有插槽3,该插槽具有纵向的槽口方向,第二筷体上设置有与该插槽适应的插片4,该插片为L形金属插片,其插接方向向下,保证第一篌体与第二篌体之间的插接牢固性;第一篌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半勺体5,第二筷体的顶部设置有与第一半勺体对称的第二半勺体6,第一半勺体与第二半勺体结合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勺体,方便人们在炒菜的过程中添加作料。[0013]在第一筷I体与第一半勺体5之间、第二筷体2与第二半勺体6之间均设置有连接杆,两连接杆的长度相等,连接杆的设置,增大了勺体与筷子之间的距离,使得勺体在使用起来更加方便。新型筷子实现了炒菜过程中筷子与勺体之间的转换。当然,上述说明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应当说明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的教导下,所做出的任何改变、变形或替换形式,均落在本说明书的范围之内,理应受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权利要求1.新型筷子,包括第一筷体与第二筷体,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筷体的上部设置有插槽,第二筷体上设置有与该插槽适应的插片;第一筷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半勺体,第二筷体的顶部设置有与第一半勺体对称的第二半勺体。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具有纵向的槽口方向;所述插片为L形金属插片,其插接方向向下。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新型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筷体与第一半勺体之间、第二筷体与第二半勺体之间均设置有连接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生活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新型筷子。新型筷子包括第一筷体与第二筷体,在第一筷体的上部设置有插槽,插槽具有沿纵向的槽口方向,在第二筷体上设置有与该插槽适应的插片,该插片的插接方向向下,保证了第一筷体与第二筷体的插接牢固性;第一筷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半勺体,第二筷体的顶部设置有与第一半勺体对称的第二半勺体,第一半勺体与第二半勺体结合后形成完整的勺体,方便人们在炒菜的过程中添加作料。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
文档编号A47G21/10GK202739556SQ201220329450
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9日
发明者孙涛 申请人:山东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