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餐两用组合进食餐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4023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西餐两用组合进食餐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餐具,特别是一种中西进餐具的组合。
筷子是我国传统的进食餐具历史悠久,叉、勺、刀是西方人的主要进食餐具,两者因饮食结构习惯不同,所以形成各具特色的进食餐具。现今由于人类的文明,营养学的进步,饮食文化结构不断进行科学的改进和广泛的交流并相互影响和渗溶。因此不论在我国分离使用筷、勺进餐,还是在西方单独使用叉、勺、刀进餐,都已不适应饮食文化发展趋势。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折装的叉、勺或刀与筷子组合为一体的中西餐两用进食餐具。
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
在现行叉、勺或刀与筷子基础上,对其手握部结构给予改进,西餐用的叉、勺或刀与中餐用的筷子,其手握端可套装为一体。筷子手握端呈一定锥度的榫头。叉、勺或刀的手握端均开有与筷子榫头相配合的内孔。彼此插接后组成为叉、勺或刀,另一端为短筷组合餐具。如上所述中西餐两用组合进食餐具,为便于使用在叉、勺或刀手握部位,其外截面设计为扁椭园形。
本实用新型还可通过下述方案于以实现。
在现有西餐用的叉、勺或刀与中餐用的筷子结构基础上,在其手握端经一个转接柄相互套装为一体。转接柄一端是有内螺纹的孔,叉、勺或刀的手握端分别有与转接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筷子手握端呈一定锥度榫头,转接柄另一端开有与筷子榫头相配合的内孔。三者可连接成一端为叉、勺或刀,另一端为筷子,中间是转接手柄的中西餐两用组合进食餐具。
如上所述具有转接手柄的中西餐两用组合进食餐具,为便于使用,转接柄手握部位,其外截面可设计为扁椭园形。
以上所述多种中西餐两用组合进食餐具,筷子的长度可在8-12cm范围内选择。
本实用新型将西餐用的叉、勺或刀与中餐用的筷子组合为一体即保持原筷子使用灵活特点又不失叉、勺、刀之功能。适合中西餐混合餐,中外宾客使用,并且因短筷为插接式可做卫生筷一次性使用。根据需要,又可方便的折开或装配,便于存放,是旅游、野餐中便于携带的方便餐具。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叉——筷子组合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勺——筷子组合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刀——筷子组合图;图4为1——3中的A-A剖面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叉——转接柄——筷子组合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勺——转接柄——筷子组合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刀——转接柄——筷子组合图;图8为图5——7的B——B剖面图;图9为转接柄与叉组合图;
图10为转接柄与勺组合图;
图11为转接柄与刀组合图;
图12为转接柄与短筷组合其中1——叉;2——短筷;3——刀;4——勺;5——转接柄;图9——12给出另几种使用状态。
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接方式仅举一种,其它各种转接方式,只要便于装折,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制做所需材料,可选用不锈钢、铝、竹和其他无毒耐热材料。
本实用新型除了短筷可做卫生筷一次使用外如叉、勺、刀选用无毒耐热经济价廉材料制做也可做卫生叉、勺、刀一次性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中西餐两用组合进食餐具,其特征在于西餐用的叉、勺或刀与中餐用的筷子,在其手握端可套装为一体;筷子手握端呈一定锥度榫头,叉、勺或刀手握端均有与筷子榫头相配合的内孔,彼此插接后组成一端为叉另一端为短筷,或一端为勺另一端为短筷,或一端为刀另一端为短筷的中西餐两用组合进食餐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中西餐两用组合进食餐具,其特征在于叉、勺或刀手握端外截面为扁椭园形;
3.一种中西餐两用组合进食餐具,其特征在于,西餐用的叉、勺或刀与中餐用的筷子,在其手握端经一个转接柄可套装为一体;转接柄一端是有螺纹的内孔,叉、勺或刀手握端分别有与转接柄内孔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筷子手握端呈一定锥度榫头,转接柄另一端开有与筷子榫头相配合的内孔,三者可连接成一端为叉或勺或刀另一端为筷子,中间为转接手柄的中西两用组合进食餐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中西餐两用组合进食餐具,其特征在于,转接柄外园截面形状为适合手握的扁椭园形;
5.如权利要求1-4所述中西餐两种组合进食餐具,其特征在于筷子是一种长度为8-12cm的短筷。
专利摘要一种中西餐两用组合进食餐具。将西餐使用的叉、勺或刀与中餐用的筷子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端为西餐用的叉、勺或刀,另一端为短筷。或者将叉、勺或刀用一转接柄将它们连为一体,形成一端为叉、勺或刀,中间为转接柄,另一端为短筷的组合进食餐具。本实用新型融合中西饮食文化习惯,提供一种方便于中西方饮食习惯客人多种需要的卫生,便于携带的组合进食餐具。
文档编号A47G21/00GK2083881SQ90226758
公开日1991年9月4日 申请日期1990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1990年12月25日
发明者赵庆玉 申请人:赵庆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