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榨汁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462499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榨汁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榨汁机,其榨汁部件包括外壳、动磨轮、静磨轮和过滤装置,外壳设置有顶部的开口部、汁液出口和残渣出口,动磨轮安装于过滤装置内,动磨轮包括:转轴部件、破碎部和研磨部,破碎主体部整体采用小端朝上的锥体结构,转轴部件与驱动机构相连接;静磨轮固定安装在外壳上方,静磨轮包括:主体部、破碎筋条和食材通道;过滤装置用于分离蔬果汁和压榨余渣,安装在外壳内。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榨汁机采用了相对旋转运动的动、静磨轮的研磨方式,使榨取汁液的过程中汁液所受的不利影响最小,保持榨取汁液的新鲜和天然;因此,具有操作简单、清洗方便、制造成本低、榨汁速度快、残渣少、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榨汁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房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能从蔬菜、水果榨取汁液或 从豆类榨取豆浆的一种榨汁机。

【背景技术】
[0002] 为了健康地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家中直接制作和饮用蔬果汁液,市场上也 因此出现了大量能够从蔬菜或水果中简单榨取汁液的装置。目前,榨汁装置主要有以下两 种结构形式:
[0003] -种是高速离心式榨汁装置。这种榨汁装置是利用粉碎装置将待榨取汁液的蔬果 粉碎,然后以高速旋转的方式利用离心力将汁液甩出。此种榨汁机高速运转过程中的噪音 和振动均比较大,对操作环境产生很大的噪音;另外,另外在高速粉碎蔬果以及分离汁液的 过程中,蔬果中含有的固有味道和营养会被破坏,并且会损失大量的植物纤维。
[0004] 另一种是螺杆挤压式榨汁装置。这种榨汁装置是利用螺杆结构挤压待榨取汁液的 蔬果,从而将汁液分离出来。此种榨汁方式的缺点是,当投入较大食物进行榨汁时螺杆会被 卡死,机器很容易损坏或无法工作,如需顺利榨汁,需要预先将食物手工切成若干小块后方 可投入并进行榨汁;另外,榨汁完成后榨汁头和榨汁网内均残留有不少食物;此种榨汁方 式榨汁速度不够快及出汁率不够高,还有提升的空间。


【发明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榨汁机,对结构进行了改进,操作 简单、装拆清洗方便、对于整个食物或较大食物不需预先切分成若干小块就可以榨汁,出汁 率高、榨汁速度快。
[0006]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7] 榨汁机,包括:
[0008] 底座;
[0009] 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底座内;
[0010] 榨汁部件,位于底座上方与驱动机构相连接并被驱动;
[0011] 其中,所述榨汁部件包括:
[0012] 外壳,设置有顶部的开口部、用于排出蔬果汁的汁液出口和用于排出压榨余渣的 残渣出口;
[0013] 过滤装置,用于分离蔬果汁和压榨余渣;所述过滤装置安装在外壳内;
[0014] 动磨轮,安装于所述过滤装置内,所述动磨轮包括:转轴部件、破碎部和研磨部; 所述破碎部包括有破碎主体部和一把以上的破碎刀;破碎主体部整体采用小端朝上的锥体 结构,破碎刀为位于破碎主体部外表面的具有刀刃的向外凸出结构;所述研磨部包括有研 磨主体部和多条第一研磨筋条,研磨主体部位于破碎主体部下方,研磨主体部整体采用圆 柱体结构,第一研磨筋条为位于研磨主体部外表面的向外凸出结构;所述破碎刀和第一研 磨筋条之间为第一排料槽,相邻第一研磨筋条之间为第二排料槽;第一排料槽的出口端位 于第二排料槽的出口端的上方;所述转轴部件与驱动机构相连接;
[0015] 静磨轮,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上方,所述静磨轮包括:具有锥体结构内腔的静磨轮 主体部、设置于静磨轮主体部内表面的一条以上的破碎筋条;所述静磨轮顶部偏离中心一 定的位置设置有供食物进入的食材通道,静磨轮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外壳相扣合的连接部; 动磨轮的破碎主体部位于静磨轮主体部的锥体结构内腔中。
[0016]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磨轮的转轴部件包括有:
[0017] 导向轴,设置于动磨轮上端面中部;
[0018] 驱动连接轴,其在所述动磨轮下端面向下凸出形成,所述驱动连接轴与驱动机构 相连接;
[0019] 所述动磨轮的破碎主体部为由倾斜母线绕着轴心线旋转而形成的锥体结构,母线 为直线或曲线或多折线。
[0020] 进一步地,所述动磨轮的破碎主体部包括第一锥形主体部和第二锥形主体部,第 一锥形主体部位于第二锥形主体部的上方;破碎刀位于所述第一锥形主体部表面向外凸出 形成,破碎刀的底端延伸至第二锥形主体部的外表面;第一研磨筋条的顶端延伸至所述第 二锥形主体部的外表面。
[0021] 进一步地,所述动磨轮的破碎主体部的母线首尾两端连接形成的斜线与所述轴心 线之间形成夹角N,优选地该夹角10° <N〈60°。
[0022] 进一步地,所述榨汁部件的外壳、动磨轮、静磨轮和过滤装置之间采用方便拆卸的 装配连接方式。
[002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4]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榨汁机,其榨汁部件包括:外壳、动磨轮、静磨轮和过滤装 置,外壳设置有顶部的开口部、用于排出蔬果汁的汁液出口和用于排出压榨余渣的残渣出 口,动磨轮安装于过滤装置内,动磨轮包括:转轴部件、破碎部和研磨部;破碎主体部整体 采用小端朝上的锥体结构,破碎刀为位于破碎主体部外表面的具有刀刃的向外凸出结构; 研磨主体部位于破碎主体部下方,研磨主体部整体采用圆柱体结构,第一研磨筋条为位于 研磨主体部外表面的向外凸出结构;所述转轴部件与驱动机构相连接;静磨轮,固定安装 在所述外壳上方,静磨轮包括:具有锥体结构内腔的静磨轮主体部、破碎筋条和食材通道; 过滤装置用于分离蔬果汁和压榨余渣,安装在外壳内。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榨汁机采用了相 对旋转运动的动、静磨轮的研磨方式,使榨取汁液的过程中汁液所受的不利影响最小化,保 持榨取汁液的新鲜和天然;榨汁机的电力消耗和噪音得到显著降低,更加节省电力和环保; 核心零件更简单,可以更简单地制造组装和清洗。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榨汁机具有操作简 单、清洗方便、制造成本低、榨汁速度快、省时省力、残渣少、使用寿命长等显著优点。
[0025]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榨汁机,采用相对旋转运动的动磨轮和静磨轮的榨汁方式,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6] 1、此种榨汁机能直接投入整个蔬果或较大蔬果直接进行榨汁,不需要预先将蔬果 切分成若干小块再投入,这样的榨汁方式极大地解放了人的劳动并加快了榨汁完成的时 间,操作简单。
[0027] 2、此种榨汁机的榨汁部件采用可拆卸的装配方式,装拆和清洗简单方便。
[0028] 3、由于动磨轮包括一把以上的破碎刀及多条第一研磨筋条,静磨轮主体部内表面 具有一条以上的破碎筋条,因此此种榨汁机采用了对食物进行多次地不断破碎、反复挤压 研磨的设计方案,使此榨汁机的出汁率相比以前的榨汁机有极大的提高。
[0029] 4、此种榨汁机分别在动磨轮、静磨轮、过滤装置及外壳上均设有排料槽、特别是在 所述动磨轮所设的破碎刀及第一研磨筋条之间所设的大排料槽(第一排料槽),使破碎后 的食物及时并顺利地进入到研磨区域进行研磨,使榨汁部件内的食物残渣量最少,同时有 助于出汁率的提商。
[0030] 5、此种榨汁机采用了锥体结构的设计使机器的外观尺寸缩小和高度尺寸降低,节 省了材料、降低包装及运输成本,同时更方便榨汁。
[0031] 6、此种榨汁机通过在动磨轮破碎刀之间设置的限料表面,使每次进入的食物适量 不超载,从而使机器没有在超负载状态下正常运转工作,延长了机器的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2]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榨汁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3]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榨汁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34] 图3a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榨汁机的动磨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5] 图3b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榨汁机的动磨轮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0036] 图4a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榨汁机的静磨轮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7] 图4b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榨汁机的静磨轮顶部结构示意图;
[0038]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榨汁机的过滤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榨汁机,包括:
[0040] 底座;
[0041] 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底座内;
[0042] 榨汁部件,位于底座上方与驱动机构相连接并被驱动;
[0043] 其中,所述榨汁部件包括:
[0044] 外壳,设置有顶部的开口部、用于排出蔬果汁的汁液出口和用于排出压榨余渣的 残渣出口;
[0045] 过滤装置,用于分离蔬果汁和压榨余渣;所述过滤装置安装在外壳内;
[0046] 动磨轮,安装于所述过滤装置内,所述动磨轮包括:转轴部件、破碎部和研磨部; 所述破碎部包括有破碎主体部和一把以上的破碎刀;破碎主体部整体采用小端朝上的锥体 结构,破碎刀为位于破碎主体部外表面的具有刀刃的向外凸出结构;所述研磨部包括有研 磨主体部和多条第一研磨筋条,研磨主体部位于破碎主体部下方,研磨主体部整体采用圆 柱体结构,第一研磨筋条为位于研磨主体部外表面的向外凸出结构;所述破碎刀和第一研 磨筋条之间为第一排料槽,相邻第一研磨筋条之间为第二排料槽;第一排料槽的出口端位 于第二排料槽的出口端的上方;所述转轴部件与驱动机构相连接;
[0047] 静磨轮,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上方,所述静磨轮包括:具有锥体结构内腔的静磨轮 主体部、设置于静磨轮主体部内表面的一条以上的破碎筋条;所述静磨轮顶部偏离中心一 定的位置设置有供食物进入的食材通道,静磨轮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外壳相扣合的连接部; 动磨轮的破碎主体部位于静磨轮主体部的锥体结构内腔中。
[0048]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磨轮的转轴部件包括有:
[0049] 导向轴,设置于动磨轮上端面中部;
[0050] 驱动连接轴,其在所述动磨轮下端面向下凸出形成,所述驱动连接轴与驱动机构 相连接;
[0051] 所述动磨轮的破碎主体部为由倾斜母线绕着轴心线旋转而形成的锥体结构,母线 为直线或曲线或多折线。
[0052] 进一步地,所述动磨轮的破碎主体部包括第一锥形主体部和第二锥形主体部,第 一锥形主体部位于第二锥形主体部的上方;破碎刀位于所述第一锥形主体部表面向外凸出 形成,破碎刀的底端延伸至第二锥形主体部的外表面;第一研磨筋条的顶端延伸至所述第 二锥形主体部的外表面。
[0053] 进一步地,所述动磨轮的破碎主体部的母线首尾两端连接形成的斜线与所述轴心 线之间形成夹角N,优选地该夹角10° <N〈60°。
[0054] 进一步地,所述榨汁部件的外壳、动磨轮、静磨轮和过滤装置之间采用方便拆卸的 装配连接方式。
[0055] 实施例:
[0056] 下面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57] 图1及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榨汁机的结构示意图,榨汁机 包括:底座100、驱动机构200和榨汁部件300,其中,底座100的顶面105具有用于安装榨 汁部件300的支承面110,在该支承面110上设置有三个沿着圆周方向排布的卡扣115。所 示驱动机构200安装在所述底座100内,驱动机构200的输出轴210从支承面110中部的 通孔伸出。
[0058] 继续参见图1及图2,所述榨汁部件300主要由外壳700、安装于所述过滤装置600 内的动磨轮500、与所述动磨轮500相对地安装在所述外壳700上的静磨轮400以及过滤 装置600组成,其中,所述外壳700的顶部设置有开口部710,开口部710的外表面上设置 有多个第二限位突起740,外壳700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底座100上的卡扣115相配合的凹 扣780,所述卡扣115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支承面110上。所述外壳700底部设置有排汁 液凹槽745和位于排汁液凹槽745内侧的防汁液溢出的环状凸台755,在该排汁液凹槽745 内设有能使汁液容易排出的一个或多个渐变斜面760,在所述渐变斜面760的最低处设置 有用于将汁液排出的汁液出口 715,且在所述环状凸台755内侧设置有定位凹槽775,定位 凹槽775下方设置有残渣出口 785,在外壳700的中心下端部分上形成有防水圆柱体770, 防水圆柱体770内部为供输出轴210穿过的通孔735。所述过滤装置600的内表面上设置 有沿过滤装置600轴向方向延伸的多条第二研磨筋条610,优选地该第二研磨筋条610长 短不一,在所述第二研磨筋条610下方的过滤壁615上设置有多个过滤孔620用以供汁液 流出,在所述过滤壁615底部设置有排渣平台625,沿着过滤壁615向内凸出形成多条第三 研磨筋条630,其底部与所述排渣平台625相接,沿着底端的内圆壁650向上凸出形成环状 凸台635用以防止食物残渣溢出,所述的过滤装置600底部设置有用于定位或固定的凸台 640及出渣口 645。
[0059] 如图1、图2、图3a、图3b、图4a、图4b所示,所述动磨轮500,安装于所述过滤装置 600内,所述动磨轮500包括:导向轴520,设置于动磨轮500上端面530中部;破碎主体部 为锥形主体部540,由斜线510绕着轴心线505旋转形成;破碎刀551,其在所述锥形主体部 540表面向外凸出形成,所述锥形主体部540和破碎刀551构成破碎部;研磨主体部560,位 于锥形主体部540的下方并与其相接;第一研磨筋条561,其在所述研磨主体部560表面向 外凸出形成;第一排料槽558,设置于所述破碎刀551和第一研磨筋条561之间;第二排料 槽562,设置于相邻所述第一研磨筋条561之间;驱动连接轴580,其在所述动磨轮500下端 面向下凸出形成。
[0060] 所述动磨轮500、静磨轮400各为单独的零件,动磨轮500位于过滤装置600内部; 所述榨汁机包括有上盖800,静磨轮400与上盖800采用方便拆卸方式或固定为一体的方式 联接。
[0061] 或者,所述动磨轮500、静磨轮400各为单独的零件,动磨轮500位于过滤装置600 内部,其中动磨轮500研磨部位于过滤装置600的内部,所述动磨轮500破碎部最高点位于 过滤装置600的上方,所述榨汁机包括有上盖800,静磨轮400与上盖800采用方便拆卸方 式或固定为一体的方式联接。
[0062] 或者,所述动磨轮500为单独的零件,动磨轮500位于过滤装置内部600,所述榨汁 机包括有上盖800,静磨轮400属于上盖800 -部分。
[0063] 所述斜线510由任意形状线型的母线首尾两端之间的连线形成,该斜线510与所 述轴心线505之间形成夹角N,优选地该夹角N为10° <N〈60°。
[0064] 所述破碎刀551包括第一破碎刀552、第二破碎刀553以及第三破碎刀554,沿着 所述动磨轮500上端面530 -直向下布置,即所述第一破碎刀552、第二破碎刀553以及第 三破碎刀554最顶端555的高度依次逐渐降低;所述的破碎刀551数量至少不少于1把。
[0065] 所述的破碎刀551之间的主体部外表面为限料表面557,用以限制食物每次进入 量,通过调整所述限料表面557和破碎刀551外表面556之间的高度就可以控制食物每次 进入量。
[0066] 所述第一研磨筋条561之间还设有第二排料槽562,以供被粉碎或研磨后的食物 顺利通过。
[0067] 所述动磨轮500还包括设置于下端面上的一个或多个推渔块570,沿着动磨轮500 的内壁底端形成环状凸台571,在所述推渣块570和环状凸台571之间设有环状凹槽572。
[0068] 所述驱动连接轴580中部还设有截面为六边形的槽581与所述驱动机构上设置的 输出轴210配合连接,并被输出轴210带动运转。
[0069] 所述静磨轮上所设置的食材通道410和静磨轮主体部420的锥体结构内腔表面 440相交形成入料端口 460,所述食材通道410与所述动磨轮500的第一锥形主体部550连 通;所述静磨轮400中部还设置有与所述导向轴520配合的导向孔450。
[0070] 所述静磨轮400的锥体结构内腔表面440向内凸出形成有多条破碎筋条441,该破 碎筋条441与所述破碎刀551之间为间隙配合以留有破碎食物的空间;相邻所述破碎筋条 441之间设有供食物破碎后流出的第三排料槽442 ;所述食材通道410的内壁471上还凸出 形成有导向筋条470 ;在所述静磨轮400内所设的破碎筋条441和动磨轮500上所设的破 碎刀551配合形成第一研磨区域A (见图1),该第一研磨区域A用于对食物进行第一次破碎 和研磨。
[0071] 所述动磨轮500上所设的第一研磨筋条561和所述过滤装置600所设的第二研磨 筋条610配合形成第二研磨区域B (见图1),该第二研磨区域用于对食物进行再次研磨,以 提高出汁率。
[0072] 所述动磨轮500上所设的推渣块570与所述过滤装置600上所设的排渣平台625 配合形成第三研磨区域C (见图1),该第三研磨区域用于对食物进行三次研磨,以提高出汁 率。
[0073] 所述静磨轮400优选地以方便拆卸的连接方式安装在所述外壳700的开口部710。
[0074] 进一步参见图4a、图4b,所述静磨轮主体部420的内周侧面480上设置有多条向 内凸出的筋条481,多个所述凸筋481沿向圆心方向切除材料形成第二限位凹槽482,所述 外壳700开口部710的外侧表面上形成有多个向外突出的与所述第二限位凹槽482配合的 第二限位突起740,静磨轮400通过所述第二限位突起740和所述第二限位凹槽482可拆卸 地安装在所述外壳700的开口部710处,由此可见,本静磨轮400既起到破碎的作用,同时 又起到盖的作用。
[0075]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榨汁机以如下方式工作和被使用。
[0076] 如图1、图2、图3a、图3b、图4a、图4b、图5所示,当需要进行榨汁时,打开榨汁机的 操作开关,将准备好的食物从所述静磨轮400所设的食材通道410中投入,所述动磨轮500 和过滤装置600在驱动机构200输出轴210的带动下运转,食物在所述动磨轮500上所设 的破碎刀551及所述静磨轮400上所设的破碎筋条441共同作用下被逐渐破碎及进行第一 次研磨,第一次研磨后的食物分别从所述第一排料槽580及第三排料槽442中挤出到第二 研磨区域B,食物在此区域受到动磨轮500上所设的第一研磨筋条561与过滤装置600上的 第二研磨筋条610的共同挤压研磨,之后动磨轮500继续旋转挤压,将汁液从过滤装置600 上所设的过滤孔620挤压流出到外壳700上所设的排汁液凹槽745中,从而实现了汁液和 残渣分离,最后残渣进入第三研磨区域C再次被挤压研磨和过滤,于是在动磨轮500的推渣 块570和所述过滤装置600上所设的排渣平台625的共同作用下食物残渣经所述过滤装置 600的残渣出口 645和所述残渣通道720挤出到预先放好的杯子内,所述汁液经外壳700上 所设的排汁液凹槽745和汁液通道715流出到预先放置好的杯子内。榨汁完成后关掉电源 即可完成榨汁工作。
[0077]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榨汁机由于采用了与现有技术完全不同的榨汁 方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榨汁机结构简单、装拆清洗方便、操作简单、出汁率高、榨汁速 度快、出汁率高。
[0078] 1、本实施例中的榨汁机能直接投入整个蔬果或较大蔬果直接进行榨汁,不需要预 先将蔬果切分成若干小块再投入,这样的榨汁方式极大地解放了人的劳动并加快了榨汁完 成的时间,操作简单。
[0079] 2、本实施例中的榨汁机的榨汁部件采用可拆卸的装配方式而且零件数量很少,装 拆和清洗简单方便。
[0080] 3、本实施例中的榨汁机动磨轮设置的多把破碎刀、多条研磨筋条分别和静磨轮上 所设的破碎筋条、过滤装置上所设的研磨筋条配合使食物在榨汁过程中经历多次破碎和多 次挤压研磨,出汁率有显著提高。
[0081] 4、本实施例中的榨汁机在所述破碎刀和研磨筋条之间设置了较大的排料槽(第 一排料槽),使食物更顺畅进入以及食物不容易被堵,榨汁完成后榨汁部件食物残留量很 少。
[0082] 5、本实施例中的榨汁机采用了锥形结构的设计使机器的外观尺寸缩小和高度尺 寸降低,节省了材料、降低包装及运输成本,同时更方便榨汁。
[0083] 6、本实施例中的榨汁机在动磨轮破碎刀之间设置的限料支撑面,使每次进入的食 物适量不超载,从而使机器没有在超负载状态下运转工作,延长了机器的使用寿命。
[0084]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榨汁机具有操作简单、清洗方便、制造成本低、榨汁速度 快、省时省力、残渣少、机器寿命长等显著优点。
[〇〇85]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 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 一种榨汁机,包括: 底座; 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底座内; 榨汁部件,位于底座上方与驱动机构相连接并被驱动; 其特征在于,所述榨汁部件包括: 外壳,设置有顶部的开口部、用于排出蔬果汁的汁液出口和用于排出压榨余渣的残渣 出口; 过滤装置,用于分离蔬果汁和压榨余渣;所述过滤装置安装在外壳内; 动磨轮,安装于所述过滤装置内,所述动磨轮包括:转轴部件、破碎部和研磨部;所述 破碎部包括有破碎主体部和一把以上的破碎刀;破碎主体部整体采用小端朝上的锥体结 构,破碎刀为位于破碎主体部外表面的具有刀刃的向外凸出结构;所述研磨部包括有研磨 主体部和多条第一研磨筋条,研磨主体部位于破碎主体部下方,研磨主体部整体采用圆柱 体结构,第一研磨筋条为位于研磨主体部外表面的向外凸出结构;所述破碎刀和第一研磨 筋条之间为第一排料槽,相邻第一研磨筋条之间为第二排料槽;第一排料槽的出口端位于 第二排料槽的出口端的上方;所述转轴部件与驱动机构相连接; 静磨轮,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上方,所述静磨轮包括:具有锥体结构内腔的静磨轮主体 部、设置于静磨轮主体部内表面的一条以上的破碎筋条;所述静磨轮顶部偏离中心一定的 位置设置有供食物进入的食材通道,静磨轮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外壳相扣合的连接部;动磨 轮的破碎主体部位于静磨轮主体部的锥体结构内腔中。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榨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磨轮的转轴部件包括有: 导向轴,设置于动磨轮上端面中部; 驱动连接轴,其在所述动磨轮下端面向下凸出形成,所述驱动连接轴与驱动机构相连 接; 所述动磨轮的破碎主体部为由倾斜母线绕着轴心线旋转而形成的锥体结构,母线为直 线或曲线或多折线。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榨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磨轮的破碎主体部包括第 一锥形主体部和第二锥形主体部,第一锥形主体部位于第二锥形主体部的上方;破碎刀位 于所述第一锥形主体部表面向外凸出形成,破碎刀的底端延伸至第二锥形主体部的外表 面;第一研磨筋条的顶端延伸至所述第二锥形主体部的外表面。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榨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磨轮的主体部的母线首 尾两端连接形成的斜线与所述轴心线之间形成夹角N,夹角N的范围:10° <N〈60°。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榨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榨汁部件的外壳、动磨轮、静 磨轮和过滤装置之间采用方便拆卸的装配连接方式。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榨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刀包括第一破碎刀、第二 破碎刀以及第三破碎刀,沿着所述动磨轮上端面一直向下布置,即所述第一破碎刀、第二破 碎刀以及第三破碎刀最顶端的高度依次逐渐降低。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榨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磨轮、静磨轮各为单独的零 件,动磨轮位于过滤装置内部;所述榨汁机包括有上盖,静磨轮与上盖采用方便拆卸方式或 固定为一体的方式联接。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榨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磨轮、静磨轮各为单独的零 件,动磨轮研磨部位于过滤装置的内部,所述动磨轮破碎部最高点位于过滤装置的上方,所 述榨汁机包括有上盖,静磨轮与上盖采用方便拆卸方式或固定为一体的方式联接。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榨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磨轮为单独的零件,动磨轮 位于过滤装置内部,所述榨汁机包括有上盖,静磨轮属于上盖一部分。
10.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榨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排汁液凹 槽和位于排汁液凹槽内侧的防汁液溢出的环状凸台,在排汁液凹槽内设有能使汁液容易排 出的一个或多个渐变斜面,在所述渐变斜面的最低处设置有用于将汁液排出的汁液出口, 且在所述环状凸台内侧设置有定位凹槽,定位凹槽下方设置有残渣出口,在外壳的中心下 端部分上形成有防水圆柱体;所述过滤装置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沿过滤装置轴向方向延伸 的多条第二研磨筋条,在所述第二研磨筋条下方的过滤壁上设置有多个过滤孔用以供汁液 流出,在所述过滤壁底部设置有排渣平台,沿着过滤壁向内凸出形成多条第三研磨筋条,其 底部与所述排渣平台相接,沿着底端的内圆壁向上凸出形成环状凸台用以防止食物残渣溢 出,所述的过滤装置底部设置有用于定位或固定的凸台及出渣口。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榨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磨轮包括设置于下端面 上的一个或多个推渣块,沿着动磨轮的内壁底端形成环状凸台,在所述推渣块和环状凸台 之间设有环状凹槽。
12.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榨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磨轮上所设置的食材通道 和静磨轮主体部的锥体结构内腔表面相交形成入料端口,所述食材通道与所述动磨轮的第 一锥形主体部连通;所述静磨轮中部还设置有与所述导向轴配合的导向孔。
13.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榨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磨轮的锥体结构内腔表 面向内凸出形成有多条破碎筋条,该破碎筋条与所述破碎刀之间为间隙配合以留有破碎食 物的空间;相邻所述破碎筋条之间设有供食物破碎后流出的第三排料槽;所述食材通道的 内壁上还凸出形成有导向筋条;在所述静磨轮内所设的破碎筋条和动磨轮上所设的破碎刀 配合形成用于对食物进行第一次破碎和研磨的第一研磨区域。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榨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磨轮上所设的第一研磨 筋条和所述过滤装置所设的第二研磨筋条配合形成用于对食物进行再次研磨的第二研磨 区域。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榨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磨轮上所设的推渣块与 所述过滤装置上所设的排渣平台配合形成用于对食物进行三次研磨的第三研磨区域。
【文档编号】A47J19/00GK203873521SQ201420159453
【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日
【发明者】王冬雷, 袁富海, 黄敬梅, 庞浩 申请人:广东德豪润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