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落轮镟床集尘排烟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464668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不落轮镟床集尘排烟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不落轮镟床集尘排烟装置,其包括有:一吹风部件,用以将轮对镟修产生的烟尘向吸尘部件方向吹送,为吸尘部件提供助力;一吸尘部件,用以对吹风部件吹送过来的烟尘进行吸附,且推送到集尘部件;一集尘部件,用以对吸尘部件推送过来的烟尘进行收集处理。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一、排烟效果突出,能够有效的将轮对镟修时所产生的烟尘、废气排出,改善现场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二、对所产生的烟尘进行收集,避免对外部环境造成污染;三、操作简单并具有人性化,能够按照操作人员的需求进行开启关闭。
【专利说明】不落轮镟床集尘排烟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尘排烟装置,属于地铁列车检修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不落轮镟床集尘排烟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集尘排烟系统是不落轮镟床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吸收在进行轮对镟修时所产生的烟尘、废气,改善现场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目前广州地铁所采用的不落轮镟床设备排风系统效果较差,不能够有效的将废气排出,造成工作现场烟尘较大,即便操作人员在进行加工时带上口罩,也无法彻底过滤镟修所产生的烟尘,通常需要在现场设置3台大功率立式风扇才能将废气排出,在冬天气温较低时,现场的大功率风扇造成工作环境较为寒冷,操作人员需要穿着很厚的挡风衣服,操作不便,工作效率较低。
[0003]目前,不落轮镟床存在以下几点缺陷导致吸尘吸烟效果很差:
[0004]1、排风电机设置不合理,功率不足,原排风电机为0.55KW,风量约为0.04m3/S,由于风量较低,因此吸风口吸力较弱,排烟效果较差,很大的烟尘无法抽出,仍滞留在工作现场。
[0005]2、排风管道及吸风口设计不合理,原排风管道安装在轨道侧边后滚轮上方,左右两侧各一个,吸风口面积较小,尺寸为30mm*100mm,且距离刀具较远,不能够进行有效的进行吸尘。
[0006]3、电控设计不合理,现有技术为当轮对在镟修时,排风系统打开,镟修结束时,排风系统关闭,这种设计方式导致,镟修结束后,镟修区域依然还存在一定的烟尘及异味无法排除,导致操作人员在卸夹的过程中,现场还是存在很多的烟尘及异味无法排除。
[0007]4、排风出口设计不合理,原排风出口设计在镟床坑上方,距离操作人员区域较近,而且排出的烟尘能够再次沉降至镟床坑内,不能进行有效的烟尘排除。
实用新型内容
[000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不落轮镟床集尘排烟装置,该集尘排烟装置排烟效果突出,高效环保,操作方便且具有人性化。
[0009]为了能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10]一种不落轮镟床集尘排烟装置,其包括有:一吹风部件,用以将轮对镟修产生的烟尘向吸尘部件方向吹送,为吸尘部件提供助力;一吸尘部件,用以对吹风部件吹送过来的烟尘进行吸附,且推送到集尘部件;一集尘部件,用以对吸尘部件推送过来的烟尘进行收集处理。
[0011]进一步,所述吹风部件包括有鼓风机和吹风管路,其中:上述鼓风机设置于轨道端侧;上述吹风管路沿轨道方向布置,且吹风管路的吹风口位于镟修点位置,其采用喇叭形结构。
[0012]进一步,所述吸尘部件包括有吸尘管路和吸尘电机,其中:上述吸尘管路设置有第一吸尘支路和第二吸尘支路,第一吸尘支路的吸尘口平行于轨道,第二吸尘支路的吸尘口垂直于轨道,且第一吸尘支路的吸尘口大于第二吸尘支路的吸尘口 ;上述吸尘电机设置于吸尘管路的出风口位置。
[0013]进一步,所述集尘部件包括有集尘管路和集尘箱,其中:上述集尘管路一端与吸尘电机连接,另一端与集尘箱连接;上述集尘箱设置有过滤网结构。
[0014]进一步,所述鼓风机采用750W鼓风机;所述吸尘电机采用3KW离心风机,吸风量达8m3/s。
[0015]进一步,所述第一吸尘支路的吸尘口截面积为150*200平方毫米,所述第二吸尘支路的吸尘口截面积为30*100平方毫米。
[0016]进一步,所述吸尘部件设置有独立控制的手动开关。
[0017]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0018]一、排烟效果突出,能够有效的将轮对镟修时所产生的烟尘、废气排出,改善现场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0019]二、对所产生的烟尘进行收集,避免对外部环境造成污染;
[0020]三、操作简单并具有人性化,能够按照操作人员的需求进行开启关闭。
[0021]为了能更清晰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不落轮镟床集尘排烟装置,其包括有:一吹风部件1,用以将轮对镟修产生的烟尘向吸尘部件方向吹送,为吸尘部件提供助力;一吸尘部件2,用以对吹风部件吹送过来的烟尘进行吸附,且推送到集尘部件;一集尘部件3,用以对吸尘部件推送过来的烟尘进行收集处理。
[0024]上述吹风部件I包括有鼓风机11和吹风管路12,其中:上述鼓风机11设置于轨道端侧;上述吹风管路12沿轨道方向布置,且吹风管路12的吹风口位于镟修点位置,其采用喇叭形结构,喇叭形结构可以是鼓风机吹出的风力缓和,不会因为风力太强而造成烟尘四散。
[0025]上述吸尘部件2包括有吸尘管路21和吸尘电机22,其中:上述吸尘管路21设置有第一吸尘支路211和第二吸尘支路212,第一吸尘支路211的吸尘口平行于轨道,第二吸尘支路212的吸尘口垂直于轨道,且第一吸尘支路211的吸尘口大于第二吸尘支路212的吸尘口 ;上述吸尘电机22设置于吸尘管路21的出风口位置。
[0026]上述集尘部件3包括有集尘管路31和集尘箱32,其中:上述集尘管路31 —端与吸尘电机22连接,另一端与集尘箱32连接;上述集尘箱32设置有过滤网结构,降低烟尘对环境的污染。
[0027]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所述鼓风机11采用750W鼓风机;所述吸尘电机22采用3KW离心风机,吸风量达8m3/s ;所述第一吸尘支路211的吸尘口截面积为150*200平方毫米,所述第二吸尘支路212的吸尘口截面积为30*100平方毫米,第一吸尘支路为主要吸尘支路,第二吸尘支路为对周围四散的烟尘进行吸收;所述吸尘部件2设置有独立控制的手动开关。
[00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所述:当在进行轮对镟修时,操作人员将该集尘排烟装置的开关打开,此时鼓风机启动,产生风力,由吹风管路向不落轮镟床镟修点位置吹风,其中由于吹风口采用下窄上宽的喇叭形结构,使鼓风机吹出的风力缓和,不会因为风力太强而造成烟尘四散;同时吸尘电机启动,通过吸尘管路的第一吸尘支路和第二吸尘支路对烟尘进行吸收,吸收后通过集尘管路到达集尘箱进行收集;当轮对镟修完毕后,待镟床间内的烟尘被收集干净后,由操作人员将集尘排烟装置关闭。
[0029]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权利要求】
1.一种不落轮镟床集尘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吹风部件,用以将轮对镟修产生的烟尘向吸尘部件方向吹送,为吸尘部件提供助力; 一吸尘部件,用以对吹风部件吹送过来的烟尘进行吸附,且推送到集尘部件; 一集尘部件,用以对吸尘部件推送过来的烟尘进行收集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不落轮镟床集尘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部件包括有鼓风机和吹风管路,其中:上述鼓风机设置于轨道端侧;上述吹风管路沿轨道方向布置,且吹风管路的吹风口位于镟修点位置,其采用喇叭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不落轮镟床集尘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部件包括有吸尘管路和吸尘电机,其中:上述吸尘管路设置有第一吸尘支路和第二吸尘支路,第一吸尘支路的吸尘口平行于轨道,第二吸尘支路的吸尘口垂直于轨道,且第一吸尘支路的吸尘口大于第二吸尘支路的吸尘口 ;上述吸尘电机设置于吸尘管路的出风口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不落轮镟床集尘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部件包括有集尘管路和集尘箱,其中:上述集尘管路一端与吸尘电机连接,另一端与集尘箱连接;上述集尘箱设置有过滤网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不落轮镟床集尘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机采用750W鼓风机;所述吸尘电机采用3KW离心风机,吸风量达8m3/s。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不落轮镟床集尘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尘支路的吸尘口截面积为150*200平方毫米,所述第二吸尘支路的吸尘口截面积为30*100平方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不落轮镟床集尘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部件设置有独立控制的手动开关。
【文档编号】B08B15/04GK203830735SQ201420229722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6日
【发明者】李鑫, 易毅坚, 李小利 申请人: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