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饭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7930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饭煲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生活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饭煲。
背景技术
电饭煲煮饭实用,方便,受到人们的喜爱,但是目前日常所用的电饭煲其内胆的底部为平底,该内胆的底部不容易传热,煮制时间较长,浪费了电能。目前常用的电饭煲其内胆的防粘材料中涂层特氟龙涂层由于其存在安全隐患,目前已逐渐被陶瓷涂层代替。但是,无论是特氟龙或陶瓷涂层制成的内胆或锅,用户在长时间使用中,涂层易脱落,进而降低了防粘的性能,给用户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传热快的电饭煲。本实用新型的电饭煲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饭煲,包括煲体、煲盖、电源线,煲体内胆的底部有多个凹坑,凹坑的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优选的,上述的凹坑的截面为圆形。上述的凹坑的截面半径为0.2-lmm,优选的凹坑的截面半径为0.6mm ;上述的凹 坑整体呈圆形分布,上述的相邻凹坑之间的距离为0.6-1.2cm,优选的相邻凹坑之间的距离为0.9cm。上述的内胆的内壁上有不粘涂层。上述的不粘涂层的底层为喷砂层,上述的喷砂层外有氮化层。氮化层为经过抛光处理的喷砂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了上述结构的电饭煲,由于在其底部设置有凹坑,因此其传热效率更高,煮制时间缩短,而且还节省了电能;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电饭煲的内胆内壁设置有耐磨的防粘锅涂层,因此,减少了使用中由于粘锅带来的不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饭煲内胆底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饭煲内胆内壁结构示意图;图中,1-内胆底部,2-凹坑,3-喷砂层,4-氮化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以便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了解本实用新型。一种电饭煲,包括煲体、煲盖、电源线,煲体内胆底部I有多个凹坑2,凹坑2的截面为圆形,凹坑2的截面半径为0.6mm ;凹坑2整体呈圆形分布,相邻凹坑2之间的距离为0.6-1.2cm,相邻凹坑2之间的距离为0.9cm,内胆的内壁上有不粘涂层,不粘涂层的底层为喷砂层3,喷砂层 3外有氮化层4,氮化层4为经过抛光处理的喷砂层3。
权利要求1.一种电饭煲,包括煲体、煲盖、电源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煲体内胆的底部有多个凹坑,所述的凹坑的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坑的截面为圆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坑的截面半径为0.2-lm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坑的截面半径为0.6mm。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坑整体呈圆形分布,所述的相邻凹坑之间的距离为0.6-1.2c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坑整体呈圆形分布,所述的相邻凹坑之间的距离为0.9cm。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胆的内壁上有不粘涂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粘涂层的底层为喷砂层,所述的喷砂层外有氮化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氮化层为经过抛光处理的喷砂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生活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饭煲。一种电饭煲,包括煲体、煲盖、电源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煲体内胆的底部有多个凹坑,所述的凹坑的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了上述结构的电饭煲,由于在其底部设置有凹坑,因此其传热效率更高,煮制时间缩短,而且还节省了电能;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电饭煲的内胆内壁设置有耐磨的防粘锅涂层,因此,减少了使用中由于粘锅带来的不便。
文档编号A47J27/022GK203106764SQ20132011866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5日
发明者谢森 申请人:谢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