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热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3548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快热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快热锅,包括锅体,在锅体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集热片,在锅体的外表面底部还设置有集热圈,集热圈顶部到锅体底部的距离L大于集热圈的高度H。由于集热片和集热圈的设置,增大了锅体与火之间的受热面积,同时能够使火焰在锅体底部多停留时间,使锅体受热更加充分,集热圈的引入使集热片更加稳定,同时减少了火焰在锅体上部向外发散,进一步提高了热效率,相应减少加热用时,达到快热节能的效果。
【专利说明】快热锅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锅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快速加热的锅体。
【背景技术】
[0002]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烹饪工具,大多数弧底锅和平底锅的外表面都是光滑的,在灶具上对锅加热时,火焰和锅体的热交换面积比较小,热能损耗大,为些,在锅体上设置集热吸热装置的技术出现,对锅体的受热情况有所改善,但受热面积仍然存在提升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快热锅,加热效率高,加工简单。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快热锅,包括锅体,在锅体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集热片,在锅体的外表面底部还设置有集热圈,集热圈顶部到锅体底部的距离L大于集热圈的高度H。
[0006]上述快热锅,在相邻两集热片之间的集热圈上设置有气孔。
[0007]上述快热锅,所述集热片是以锅体外表面的底部中心为中心呈放射状设置。
[0008]上述快热锅,所述锅体的边缘设置有锅耳,锅耳与锅体铸造成一体、可拆卸式结构或焊接贴合三种方式之一连接。
[0009]上述快热锅,所述集热片与锅体铸造为一体。
[0010]上述快热锅,所述集热片上设置有集热圈卡槽,集热圈卡在集热片的集热圈卡槽内。
[0011 ]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集热片和集热圈的设置,增大了锅体与火之间的受热面积,同时能够使火焰在锅体底部多停留时间,使锅体受热更加充分,集热圈的引入使集热片更加稳定,同时减少了火焰在锅体上部向外发散,进一步提高了热效率,相应减少加热用时,达到快热节能的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图1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5]如图1所示,一种快热锅,包括锅体1,在锅体I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集热片2,所述集热片是以锅体外表面的底部中心为中心呈放射状设置,集热片与锅体铸造为一体。在锅体的外表面底部还设置有集热圈3,集热圈顶部到锅体底部的距离L大于集热圈的高度H,在相邻两集热片之间的集热圈上设置有气孔4。所述集热片上设置有集热圈卡槽6,集热圈卡在集热片的集热圈卡槽内。在锅体的边缘设置有锅耳5,锅耳与锅体铸造成一体、可拆 卸式结构或焊接贴合三种方式之一连接。
【权利要求】
1.一种快热锅,包括锅体(1),其特征在于:在锅体(I)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集热片(2),在锅体的外表面底部还设置有集热圈(3),集热圈顶部到锅体底部的距离L大于集热圈的高度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热锅,其特征在于:在相邻两集热片之间的集热圈上设置有气孔(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片是以锅体外表面的底部中心为中心呈放射状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的边缘设置有锅耳(5),锅耳与锅体铸造成一体、可拆卸式结构或焊接贴合三种方式之一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片与锅体铸造为一体。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快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片上设置有集热圈卡槽(6),集热圈卡在集热片的集热圈卡槽内。
【文档编号】A47J27/02GK203555536SQ201320651966
【公开日】2014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2日
【发明者】雷海臣 申请人:雷海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