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8238阅读:6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风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刀的改进结构,可以使得风刀腔体内部高压气流均匀地从出口处高速吹出,形成一面薄薄的高强度、大气流的冲击风幕。
背景技术
目前,风刀在工业领域中具有大量吹风除水、吹风除尘等应用,风刀用以吹除钢板,铝合金型材等平面上的灰尘、水分,吹除饮料瓶、包装罐等瓶体表面的水分,吹除产品表面的杂质灰尘,残液,外包装上的水分,以及传送带清理等。但风刀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常难以控制,主要表现为由于风刀腔体内部高压气流不稳定导致出风口气流不稳定,需要对风刀腔体内部结构进行优化改进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使得出口处各点喷出的气流压力保持均匀,保证相对稳定高效率输出的风刀。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风刀,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级风管、二级风管和三级风管,三者都具有圆形内孔,管体开有平行于轴心的出风口,其中一级风管内置在二级风管内,一级风管和二级风管内置在三级风管内,各风管之间形成供高压气流流经的腔体,相邻风管之间的出风口错开若干角度,三根风管的两端固定设置进风管,只有一级风管内腔与进风管连通,二级风管和三级风管两侧端口被进风管端口面密封,在三级风管的出风口处设置具有多个过滤孔的滤风板,滤风板被上风嘴和下风嘴固定在三级风管上,上风嘴和下风嘴两侧端通过侧挡板固定,上风嘴和下风嘴之间形成均匀的出气通道。所述的上风嘴通过基座设置三级风管上,基座背面与三级风管固定,基座的底面卡入上风嘴背面的凹槽内,基座凸起的上端安装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具有多个微调螺栓,多个微调螺栓与上风嘴相连,调节微调螺栓可以调整上风嘴和下风嘴之间的开口大小。所述的相邻风管之间的出风口错开180度。所述的一级风管和二级风管的细长出风口的开口间距为中间间距小,两端间距大,用于调节腔体内气流喷出出风口各点的压力均匀。所述的一级风管和二级风管两端具有卡合槽,进风管端口面具有密封凸起,卡合槽与密封凸起相互配合,密封凸起用于对相邻风管之间腔体的端面密封。所述的上风嘴和下风嘴形成的出气通道出口成弯钩状。所述的三级风管出风口处侧面呈平面,便于上风嘴和下风嘴的固定设置。所述的上风嘴和下风嘴内部具有多个空腔,其中上风嘴顶部的空腔用于微调螺栓的伸入固定。所述的三级风管内侧壁具有多道凸起的加强筋,筋表面成弧形与轴心相互平行。采用上述结构的风刀,通过风刀两端进风管往一级风管内腔注入高压气流,高压气流从一级风管出风口喷出后进入一级风管和二级风管形成的腔体,循环一圈从二级风管出风口喷出再进入二级风管和三级风管形成的腔体,再次循环一圈后经过三级风管出风口,经滤风板后进入上下风嘴之间的出气通道形成具有稳定的气流,均匀地从出口处高速吹出,形成一面薄薄的高强度、大气流的冲击风幕。此时出口处各点喷出的气流压力均匀,能保证相对稳定高效率输出。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2中A所指部位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1剖面图;图5为本发明风刀内腔气流通路示意图;图6为滤风板局部示意图;图7为一级风管出风口结构示意图;图8为二级风管出风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8所示,风刀,包括有 一级风管1、二级风管2和三级风管3,三者都具有圆形内孔,管体都开有平行于轴心的出风口 11、21、31,其中一级风管I内置在二级风管内2,一级风管I和二级风管2内置在三级风管3内,各风管之间形成腔体20、30,相邻风管的出风口 11、21、31之间错开180度。三根风管的两端固定设置进风管4,只有一级风管I内腔10与进风管4连通,二级风管2和三级风管3两侧端口被进风管4的端口面41密封,一级风管I和二级风管2两端具有卡合槽12、22,进风管端口面41具有密封凸起42、43,卡合槽12、22与密封凸起42、43相互配合,密封凸起42、43用于对相邻风管之间腔体20、30的端面密封。三级风管3内侧壁具有多道凸起的加强筋32,筋表面成弧形与轴心相互平行。三级风管的出风口 31处设置表面密布有滤风孔的滤风板5,滤风板5被上风嘴6和下风嘴7固定在三级风管3上。在本实施例中,上风嘴6通过基座8设置三级风管3上,三级风管3出风口处侧面呈平面,基座8背面通过固定螺栓与三级风管3固定,基座8的底面卡入上风嘴6背面的凹槽61内,基座8凸起的上端81安装有调节装置9,调节装置9具有多个微调螺栓91,多个微调螺栓91与上风嘴6相连,上风嘴6和下风嘴7内部具有多个空腔,其上风嘴6顶部的空腔62用于微调螺栓91的伸入进行固定。调节微调螺栓91可以调整上风嘴6和下风嘴7之间的开口大小,上风嘴6和下风嘴7之间形成均匀的出气通道40,该出气通道40的出口成向下弯钩状。上风嘴6、下风嘴7和基座8和调节装置9的两侧端通过侧挡板50固定。如图7-8所示,一级风管I和二级风管2的细长出风口 11、21的开口间距为中间间距小,两端间距大,用于调节腔体内气流喷出出风口各点的压力均匀。采用上述结构的风刀,通过风刀两端进风管4往一级风管内腔10注入高压气流,高压气流从一级风管出风口 11喷出后进入一级风管和二级风管形成的腔体20,循环一圈从二级风管出风口 21喷出再进入二级风管和三级风管形成的腔体30,再次循环一圈后经过三级风管出风口 31,经滤风板5后进入上下风嘴之间的出气通道40形成具有稳定的气流,均匀地从出口处高速吹出,形成一面薄薄的高强度、大气流的冲击风幕。此时风刀出口处各点喷出的气流压力均匀,能保证相对稳定高效 率输出。
权利要求1.风刀,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级风管、二级风管和三级风管,三者都具有圆形内孔,管体开有平行于轴心的出风口,其中一级风管内置在二级风管内,一级风管和二级风管内置在三级风管内,各风管之间形成供高压气流流经的腔体,相邻风管之间的出风口错开若干角度,三根风管的两端固定设置进风管,只有一级风管内腔与进风管连通,二级风管和三级风管两侧端口被进风管端口面密封,在三级风管的出风口处设置具有多个过滤孔的滤风板,滤风板被上风嘴和下风嘴固定在三级风管上,上风嘴和下风嘴两侧端通过侧挡板固定,上风嘴和下风嘴之间形成均匀的出气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风嘴通过基座设置三级风管上,基座背面与三级风管固定,基座的底面卡入上风嘴背面的凹槽内,基座凸起的上端安装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具有多个微调螺栓,多个微调螺栓与上风嘴相连,调节微调螺栓可以调整上风嘴和下风嘴之间的开口大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邻风管之间的出风口错开180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风管和二级风管的细长出风口的开口间距为中间间距小,两端间距大,用于调节腔体内气流喷出出风口各点的压力均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风管和二级风管两端具有卡合槽,进风管端口面具有密封凸起,卡合槽与密封凸起相互配合,密封凸起用于对相邻风管之间腔体的端面密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风嘴和下风嘴形成的出气通道出口成弯钩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级风管出风口处侧面呈平面,便于上风嘴和下风嘴的固定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风嘴和下风嘴内部具有多个空腔,其中上风嘴顶部的空腔用于微调·螺栓的伸入固定。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级风管内侧壁具有多道凸起的加强筋,筋表面成弧形与轴心相互平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刀的改进结构,包括有一级风管、二级风管和三级风管,三者都具有圆形内孔,管体开有平行于轴心的出风口,通过风刀两端进风管往一级风管内腔注入高压气流,高压气流从一级风管出风口喷出后进入一级风管和二级风管形成的腔体,循环一圈从二级风管出风口喷出再进入二级风管和三级风管形成的腔体,再次循环一圈后经过三级风管出风口,经滤风板后进入上下风嘴之间的出气通道形成具有稳定的气流,均匀地从出口处高速吹出,形成一面薄薄的高强度、大气流的冲击风幕,此时风刀出口处各点喷出的气流压力均匀,能保证相对稳定高效率输出。
文档编号B08B5/02GK203116473SQ201320131469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2日
发明者梁斌 申请人:浙江精诚模具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