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地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4060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地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地刷,包括地刷本体、装于所述地刷本体底部的地刷底板、以及设于所述地刷本体中的主风道,所述主风道具有位于所述地刷底板处的主风道口,所述地刷底板的底部成型有位于所述主风道口前后两侧的若干条凹槽型的辅助风道,且所述主风道和辅助风道的连接处设置有隔离筋。本发明这种高效地刷可以提升地刷吸尘风量,从而提升地刷的吸尘效率,降低地刷在地毯上的移动阻力。
【专利说明】一种高效地刷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清洁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地刷,可用于吸尘器中。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的市场上所售卖的地刷,其地刷底板都为平板或平面加斜面的面板结构,这 种地刷在地毯上工作时,平坦的地刷底板下表面会与地毯完全贴合,而使外部气流很难进 入地刷风道,其完全依靠真空度实现吸尘,没有充分利用风量的吸尘功能,而且隐藏在地毯 毛中的大颗粒尘土会因为地毯毛被向下压紧压死而无法进入地刷风道中被带走,吸尘效果 较差。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高效地刷,其可以在基 本不减小地刷吸尘真空度的同时,提升地刷吸尘风量,从而提升地刷的吸尘效率,同时还能 够降低地刷在地毯上的移动阻力。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高效地刷,包括地刷本体、装于所述地刷本体底部的 地刷底板、以及设于所述地刷本体中的主风道,所述主风道具有位于所述地刷底板处的主 风道口,所述地刷底板的底部成型有位于所述主风道口前后两侧的若干条凹槽型的辅助风 道,且所述主风道和辅助风道的连接处设置有隔离筋。
[0005] 本发明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以下优选方案:
[0006] 每相邻的两条所述辅助风道之间均隔开一定距离,从而二者之间形成有一条凸 筋;在所述隔离筋与凸筋的连接处,所述隔离筋的下表面与所述凸筋的下表面相平齐。
[0007] 所述凸筋具有由靠近隔离筋至远离隔离筋的方向逐渐升高的下表面。
[0008] 所述隔离筋为直线型结构。
[0009] 所述隔离筋为曲线型结构。
[0010] 所述辅助风道为直线型结构。
[0011] 所述主风道口为扁长形结构,所述辅助风道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主风道口的长度方 向之间的夹角为0?90°。
[0012] 所述辅助风道垂直于主风道口布置。
[0013] 所述辅助风道为曲线形结构。
[0014]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这种高效地刷在使用时,地刷底部的凹槽型辅助风道减 小了地刷底板对地毯的压缩区域,相应减少了风流在地毯中的阻力,从而增加了地刷吸尘 时地毯的过风量,利于利用风量带走地毯上的灰尘,提高了地刷的吸尘能力,而且还能够降 低地刷在地毯上的移动阻力。同时,地刷底部的凸筋还会拨开地毯上的地毯毛,将被压紧的 地毯毛梳理松动,使隐藏在地毯毛中的颗粒物被风流带走而进入主风道,进入积尘装置,进 一步提高了地刷的除尘能力。主风道和辅助风道的连接处设置的隔离筋对主风道口起到的 密封作用,确保了地刷在工作时主风道口的风流负压,并且在地毯上工作时,隔离筋可以更 深的陷入地毯,从而获得地毯吸尘效率的提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0016]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这种高效地刷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这种高效地刷的侧部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发明另一种具体结构形式高效地刷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0019] 其中:1_地刷本体,2_地刷底板,3_主风道,3a_主风道口,4_凸筋,5_辅助风道, 6 -隔尚筋,7-静电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图1和图2示出了本发明这种高效地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同传统地刷相同的是, 该地刷也包括地刷本体1、装于所述地刷本体底部的地刷底板2、以及设于地刷本体1中的 主风道3,所述主风道3具有位于所述地刷底板2处的主风道口 3a。
[0021] 本实施例的关键改进在于:所述地刷底板2的底部成型有位于所述主风道口 3a前 后两侧的若干条凹槽型的辅助风道5,且所述主风道3和辅助风道5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漏风 的隔离筋6。
[0022] 每相邻的两条所述辅助风道5之间均隔开一定距离,从而二者之间形成有一条凸 筋4。
[0023] 可见,本例中所述辅助风道5与主风道3之间并未直接连通,而是在二者之间设置 有将它们相隔开的隔离筋6,如此设置的好处在于能够保证主风道口处的真空度,隔离筋6 对主风道口 3a起到的密封作用,确保地刷在工作时主风道口 3a的风流负压,并且在地毯上 工作时,隔离筋6可以更深的陷入地毯,从而获得地毯吸尘效率的提升。如果不设置隔离筋 6,而将辅助风道5与主风道3直接连通,将会大大增加主风道口 3a与外界的通风面积,在 主风道口 3a处产生漏风问题,大大削弱主风道3的吸力,降低地刷的除尘能力。
[0024] 再结合图1和图2所示,现将本实施例这种高效地刷的工作原理介绍如下:使用 时,将该地刷接于吸尘器上并将吸尘器通电开启,然后将地刷按照图2所示的位置状态放 置于地毯上,同时推动地刷沿地毯面行走以进行吸尘,在地刷行进的过程中,地刷底部的辅 助风道5减小了地刷底板2对地毯的压缩区域,相应减少了风流在地毯中的阻力,从而增加 了地刷吸尘时地毯的过风量,而且设置在主风道3和辅助风道5之间隔离筋6能够避免主 风道口漏风,很好地保证了主风道口处的真空度,保证了主风道的吸风能力,,利于利用风 量带走地毯上的灰尘,提高了地刷的吸尘能力。同时,地刷底部的凸筋4还会拨开地毯上的 地毯毛,将被压紧的地毯毛梳理松动,使隐藏在地毯毛中的颗粒物被风流带走而进入主风 道3,进一步提商了地刷的除尘能力。
[0025] 本例中,在所述隔离筋6与凸筋4的连接处,所述隔离筋6的下表面与所述凸筋4 的下表面相平齐。也就是说,在隔离筋6与凸筋4的连接处,隔离筋6与凸筋4具有相同高 度的下表面。而且所述凸筋4的下表面沿着靠近隔离筋6至远离隔离筋6的方向逐渐升高, 成一定斜度。如此设置的目的亦在于进一步保证主风道口出的风流负压,进一步提高地刷 的除尘能力。当然,我们也可以将隔离筋6与凸筋4下表面之间的相对高度设置成其他形 式。
[0026] 所述隔离筋6数量可以设置成多条,其结构可以采用直线型结构,也可以采用曲 线型结构。本例中为直线型。
[0027] 经设计人测试发现,未采用上述结构的传统地刷在工作时,其地毯除尘率为 74.8% (除尘能力为F级),前进移动阻力为45N。而采用上述结构后的本发明这种地刷在 工作时,其地毯除尘率为81. 1% (除尘能力为D级),前进移动阻力为30N。可以看出,采用 了本发明这种结构后,地刷的地毯除尘能力从F级提升到了 D级,且移动阻力下降了 33%, 提升了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0028] 本例中,这些凹槽型的辅助主风道5为直线型结构,相应的,各个凸筋4也为直线 型结构,当然我们也可以采用曲线型结构辅助主风道5,同样能取得上述效果。从图1中可 以看出,各凸筋4在地刷底板2上呈梳齿状排布。
[0029] 本例中,所述主风道口 3a为扁长形结构,所述辅助主风道5垂直于该主风道口 3a 布置,也就是说,辅助主风道54的长度方向与主风道口 3a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为90°, 辅助主风道5的长度沿前后方向延伸。当然,我们也可以将辅助主风道5的长度方向与主风 道口 3a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设置成0?90°之间的任意角度值(倾斜、垂直、或水平), 同样也能取得上述效果。
[0030] 因为本例在主风道口 3a中部前后两侧设置有两个静电条7,因此在主风道口 3a中 部前后两侧未设置辅助风道5。如果主风道口 3a处不设置静电条7的话,可以在地刷底板 2上于主风道口 3a前后两侧布满辅助风道5,如图3。
[0031] 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人们能够了 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主要技术 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高效地刷,包括地刷本体(1)、装于所述地刷本体底部的地刷底板(2)、以及设 于所述地刷本体(1)中的主风道(3),所述主风道(3)具有位于所述地刷底板(2)处的主风 道口(3a),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刷底板(2)的底部成型有位于所述主风道口(3a)前后两侧 的若干条凹槽型的辅助风道(5),且所述主风道(3)和辅助风道(5)的连接处设置有隔离筋 (6)。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地刷,其特征在于:每相邻的两条所述辅助风道(5)之 间均隔开一定距离,从而二者之间形成有一条凸筋(4);在所述隔离筋(6)与凸筋(4)的连 接处,所述隔离筋¢)的下表面与所述凸筋(4)的下表面相平齐。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地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4)具有由靠近隔离筋(6) 至远离隔离筋(6)的方向逐渐升高的下表面。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地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筋(6)为直线型结构。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地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筋(6)为曲线型结构。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地刷,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风道(5)为直线型结构。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效地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风道口(3a)为扁长形结构, 所述辅助风道(5)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主风道口(3a)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为0?90°。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效地刷,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风道(5)垂直于主风道口 (3a)布置。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地刷,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风道(5)为曲线形结构。
【文档编号】A47L9/02GK104146658SQ201410417942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2日
【发明者】林小泉 申请人:林小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