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蒸煮炉的加热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燃气蒸煮炉的加热装置,其结构包括蒸煮锅(2),加热炉头(1),蒸煮锅的底部中央向上凸起,形成锅胆(21),蒸煮锅在锅胆内腔架设若干条与蒸煮锅联通的通管(3),该通管出水口(31)和进水口(32)开设于锅胆侧壁,其中进水口的水平位置比出水口低。本实用新型的燃气蒸煮炉的加热装置,通过不断的水在加通管中循环加热,提高了蒸煮锅的加热效率,同时水的快速流动,使水垢不容易在蒸煮锅和通管底部产生。
【专利说明】燃气蒸煮炉的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蒸煮炉,更具体是涉及一种在餐厅、食堂使用的燃气蒸煮炉上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在餐厅、食堂使用的燃气蒸煮炉,其结构包括两部分,位于下部的加热炉头,位于上部的蒸煮锅。为提高加热效率,一些蒸煮锅的底部中央凸起,形成加热锅胆,炉头集中主要对该锅胆区进行快速加热。由于蒸煮锅内热水不能形成循环流动,当锅内水较多时,加热速度还是比较慢,而且蒸煮锅的底部也容易形成水垢。
[0003]另外,由于燃气加热炉头燃烧过程产生火烟,目前大多数是在燃气蒸煮炉下部的周壁开设通孔,让火烟往四周排出,容易产生污染,而且烟垢同时也积聚在蒸煮锅下底面。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速度快,减少水垢积聚,同时方便排出火烟的燃气蒸煮炉的加热装置。
[0005]本实用新型燃气蒸煮炉的加热装置,其结构包括蒸煮锅,加热炉头,蒸煮锅的底部中央向上凸起,形成锅胆,其特征在于:蒸煮锅在该锅胆内腔架设若干条与蒸煮锅联通的通管,该通管出水口和进水口开设于锅胆侧壁,其中通管的进水口的水平位置比出水口低。
[0006]为使通管受热均匀,所述的通管为U形,并以星形排布在蒸煮锅锅胆内腔。为提高加热效率,增加加通管数量,所述的若干条加通管为两层排布。
[0007]为能集中排出火烟,减少烟垢积聚,所述的加热区底部中央开设通孔,并与排气管相连接。
[0008]本实用新型的燃气蒸煮炉的加热装置,在锅胆内腔设置通管,加热时,蒸煮锅内的水从位置较低的进水口,进入通管,经过加热,从位置较高的出水口排出回蒸煮锅内,通过不断的水在加通管中循环加热,提高了蒸煮锅的加热效率,同时水的快速流动,使水垢不容易在蒸煮锅和通管底部产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燃气蒸煮炉的加热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蒸煮锅胆的结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燃气蒸煮炉的加热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0012]参看图1,本实用新型的燃气蒸煮炉的加热装置,其结构包括蒸煮锅2,加热炉头1,蒸煮锅的底部中央向上凸起,形成锅胆21,炉头集中对锅胆区域进行加热,蒸煮锅在锅胆内腔设置多条通管3,通管与蒸煮锅联通,该通管的进水口 31和出水口 32开设于锅胆侧壁,同时进水口 31比出水口 32位置低。锅胆中央开设通孔4,并与排气管5相连接,炉头燃烧产生的火烟通过通孔和排气管排出。蒸煮锅底面开设排水孔6,连接管阀,方便排水。
[0013]参看图2,通管3为U形,两层排布,每层为4条,以星形排布在锅胆21内腔。应当指出,根据蒸煮锅的体积和加热速度需要,通管可以为2-10条,也可分为1-3层排布。
【权利要求】
1.一种燃气蒸煮炉的加热装置,其结构包括蒸煮锅(2),加热炉头(I),蒸煮锅的底部中央向上凸起,形成锅胆(21),其特征在于:蒸煮锅在锅胆内腔架设若干条与蒸煮锅联通的通管(3),该通管出水口(31)和进水口(32)开设于锅胆侧壁,其中进水口的水平位置比出水口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蒸煮炉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管(3)为U形,并以星形排布在锅胆(21)内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蒸煮炉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管(3)为两层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蒸煮炉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锅胆(21)中央开设通孔(4),并与排气管(5)相连接。
【文档编号】A47J36/24GK203564116SQ201320571336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6日
【发明者】凌锡炽 申请人:凌锡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