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耐磨洗洁巾及其制造工艺方法

文档序号:1522015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效耐磨洗洁巾及其制造工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清洁用的高效耐磨洗洁巾。
当前国外洗洁巾大都采用粘胶纤维纱线织成稀疏织物经过特殊处理用6~8层缝制而成,由于粘胶纤维湿强力低,织物又较稀薄,因此耐磨性差,使用寿命短,同时稀疏织物织造难度大,缝制又要用特殊的链缝机,国内尚无此设备,引进价格高。我国引进国外技术用棉纤维纱线织成毛巾,再经后处理加工而成,但棉纤维的稀疏结构,其强度也不高,耐磨性也差,使用寿命短。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强度高、耐磨性好,去污效果好的洗洁巾及其制造工艺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高效耐磨洗洁巾由麻棉混纺纱织成的经防污树脂整理的具有双层织物结构或双层以上结构的织物,其制造工艺方法包括纺纱织布和后整理加工二大工艺,纺纱织布工艺流程为后整理加工工艺流程为坯布→翻布、打印→缝头→退、煮、漂→复烘→上浆→复烘→焙烘→焙烘→验码→开剪→缝边→成品。
纺纱工艺中,采用麻棉混纺为原料;在织布工艺中采用普通棉织机改装的双织轴布机织成双层织物结构;在后整理加工工艺中的上浆工序中,采用的防污树脂整理浆料的主要成份为羧甲基纤维素和淀粉。
本高效耐磨洗洁巾由于是麻棉混纺织物,麻纤维强力高,湿强更高,织物组织采用双层,并经过特殊整理制成的,织物组织厚实,因此该洗洁巾耐磨性好。本洗洁巾所采用的防污树脂整理剂的主要成分为羧甲基纤维素和淀粉,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因此该洗洁巾的特点是去油污效果好,耐磨损,强度高,能经久耐用,不发霉,不发臭,长期使用不需洗涤剂,洁白如新,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是一种物美价廉的卫生用具。可用于家庭、食堂、餐厅、宾馆等洗涤餐具,抹餐桌、家具以及办公用具,效果显著,清洁卫生,是新一代的清洁用品。
以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高效耐磨洗洁巾是由麻棉混纺纱线织成的经防污树脂整理的具有双层织物结构的织物,也可以织成双层以上结构的织物,其制造工艺包括纺纱织布和后整理加工二大工艺,现分述如下纺纱织布工艺精干麻先经一般性予开松外,必须再经过梳棉机开松,排除并条和硬条,然后按配方配料,麻52%以上,棉48%以下,互相混和,成卷后再次梳理、并条、然后粗纺成粗纱,再细纺成11支~21支纱线,即可络筒,捲纬,可供织布,纬纱为单股线,也可使用双股线;经纱为双股线,因此细纱线需经拈线成双股线,然后络筒、整经、经穿扣后,可供织布;织布工艺采用普通棉织机改装的双织轴布机织成双层织物结构。这种双层织物结构为两层之间互有纱线相连的织成疏松结构的织物,其疏松度由送经机构的速度来控制,织成的布为坯布。后整理加工工艺坯布经翻布,打印后缝头,由于该巾组织疏松,因此缝头必须坚牢,可采用环缝及平缝结合的方法,然后进入退、煮、漂联合机进行退浆、煮炼和漂白,由于该产品较厚,所以必须加强退浆、煮炼前处理,以便把棉纤维的棉子壳,麻纤维中的木质素,果酸及浆料除干净,否则会影响织物的上浆效果,因此退煮液中还应加入渗透剂、洗涤剂和亚硫酸钠等助剂,其退浆、煮炼液配方为烧碱(NaOH)18~20g/l,渗透剂1~2g/l,洗涤剂1~2g/l,亚硫酸钠1~2g/l。工艺条件在室温下一浸一轧,轧液率为60~70%,汽蒸温度95°~100℃,时间40~60分钟,蒸后经热水、冷水充分洗涤,紧接着进行漂白,漂液配方为双氧水(H2O2100%)5~6g/l,硅酸钠(Na2Sio3)3g/l,增白剂(VBL)0.5~1g/l。于室温下一浸一轧,汽蒸温度95°~100℃,时间40~60分钟,最后热水、冷水洗净烘干,进入上浆处理,即防污树脂整理,炼漂后在树脂整理机上进行上浆处理,浆料配方为羧甲基纤维素(CMC)15~50g/l,淀粉5~50g/l渗透剂(JFC)1~2g/l,柔软剂(CGF)2~5g/l氯化镁(Mgcl2)1~3g/l。淀粉可采用木薯粉,其他淀粉也可采用。将羧甲基纤维素和木薯粉加水溶解后,加入其他助剂,加热至40°~60℃搅匀放入浸槽二浸二轧,经红外线予烘,温度为90°~100℃,再在100°~120℃下定型干燥落布,最后在焙烘机上焙烘于140°±10℃下焙烘约1~5分钟,为半成品,再经验码、开剪、缝边而成成品-高效耐磨洗洁巾。
成品主要指标坯布 半成品 成品经纱 11S/2 11S/2 11S/2纬纱 11S 11S 11S幅宽(厘米) 100 94.0 94.0经密(根/10cm) 206 220.5 222纬密(根/10cm) 169.5 164 166.5经强(公斤/5×20cm) 63 66.7 62.7纬强(公斤/5×20cm) 26.1 34.4 30.8白度(度) 86.2 85去污性(%) 33.6 75去污指数 2.23注去污指数= 75/33.6 =2.2权利要求
1.一种清洁用的高效耐磨洗洁巾,其特征在于它由麻棉混纺纱线织成的经防污树脂整理的具有双层织物结构或双层以上结构的高效耐磨洗洁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洁巾,其特征在于洗洁巾经纱为双股线纬纱为单股线或双股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洁巾,其特征在于洗洁巾经纱为11S/2~21S/2,纬纱为11S~21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洁巾,其特征在于双层织物结构为两层之间互有纱线相连的织成疏松结构的织物。
5.一种上述高效耐磨洗洁巾的制造工艺方法,它包括纺纱织布和后整理加工二大工艺过程,其特征在于(1)采用麻棉混纺为原料;(2)织布工艺采用普通棉织机改装的双织轴布机织成双层织物结构;(3)上浆工序,采用防污树脂整理浆料的主要成份为羧甲基纤维素和淀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造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麻棉混纺的配方为精干麻 52%以上棉花 48%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造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退浆、煮炼液配方为烧碱(NaOH) 18~20g/l渗透剂 1~2g/l洗涤剂 1~2g/l亚硫酸钠(Na2SO3) 1~2g/l工艺条件室温下一浸一轧,轧液率60~70%,汽蒸温度95°~100℃,时间40~60分钟。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造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漂白液配方为双氧水(H2O2100%) 5~6g/l硅酸钠(Na2Sio3) 3g/l增白剂(VBL) 0.5~1g/l工艺条件室温下一浸一轧,汽蒸温度95°~100℃,时间40~60分钟。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造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防污树脂整理浆料的配方为羧甲基纤维素(CMC) 15~50g/l淀粉 5~50g/l渗透剂(JFC) 1~2g/l柔软剂(CGF) 2~5g/l氯化镁(Mgcl2) 1~3g/l工艺条件为二浸二轧,温度为40°~60℃,车速50~60米/分,予烘温度90°~100℃,定型温度100°~120℃,焙烘温度140±10℃,时间1~5分钟。
全文摘要
一种清洁用的高效耐磨洗洁巾,它由麻棉混纺纱线织成的经防污树脂整理的具有双层组织织物结构的洗洁巾。该洗洁巾的特点是去油污效果好、耐磨损、强度高、能经久耐用、不发霉、不发臭,长期使用不需洗涤剂,洁白如新;工艺简单,成本低,是一种物美价廉的卫生用具,可用于家庭、食堂、餐厅、宾馆等洗涤餐具、擦抹餐桌、家具以及办公用具效果显著,是新一代的清洁用品。
文档编号A47L17/00GK1072587SQ9110685
公开日1993年6月2日 申请日期1991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1991年11月27日
发明者王维政, 黄明星, 凌华美, 何海泉 申请人:湘潭纺织印染厂科研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