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拾取装置、制刷机、用于制造束拾取器的方法以及用于制造束拾取装置的配合件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00977发布日期:2019-04-03 04:58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束拾取装置、制刷机、用于制造束拾取器的方法以及用于制造束拾取装置的配合件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刷机的束拾取装置。每个束拾取装置包括相对于料箱可动的束拾取器和相对于可动的束拾取器固定的配合件,其中,该束拾取器在其在使用位置中朝向预存在料箱中的刷毛存储器的前侧上具有至少一个束拾取切口并且为了从刷毛存储器拾取刷毛束并且为了将接收的刷毛束递送到制刷机上而可以所述至少一个束拾取切口运动经过刷毛存储器和配合件至少直至递送位置中;所述束拾取切口具有两个限定束拾取切口的切口开口的、横向于束拾取器的运动方向定向的、彼此相对置的刀具棱边,并且配合件具有朝向束拾取器的分割棱边。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制刷机,其包括用于存储刷毛存储器的料箱和束拾取装置,所述束拾取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用于从料箱中取出刷毛束的束拾取器。

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制造束拾取器的方法以及用于制造束拾取装置的配合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这种束拾取装置、制刷机、用于制造束拾取器的方法以及用于制造束拾取装置的配合件的方法由现有技术以不同实施方式已知。

在从料箱(通常也称为用于被剪裁到特定长度的刷毛、丝或刷毛丝的存储容器)分割或拾取刷毛(也称为丝)时,在束拾取器运动经过时借助所谓的束拾取切口从料箱取出一些刷毛。一旦束拾取器以束拾取切口离开料箱前方的拾取区域,借助所谓的配合件封闭束拾取切口,使得设置在束拾取切口中的由定义数量的单根刷毛丝或刷毛组成的束可靠地设置在束拾取切口中。该刷毛束随后借助束拾取器被输送至下一加工步骤。在此可规定,将刷毛束供应给制刷机的填塞工具并且借助该填塞工具连同线锚一起将刷毛束锚固在刷体中。

在另一类型的制刷中提出,借助束拾取器将刷毛束供应给工具,该工具将刷毛束定义地放置到盒子或另一容器中。但也可借助抽吸装置将设置在束拾取切口中的刷毛束从束拾取切口中取出并供应给盒子或另一容器。这种操作方式常常应用于所谓的无锚制刷中。

在传统的制刷机中刷毛束由在两侧被剪断的单根圆形刷毛丝组成。通过束拾取装置的束拾取器和配合件从制刷机的料箱中取出束,借助填塞工具在中间折叠该束并借助线锚将其塞入刷体或牙刷体中。在填塞后,借助铣刀将束端部剪断为特定长度或特定轮廓。随后通过多个研磨过程将刷毛束端部倒圆。在从料箱分割刷毛束时和在将刷毛束插入刷体中时,可导致个别刷毛束或仅个别刷毛丝发生错位。错位在此情况下指的是:刷毛束或刷毛束中的个别刷毛丝可单侧偏移并且因此在填塞过程之后例如向上突出于所制造刷子的刷毛区。这在由现有技术已知的制刷机中通过事后对刷毛区的铣削或研磨来消除。

当在加工中使用更高要求的刷毛材料、如端部已被预处理且在从料箱中分割出后不允许再对其丝端部进行加工的刷毛丝时,对用束拾取器取出和供应刷毛束的质量和精度的要求可能更高。这些特殊要求尤其是出现在对预倒圆的刷毛丝、化学和/或机械削尖的刷毛丝以及刷毛端部设有标记的刷毛丝的加工中。对于非圆形的刷毛丝、如具有方形、多边形、x形或中空横截面的刷毛丝,从料箱中取出刷毛丝并供应给下游加工步骤的要求也特别高。

束拾取器通常在去程和回程的两个折返点之间以束拾取切口运动经过料箱。在回程期间,束拾取切口是空的并且可已经在经过料箱上/中的配合件后被填充以刷毛丝。在再次折返后,束拾取切口再次接触配合件并且在此经过所谓的分割棱边,该分割棱边构造在配合件上并且朝向束拾取器。

在这一刻开始封闭束拾取切口,即束拾取切口滑动经过配合件的分割棱边并且因此被配合件的朝向束拾取器的拾取器侧遮盖并且因此封闭。在束拾取切口封闭时,束拾取切口中的刷毛丝最终与料箱中的刷毛丝分离。一些刷毛丝沿构造有配合件分割棱边的配合件尖部再次被挤压回料箱中。一些刷毛丝则保留在束拾取切口中。在束拾取切口通过配合件封闭时现在可导致个别刷毛丝受损。在此存在受损元件被挤压回料箱中或保留在束拾取切口中的风险。

这导致加工受损的刷毛丝或在晚些时候借助束拾取切口从料箱中取出被挤压回料箱中的刷毛丝并且随后将其供应给下游的加工步骤。

加工受损的刷毛丝可引发后续错误,其甚至可能导致成品刷子报废。一些受损的刷毛丝可具有弯折并且因此从侧面突出于刷毛束。一些丝错位并且从上面突出于所制造刷子的刷毛区。尤其是在牙刷的情况下,加工受损的刷毛丝可导致这些受损的刷毛丝在刷牙过程中掉出并且甚至有可能被吞咽。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开头定义类型的束拾取装置、制刷机以及用于制造束拾取装置的束拾取器和配合件的方法,借助它们可减少或甚至避免由现有技术已知的束拾取装置和制刷机的上述缺点。

所述任务在开头所提类型的束拾取装置中借助涉及其的独立权利要求的措施和特征并且尤其是通过下述方式来解决,即所述两个刀具棱边中的至少一个刀具棱边和/或分割棱边横向于其纵向延伸倒圆。

已表明,在从料箱的刷毛存储器分割刷毛束时共同作用的棱边——即一方面束拾取器的至少一个刀具棱边和另一方面配合件的分割棱边——的几何形状在少损或甚至无损地从料箱中取出刷毛丝方面起决定性作用。通过将至少一个在取出时在束拾取切口的区域中共同作用的棱边倒圆可减少在从料箱中取出刷毛丝时因刷毛丝夹在共同作用的棱边之间而使个别刷毛丝受损的风险。因此可减少或甚至避免上述后续错误。

由于束拾取器以其两个刀具棱边仅以很小的距离运动经过配合件的分割棱边以便从料箱中取出刷毛丝并将取出的刷毛束运输到下游的加工步骤处,因此刀具棱边也接近分割棱边直至很小的距离。通过上述倒圆可小心地取出刷毛丝。尤其是当刷毛丝即将夹在分割棱边和刀具棱边之一之间时,相应棱边的倒圆可将相关刷毛丝相对小心地推入束拾取切口中或同样小心地送回到料箱中。

在此可尤为有利的是,所述两个刀具棱边中的至少一个沿刷毛束到其用于下游加工步骤的递送位置中的运输方向位于后部的刀具棱边倒圆。但也可将两个刀具棱边和/或分割棱边倒圆。以这种方式不仅可在束拾取器前往递送位置方向的去程中保护性地从料箱中取出刷毛束。而且也可在束拾取器的回程中保护性地取出。

可能的是,所述至少一个刀具棱边和/或分割棱边横向于其纵向延伸地分别以半径倒圆。在此所述至少一个刀具棱边和/或分割棱边的半径可介于0.005mm和0.03mm之间、尤其是0.005mm和0.02mm之间。

由于在从料箱中保护性地取出刷毛束时共同作用的表面的质量也十分重要,因此可有利的是,所述至少一个刀具棱边的表面和/或分割棱边的表面被平整。有利的是,上述表面可具有ra<0.1或甚至ra<0.05并且特别优选ra<0.02的平均粗糙度值或表面粗糙度值。以这种方式产生特别光滑的棱边面,在其上刷毛丝可很容易滑向束拾取切口方向或滑回料箱中,且不受损、不错位或不弯折。

为了解决所述任务,提出一种开头所提类型的具有权利要求5的措施和特征的束拾取装置。据此尤其是规定,束拾取装置的至少一个刀具棱边的长度小于横向于束拾取器的运动方向测得的束拾取切口的高度。以这种方式可减少刷毛丝可能被夹在刀具棱边和配合件上的分割棱边之间并受损的长度。在此所述至少一个刀具棱边的长度可小于待借助束拾取装置取出的刷毛丝的长度。

应指出,该特征也可与上述关于根据本发明的束拾取装置所描述的特征组合。

为了能够在借助束拾取切口从料箱中取出刷毛丝时进一步减少个别刷毛丝受损的危险,可在束拾取器的横向于束拾取切口的纵向轴线定向的一个平面侧和所述至少一个刀具棱边之间构造刀具棱边倒角和/或刀具棱边弧面。通过其可限定所述刀具棱边的长度。但也可能的是,在两个横向于束拾取切口的纵向轴线定向的平面侧中的每个平面侧和所述至少一个刀具棱边之间分别构造至少一个刀具棱边倒角和/或至少一个刀具棱边弧面。所有这些导致所述至少一个刀具棱边设置在至少两个刀具棱边倒角和/或刀具棱边弧面之间,因此所述至少一个刀具棱边的长度可小于横向于束拾取器的运动方向测得的束拾取切口的高度。

通过这种方式,刀具棱边的长度也可减小并且小于横向于束拾取器的运动方向测得的束拾取切口的高度。此外,刀具棱边在此可对称地设置在所述至少两个刀具棱边倒角或刀具棱边弧面之间。

束拾取切口可至少在与所述两个刀具棱边之一相邻处、尤其是在与沿刷毛束到其递送位置的运输方向位于后部的刀具棱边相邻处具有向束拾取切口中的削平的导入斜面。在此可规定,导入斜面从刀具棱边起升高、即导入斜面从刀具棱边起在其延伸中具有增加的材料厚度并且因此在与刀具棱边相邻处具有比导入斜面的远离刀具棱边的区域中更小的厚度。

也可有利的是,束拾取切口的至少一个横向或垂直于束拾取切口的纵向中心轴线定向的切口棱边倒圆。在此所述至少一个切口棱边可以切口棱边半径倒圆,更确切地说优选以长度在0.005mm和0.03mm之间的切口棱边半径倒圆。

为了解决所述任务,还提出一种开头所提类型的具有权利要求9的措施和特征的束拾取装置。据此尤其是规定,分割棱边的长度小于横向于束拾取器的运动方向测得的配合件的高度和/或小于横向于束拾取器的运动方向测得的束拾取切口的高度。

因此,分割棱边的长度也可小于可借助束拾取装置从刷毛存储器中取出的刷毛丝的长度。

应指出,该特征还可与上面关于根据本发明的束拾取装置所描述的特征组合。

在根据本发明的束拾取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可规定,配合件具有至少一个横向于分割棱边的纵向延伸定向的分割棱边倒角和/或至少一个横向于分割棱边的纵向延伸定向的分割棱边弧面,通过其限定分割棱边的长度。

但也可能的是,配合件具有至少两个横向于分割棱边的纵向延伸定向的分割棱边倒角和/或至少两个横向于分割棱边的纵向延伸定向的分割棱边弧面,在其之间设置分割棱边,因此分割棱边的长度小于横向于束拾取器的运动方向测得的配合件的高度。

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分割棱边倒角和/或所述至少一个分割棱边弧面,分割棱边可与配合件的顶侧和/或底侧连接。

由此在两种情况下分割棱边的长度可小于横向于束拾取器的运动方向测得的配合件的高度。该措施也与在束拾取器上在所述至少一个刀具棱边的区域中安设刀具棱边倒角和/或半径和/或刀具棱边弧面类似用于减小分割棱边的长度。这是为了使可在分割棱边和束拾取器的所述至少一个刀具棱边之间形成的夹紧区域保持尽可能小并且以这种方式减少或甚至避免在从料箱中取出刷毛丝时刷毛丝受损。

在此情况下可有利的是,至少一个刀具棱边和/或分割棱边垂直于束拾取器的运动方向定向和/或平行于待定位于束拾取切口中的刷毛束的定向而定向。但不仅所述至少一个刀具棱边而且分割棱边都可构造在圆弧形棱边的一段上或整体上是圆弧形的。

原则上,至少一个横向或垂直于分割棱边定向的棱边可倒圆。尤其是在可与刷毛丝接触的棱边中,这种倒圆可是适宜的。也可将配合件的所有棱边都如此倒圆。在此倒圆的棱边可以半径、优选以长度为0.005mm至0.03mm的半径倒圆。

所述任务也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2的措施和特征的束拾取装置解决。尤其是在开头所提类型的束拾取装置中提出,束拾取器具有端侧,该端侧横向或甚至垂直于束拾取器的前侧定向并且该端侧具有通过至少一个端面倒角和/或端面半径限定的端面。

在此所述至少一个端面倒角可以20°至80°角相对于束拾取器的端面定向。端面倒角的倒角宽度可介于0.05mm和0.4mm之间。

可有利的是,所述至少一个端面倒角的倒角棱边以长度在0.005mm和0.03mm之间的半径倒圆。

所述任务也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4的措施和特征的束拾取装置解决。尤其是在开头所提类型的束拾取装置中提出,配合件的朝向刷毛存储器的箱侧和/或配合件的朝向束拾取器的拾取器侧具有至少一个侧倒角和/或至少一个侧半径,通过其限定箱侧和/或拾取器侧的相应侧前面。

在此,箱侧上的所述至少一个侧倒角可以20°至80°角相对于箱侧的相邻于该侧倒角的侧前面定向。也可能的是,配合件的拾取器侧上的所述至少一个侧倒角以20°至80°角相对于拾取器侧的相邻于该侧倒角的侧前面定向。

在此相应侧倒角可具有在0.05mm与0.4mm之间的倒角宽度。侧倒角的倒角棱边可以长度在0.005mm与0.03mm之间的半径倒圆。

通常在这种制刷机中使用具有两个或三个或更多个单个刷毛匣的料箱,从这些刷毛匣中可借助束拾取器和所述至少一个束拾取切口取出刷毛束。通常这点通过依次将料箱的各个刷毛匣送入取出位置中实现。为此料箱可围绕转动轴线转动。为了使料箱能够围绕其转动轴线转动,可有利的是,料箱的朝向配合件和束拾取器的配合件侧具有相应弯曲的、尤其是沿圆弧弯曲的轮廓,借助该轮廓料箱可在配合件旁沿其转动。

在此情况下可有利的是,配合件的朝向刷毛存储器的箱侧至少被分为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在此第一区段可沿其纵向延伸以第一半径弯曲。第二区段也可沿其纵向延伸以第二半径弯曲。第二半径可大于第一半径。

在根据本发明的束拾取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配合件的一侧、如之前已经提到的朝向刷毛存储器的箱侧可至少被分为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在第一区段的自由端部上设置分割棱边(17)。第一区段在此可沿其纵向延伸以第一半径弯曲,而第二区段直线地、即不弯曲地延伸。

为了简化配合件的制造并且尤其是实现对配合件上的分割棱边的保护材料的倒圆,在此情况下可有利的是,第一半径在相反的方向上相对于第二半径弯曲,即例如远离料箱和刷毛存储器弯曲。分割棱边因此可设置在配合件的第一区段的自由端部上。

在配合件的一种传统方案中规定,分割棱边由两个彼此切向靠近的半径、即朝向料箱的半径和朝向束拾取器的半径形成。如果在此将分割棱边倒圆,则在配合件上将通过倒圆产生较大的材料损失。这意味着,如此传统制造的配合件上的分割棱边通过倒圆相对更后缩,这将导致对整个束拾取装置的几何形状的复杂调整。

通过使箱侧的第一区段以与第二区段的半径相比负向定向的半径弯曲,所希望的对分割棱边的倒圆可以较少的材料损失进行。在此分割棱边由一方面配合件箱侧的第一区段和另一方面配合件拾取器侧的两个又彼此靠近的半径产生,在此所述半径不彼此切向靠近地延伸,而是彼此相交地延伸,这为分割棱边的低材料损失的倒圆提供了更有利的几何条件。

为了从料箱中更可靠且更具保护性地取出刷毛丝,可平整束拾取器的至少一个表面。

具体而言例如可这样平整下述表面,即至少如下项目的表面:刀具棱边半径、刀具棱边倒角、刀具棱边弧面、切口棱边半径、端面、端面倒角、端面半径和/或至少一个倒角的倒角棱边。此外,也可平整束拾取切口的内表面。相应经平整的表面可具有小于0.1、小于0.05并且特别优选小于0.02的平均粗糙度值或表面粗糙度值ra。这也可实现对刷毛丝的更具保护性的加工。

类似地,配合件也可具有至少一个经平整的表面。因此也尤其可平整配合件的下述表面,即如下项目的表面:分割棱边半径、分割棱边倒角、分割棱边弧面、配合件箱侧的侧前面、配合件拾取器侧的侧前面、侧倒角、侧半径和/或配合件上的至少一个倒角的至少一个倒角棱边。

相应经平整的表面在此可具有小于0.1、优选小于0.05、特别优选小于0.02的平均粗糙度值或表面粗糙度值ra。

束拾取器和/或配合件的表面、尤其是束拾取器和/或配合件的先前具体提到的可在取出过程中与刷毛丝直接接触的表面的平整或极其光滑的设计可有利于刷毛丝从料箱中的刷毛存储器中的取出或分割过程。这在从刷毛存储器中分割最后的刷毛丝时和/或当束拾取切口上的至少一个切割棱边和/或配合件的分割棱边倒圆时尤为有利。

在拾取器侧,配合件可在与将刷毛丝移送到下游加工步骤、尤其是到填塞工具的移送位置相邻的区域中单侧或双侧设有向工具中的导入倒角。

束拾取器的束拾取切口可以是可调的束拾取切口。为了调节束拾取切口,束拾取装置还可具有调节装置,借助该调节装置可在需要时改变束拾取切口的切口深度。借助该调节装置也可在必要时改变束拾取切口的切口几何形状和/或将定位在束拾取器中的刷毛束抛出束拾取切口。

所述至少一个束拾取切口和/或所述至少一个刀具棱边和/或分割棱边和/或在束拾取器上和/或在束拾取切口上和/或在配合件上的至少一个倒角可通过hsc铣削和/或hsc研磨特别有效并且以令人满意的质量来制造。

束拾取器和/或配合件的经平整的表面可通过抛光制造。此外,至少所述至少一个刀具棱边的至少一个刀具棱边半径、分割棱边的分割棱边半径和/或在束拾取器上和/或在配合件上的至少一个倒角的倒角棱边上的至少一个半径也可通过抛光制造和/或精加工。

作为可能的方法,为此尤其可使用滑动研磨、流动研磨、等离子体抛光、拖曳研磨(schleppschleifen)、拖曳精整(schleppfinishing)和/或手工抛光和/或电化学去毛刺。在此可仅借助上述方法之一或借助多种依次实施的方法来制造上述表面或半径和弧面。

在根据本发明的束拾取装置的一种特别有利的实施方式中,束拾取器可以是可围绕转动轴线转动或旋转的圆弧分割器。在此应提出,圆弧分割器也可称为圆弧拾取器。

在根据本发明的束拾取装置的另一种变型中也可规定,束拾取器是可围绕转动轴线转动或旋转的圆形束拾取盘。在此可在束拾取器上——无论其具体设计如何——也设置多个具有可能不同的切口几何形状的束拾取切口,以便能够在一个行程中同时从料箱中取出多个刷毛束。

尤其是在使用构造为圆弧分割器或圆弧拾取器或圆形束拾取盘的束拾取器时可适宜的是,配合件的朝向束拾取器的拾取器侧以与束拾取器的以特定半径凸弯的前侧相同的半径凹弯。

有利的是,刀具棱边和/或分割棱边具有0.4mm和1.4mm之间的长度和/或至少一个直线的、例如垂直于束拾取器的运动方向定向的、长度介于0.01mm和0.8mm之间的区段。

上述任务也通过开头所提类型的制刷机来解决,其包括涉及制刷机的独立权利要求的措施和特征。所述任务在开头所提类型的制刷机中尤其是如下解决:束拾取装置是根据涉及束拾取装置的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束拾取装置。

所述任务也通过用于制造束拾取器、尤其是根据权利要求1至22之一所述的束拾取装置的束拾取器的方法来解决,其包括权利要求24的措施和特征。因此,在用于制造束拾取器、尤其是根据权利要求1至22之一所述的束拾取装置的束拾取器的方法中为了解决开头所提任务尤其是规定,至少一个束拾取切口和/或至少一个刀具棱边倒角和/或刀具棱边弧面和/或端面倒角和/或端面半径和/或在束拾取器上的顶侧和/或底侧的拾取器倒角和/或束拾取切口的切口棱边半径和/或束拾取器上的至少一个倒角的倒角棱边和/或束拾取切口的内表面通过hsc铣削和/或hsc研磨产生。

所述任务也通过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用于制造束拾取器、尤其是根据权利要求1至22之一所述的束拾取装置的束拾取器的方法来解决,在其中束拾取器的至少一个经平整的表面通过研磨和/或抛光制造和/或精加工。在此该方法必要时可与先前定义的方法步骤组合。

在此至少刀具棱边半径、刀具棱边倒角、刀具棱边弧面、切口棱边半径、端面、端面倒角、端面半径、至少一个倒角的倒角棱边的表面和/或束拾取切口的内表面可通过研磨和/或抛光制造和/或精加工。

在该方法中还可规定,束拾取器的至少一个表面和/或端面和/或在束拾取器上、尤其是在束拾取器的至少一个束拾取切口的刀具棱边上的至少一个半径和/或在束拾取器上、尤其是在束拾取器的束拾取切口的刀具棱边上的至少一个倒角和/或至少一个束拾取切口的内表面的制造或精加工通过滑动研磨、流动研磨、等离子体抛光、拖曳研磨、拖曳精整和/或通过手工抛光和/或电化学去毛刺进行。

作为研磨或抛光介质在此可使用湿颗粒和/或干颗粒、瓷研磨体、塑料研磨体、陶瓷研磨体、不锈钢片、铜销(尤其是直径为约0.2mm、长度为约1mm的铜销)、不锈钢研磨体、氧化锆球、精密磨削研磨体塑料抛光体、湿研磨膏、抛光膏、核桃颗粒、玉米颗粒和/或干研磨颗粒。

上述任务也通过开头提到的用于制造配合件的方法来解决,其包括涉及用于制造束拾取装置的配合件的方法的独立权利要求的措施和特征。因此,为了解决所述任务尤其是提出一种用于制造束拾取装置、尤其是根据权利要求1至22之一所述的束拾取装置的配合件的方法,在其中配合件的至少一个经平整的表面通过研磨和/或抛光制造和/或精加工。

例如下述表面可这样制造和/或精加工,即如下项目的表面:

分割棱边半径、分割棱边倒角、分割棱边弧面、侧前面、侧倒角、侧半径和/或在配合件上的倒角的至少一个倒角棱边。

在此制造和/或精加工可通过滑动研磨、流动研磨、等离子体抛光、拖曳研磨、拖曳精整和/或手工抛光和/或电化学去毛刺进行。

作为研磨或抛光介质在此可使用湿颗粒和/或干颗粒、瓷研磨体、塑料研磨体、陶瓷研磨体、不锈钢片、铜销(尤其是直径为约0.2mm、长度为约1mm的铜销)、不锈钢研磨体、氧化锆球、精密磨削研磨体、塑料抛光体、湿研磨膏、抛光膏、核桃颗粒、玉米颗粒和/或干研磨颗粒。

通过作为制造或精加工方法的滑动研磨可以合理的时间消耗可靠地实现高质量的加工结果,尤其是当在此使用铜销作为研磨和/或抛光介质时。

在拖曳研磨时,可将多个工件、即多个束拾取器和/或配合件固定在一个支架上并且因此在一个工序中同时加工它们。尤其是在此可将细粒状核桃颗粒用作抛光或研磨介质并且可缩短加工时间。

上述束拾取装置的配合件和束拾取器均可由可硬化钢、如hs钢制成。在此钢可在软状态中被制作为坯件且在端面上具有裕量。之后可制造各个轮廓、如孔和固定和定向棱边。随后可将束拾取器和/或配合件的坯件硬化、定向并根据尺寸在其相应端面上进行研磨。这则通常是半成品。接下来可实施权利要求中描述的和上面描述的用于生产或制造束拾取器和/或配合件的方法步骤。

附图说明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阐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部分高度示意的附图如下: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制刷机的透视图,其包括束拾取装置,该束拾取装置具有可围绕转动轴线转动的呈圆弧分割器形式的束拾取器和填塞工具;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束拾取装置的第一种方案的透视图,其中可以看到束拾取切口的一个刀具棱边通过两个相邻于该刀具棱边设置的刀具棱边倒角而在其长度方面减小并且束拾取器还具有顶侧和底侧拾取器倒角;

图2a示出图2中以圆标记的放大细节图,其中可以看到配合件的分割棱边通过分别设置顶侧和底侧分割棱边倒角而在其长度方面相应于刀具棱边的长度减小;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束拾取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另一透视图,其中束拾取切口的刀具棱边通过两个相邻于刀具棱边设置的刀具棱边弧面或圆弧面限定;

图3a示出图3中以圆标记的放大细节图,其中束拾取装置的配合件的分割棱边相应于束拾取器的刀具棱边构造,其中可以看到刀具棱边和分割棱边直线地、垂直于束拾取器的运动方向定向地延伸;

图4示出束拾取装置的第三种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另一透视图;

图4a示出图4中以圆标记的放大细节图,其中可以看到在顶侧和底侧拾取器倒角上分别连接一个通入刀具棱边中的刀具棱边弧面;

图5示出传统束拾取器在与逐渐变尖的配合件相邻的位置中的俯视图,在该配合件上构造有锐利的分割棱边;

图5a示出图5中以圆标记的放大细节图,其中可以看到设置在锐利的刀具棱边和锐利的分割棱边之间的刷毛丝;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束拾取器在与具有倒圆的分割棱边的配合件相邻的位置中的俯视图;

图6a示出图6中以圆标记的放大细节图,其中在此可以看到设置在束拾取器的倒圆的刀具棱边和配合件的倒圆的分割棱边之间的刷毛丝;

图7示出传统配合件的俯视图,其在配合件尖部具有逐渐变尖、即变锐利的分割棱边;

图8示出图7所示配合件在分割棱边倒圆后的俯视图,其中通过所绘测量尖可以清楚地看出配合件尖部通过对分割棱边倒圆而显著缩短;

图9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配合件的俯视图,其中可以看到配合件的箱侧包括具有第一半径的第一区段和具有反向于第一半径弯曲的第二半径的第二区段;

图10示出图9所示配合件在分割棱边倒圆后的俯视图,其中通过这里所示测量尖可以清楚地看出其上设有分割棱边的配合件尖部通过倒圆基于配合件箱侧的两个区段的两个不同半径仅相对较少地缩短;

图11示出呈圆弧分割器形式的束拾取器的俯视图,其中该束拾取器的束拾取切口具有平均表面粗糙度ra为约0.4的经平整的表面;

图12至14示出三种不同的束拾取器的三个侧视图;

图12a示出图12中以圆标记的放大细节图,其中可以看到圆弧端侧的端面上的棱边未加工;

图13a示出图13中以圆标记的放大细节图,其中可以看到束拾取器端侧的端面设有两个边缘侧端面倒角,在此端面和端面倒角的倒角面经平整并且具有约0.1的平均表面粗糙度值ra;

图14a示出图14中以圆标记的放大细节图,其中在此圆弧端侧的端面设有边缘侧倒角,其倒角棱边以0.005mm至0.03mm的半径倒圆,在此端面以及倒角面和半径的表面粗糙度具有ra<0.05的平均表面粗糙度值;

图15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配合件的俯视图;

图16示出图15中所示配合件的第一种变型沿图15中所示剖面线剖开的前视图;

图17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配合件的第二种变型沿图15中所示剖面线剖开的前视图;

图18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配合件的第三种变型沿图15中所示剖面线剖开的前视图;

图16a示出图16中以圆标记的放大细节图,其中可以看到配合件的棱边未加工;

图17a示出图17中以圆标记的放大细节图,其中可以看到配合件的箱侧和拾取器侧分别设有侧倒角;

图18a示出图18中以圆标记的放大细节图,其中可以看到配合件的箱侧和拾取器侧设有边缘侧的侧倒角,其中侧倒角的倒角棱边分别以一个半径倒圆;

图19示出另一种根据本发明的配合件的侧视图,其中可以看到配合件尖部上的分割棱边;

图20示出另一种根据本发明的配合件的侧视图,其中可以看到配合件尖部上的分割棱边;

图19a示出图19中以圆标记的放大细节图,其中可以看到分割棱边由两个分割棱边倒角限定;

图20a示出图20中以圆标记的放大细节图,其中可以看到分割棱边由两个分割棱边弧面限定;

图21示出由现有技术已知的呈圆弧分割器形式的束拾取器的透视图;

图22示出由现有技术已知的、无倒角且无半径的束拾取切口的放大图;

图23至39示出具有束拾取切口的束拾取器的各种变型,束拾取切口的刀具棱边通过刀具棱边倒角和/或刀具棱边弧面以及遮盖束拾取切口的顶侧和/或底侧拾取器倒角的各种组合在其长度方面限定;

图40示出呈圆弧分割器形式的根据本发明的束拾取器的透视图,其具有总共三个不同尺寸的束拾取切口,其刀具棱边通过不同的刀具棱边倒角和刀具棱边弧面在其长度方面限定;

图41示出呈圆弧分割器形式的根据本发明的束拾取器的透视图,其具有一个在其深度和其横截面方面可调的束拾取切口;

图42示出圆形束拾取盘的透视图,其设有多个束拾取切口,左侧三个束拾取切口是标准束拾取切口,中间三个束拾取切口是具有平行出口的束拾取切口且出口方向轴向定向,并且右侧三个束拾取切口是具有平行出口的束拾取切口且出口方向彼此平行定向,所有切口可根据图23至39中所示的变型之一构造。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整体以附图标记1表示的制刷机,其包括用于存储刷毛存储器3的料箱2和束拾取装置4,该束拾取装置具有用于从料箱2取出刷毛束的束拾取器8。

图1中所示的制刷机1还包括填塞工具5。借助束拾取装置4从料箱2取出的刷毛束可被转移到该填塞工具上,以便塞入已经保持在相应保持装置6上的刷体7中。

借助保持装置6,刷体7可被带到对于塞入刷毛束所需的、相对于填塞工具5的位置中。

束拾取装置4包括相对于料箱2可动的束拾取器8和相对于可动的束拾取器8固定的配合件9。此外,在图1中在料箱2的左侧可看到材料保持器10,其在需要时可与配合件9相似地构造。

束拾取器8具有在其在使用位置中朝向预存在料箱2中的刷毛存储器3的前侧11上具有至少一个束拾取切口12。为了从刷毛存储器3中拾取和分离刷毛束并且为了将接收的刷毛束递送到制刷机1上,束拾取器8可以其至少一个束拾取切口12运动经过料箱2和位于其中的刷毛存储器3至少直至递送位置中。束拾取切口12具有两个彼此相对置的刀具棱边14、15,所述两个刀具棱边限定束拾取切口12的切口开口13并横向于束拾取器8的运动方向定向。配合件9设有一个朝向束拾取器8的分割棱边17。

现在如图6和6a所示,所述两个刀具棱边14、15中的至少一个刀具棱边和所述分割棱边17横向于其纵向延伸倒圆。这是为了在从松散刷毛丝16的刷毛存储器3分割刷毛丝16时保护各单根刷毛丝16。

根据图1,料箱2包括三个料匣,其分别具有一个刷毛丝16存储器。通过使料箱2沿双向箭头方向围绕其转动轴线转动,可将各个料匣送入对于取出刷毛丝16所需的、相对于束拾取器8的位置中。

图5和5a示出如由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束拾取器8和相应配合件9。根据图5a可以清楚地看到,不仅在那里示出的刀具棱边15而且在那里示出的分割棱边17都是逐渐变尖的、即变锐利,因而设置在这两者之间的刷毛丝16在从料箱2中取出时有可能受损。

根据图6和6a,至少两个刀具棱边14、15的沿刷毛束向递送位置的运输方向位于后部的刀具棱边15倒圆。

在此刀具棱边15设有刀具棱边半径15a并且倒圆的分割棱边17设有分割棱边半径17a并且倒圆。刀具棱边半径15a和分割棱边半径17a分别横向于刀具棱边14和15以及分割棱边17的纵向延伸定向。

刀具棱边14和/或15和分割棱边17的倒圆半径15a和17a在此可具有在0.005mm和0.03mm之间、特别优选在0.005mm和0.02mm之间的长度。

值得一提的是,倒圆的刀具棱边14、15的表面和倒圆的分割棱边17的表面被平整。

在此刀具棱边14、15和分割棱边17的经平整的表面具有ra<0.1、优选ra<0.05、特别优选ra<0.02的平均粗糙度值或表面粗糙度值。

根据图1、40和41,束拾取器8是可围绕转动轴线转动或旋转的圆弧分割器18,其也可称为圆弧拾取器,或者是可围绕转动轴线转动或旋转的圆形束拾取盘19。

图2至4a和图24至图39示出至少一个刀具棱边14、15的长度小于横向于束拾取器8的运动方向测得的束拾取切口12的最大高度。

为了减小刀具棱边14、15的长度,在此可根据本发明的束拾取切口12的实施例在束拾取器8的横向于束拾取切口12的纵向轴线定向的一个平面侧20和相应刀具棱边14、15之间构造刀具棱边倒角21和/或刀具棱边弧面22。通过安设这种刀具棱边倒角21和/或这种刀具棱边弧面22可限定刀具棱边14和/或15的长度,这有利于从制刷机1的料箱2中的刷毛存储器3中更加保护性地取出刷毛丝16。

在根据本发明的束拾取切口12的一些实施例、如图4a、5a、35、36、40中规定,在束拾取器8的横向于束拾取切口12的纵向轴线定向的两个平面侧20和所述至少一个刀具棱边14、15之间分别设置至少一个刀具棱边倒角21和/或至少一个呈半径相对较大形式的刀具棱边弧面22,使得相应刀具棱边14、15设置在至少两个刀具棱边倒角21和/或至少两个刀具棱边弧面22之间。由此相应刀具棱边14、15的长度也减小并且因此小于横向于束拾取器8的运动方向测的束拾取切口12的最大高度并且也小于刷毛丝16的长度。在此根据需要可想到这种刀具棱边倒角21和/或刀具棱边弧面22的任何组合,无论是仅在相应刀具棱边14、15的一侧还是刀具棱边14、15的两侧上。

图4和4a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束拾取装置4的进一步细节,其允许从刷毛存储器3中保护性地取出刷毛丝16。在此可以看到束拾取切口12至少在与两个刀具棱边14、15之一相邻处具有向束拾取切口12中的削平的导入斜面23。

根据如图4和4a以及图23至39中的一些附图所示的束拾取器8的实施例,束拾取切口12的横向或垂直于束拾取切口12的纵向中心轴线定向的切口棱边24以切口棱边半径24a倒圆,该切口棱边半径优选具有在0.005mm和0.03mm之间的长度。

在观察图2至4a以及图19至20a时可以看出,分割棱边17的长度也小于横向于束拾取器8的运动测得的配合件9的最大高度。

为了实现分割棱边17的这种长度减小,配合件9具有至少一个横向于分割棱边17的纵向延伸定向的分割棱边倒角25或至少一个横向于分割棱边17的纵向延伸定向的呈半径形式的分割棱边弧面26。分割棱边17在其长度方面既通过分割棱边倒角25也通过半径26限定。根据图4a,配合件9具有两个横向于分割棱边17的纵向延伸定向的分割棱边倒角25。它们可在图4a中特别清楚地看到。分割棱边17因此设置在两个倒角25之间,因此分割棱边17的长度小于横向于束拾取器8的运动方向测得的配合件9的高度。在需要时分割棱边倒角25的倒角棱边尤其是可以一个半径倒圆。

图3a和4a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配合件9的另一种变型。在此规定,配合件9具有两个横向于分割棱边17的纵向延伸定向的分割棱边弧面26,在其之间设置分割棱边17,因此分割棱边17的长度小于横向于束拾取器8的运动方向测得的配合件9的最大高度、小于束拾取切口12的最大高度并且小于刷毛丝16的长度。

当然,分割棱边17和顶侧27与底侧28(分割棱边17设置在顶侧与底侧之间)之间的过渡既可借助这种分割棱边弧面26也可借助这种分割棱边倒角25来桥接。尤其是在使用分割棱边倒角25时可将分割棱边倒角25的倒角棱边倒圆、尤其是设置半径,以便为刷毛丝16提供尽可能柔软和保护性的过渡。

图2至4a以及19至19a示出至少一个刀具棱边14、15和分割棱边17垂直于束拾取器8的运动方向定向。在相应刀具棱边14、15或相应分割棱边17在一侧或两侧通过刀具棱边倒角21或分割棱边倒角25或者刀具棱边弧面22或分割棱边弧面26限定时也是如此(参见图2a和图3a以及图19a和图20a)。图20和20a中示出的分割棱边17具有设置在两个分割棱边弧面26之间的、在0.01mm和0.8mm之间的直线长度。这可适用于在根据本发明的束拾取装置4的范畴内的任何可想到的分割棱边17。

横向于束拾取器8的前侧11定向的端侧29具有端面30,该端面根据束拾取器8的实施例通过至少一个边缘侧的端面倒角31限定。

图13至14a示出束拾取器8,其端面30分别通过两个边缘侧端面倒角31限定。

在此,边缘侧端面倒角31可以20度至30度角相对于束拾取器8的端面30定向并且具有在0.05mm和0.4mm之间的倒角宽度。

根据图14和14a的束拾取器8的实施例,端面倒角31的倒角棱边31a本身以长度介于0.005mm和0.03mm之间的半径倒圆。

尤其是图17至18a示出:不仅配合件9的朝向刷毛存储器3的箱侧32而且配合件9的朝向束拾取器8的拾取器侧33都具有边缘侧的侧倒角41,通过其限定箱侧32或拾取器侧33的相应端面30。

如已经结合束拾取器8的上述实施例说明的那样,在此也规定,配合件9的箱侧32上的边缘侧的侧倒角41以20度至80度角相对于箱侧32的与侧倒角41相邻的侧前面40定向。在配合件9的拾取器侧33上,边缘侧的侧倒角41也以20度至30度角相对于配合件9的拾取器侧33的与侧倒角41相邻的侧前面40定向。

在根据图18和18a的配合件9的实施例中可以看出,不仅两个设置在箱侧32上的侧倒角41而且设置在拾取器侧33上的侧倒角41具有以半径倒圆的倒角棱边41a。倒角棱边倒圆的半径长度在此介于0.005mm和0.03mm之间。

侧倒角41以及端面倒角31的倒角宽度介于0.05mm和0.4mm之间。

图9和10示出配合件9的朝向刷毛存储器3的箱侧32被分为第一区段34和第二区段35。在此第一区段34沿其纵向延伸以第一半径34a弯曲。第二区段35沿其纵向延伸以第二半径35a弯曲。在此第一半径34a在相反的方向上相对于第二半径35a弯曲。分割棱边17构造在配合件9上的第一区段34的自由端部42上,其也可称为尖部。在此第二半径35a明显大于第一半径34a。

图7和8示出目前由现有技术已知的配合件9。在其中规定,箱侧32以第一半径弯曲并且拾取器侧33以第二半径弯曲。该配合件9的分割棱边17由箱侧32和拾取器侧33的彼此切向靠近的半径形成。如果分割棱边17倒圆,则产生相对大的距测量尖36——其为了清楚起见仅在图7至10中示出——的距离。这是因为对于配合件9的分割棱边17倒圆所需的大量材料去除。

这意味着,分割棱边17通过其倒圆使配合件9更后缩,即自由端部42缩短。这导致必须调整束拾取装置4的整体几何形状。

与此相比,通过根据本发明的配合件9的倒圆分割棱边17与测量尖36的相对位置可以看出,分割棱边17的倒圆引起配合件9的尺寸的仅最小改变以及根据本发明的配合件9的自由端部4的仅最小缩短,因此不需要因分割棱边17倒圆而重新设计束拾取装置4。

根据需要也可平整束拾取器8的朝向料箱2的表面和配合件9的朝向束拾取器8的表面。在此经平整的表面的平均粗糙度值或表面粗糙度值ra可小于0.1、优选小于0.05、特别优选小于0.02。原则上可如此平整束拾取器8和配合件9的所有表面。此外应指出,也可如此平整如下项目的表面,即:刀具棱边半径15a、刀具棱边倒角21、分割棱边半径17a、分割棱边倒角25、端面倒角31和侧倒角41、刀具棱边弧面22和分割棱边弧面26以及用于将刀具棱边倒角21、分割棱边倒角25、端面倒角31和侧倒角41倒圆的半径以及束拾取器8上的顶侧和底侧拾取器倒角43。

图4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束拾取装置4的一种束拾取器8,其束拾取切口12是可调的束拾取切口12。为了调节该束拾取切口12,束拾取装置4具有用于调节束拾取切口12的切口深度和/或横截面几何形状的调节装置37,其设置在束拾取器8上。为了调节束拾取切口12的切口深度和/或横截面几何形状,在此调节板38可从后面被推入束拾取切口12中。

图22至39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束拾取器8的不同实施方式。

图23示出具有一个束拾取切口12的束拾取器8,该束拾取切口的切口棱边24以切口棱边半径24a倒圆。

图24示出一种束拾取器8,其两个刀具棱边14和15以刀具棱边半径15a倒圆。该束拾取器8的切口棱边24也以切口棱边半径24a倒圆。束拾取切口12至少被顶侧拾取器倒角43遮盖,该顶侧拾取器倒角使得束拾取器8的两个刀具棱边14、15的棱边长度减小。

图25示出一种束拾取器8,其后部刀具棱边15在两侧分别通过两个刀具棱边倒角21限定。在该束拾取器8中束拾取切口12也至少在顶侧被拾取器倒角43遮盖。

根据图26的束拾取器8与根据图25的束拾取器8的不同之处在于导入斜面23,其相邻于束拾取器8的后部刀具棱边15设置。

根据图27的束拾取器8具有至少一个顶侧拾取器倒角43,其遮盖束拾取切口12并且因此既减小刀具棱边14的长度也减小后部刀具棱边15的长度。此外,后部刀具棱边15在其长度方面在两侧分别通过一个刀具棱边弧面22限定。

图28示出一种束拾取器8,其与根据图27的区别在于相邻于后部刀具棱边15设置的导入斜面23。

图29示出一种束拾取器8,其与图28中示出的束拾取器8相比不仅具有以切口棱边半径24a倒圆的切口棱边24而且也具有以刀具棱边半径15a倒圆的后部刀具棱边15。

图30示出另一种束拾取器8,其具有顶侧和底侧拾取器倒角43。两个刀具棱边14和15的长度在两侧分别通过两个刀具棱边倒角21在其长度方面限定。此外,在相邻于前部刀具棱边14处和相邻于后部刀具棱边15处分别构造有导入斜面23。

图31示出一种束拾取器8,其在顶侧和底侧均具有拾取器倒角43。两个刀具棱边14和15在其长度方面分别通过两个刀具棱边半径22限定。在相邻于刀具棱边14处而且也在相邻于刀具棱边15处在束拾取器8上分别构造有向束拾取切口12中的导入斜面23。

图32示出一种无拾取器倒角的束拾取器8。该束拾取器8的后部刀具棱边15在两侧分别通过两个刀具棱边倒角21在其长度方面限定。

图33示出一种束拾取器8,其与图32中示出的束拾取器8的区别在于以切口棱边半径24a倒圆的切口棱边24和以刀具棱边半径15a倒圆的后部刀具棱边15。

图34示出另一种束拾取器8,其与图32中示出的束拾取器8的区别在于,在其中两个刀具棱边14和15中的前部刀具棱边14也在两侧分别通过两个刀具棱边倒角21在其长度方面限定。

图35示出一种束拾取器8,其具有与图34中示出的束拾取器8相同的结构,在此束拾取器8的前部刀具棱边14和后部刀具棱边15分别通过刀具棱边半径15a倒圆。还值得一提的是,该束拾取器8的切口棱边24以切口棱边半径24a倒圆。

图36再次示出无拾取器倒角43的束拾取器8,其后部刀具棱边15在两侧分别通过一个刀具棱边弧面22在其长度方面限定。

图37示出一种束拾取器8,其与图36中示出的束拾取器8的区别在于以切口棱边半径24a倒圆的切口棱边24和以刀具棱边半径15a倒圆的后部刀具棱边15。

图38示出一种束拾取器8,其前部刀具棱边14和其后部刀具棱边15分别通过两个刀具棱边弧面22在其长度方面限定。

图39示出一种束拾取器8,其与根据图38的束拾取器8的区别在于倒圆的切口棱边24和倒圆的后部刀具棱边15,但在其它方面与之相同。切口棱边24借助之前已经提到的切口棱边半径24a倒圆。刀具棱边14和15分别以刀具棱边半径15a倒圆。

束拾取切口12、刀具棱边14和15、分割棱边17以及在束拾取器8上、束拾取切口12上和配合件9上的所有倒角21、25、31和41可通过hsc铣削和/或hsc研磨来制造。束拾取器8、配合件9的经平整的表面和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刀具棱边14、15和分割棱边17倒圆的半径通过抛光制造或至少被精加工。这尤其是可通过滑动研磨、流动研磨、等离子体抛光、拖曳研磨、拖曳精整和/或手工抛光和/或电化学去毛刺进行。

用于将现有倒角棱边、尤其是倒角棱边31a、41a倒圆的半径在其相对小时也可借助这种抛光工艺来制造或至少被精加工。

束拾取器8上的端面30和配合件9的箱侧32和拾取器侧33上的侧前面40、端面倒角31和侧倒角41的倒角面以及通过半径倒圆的倒角棱边31a和41a的表面(参见图12a、12a、14a)和束拾取切口12的内表面39也可以这种方式来制造。

根据图13a的束拾取器8的端面倒角31的倒角面和端面30具有0.1的平均表面粗糙度值ra。

根据图14a的束拾取器8的端面倒角31的倒角面、通过半径倒圆的倒角棱边31a的表面以及端面30具有0.05的平均表面粗糙度值ra。

根据图17a的配合件9的侧倒角41的倒角面和侧前面40具有0.1的平均表面粗糙度值ra。

根据图18a的配合件9的侧倒角41的倒角面、倒圆的倒角棱边41a的表面以及侧前面40具有0.05的平均表面粗糙度值ra。

原则上可根据要求平整束拾取器8和配合件9的每个倒角和每个表面、尤其是可与刷毛丝16接触的倒角和表面。

至少束拾取器8前侧11的表面、束拾取器8上的倒角21和25表面及半径22和26表面以及可限定倒角21和25的倒圆倒角棱边通过研磨和/或抛光制造和/或精加工。

至少束拾取器8和配合件的这些经平整的表面的制造或精加工具体而言可通过滑动研磨、流动研磨、等离子体抛光、拖曳研磨、拖曳精整和/或手工抛光和/或电化学去毛刺进行。

作为研磨或抛光介质可使用湿颗粒和/或干颗粒、瓷研磨体、塑料研磨体、陶瓷研磨体、不锈钢片、铜销、不锈钢研磨体、氧化锆球、精密磨削(microfinishing)研磨体、塑料抛光体、湿研磨膏、抛光膏、核桃颗粒、玉米颗粒和/或干研磨颗粒。

在图44中示出的配合件9的下端部上可以看到用于将刷毛丝16递送到填塞工具5上的导入倒角44。

为了在制刷领域进行改进,尤其提出如下束拾取装置4,其包括相对于制刷机1的料箱2可动的束拾取器8,该束拾取器在其在使用位置中朝向预存在料箱2中的刷毛存储器3的前侧11上具有至少一个束拾取切口12。该束拾取切口12包括两个彼此相对置的刀具棱边14、15,所述两个刀具棱边限定束拾取切口12的切口开口13并横向于束拾取器8的运动方向定向。束拾取装置4的部件还有配合件9,其设有朝向束拾取器8的分割棱边17。为了从刷毛存储器3尽可能保护性地取出刷毛丝16,这两个刀具棱边14、15中的至少一个刀具棱边和/或分割棱边17倒圆。

附图标记列表

1制刷机

2料箱

3刷毛存储器

4束拾取装置

5填塞工具

6保持装置

7刷体

8束拾取器

9配合件

10材料保持器

118的前侧

12束拾取切口

13切口开口

14刀具棱边

15后部刀具棱边

15a刀具棱边半径

16刷毛丝

17分割棱边

17a分割棱边半径

18圆弧分割器

19束拾取盘

208的平面侧

21刀具棱边倒角

22刀具棱边弧面

23导入斜面

24切口棱边

24a切口棱边半径

25分割棱边倒角

26分割棱边弧面

279的顶面

289的底面

29端侧

30端面

3130的端面倒角

31a31上的倒角棱边

329的箱侧

339的拾取器侧

3432的第一区段

34a第一半径

3532的第二区段

35a第二半径

36测量尖

37调节装置

38调节板

3912的内表面

4032、33的侧前面

4132、33的侧倒角

41a41的倒角棱边

4234的自由端部

43拾取器倒角

449的导入倒角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