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吸附剂、油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435398阅读:5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合吸附剂、油脂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吸附剂,包括硅胶以及白土、硅酸盐和活性碳中的一种或多种。该混合吸附剂能用于制备具有极低的茴香胺值和吸光度值的油脂。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从油脂中去除氯丙醇酯类物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待处理的油脂与上述混合吸附剂进行接触。得到油脂产品中3-MCPD酯在0.8ppm以下,2-MCPD酯的含量在0.5ppm以下。
【专利说明】一种混合吸附剂、油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发明要求专利申请号为CN201310004485.7,申请日为2013年I月7日,发明名称为一种混合吸附剂、药用油脂及其制备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油脂制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混合吸附剂、及其在制备药用油月旨、去除油脂中氯丙醇酯类物质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0003]注射用油通常为无色的澄明液体,无臭或几乎无臭,味淡、在乙醇中微溶,与乙醚、氯仿或石油醚任意混合,在水中几乎不溶。作为能量补充剂及药用辅料,可用于配制脂肪乳和脂溶性药物的溶剂。脂肪乳剂输液是一种浓缩的高能量肠外补液,可供静脉注射并能完全被机体代谢与利用,主要用于手术前后进食困难以及严重烧伤,恶性肿瘤等消耗性疾病和其他情况的营养补充,是一种对人体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高热量、营养丰富的天然植物油脂,油中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和油溶性维生素等。许多不溶于水的药物如樟脑,黄体酮等可用注射用油制成油溶性注射剂。油类不易与液体混合,使油溶液中药物释放缓慢而出现长效作用。
[0004]注射用油通常由以油脂作为原料,而油脂通常是由豆科植物(GLycine soyabentham)的种子提炼制成的脂肪油,其中常含有细胞杂质、色素、植物蛋白等,必须经过精制才能符合注射用油标准。另外,油脂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在储存中很容易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油脂氧化的最初产物是氢过氧化物,但很不稳定,可以分解为小分子复杂化合物如醛类化合物。
[0005]醛类化合物能够破坏人体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有致癌、促使血压升高、破坏人体对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等毒副作用,对人体健康不利。油脂中醛类化合物的含量,一般用茴香胺值来表示,其数值越大,油脂的劣变程度越严重,油脂储藏或使用不当时,茴香胺值则显著上升。油脂中的色素,其中有些成分对人体有毒,据报道,使用含有杂质成分的大豆油制成的脂肪乳注射液可发生人体发热等不良反应。油脂颜色的深浅一般用吸光度来表示,颜色越深吸光度越大。
[0006]《中国药典》规定了供注射用大豆油的要求酸值<0.1mgKOH.Kg-1,过氧化值(5.0meq.Kg-1,并没有对茴香胺值和吸光度作规定,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药级的注射用大豆油的质量要求更为严格,美国药典3.0版精制大豆油标准,尤其将茴香胺值严格控制在1.0以内,吸光度控制在0.02以内,茴香胺值和吸光度过高对人体是有害的。CN 101497026 B使用凹凸棒土和炭化豆壳灰虽能降低大豆油的茴香胺值,但是不能降低大豆油的吸光度,目前已发表文章(Studies in photooxidation of Oliveoil, Kiritsakis, A., and L.R.Dugan, J.Am.0il Chem.Soc.,1985,62:892.)和(The effectsof bleached and unbleached rosemary oleoresins on light-sensitized oxidationsoybean oil,Clifford Hall and Susan Cuppett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il Chemists’Society,1993,70(5):477-482.)使用了白土、活性炭阐述了油脂的脱色,但是并不能降低油脂的茴香胺值,为了显著降低注射用大豆油的茴香胺值和吸光度,单一使用硅胶也无法实现预定值。从目前中外文专利和文献中并没有关于能显著降低油脂中茴香胺值和吸光度的报道。
[0007]除了在作为能量补充剂及药用辅料时需要对油脂产品中的茴香胺值和吸光度进行严格控制之外,人们发现油脂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出现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对于人体具有一定的致病性。例如,人们发现大豆油等油脂产品在使用(尤其是煎炸)过程中,由食品或原料引入的含氯调味剂或添加剂如: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镁等将引起油脂中氯丙醇酯的形成,而氯丙醇酯在机体内脂肪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游离的氯丙醇从而显示毒性。形成的氯丙醇酯包括单氯丙醇酯(MCPD ester)和双氯丙醇酯(DCP ester)两大类,在理论上共有7种化合物,其中,单氯丙醇酯5种(3-氯丙醇双酯、snl-3-氯丙醇单酯、sn2_3_氯丙醇单酯、2-氯丙醇双酯、2-氯丙醇单酯),双氯丙醇酯2种(1,3-双氯丙醇酯、2,3-双氯丙醇酯)。斯图加特德国化学与兽医调查研究所调查了新鲜煎炸油中的3-MCPD酯的水平,最高达到27mg/kg ;Messey报道了国外几种代表性的食物,其中法式炸薯条3-MCPD酯的含量高达
6.lmg/kg ;Svejkovska调研了几种煎炸食品,其中氯丙醇酯的含量分别是咸饼干12.52mg/kg ;薯片 3.3mg/kg ;薯条 36.77mg/kg,深色麦芽 36.51mg/kg。
[0008]这些在油脂及油脂加工食品中存在的氯丙醇酯在机体内脂肪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游离的氯丙醇,其潜在毒性可包括:氯丙醇是公认的食品污染物,具有潜在的致癌性;氯丙醇能使大鼠精子减少和精子活性降低,具有抑制雄性激素的作用,使生殖能力减弱;氯丙醇还会引起猴子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另外,研究还表明1,3-DCP和2,3-DCP均会引起睾丸和附睾重量的下降。因此,FDA建议食物所含3-MCPD的水平不应超过lmg/kg,2001年FA0/WH0建议3-MCPD的最高日允许摄取量为2 μ g/kg。我国行业标准对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SB10338-2000标准)规定了 3-MCPD≤lmg/kg。专利CN 102334563A通过控制脱胶、脱色、脱臭等各个步骤的工艺参数来降低油脂中的3-MCPD酯,但此工艺复杂,成本高,而且降低率并不高。
[0009]由此可以看出,只有有效控制了油脂中茴香胺值和吸光度,才能将其应用到能量补充剂及药用辅料中,而且,去除油脂或油脂加工食品中氯丙醇酯的问题也已经成为迫在眉睫之事。

【发明内容】

[0010]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获得一种混合吸附剂。本发明中利用该混合吸附剂对原料油脂进行处理,得到了高性能的油脂。该处理方法是对目前工艺的改进,克服了目前工艺中制备得到的药用油脂茴香胺值过高及吸光度过高的缺点,具体的是指将所述的混合吸附剂与原料油脂进行接触,使得到的油脂具有极低的茴香胺值和更低的吸光值,特别是大幅度的降低茴香胺值,使其能够提高人体的用药安全,尤其是符合苛刻的美国药用标准。
[0011]本发明所提供的混合吸附剂包含硅胶,以及白土、硅酸盐和活性炭中的一种或多种。具体的,本发明中所述的混合吸附剂可以包含硅胶和白土,或硅胶和硅酸盐,或硅胶和活性炭,或包含硅胶、白土和硅酸盐,或硅胶、白土和活性碳,或硅胶、硅酸盐和活性碳,或硅胶、白土、硅酸盐和活性炭。[0012]所述的混合吸附剂可以经过均匀混合来使用,也可以采用间隔分层平铺的方式进行使用。
[0013]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混合吸附剂中含有娃胶4?16重量份、白土 5?15重量份,优选为娃胶8?12重量份、白土 7?13重量份。
[0014]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混合吸附剂中含有娃胶4?16重量份、娃酸盐0.5?8重量份,优选为娃胶8?12重量份、娃酸盐I?6重量份。
[0015]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混合吸附剂中含有娃胶4?16重量份、活性碳3?12重量份,优选为娃胶8?12重量份、活性碳4?9重量份。
[0016]在本发明改进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混合吸附剂包含硅胶、白土和硅酸盐,或硅胶、白土和活性碳,或硅胶、硅酸盐和活性碳。
[0017]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混合吸附剂中含有娃胶4?16重量份,白土 5?15重量份,娃酸盐0.5?8重量份。
[0018]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混合吸附剂中含有硅胶4?16重量份,白土 5?15重量份,活性炭2?12重量份。
[0019]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混合吸附剂中含有娃胶4?16重量份,娃酸盐0.5?8重量份,活性炭2?12重量份。
[0020]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混合吸附剂中含有娃胶4?16重量份,娃酸盐0.5?8重量份,活性炭2?12重量份,白土 5?15重量份。
[0021]优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混合吸附剂中含有硅胶8?12重量份,白土 7?13重量份,娃酸盐I?6重量份。
[0022]优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混合吸附剂中含有硅胶8?12重量份,白土 7?13重量份,活性炭4?9重量份。
[0023]优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混合吸附剂中含有硅胶8?12重量份,娃酸盐I?6重量份,活性炭4?9重量份。
[0024]优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混合吸附剂中含有硅胶8?12重量份,娃酸盐I?6重量份,活性炭4?9重量份,白土 7?13重量份。
[0025]所述的硅酸盐选自硅酸铁、硅酸钙、硅酸镁、硅酸铝、硅酸钾、硅酸钠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0026]本发明中所述的硅胶为100?1000目,优选为200?800目,更优选为300?400目。
[0027]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混合吸附剂中含有硅胶5?10份,白土5?10份,娃酸镁4?8份以及活性炭5?8份,优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混合吸附剂中含有硅胶10份,白土 8份,硅酸镁4份以及活性炭6份。
[0028]优选地,所述混合吸附剂进一步包括硅藻土和硅酸铝,更优选地,混合吸附剂中包括的硅藻土为5-9份、硅酸铝为3-7份。优选地,所述的硅胶为60目?400目,优选为300?400 目。
[0029]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油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将上述的混合吸附剂与原料油脂进行接触,所述的接触方式为柱层析、洗脱、过滤等常规接触方式。
[0030]在该制备方法之前或之后,还包括将原料油脂进行预处理和/或后处理的方法。[0031]所述的预处理是指油脂的常规处理工艺,可以是油脂的常规精炼工艺处理,也可以是单独的脱胶、脱色、脱臭、脱酸、中和、过滤等常规操作中的一种或数种的组合。
[0032]所述的后处理包括脱溶、包装、消毒等常规操作,也可以包括油脂的任一种精炼工艺。
[0033]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药用油脂的制备方法,所述药用油脂通过如上所述油脂的制备方法得到。
[0034]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油脂产品。该油脂产品的茴香胺值为0.6以下,吸光度值为0.015以下。优选地,该油脂产品的茴香胺值为0.55以下,吸光度值为0.00075以下,更优选地吸光度值为0.0007以下。更优选的,本发明提供的油脂产品通过上述方法进行制备。
[0035]本发明中所述的油脂产品可以作为药用油脂使用。即上述的油脂具有制备药用油脂的用途。进一步的,本发明所制备的药用油脂中的溶剂含量为50ppm以下,优选为30ppm以下,更优选为20ppm以下,最优选为IOppm以下。
[0036]如上所述,该混合吸附剂与原料油脂接触后,尤其是通过该混合吸附剂进行柱层析后得到的油脂,具有极低的茴香胺值和吸光度,同时,制备得到的该油脂的其它参数指标也可以满足药用的要求,保证了药用的安全性,因此,制备得到的油脂可以作为药用油脂使用。具体的,所述的药用油脂,可以是通过注射方式用药的油脂,或者作为其它药物的辅料。
[0037]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从油脂中去除氯丙醇酯类物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原料油脂与混合吸附剂进行接触,优选的,所述接触为柱层析、洗脱或过滤。
[0038]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包括:将上述混合吸附剂填充在层析柱中;将待处理的油脂上柱,在氮气保护下,以有机溶剂为流动相进行分离洗脱;收集所述有机溶剂并蒸发浓缩,得到处理后的油脂。
[0039]优选地,上述分离洗脱是在0_60°C的范围下进行的。
[0040]优选地,上述吸附剂与待处理的油脂的重量比为1-10:1。
[0041]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所制备得到的油脂,具有更少的杂质,因此不但可以作为药用油脂使用,也可以作为一种安全性极高的食用油脂、化妆品成分而使用。
[0042]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油脂产品,该油脂产品的3-MCPD酯的在0.Sppm以下,2-MCPD酯的含量可控制在0.5ppm以下,优选地,通过实施上述从油脂中去除氯丙醇酯类物质的方法后制备得到的油脂产品。
[0043]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油脂产品,该油脂产品的茴香胺值为0.6以下,吸光度值为0.015以下,优选的,茴香胺值为0.55以下,吸光度值为0.00075以下;更优选的,油脂中的溶剂含量为50ppm以下,优选为IOppm以下,并且该油脂产品的3-MCPD酯在0.Sppm以下,2-MCPD酯的含量在0.5ppm以下;更优选的,所述油脂产品通过本发明提供方法进行制备。
[0044]如上所述,该混合吸附剂与油脂接触后,尤其通过该混合吸附剂进行柱层析后得到的油脂,其中的氯丙醇酯类物质含量急剧下降,有效降低了油脂及由油脂加工食品中氯丙醇酯类物质的含量,保证了油炸食品的安全。
[0045]本发明的第七方面还公开了一种如上所述的混合吸附剂在制备药用油脂中的用途。[0046]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如下:
[0047]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药用油脂处理方法,该工艺结合目前现有技术中处理方法的优点,在传统的吸附剂的基础进行了改进,将现有工艺中的吸附剂改为新型的吸附剂和/或其组合,更大程度上减少了处理后的药用油脂中的过氧化物、醛类化合物、有色物质,同时进一步的降低了其吸光度,明显改善了药用油脂的品质,使其药用安全性更高。另外,本发明还利用了新型混合吸附剂的使用,有效降低了油脂及由油脂加工食品中氯丙醇酯类物质的含量,保证了油炸食品的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0048]下文中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49]本发明中,术语“含有”或“包括”表示各种成分可一起应用于本发明的混合物或组合物中。因此,术语“主要由...组成”和“由...组成”包含在术语“含有”或“包括”中。
[0050]以下对本发明的各个方面进行详述:
[0051]原料
[0052]本发明中,采用的原料油脂为各种可再生的油脂,可以是常规手段获取的各种植物油脂,如稻米油、葵花籽油、棕榈油、棕榈仁油、花生油、菜籽油(也称为菜油)、棉籽油、红花籽油、紫苏籽油、茶籽油、棕榈果油、椰子油、油橄榄油、可可豆油、乌桕籽油、扁桃仁油、杏仁油、油桐籽油、橡胶籽油、米糠油、玉米胚油、小麦胚油、芝麻籽油、蓖麻籽油、亚麻籽油、月见草籽油、榛子油、胡桃油、葡萄籽油、胡麻籽油、玻璃苣籽油、沙棘籽油、番茄籽油、南瓜籽油、澳洲坚果油、可可脂、藻类油等之一。优选为菜籽油、大豆油。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原料油也可以是任何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油脂的任意混合。
[0053]也可以是动物油脂,如牛脂、猪油、羊油、鸡脂、鱼油、海豹油、鲸油、海豚油、蚝油
坐寸ο
[0054]本发明中所述的原料油脂,既可以是上述各种油脂的毛油,也可以是上述油脂的精炼油脂,也可以是上述各种油脂经过脱色、脱胶、脱臭和/或除皂后的油脂。
[0055]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发明中所提供油脂中的脂肪酸的组成符合药用的要求,优选的,其脂肪酸的组成符合药用法规的规定。具体的,在本发明中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油脂的脂肪酸的组成为:小于十四碳的饱和脂肪酸不大于0.1%、十四烷酸不大于0.2%、棕榈酸为9.0%?13.0%、棕榈油酸不大于0.3%、硬脂酸应为3.0%?5.0 %、油酸应为17.0%?30.0%、亚油酸应为48.0%?58.0%、亚麻酸应为5.0 %?
11.0%、花生酸不大于1.0%、二十碳烯酸不大于1.0%、山嵛酸不大于1.0%。
[0056]本文中所述的药用油脂,是其脂肪酸组成及各种杂质含量等指标符合人体需要的油脂。
[0057]预处理
[0058]在实施本发明所提供的油脂制备方法之前,原料油脂可以先经过常规的精炼工艺后,再利用本发明中公开的方法进行精制处理或进行制备,所得到的油脂可以符合或满足药用油脂的要求,特别是茴香胺值和吸光度、以及氯丙醇酯类物质方面的指标。更进一步的,经过本发明中的方法进行制备的油脂具有比现有标准更低的茴香胺值和吸光度,也就是说,提供了一种更为安全的药用油脂。而且所制得的油脂中氯丙醇酯类物质含量较低,进一步解决了油脂的使用安全问题。
[0059]在按照本发明的处理方法进行精制处理或进行制备以前,也可以对原料油脂的如在酸价、色泽、过氧化值等其中之一或几种等的指标进行单独的调整,其非限制性例子包括:脱胶、脱酸、脱色、脱臭、过滤等。所采用的手段均为本领域内的常规的手段。这些手段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油脂中某一方面杂质的含量,有利于后续的精制处理或油脂的制备。
[0060]在进行本发明中的精制处理前进行如上所述的处理,可以采用其中的一种或其中的数种组合,可以在本发明中的油脂制备方法之前或之后进行,优选在进行本发明中的油脂制备方法之前进行处理。所述的预处理,可以包括如前所述的精炼处理,也可以包括活性氧化铝过滤、精滤、灭菌、活性炭吸附脱色、中和、冬化处理。具体的说,预处理可以是单独的中和、冬化处理、活性氧化铝过滤、精滤、灭菌、活性炭吸附脱色,也可以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的组合。
[0061]其中活性炭脱色中使用的活性炭可以是整体油重的1%?5%,活性氧化铝过滤可以是整体油重的5%?20%,优选油重的10%。
[0062]灭菌的方式可以采用湿热灭菌、干热灭菌、过滤除菌、气体灭菌、紫外线灭菌等方式,也可以采用混合式的灭菌方式。其中湿热灭菌或干热灭菌中的温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目的的实现而适当调整油脂的灭菌方式。过滤除菌可采用滤膜过滤进行处理,所采用的滤膜是一定孔径的滤膜,如0.1?1.0微米的滤膜,滤膜的孔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并且能够实现除菌的效果。
[0063]为了达到药用规范中所规定的酸值、皂化值、过氧化物、不皂化合物、水分、砷盐、金属离子含量等指标,药用油脂的预处理可以采用如前所述的多种方法之一或两种以上方法的组合。优选的,在预处理后,原料油脂的酸值、皂化值、过氧化物、不皂化合物、水分、砷盐、金属离子含量等指标符合相应的药用指标。
[0064]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进行本发明所述的精制处理方法前没有进行预处理,具体的是指进行所述的进行精制处理的原料油脂为毛油。
[0065]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进行所述的精制处理的原料油脂为精炼油脂。
[0066]精制处理
[0067]精制处理,是指将上述的经过预处理或未经过预处理的原料油脂与本发明所公开的混合吸附剂进行接触。本发明中所述的油脂的制备方法,包括该精制处理。
[0068]具体的,将进行过预处理的原料油脂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可得到茴香胺值极低、吸光度极低,同时,优选的,得到的油脂的其它指标符合药用标准,适合药用的油脂。
[0069]本发明中的混合吸附剂包含硅胶,以及白土、硅酸盐和活性炭中的一种或几种。
[0070]具体的,将未进行预处理的原料油脂,如上述各种油脂来源的毛油,进行精制处理,得到的油脂的茴香胺值与吸光度值有明显的降低。将未经过预处理的原料油脂经过本发明所述的精制处理进行多次处理后,也可以得到符合药用标准的油脂。
[0071]本发明中所述的原料油脂,是指进行本发明中所述的精制处理之前的油脂,也可以称为待处理油脂。进行精制处理前的油脂称为精制处理后油脂的原料油脂。
[0072]本发明中混合吸附剂中的硅胶可以是各种来源的硅胶,如通过市购取得,或通过常规的方法进行制备取得。本发明中所使用到的硅胶,其主要成份为二氧化硅。所述的硅胶可以是柱层析用硅胶,也可以是适合作为油脂吸附剂使用的其它种类的硅胶。所用的硅胶的颗粒大小为100?1000目,优选为200?800目,更优选为300?400目。但当本发明所提供的混合吸附剂用于去除氯丙醇酯类物质时,硅胶的颗粒可在60?400的范围之内,优选为300?400目。
[0073]所述的白土,其来源可以是市场上可用于油脂吸附的白土。
[0074]所述的硅酸盐,可以是本领域内常规的硅酸盐,如硅酸铁、硅酸钙、硅酸镁、硅酸铝、硅酸钾、硅酸钠和/或它们其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混合或任意两种以上的复合盐,及任意两种的硅酸酸和/或复合硅酸盐的混合。本发明中所述的硅酸盐优选为粉末状的硅酸盐。
[0075]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吸附剂中的活性炭是本领域内的常规的活性炭,可以采用常规的方法得到。所述的活性炭的制备来源可以是各种废弃物回收物,具体的如稻壳灰、木屑灰等。本发明中所使用到的活性炭,也可以同时含有白炭黑。
[0076]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将原料油脂与含硅胶和白土的混合吸附剂进行接触。所述的混合吸附剂中含有硅胶4?16重量份、白土 5?15重量份,优选为硅胶8?12重量份、白土 7?13重量份。原料油脂经过该精制处理后得到的油脂具有极低的茴香胺值。
[0077]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将原料油脂与含硅胶和硅酸盐的混合吸附剂进行接触。所述的混合吸附剂中含有娃胶4?16重量份、娃酸盐0.5?8重量份,优选为娃胶8?12重量份、硅酸盐I?6重量份。原料油脂经过该精制处理后得到的油脂具有极低的茴香胺值。
[0078]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将原料油脂与含硅胶和活性碳的混合吸附剂进行接触。所述的混合吸附剂中含有硅胶4?16重量份、活性碳3?12重量份,优选为硅胶8?12重量份、活性碳4?9重量份。原料油脂经过该精制处理后得到的油脂具有极低的茴香胺值。
[0079]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将原料油脂与含硅胶、白土、硅酸镁的混合吸附剂进行接触,得到本发明中所述的药用油脂。所述的混合吸附剂中的硅胶为4?16重量份,白土为5?15重量份,娃酸镁为0.5?8重量份。优选的,所述的混合吸附剂中的娃胶为8?12重量份,白土为7?13重量份,娃酸镁为I?6重量份。原料油脂经过该精制处理后得到的油脂具有极低的茴香胺值和极低的吸光度值。
[0080]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将原料油脂与含硅胶、白土、硅酸钙的混合吸附剂进行接触,得到本发明中所述的药用油脂。所述的混合吸附剂中的硅胶为4?16重量份,白土为5?15重量份,硅酸钙为0.5?8重量份。优选的,所述的混合吸附剂中的硅胶为8?12重量份,白土为7?13重量份,娃酸I丐为I?6重量份。原料油脂经过该精制处理后得到的油脂具有极低的茴香胺值和极低的吸光度值。
[0081]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将原料油脂与含硅胶、白土、硅酸钠的混合吸附剂进行接触,得到本发明中所述的药用油脂。所述的混合吸附剂中的硅胶为4?16重量份,白土为5?15重量份,硅酸钠为0.5?8重量份。优选的,所述的混合吸附剂中的硅胶为8?12重量份,白土为7?13重量份,娃酸钠为I?6重量份。原料油脂经过该精制处理后得到的油脂具有极低的茴香胺值和极低的吸光度值。[0082]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将原料油脂与含硅胶、白土、硅酸钾的混合吸附剂进行接触,得到本发明中所述的药用油脂。所述的混合吸附剂中的硅胶为4?16重量份,白土为5?15重量份,硅酸钾为0.5?8重量份。优选的,所述的混合吸附剂中的硅胶为8?12重量份,白土为7?13重量份,娃酸钾为I?6重量份。原料油脂经过该精制处理后得到的油脂具有极低的茴香胺值和极低的吸光度值。
[0083]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将原料油脂与含硅胶、白土、硅酸铁的混合吸附剂进行接触,得到本发明中所述的药用油脂。所述的混合吸附剂中的硅胶为4?16重量份,白土为5?15重量份,娃酸铁为0.5?8重量份。优选的,所述的混合吸附剂中的娃胶为8?12重量份,白土为7?13重量份,娃酸铁为I?6重量份。原料油脂经过该精制处理后得到的油脂具有极低的茴香胺值和极低的吸光度值。
[0084]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将原料油脂与含硅胶、白土、硅酸铝的混合吸附剂进行接触,得到本发明中所述的药用油脂。所述的混合吸附剂中的硅胶为4?16重量份,白土为5?15重量份,硅酸铝为0.5?8重量份。优选的,所述的混合吸附剂中的硅胶为8?12重量份,白土为7?13重量份,娃酸招为I?6重量份。原料油脂经过该精制处理后得到的油脂具有极低的茴香胺值和极低的吸光度值。
[0085]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将原料油脂与含硅胶、活性炭和硅酸盐的混合吸附剂进行接触,得到本发明中所述的药用油脂。所述的混合吸附剂中的硅胶为4?16重量份,活性炭为2?12重量份,硅酸盐为0.5?8重量份。优选的,所述的混合吸附剂中的娃胶为8?12重量份,活性炭为4?9重量份,娃酸盐为I?6重量份。所述的娃酸盐为硅酸铁、硅酸钙、硅酸镁、硅酸铝、硅酸钾、硅酸钠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0086]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将原料油脂与含硅胶、活性炭和白土的混合吸附剂进行接触,得到本发明中所述的药用油脂。所述的混合吸附剂中的硅胶为4?16重量份,活性炭为2?12重量份,白土为5?15重量份。优选的,所述的混合吸附剂中的硅胶为8?12重量份,活性炭为4?9重量份,白土为7?13重量份。
[0087]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将原料油脂与含硅胶、活性炭、硅酸盐和白土的混合吸附剂进行接触,得到本发明中所述的药用油脂。所述的混合吸附剂中的硅胶为4?16重量份,活性炭为2?12重量份,娃酸盐为0.5?8重量份,白土为5?15重量份。优选的,所述的混合吸附剂中的硅胶为8?12重量份,活性炭为4?9重量份,硅酸盐为I?6重量份,白土为7?13重量份。所述的娃酸盐为娃酸铁、娃酸I丐、娃酸镁、娃酸招、娃酸钾、硅酸钠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0088]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将原料油脂与含硅胶、活性炭、硅酸镁和白土的混合吸附剂进行接触,得到氯丙醇酯类物质含量较低的油脂。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混合吸附剂中含有硅胶5?10份,白土 5?10份,硅酸镁5?8份以及活性炭5?8份,更优选地,所述的混合吸附剂中含有硅胶10份,白土 8份,硅酸镁4份以及活性炭6份。
[0089]本发明中的精制处理,可以是经过一次或多次接触,依据原料油脂的种类而决定。
[0090]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原料油脂为毛油,将所述的毛油与混合吸附剂经过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接触。
[0091]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原料油脂为精炼油脂,将该油脂经过上述混合吸附剂进行一次或多次接触。
[0092]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原料油脂为脱臭后的毛油,将该油脂经过上述混合吸附剂进行两次以上接触。
[0093]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原料油脂为脱胶后的毛油,将该油脂经过上述混合吸附剂进行一次或一次以上的接触。
[0094]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原料油脂为脱色后的毛油,将该油脂与上述混合吸附剂进行两次以上的接触。
[0095]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原料油脂为脱酸后的毛油,将该油脂与上述混合吸附剂进行两次以上的接触。
[0096]根据原料油脂的种类,可以将该原料油脂与所述的混合吸附剂进行一次或多次接触。
[0097]在本发明中所使用到的吸附剂中,白土和硅酸盐具有更好的降低茴香胺值的效果,而活性炭则具有更强的降低吸光度的效果。因此将硅胶、白土、硅酸盐和活性炭一起使用时是本发明的最优的组合,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茴香胺值和吸光度。即使如此,单独使用白土、硅酸盐或活性炭与硅胶分别进行混合时,将油脂与其接触后所得到的油脂也能明显的降低茴香胺值和吸光度,可以达到本发明的技术目的,使油脂的茴香胺值和吸度具有明显的降低,减少用药时对人体的负面影响。
[0098]经过本发明中的精制处理的方法,油脂中的茴香胺值的降低值为2.5以上,吸光度的降低值为3以上。如上所述的各种来源的油脂,本发明中的处理方法不受油脂类别的影响,因为其含有的杂质种类相似,所以经过本方法处理后得到的茴香胺值和吸光度值的降低均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效果。
[0099]另外,在研究本发明所提供的吸附剂过程中,发明人发现将硅胶、白土、硅酸盐和活性炭一起组成混合吸附剂,应用于本发明所提供的精制处理,不但能够降低油脂的茴香胺值和吸光度值,还意外发现其可以实现油脂中氯丙醇酯类物质含量明显降低的技术效果。经过试验证明,这四种物质组合起来具有协同增效的效果,比单独的俩俩组合,三三组合都要好,所得油脂产品的3-MCPD酯的在0.8ppm以下,2-MCPD酯的含量可控制在0.5ppm以下。除了上述四种物质之外,混合吸附剂还可进一步包含硅藻土和硅酸铝,更优选的,所述混合吸附剂包含硅藻土 5-9份、硅酸铝3-7份。加入硅藻土和硅酸铝可进一步提高降低油脂中氯丙醇酯类物质含量的效果。
[0100]本发明中所述的接触,可以各种常规方式的接触,如洗脱、过滤、柱层析等常规方式进行。
[0101]所述的洗脱是指将本发明中所述的混合吸附剂和原料油脂,在存在或不存在溶剂的情况下进行混合,优选的,可以通过搅拌、超声波等手段使油脂与吸附剂进行充分的吸附,然后将油脂与所述的混合吸附剂进行分离。分离的手段包括离心、过滤、蒸馏等常规手段。分离后得到本发明中所述的药用油脂。原料油脂和混合吸附剂的相对比例可以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的常规知识,可以将吸附剂与油脂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去除杂质的目的。优选的,本发明中的2?30重量份的原料油脂与5?50重量份的混合吸附剂进行洗脱除杂质,更优选的,本发明中的8?15重量份的原料油脂与18?29重量份的混合吸附剂进行洗脱除杂质。[0102]所述的过滤是指以混合吸附剂为滤层,将原料油脂经过该混合吸附剂,或通过溶剂进行淋洗,得到精制处理后的油脂,所得到的油脂,经过进一步的分离手段后得到本发明中所述的药用油脂。油脂和混合吸附剂的相对比例可以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的常规知识,可以将吸附剂与油脂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去除杂的目的。优选的,本发明中的2~30重量份的原料油脂与5~50重量份的混合吸附剂接触进行过滤,更优选的,本发明中的8~15重量份的原料油脂与18~29重量份的混合吸附剂进行接触。
[0103]所述的柱层析是指以本发明中所述的混合吸附剂为固定相,将所述的原料油脂在溶剂/无溶剂的条件下经过所述的混合吸附剂固定相,得到的药用油脂经过脱溶手段,得到本发明中所述的药用油脂。原料油脂和混合吸附剂的相对比例可以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的常规知识,可以将吸附剂与原料油脂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除杂的目的。优选的,本发明中的2~30重量份的原料油脂与5~50重量份的混合吸附剂接触进行柱层析,更优选的,本发明中的8~15重量份的原料油脂与18~29重量份的混合吸附剂进行接触。当本发明所提供的混合吸附剂用于去除油脂中氯丙醇酯类物质时,优选地,本发明中的混合吸附剂与原料油脂的重量比为ι-?ο:1
[0104]本发明中所述的原料油脂可以预先与溶剂进行充分的混合,比如可以是8~16重量份的原料油脂与8~16重量份的溶剂进行混合后得到的混合物。[0105]无论以何种常规方式将原料油脂与所述的混合吸附剂进行接触,均可以达到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效果。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接触方式采用柱层析的方式进行接触。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接触方式采用洗脱的方式进行接触。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接触方式采用过滤的方式进行接触。
[0106]本发明中所述的制备方法前可以不包括上述的预处理步骤,因为本发明中所述的精制步骤也可以有效的除去游离脂肪酸、过氧化物、不皂化物、金属离子、砷盐等副产物或杂质。因此只需要将各种原料油脂进行所述的精制处理步骤,得到的油脂就可以达到药用油脂的各项要求,或者实现有效降低氯丙醇酯类物质的含量的目的。
[0107]本发明中所公开的油脂制备方法,包括如上所述的精制处理。
[0108]后处理
[0109]本发明中所述的后处理,包括脱溶和其它常规的后处理。
[0110]脱溶是指将产物中的产品进行溶剂脱除,是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的常规手段,可参照相关的现有技术文献。具体的,本发明中的脱溶,是指使油脂与其混合的溶剂进行分离的操作。脱溶的手段可以采用蒸馏、膜渗透等常规手段。
[0111]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溶剂,可以是药典中允许使用的溶剂,如:乙腈、氯仿、环己烷、1,2- 二氯乙烯、二氯甲烷、1,2- 二甲氧基乙烷、4- 二氧六环、甲醇、甲基环己烷等溶剂,也可以使用丙酮、正丁醇、乙醇、甲酸乙酯、正庚烷、醋酸异丁酯、丁酮、正丙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的任意混合。当然,如果仅为了去除氯丙醇酯类物质的含量,则所采用的溶剂优选为食品安全级即可,可选的溶剂包括正己烷、环己烷、石油醚、异戊烷、正戊烷、异辛烷和三甲基戊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0112]优选的,本发明中所用到的溶剂为在常压下为低沸点的溶剂,例如常压沸点低于100°c的溶剂。尤其选用常压沸点低于80°c的溶剂,对于本发明的脱溶是非常有利的,更优选的,选用常压沸点在60°C以下的有机溶剂。[0113]可用于本发明的溶剂如:正己烷(常压沸点68.74 °C)、正戊烷(常压沸点36.1°C)、石油醚(常压沸程为90°C以下)等溶剂或它们的任意组合的混合物。优选的,本发明中所使用到的溶剂为正己烷、正戊烷或它们的混合。
[0114]对于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理解,油脂中含有溶剂不会影响油脂的茴香胺值和吸光度值。优选的将油脂中的溶液除去,即后处理优选脱溶。
[0115]在溶剂脱除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各种常规的分离方法进行脱除,如采用蒸馏、膜渗透等方法。而蒸馏可采用普通蒸馏、减压真空蒸馏、分子蒸馏、薄膜蒸发等手段。所有可用于分离或去除产品中的溶剂的方法或设备,均可用于本发明中的脱溶步骤。本发明所采用的脱溶方法优选为减压真空蒸馏和/或分子蒸馏。在经过脱溶后,在产品中的溶剂的重量含量为0.118%以下。一般的含量为IOOppm以下,更优选为50ppm以下,最优选为20ppm以下。
[0116]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得到的药用油脂或食品级油脂中的溶剂含量为IOppm以下。
[0117]在获得本发明中所述的药用油脂或食品级油脂后,也可以有含有其它的后处理,该后处理包括:包装、杀菌消毒等处理。
[0118]所述的包装可以是各种常规药用油脂的包装。
[0119]药用油脂的成品
[0120]药用油脂的成品,包括可用于制作油脂的油脂,其种类油脂来源可以是稻米油、葵花籽油、棕榈油、棕榈仁油、花生油、菜籽油、亚麻籽油、棉籽油、红花籽油、紫苏籽油、茶籽油、蓖麻籽油、棕榈果油、椰子油、油橄榄油、可可豆油、乌桕籽油、扁桃仁油、杏仁油、油桐籽油、橡胶籽油、米糠油、玉米胚油、小麦胚油、芝麻籽油、蓖麻籽油、亚麻籽油、月见草籽油、榛子油、南瓜籽油、胡桃油、葡萄籽油、胡麻籽油、玻璃苣籽油、沙棘籽油、番茄籽油、澳洲坚果油、可可脂、藻类油中的一处或几种的组合。其中,该药用油脂优选为大豆油、茶籽油、菜籽油和/或它们的混合。
[0121]本发明中的药用油脂的脂肪酸组成有益于制备药用的油脂。优选的,本发明中的药用油脂的脂肪酸组成为:小于十四碳的饱和脂肪酸不大于0.1 %、十四烷酸不大于0.2%、棕榈酸应为9.0%?13.0%、棕榈油酸不大于0.3%、硬脂酸应为3.0%?5.0%、油酸应为17.0%?30.0%、亚油酸应为48.0%?58.0%、亚麻酸应为5.0%?11.0%,花生酸不大于1.0 %、二十碳烯酸不大于1.0%、山嵛酸不大于1.0%。
[0122]在本发明中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药用油脂是指注射药用油脂。具体的,是指静脉输注的方式输入油脂,特别适合于一些不能经口进食和超高代谢的危重病人。
[0123]在本发明中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药用油脂优选为大豆油、菜籽油和/或茶籽油。
[0124]本发明专利制备的药用油脂符合中国药典对药用油脂的相关规定。
[0125]油脂中醛类化合物的含量,通常采用茴香胺值来表示。其数值越大,表明其变劣程度越高。醛类化合物具有致癌、促使血压升高、破坏人体对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等副毒作用,对人体健康非常不利。所以在药用油脂中,尽可能的降低药用油脂的茴香胺值,对降低对人体健康的负面影响。
[0126]油脂的吸光度是油脂的光透过率的一种表示方法,吸光度越低,说明油脂的有色杂质越低,就越符合药用油脂的健康要求。
[0127]经过本发明的方法进行处理后,所得到的药用油脂的茴香胺值为0.6以下,吸光度为0.015以下,吸光度优选为0.00075以下。
[0128]在本发明中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药用油脂的茴香胺值为0.55以下,吸光度值为0.00075以下。更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茴香胺值为0.50以下,吸光度值为0.0007以下。
[0129]本发明公开的这种药用油脂可以满足药用的各种要求,在本发明中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制备得到的油脂的相对密度为091?0.92,折光率为1.474?1.476,酸值小于0.05mgK0H/g,皂化值为190?193,过氧化物未检出,不皂化物小于1.0%,水分小于0.03%,重金属小于百万分之五,砷盐未检出。
[0130]经过本发明中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油脂,其产品指标不但满足中国国家药典的要求,而且还满足美国药典的要求(美国药典的标准是茴香胺值严格控制在1.0以内,吸光度控制在0.02以内),可以作为药用油脂使用。
[0131]本发明公开的药用油脂,为了防止其在储存的过程中变质,需要在储存的过程中隔氧避光,密封保存,防止其发生氧化反应或其它反应造成杂质的生成。
[0132]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所制备得到的油脂,具有更少的杂质,因此不但可以作为药用油脂使用,也可以作为一种安全性极高的食用油脂、化妆品成分而使用。在作为食用油脂使用时,发明人进行了进一步深入研究,发现本发明所提供的混合吸附剂可以有效去除油脂中的氯丙醇酯类物质,制得的食品级油脂中3-MCro酯的在0.Sppm以下,2-MCPD酯的含量可控制在0.5ppm以下。该食用油由于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因此可以用作凉调用、涂沫用油脂,以及煎炸食品。
[0133]在此,需要详细说明一下本发明所提供的从油脂中去除氯丙醇酯类物质的方法,包括将原料油脂与混合吸附剂进行接触,优选的,所述接触为柱层析、洗脱或过滤。在这一过程中,对于油脂完全不需要预处理,直接将原料油脂与混合吸附剂进行接触,经过本发明所提供的精制处理即可实现去除氯丙醇酯类物质的效果。这里所指的“接触、柱层析、洗脱或过滤”其含义与上文提及的含义相同。
[0134]优选地,在本发明所提供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该方法包括:将上述吸附剂填充在层析柱中;将待处理的油脂上柱,在氮气保护下,以有机溶剂为流动相进行分离洗脱;收集有机溶剂并蒸发浓缩,得到处理后的油脂。利用上述吸附剂作为固定相,以有机溶剂作为洗脱剂,采用层析方法使得油脂中含有的氯丙醇酯类物质被吸附剂所吸附,有效去除了油脂中的氯丙醇酯类物质。经过该吸附剂处理后的油脂中的3-Mcro酯的含量可控制在0.8ppm以下,2-MCPD酯的含量可控制在0.5ppm以下。
[0135]优选地,该分离洗脱过程的温度在0_60°C范围内。将分离过程控制在上述范围,主要是确保油脂为液态即可,实际操作中完全可以根据所分离的油脂情况确定分离温度,如棕榈油分离温度24-60°C。有上述温度可以看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氯丙醇酯类物质去除方法不需要高温处理,工艺和设备均相当简单,去除效果却非常不错。
[0136]为了加快处理速度,可以在分离洗脱过程施加压力0-5兆帕的压力。压力的增大,使得流动相的流动速度加大,从而加快了处理速度,但为了保证一定的处理效果,不能将压力施加的过大。[0137]本发明的发明人正是通过将硅胶,白土,活性炭和硅酸镁这四种物质按照一定比例组合在一起,使得该吸附剂所发挥的氯丙醇酯类物质发挥了预想不到的技术效果,经过该吸附剂处理后的油脂中的3-MCPD酯的含量可控制在0.8ppm以下,2-MCPD酯的含量可控制在0.5ppm以下。
[0138]综述
[0139]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包括:
[0140]对原料油脂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包括常规的精炼,也可以包括过滤、精滤、灭菌、脱色、脱胶、脱酸等步骤中一个或几个的结合;可替代的,本发明中也可以不经过预处理直接进行本发明中所述的处理方法。
[0141]将原料油脂与含硅胶的混合吸附剂进行接触,该混合吸附剂还包括白土、硅酸盐和/或活性炭中的一种或多种。
[0142]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药用油脂通过将预处理后的原料油脂与含硅胶、硅酸盐、白土的混合吸附剂接触后得到。
[0143]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药用油脂通过将预处理后的原料油脂与含硅胶、活性炭、白土的混合吸附剂接触后得到。
[0144]在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药用油脂通过将预处理后的原料油脂与硅含硅胶、活性炭、白土和硅酸盐的混合吸附剂接触后得到。
[0145]上述方法处理后的油脂,具有更低的茴香胺值,也具有更低的吸光度,更加符合人体对药用油脂的需求,更高程度的提高药用油脂的安全性。本发明所得到的药用油脂,其茴香胺值为0.6以下,吸光度为0.015以下。
[0146]上述方法处理后的油脂,具有更低的氯丙醇酯类物质的含量,更加符合人体对食用油的需求,更高程度的提高食用油的安全性。
[0147]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148](I)预处理,如精炼处理:
[0149](2)精制处理,包括将原料油脂与混合吸附剂进行接触:
[0150](3)后处理。
[015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国家标准测定。若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则按照通用的国际标准、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进行。除非另外说明,否则所有的份数为重量份,所有的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0152]除非另有定义或说明,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与科学用语与本领域技术熟练人员所熟悉的意义相同。此外任何与所记载内容相似或均等的方法及材料皆可应用于本发明方法中。
[0153]下述实施例中的份数均为重量份。
[0154]本实施例中的茴香胺值(也称为P-茴香胺值)采用IS022000:2005中的方法进行测定,吸光度值和其它参数采用2005中国药典中大豆油(供注射用,2005年版第2部)相应的方法进行检测。
[0155]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用到的各种原料的来源如下:
[0156]硅胶:购自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型号:柱层析用FCP 300-400目。[0157]白土:购自黄山泰柯活性漂白土有限公司,型号:1060。
[0158]活性碳:购自NORIT (诺芮特),型号:NORIT CN (技术参数可参考相应的产品说明)。
[0159]硅酸盐: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型号:层析用FCP 60-100目。
[0160]油脂:精炼油脂,购自益海嘉里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0161]娃藻土:购自 aladdin industrial corporation,外观为粉末状。
[0162]1、本发明所提供的混合吸附剂对油脂中茴香胺值和吸光值的影响
[0163]制备实施例:
[0164]实施例1~11中,分别将300-400目的硅胶8~12份、白土 7~13份、活性炭4~9份、娃酸镁I~6份按一定比例称好,混合均匀后作为填充剂,装填在玻璃层析柱中。将精炼油脂8~15份与正己烷9~15份混合,充分搅拌均匀,缓慢加入到层析柱顶端,用正己烷洗脱,整个过程用氮气保护,洗脱液用旋转蒸发仪40°C脱去正己烷,得到无色、澄明的油状液体。
[0165]表1精制处理后的油脂参数
[0166].
【权利要求】
1.一种混合吸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吸附剂包含 a)硅胶;以及 b)白土、硅酸盐和活性碳中的一种或多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吸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吸附剂包含硅胶4?16重量份;以及白土 5?15重量份,娃酸盐0.5?8重量份,和/或活性炭2?12重量份;优选的,所述混合吸附剂包含娃胶8?12重量份;以及白土 7?13重量份,娃酸盐I?6重量份,和/或活性炭4?9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合吸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酸盐选自硅酸铁、硅酸钙、硅酸镁、硅酸铝、硅酸钾、硅酸钠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合吸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为100目?1000目,优选为200?800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合吸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吸附剂包含所述硅胶5?10份,白土 5?10份,硅酸镁4?8份以及活性炭5?8份,优选的,所述混合吸附剂进一步包含硅藻土和硅酸铝,更优选的,所述混合吸附剂包含硅藻土 5-9份、硅酸铝3-7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合吸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胶为60目?400目,优选为300?400目。
7.一种油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原料油脂与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吸附剂进行接触的步骤,优选的,所述接触为柱层析、洗脱或过滤;更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对原料油脂进行预处理和/或后处理的步骤,更优选的,所述预处理为精炼处理,所述后处理为脱溶处理。
8.一种从油脂中去除氯丙醇酯类物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待处理的油脂与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合吸附剂进行接触;优选的,所述接触为柱层析、洗脱或过滤;更优选的,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混合吸附剂填充在层析柱中; 将待处理的油脂上柱,在氮气保护下,以有机溶剂为流动相进行分离洗脱; 收集洗脱液,得到处理后的油脂; 更优选的,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浓缩所述洗脱液的步骤,所述浓缩优选为蒸发浓缩。
9.一种油脂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脂的茴香胺值为0.6以下,吸光度值为0.015以下,优选的,所述茴香胺值为0.55以下,吸光度值为0.00075以下;更优选的,所述的油脂中的溶剂含量为50ppm以下,优选为IOppm以下;更优选的,所述油脂产品通过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进行制备;和/或所述油脂产品的3-MCPD酯在0.8ppm以下,2-MCPD酯的含量在0.5ppm以下,优选的,所述油脂产品通过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进行制备。
10.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吸附剂在制备药用油脂中的用途。
【文档编号】C11B3/10GK103908946SQ201310631770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7日
【发明者】马柱坤, 张铁英, 姜元荣 申请人: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