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烟除尘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4633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排烟除尘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烟除尘系统,主要由通风管、排风管和排烟除尘器组成,排烟除尘器包括主框架,主框架的内壁上设置有抽风机,抽风机主要包括进风口、扇叶和进风口,进风口设置在主框架内,进风口上设置有密封装置,进风口连接排风管,排风管通至通风管。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吸烟除尘,净化车间工作环境的排烟除尘系统。
【专利说明】一种排烟除尘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车间排烟除尘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排烟除尘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制造车间会产生大量的加工尘屑,尤其金属加工车间内,时常会产生有害的烟雾,对员工的身体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覆盖面积广的吸烟除尘,净化车间的排烟除尘系统。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排烟除尘系统,所述排烟除尘系统主要由通风管、排风管和排烟除尘器组成,所述排烟除尘器包括主框架,主框架的内壁上设置有进风口,进风口上设置有密封装置,进风口连接排风管,排风管通至通风管。
[0005]优选的,所述主框架为一边敞开的长方体框架。
[0006]优选的,所述密封装置包括滑动槽和可以在滑动槽上滑动的密封盖,所述滑动槽为两平行的轨道,轨道设置在进风口的两对称端,间距大于进风口直径,轨道的长度至少长于进风口直径的两倍且两轨道构成的四边形可覆盖进风口。
[000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吸除车间内漂浮的灰尘及机器运转产生的烟雾颗粒,净化了车间工作环境,保障了操作人员的健康。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发明一种排烟除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排烟除尘系统的排烟除尘器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排烟除尘系统的排烟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I一主框架,2.一排烟除尘器,3—滑动槽,4一排风管,5.—通风管,6.—密封盖,7—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0010]下面结合附图1、2、3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一种排烟除尘系统,排烟除尘系统主要由通风管5、排风管4和排烟除尘器2组成,排烟除尘器2包括主框架I,主框架I的内壁上设置有进风口 7,进风口 7上覆盖有密封装置,进风口 7连接排风管4,排风管4通至通风管5。主框架I为一边敞开的长方体框架。密封装置包括滑动槽3和可以在滑动槽3上滑动的密封盖6,滑动槽3为两平行的轨道,轨道设置在进风口的两对称端,间距大于进风口 7直径,轨道的长度至少长于进风口直径的两倍且两轨道构成的四边形可覆盖进风口 7。密封盖6通过滑动可对进风口 7实现完全覆盖、部分覆盖和完全敞开,以调节吸烟的强度。在本排烟除尘系统运转时,滑动密封盖6使进风口 7敞开,进风口 7通过风向流动,吸除车间内漂浮的灰尘及烟雾颗粒,通过进风口 7排放至排风管4,再由排风管4聚集至通风管5,排放至指定区域。
[0011]本发明一种排烟除尘系统的散布在车间机器边的抽风机通过对进风口部分覆盖和完全敞开可以吸收车间内漂浮的灰尘和机器运转时产生的烟雾,再通过抽风机的排风管将废气废烟排放至通风管,当进风口被密封盖完全覆盖时,排风管被封闭。从而达到净化车间尤其是净化了运转机器边的工作环境,避免了生产人员吸入废气废烟,保证了他们的人身安全。
[0012]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排烟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除尘系统主要由通风管、排风管和排烟除尘器组成,所述排烟除尘器包括主框架,主框架的内壁上设置有进风口,进风口上设置有密封装置,进风口连接排风管,排风管通至通风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烟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为一边敞开的长方体框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烟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包括滑动槽和可以在滑动槽上滑动的密封盖,所述滑动槽为两平行的轨道,轨道设置在进风口的两对称端,间距大于进风口直径,轨道的长度至少长于进风口直径的两倍且两轨道构成的四边形可覆盖进风口。
【文档编号】B08B15/04GK103691723SQ201310567978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5日
【发明者】张启生, 吴东泽, 韩友海, 林先山, 郭达, 陈昊, 夏超贤, 郭一平 申请人:芜湖普威技研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