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盖准确的压力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0154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合盖准确的压力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力锅,且特别涉及一种对盖体进行改进的压力锅。
背景技术
目前,压力锅包括锅体、盖体。其中,锅体上设有锅牙,盖体位于锅体之上,盖体包括上盖、把手、金属锅盖。把手设置在上盖之上,把手包括上部的握持部和下部的旋转座,握持部和旋转座通过螺钉等手段固定连接,把手的握持部供用户施加旋转力使用,把手的旋转座设置在上盖上,用户通过握持部驱动旋转座绕其轴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自由来回转动;旋转座连接至金属锅盖,金属锅盖上设置盖牙,金属锅盖可在盖体内转动,通过握持部驱动旋转座转动,带动金属锅盖旋转,锅牙与盖牙可相互扣合或分离。一般说来,在合盖过程中,用户需旋转握持部,握持部驱动旋转座转动,进而带动金属锅盖转动,从而实现锅牙与盖牙的相互扣合,然,在合盖过程中,用户旋转握持部,不知道旋转到什么程度才可以完全扣合盖牙和锅牙,即用户不知道旋转握持部到什么程度就可以松手,从而在使用压力锅过程中给用户带来了困扰,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供用户使用方便的电压力锅。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合盖准确的压力锅,包括锅体和盖体,锅体上设有锅牙,盖体包括金属锅盖、把手座、把手,金属锅盖上设有盖牙,旋转金属锅盖,锅牙与盖牙可相互扣合或分离;把手上设有第一凸块,把手座上设有与第一凸块对应设置的卡座,转动把手,把手带动金属锅盖旋转,锅牙与盖牙相互扣合时,第一凸块与卡座相卡合。。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卡座上设有凹槽,第一凸块上设有凸起,凸起卡入凹槽内形成第一凸块与卡座的卡合。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凸块为具有弹性的凸块;第一凸块为拱形结构的凸块。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旋转座上还设置第二凸块,锅牙与盖牙相互分离时,第二凸块与卡座相卡合。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把手座为盖体的上盖或悬臂。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把手上部包括握持部,把手下部包括旋转座,握持部和旋转座固接在一起,旋转座上设置第一凸块;握持部和旋转座一体成型或为分体成型。本实用新型在把手的旋转座上设置凸块,在把手座上对应设置卡座,当锅体和盖体处于扣合状态时,凸块和卡座处于卡合状态,从而用户可以很方便判定什么位置盖体和锅体扣合到位,而且,微动开关准确传递扣合信号给控制电路板,从而本实用新型不会出现前案微动开关触发不准确的问题。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盖体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把手座的俯视图;图3是图2虚线圆部分的放大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把手座的俯视图;图5是图4虚线圆部分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0:把手座 11:卡座 20:握持部 30第一凸块 411:连接装置 412:凸起 42:挡片
金属锅盖 40 :旋转座 41 43 :第二凸块 431 :连接装

432:凸起 50:微动开关 51:弹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实施例I :图I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盖体整体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电压力锅包括锅体(图中未显示)、盖体、控制电路板(图中未显示)。其中,锅体之上放置盖体,锅体内设置控制电路板。盖体包括把手座10、把手、金属锅盖30。把手座10用来安置把手,例如把手座10可以为前案中的上盖,但本实施例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把手座还可以为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010511593.X(专利权人为九阳股份)中公开的一种悬臂,悬臂一侧铰接到锅体上,悬臂另一侧枢接到盖体的中央,盖体可相对悬臂旋转,在该侧上面安置把手。把手设置在把手座10之上,把手包括上部的握持部20和下部的旋转座40,握持部20供用户施加旋转力使用,握持部20和旋转座40通过螺钉等手段固定连接,从而握持部20的旋转可以带动旋转座40转动;把手的旋转座40设置在把手座10上,并旋转座40可绕其中心轴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自由来回旋转。旋转座40连接至金属锅盖30,金属锅盖30上设置盖牙,金属锅盖30可在盖体内转动,且旋转座40的旋转带动金属锅盖30转动,从而用户通过握持部20驱动下部旋转座40旋转,进而带动金属锅盖30转动从而控制盖体和锅体的扣合/分离,从而把手的转动可带动金属锅盖旋转。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握持部20和旋转座40是通过螺钉等手段固定连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握持部和旋转座也可以一体成型。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把手座的俯视图,图3是图2虚线圆部分的放大图,请合并参见图2和图3,旋转座40上设置外凸的第一凸块41,第一凸块41固定位于旋转座40的外侧上,且随旋转座40的转动而转动;与第一凸块41对应的,在把手座10上固定设置卡座11,卡座11邻近旋转座40,第一凸块41与卡座11可以卡合以阻止旋转座40的转动,且当第一凸块41和卡座11处于卡合状态时,金属锅盖30与锅体也正处于扣合状态。请继续参照图3,第一凸块41包括连接装置411和凸起412,连接装置411设置在旋转座40的外侧,用于凸起412与旋转座40的连接,连接装置411呈拱形结构,中间中空,因而连接装置411可以产生朝向拱形结构中心的弹性形变,因而第一凸块41具有弹性。凸起412固定设置在连接装置411的外表面,凸起412的外表面呈圆弧形,当凸起412受到一定的压力作用时,凸起412会压连接装置411以使连接装置411产生向内的形变,从而使第一凸块41与卡座11扣合或者分离。卡座11设有凹槽,凹槽由卡座11面对第一凸块41的侧面内凹形成,凹槽的形状与第一凸块41的凸起412的形状相对应以让凹槽容置凸起412。当第一凸块41的凸起412容置在卡座11的凹槽中时,第一凸块41和卡座11相卡和。因而,在合盖过程中,用户旋转把手的握持部20,只要将第一凸块41的凸起432容置到卡座11的凹槽中,即第一凸块41和卡座11相卡和,用户即可以知道这时就可以松开把手了,即用户在旋转过程中,首先用一个较小的力就可以旋转握持部20,当旋转到第一凸块41碰到卡座11的侧壁时,用户的旋转受到一个阻力,从而用户需要使用一个较大的力才能克服这个阻力,因而,当用户克服这个阻力而使凸起412滑动到凹槽中时,用户即可以松开握持部20。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使用了第一凸块41和卡座11,因而用户可以很方便判定什么位置金属锅盖30和锅体扣合到位,可以通过旋转座40上的第一凸块41和把手座10上的卡座11的卡合而精确定位盖体30和锅体的扣合,因而给用户的使用带了极大的方便。请继续参参见图I、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旋转座40外侧还固定设置挡片42,挡片42呈矩形,且挡片42随旋转座40的转动而与盖体中的微动开关50接触或分离;微动开关50安装在把手座10上,微动开关50与锅体中的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微动开关50上设有弹片51,弹片51受到压力时会产生弹性形变,弹片51与挡片42的接触/分离而使微动开关传递金属锅盖与锅体扣合/分离信号给控制电路板。在前案金属锅盖与锅体扣合过程中,由于挡片需要压紧弹片的弹片才能传递扣合信号给电路控制板,而当用户松开把手的握持部后,挡片施加给弹片的压力消失,同时弹片存在一个反弹的力,当反弹的力比较大时,可能导致旋转座进行稍微反转,从而导致弹片与挡片可能分离,这时,控制电路板通过微动开关判断盖体的金属锅盖与锅体处于分离状态,然,实际盖体的金属锅盖与锅体是处于扣合状态,从而导致微动开关触发不准确的问题,造成电压力锅不能进行后续正常通电工作,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不方便。而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金属锅盖30与锅体处于扣合状态时,第一凸块41和卡座11卡合,即第一凸块41的凸起412容置于卡座11的凹槽中,而弹片51对挡片42的反弹力又比较小,不足以克服凹槽对凸起412的束缚,所以旋转座40的位置被固定,从而微动开关50可以稳定的传递扣合信号给控制电路板,进而后续进行压力锅的通电工作。综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旋转座上增加了第一凸块,在盖体的把手座上增设了扣座,金属锅盖和锅体处于扣合状态时,第一凸块和卡座卡合,从而给用户在合盖过程中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且,由于第一凸块和卡座相卡合,微动开关可以稳定的传递扣合信号给控制电路板,进而后续进行压力锅的通电工作,从而不会出现前案中微动开关触发不准确的问题。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当需要对盖体开盖时,同合盖的问题相类似,用户不知道需要将把手的握持部旋转到什么程度才可以分离盖体和锅体,即用户不知道旋转握持部到什么位置才可以松手,从而在使用电压力锅过程中给用户带来了困扰,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不方便。而且,用户在将盖体和锅体打开后,由于旋转座可以自由来回旋转,当不小心触动把手时,导致握持部和旋转座转动,从而使旋转座处于中间状态,即处于盖体与锅体扣合和分离之间的状态,导致后续要合盖时,锅体和盖体合不上,导致需要用户旋转握持部到分离状态之后才能合把手座体和锅体,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不方便。以下将描述实施例2来进一步解决上述问题。实施例2: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把手座的俯视图,图4的结构与图2的结构相似,因此相同的元件符号代表相同的元件,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为旋转座上还设置第二扣体。图5是图4虚线圆部分的放大图,请合并参见图4和图5,旋转座40上设置第一凸块41和第二凸块43,第一凸块41和第二凸块43分别位于旋转座的外侧上,且第一凸块41和第二凸块43的形状和结构相同,即第二凸块43也包括一连接装置431和一凸起432,连接装置431设置在旋转座40的外侧,用于凸起432与旋转座40的连接,连接装置431呈拱形结构,中间中空,因而连接装置431可以产生朝向拱形结构中心的弹性形变,因而第二凸块42同样也具有弹性。凸起432固定设置在连接装置431的外表面,凸起432的外表面呈圆弧形,当凸起432受到一定的压力作用时,凸起432会压连接装置以使连接装置431产生向内的形变,从而使第二凸块43与卡座11卡合或者分离。在本实施例中,当盖体和锅体相分离时,第二凸块43和卡座11处于卡合状态,即第二凸块43的凸起432位于卡座11的凹槽中,当盖体和锅体处于扣合状态时,第一凸块41和卡座11处于卡合状态。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锅体和盖体处于分离状态时旋转座40的第二凸块43与卡座11相卡合,从而在开盖过程中,用户可以很方便的判定什么位置金属锅盖30和锅体分离到位,从而可以通过旋转座40上第二凸块43和卡座11的卡合而精确定位金属锅盖30和锅体的分离,因而给用户的使用带了极大的方便。而且,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分离状态后旋转座40的第二凸块43和卡座11卡合,从而旋转座40的位置被准确固定,从而不会轻易出现实施例I中旋转座处于盖体和锅体扣合和分离之间的中间状态,因而不会出现实施例I锅体和盖体合不上的问题,从而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在以上的两个实施例中,凸块是位于旋转座的外侧上,卡座是位于把手座的上部,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凸块可以位于旋转座的底部,对应的,把手座上设置下凹的卡座,从而实现卡合结构,当然,本实用新型也不限于此,习知技艺者还可以理解其他习知的卡合结构也可以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在把手的旋转座上设置凸块,在把手座上对应设置卡座,当锅体和盖体处于扣合状态时,凸块和卡座处于卡合状态,从而用户可以很方便判定什么位置盖体和锅体扣合到位,而且,微动开关准确传递扣合信号给控制电路板,从而本实用新型不会出现前案微动开关触发不准确的问题。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合盖准确的压力锅,包括锅体和盖体,锅体上设有锅牙,盖体包括金属锅盖、把手座、把手,金属锅盖上设有盖牙,旋转金属锅盖,锅牙与盖牙可相互扣合或分离;其特征在于,把手上设有第一凸块,把手座上设有与第一凸块对应设置的卡座,转动把手,把手带动金属锅盖旋转,锅牙与盖牙相互扣合时,第一凸块与卡座相卡合。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卡座上设有凹槽,第一凸块上设有凸起,凸起卡入凹槽内形成第一凸块与卡座的卡合。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第一凸块为具有弹性的凸块。
4.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第一凸块为拱形结构的凸块。
5.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旋转座上还设置第二凸块,锅牙与盖牙相互分离时,第二凸块与卡座相卡合。
6.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座为盖体的上盖或悬臂。
7.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把手上部包括握持部,把手下部包括旋转座,握持部和旋转座固接在一起,旋转座上设置第一凸块。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握持部和旋转座一体成型。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握持部和旋转座分体成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合盖准确的压力锅,锅体上设有锅牙,盖体包括金属锅盖、把手座、把手,金属锅盖上设有盖牙,旋转金属锅盖,锅牙与盖牙可相互扣合或分离;把手上设有第一凸块,把手座上设有与第一凸块对应设置的卡座,转动把手,把手带动金属锅盖旋转,锅牙与盖牙相互扣合时,第一凸块与卡座相卡合,因而,用户可以很方便判定什么位置盖体和锅体扣合到位,而且,微动开关准确传递扣合信号给控制电路板,从而本实用新型不会出现前案微动开关触发不准确的问题。
文档编号A47J27/08GK202761004SQ201220371408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30日
发明者朱泽春, 陈旭锋, 李鹏辉 申请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