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锥形瓶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9584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瓶刷,具体涉及一种锥形瓶刷。



背景技术:

锥形瓶由于瓶壁的角度,洗刷时容易有部分漏刷,若清洁不干净,遗留残留物,容易对下次试验的精确度造成影响,尤其是精确滴定的时候。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锥形瓶刷,包括2根相互对称,与主杆末端轴接的刷杆;所述刷杆的顶端设有夹柄,分别通过弹簧与套接在主杆上的套环连接;

所述刷杆下端的外侧面分别设有毛刷,刷杆底部之间接有刷毛;

主杆的顶端设有把手。

上述把手内设有与主杆同轴的电机,由把手内的电池盒供电,由把手侧面的控制开关驱动。

上述夹柄为月牙形。

上述刷毛为弹性刷毛。

上述毛刷和刷毛为可替换构件。

上述毛刷和刷毛一体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发明的一种锥形瓶刷,通过刷毛和毛刷,分别清洁锥形瓶的内侧壁和底部;通过弹性刷毛适用拉伸的刷杆;一体可拆卸的刷毛和毛刷,便于清洁、更换;通过电机驱动主杆,进而带动刷杆转动,使得刷毛和毛刷在锥形瓶内转动清洁;通过弹簧使得刷杆保持分叉状态;通过套环,降低因主杆长时间的使用及转动,对刷杆的影响,同时,便于刷杆因夹柄张开或合拢,弹簧在主杆上的上下位移。

本发明的一种锥形瓶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各种锥形瓶的内角,节省了锥形瓶的清洁时间,保证了清洁的效果,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锥形瓶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的含义如下:1、把手,2、电池盒,3、控制开关,4、电机,5、夹柄,6、轴,7、毛刷,8、刷毛,9、弹簧,10、主杆,11、刷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一种锥形瓶刷,包括2根相互对称,与主杆10末端轴6接的刷杆11;刷杆11顶端的月牙形夹柄5,分别通过弹簧9与套接在主杆10上的套环连接;

刷杆11下端接由毛刷7和弹性刷毛8组成的刷子,其中毛刷7位于刷杆11的外侧面,刷毛8位于刷杆11底部之间。

主杆10顶端的把手1内设有驱动主杆10的电机4,由把手1内的电池盒2供电,把手1侧面的控制开关3控制。

使用时,

压缩夹柄5的间距,使得刷杆11底部收缩,将刷杆11深入锥形瓶中,放开夹柄5,弹簧9支撑夹柄5,使得刷杆11底部分叉,外侧面分别与锥形瓶的内壁贴合。

控制开关3打开电源,控制电机4转动主杆10,带动刷杆11在锥形瓶内转动。

使得毛刷7清洁锥形瓶的内侧壁,弹性刷毛8清洁锥形瓶的底部。

清洁完后,或长时间使用,将一体的毛刷7和弹性刷毛8拆卸下清洗后,重新装上,再次使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锥形瓶刷,包括2根相互对称,与主杆末端轴接的刷杆;刷杆的顶端设有夹柄,分别通过弹簧与套接在主杆上的套环连接;刷杆下端的外侧面分别设有毛刷,刷杆底部之间接有刷毛;主杆的顶端设有把手。通过刷毛和毛刷,分别清洁锥形瓶的内侧壁和底部;通过弹性刷毛适用拉伸的刷杆;一体可拆卸的刷毛和毛刷,便于清洁、更换;通过电机驱动主杆,带动刷杆转动,使得刷毛和毛刷在锥形瓶内转动清洁;通过弹簧使得刷杆保持分叉状态;通过套环,便于刷杆因夹柄张开或合拢,弹簧在主杆上的上下位移。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各种锥形瓶的内角,节省了锥形瓶的清洁时间,保证了清洁的效果,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利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方利荣
技术研发日:2017.09.15
技术公布日:2017.11.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