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沸溢锅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4667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防沸溢锅盖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沸溢锅盖,包括中心有孔的圆形盖板(1),位于圆形盖板(1)中心的由螺栓(2)紧固的提手(3),所述螺栓(2)及所述提手(3)均有上下向贯通孔并相互借螺纹连接,所述提手(3)设置有与其贯通孔相连通的侧孔(4),所述提手(3)的贯通孔内安插有顶端带旋拧钮(5)的调节杆(6)。具有当常压锅沸腾时,锅内蒸汽能自所述螺栓(2)和所述提手(3)的贯通孔,经所述侧孔(4)排向常压锅外,避免沸溢状况,借所述旋拧钮(5)让所述调节杆(6)上下向移动,以调整所述侧孔(4)的通气量,至达既不沸溢,又充分利用热能的最佳状态的特点。
【专利说明】防沸溢锅盖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盖,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沸溢锅盖。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常压锅锅盖由中心有孔的圆形盖板,及位于圆形盖板中心的由螺栓紧固的提手构成,在炖烧食品时往往会沸溢,锅内液体从锅边沿流向灶台以致污损灶具,或燃烧池以致熄火,对于以有毒气体为燃料的灶具,如煤气灶,则易因此而发生人体中毒或爆炸事故,如将锅盖开启,虽然能抑止沸溢状况,但却会多损耗些燃料,因此,提供一种防沸溢锅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沸溢锅盖。
[0004]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沸溢锅盖,包括中心有孔的圆形盖板,位于圆形盖板中心的由螺栓紧固的提手,所述螺栓及所述提手均有上下向贯通孔并相互借螺纹连接,所述提手设置有与其贯通孔相连通的侧孔,所述提手的贯通孔内安插有顶端带旋拧钮的调节杆。
[0006]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沸溢锅盖还可是,所述调节杆下部设置有空腔,且空腔壁下端
有一缺口。
[0007]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的有益效果是:
[0008]当常压锅沸腾时,锅内蒸汽能自所述螺栓和所述提手的贯通孔,经所述侧孔排向常压锅外,避免沸溢状况,借所述旋拧钮让所述调节杆上下向移动,以调整所述侧孔的通气量,至达既不沸溢,又充分利用热能的最佳状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沸溢常压锅盖的正面透视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沸溢常压锅盖的侧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1]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沸溢常压锅盖另一个实施例的侧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0013]图1或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沸溢锅盖,包括中心有孔的圆形盖板1,位于圆形盖板I中心的由螺栓2紧固的提手3,所述螺栓2及所述提手3均有上下向贯通孔并相互借螺纹连接,所述提手3设置有与其贯通孔相连通的侧孔4,所述提手3的贯通孔内安插有顶端带旋抒钮5的调节杆6。
[0014]进一步,为提高调整所述侧孔4的通气量效率,所述调节杆6下部设置有空腔7,且空腔7壁下端有一缺口 8,在旋拧所述调节杆6上下向移动过程中,借所述缺口 8与所述侧孔4的重合面积量变化,快速地调整所述侧孔4的通气量,如图3所示。
[0015]所述提手3及所述旋拧钮5由塑料或木材制作,以不烫手,所述螺栓2之根部与所述盖板I间还衬有密封垫圈。所述调节杆6在所述提手3的贯通孔内的定位方式,可以借螺纹结合或借乳胶衬垫结合。
[0016]常压锅沸腾前,拧转和或提压所述旋拧钮5让所述调节杆6调整至最下位,将沸溢时,借所述旋拧钮5让所述调节杆6上下向移动,及所述缺口 7与所述侧孔4的重合面积量,以调整所述侧孔4的通气量,至达既不沸溢,又充分利用热能的最佳状态。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沸溢锅盖,包括中心有孔的圆形盖板(1),位于圆形盖板(I)中心的由螺栓(2)紧固的提手(3),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2)及所述提手(3)均有上下向贯通孔并相互借螺纹连接,所述提手(3)设置有与其贯通孔相连通的侧孔(4),所述提手(3)的贯通孔内安插有顶端带旋拧钮(5)的调节杆(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沸溢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6)下部设置有空腔(7),且空腔(7)壁下端有一缺口(8)。
【文档编号】A47J36/06GK203815291SQ201420229714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7日
【发明者】印科深 申请人:印科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