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红外线燃气自动饭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7056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家用红外线燃气自动饭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以可燃气体为燃料的自动饭锅,特别是一种红外线燃气自动饭锅。
目前,自动电饭锅的使用,已普及到千家万户,但由于我国当前的电力不足,电费较为昂贵,因此近年市面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燃气自动饭锅,但迄今面市的燃气自动饭锅都是采用大气式燃气燃烧器。众所周知,大气式燃气燃烧器存在燃烧不完全、污染环境、热效率低、防风性能差等缺陷,已逐渐被红外线燃气燃烧器所代替。然而,这种红外线燃气燃烧器采用多孔辐射体作红外线发生器,使自动饭锅的热敏元件及其传动机构无法安装的燃烧器的适当位置。在中国专利局920128公告的名称为“改进型红外线家用燃气炉燃烧器”(申请号912038225)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中提出了在家用红外线燃气炉燃烧器中设置一个二次空气通道的新方案,由于在燃烧器中心位置设置了一个下通炉底,上达具中心孔的多孔辐射体的二次空气通道,其原意在于增加红外线燃烧器在燃烧过程中的空气供应,但却同时在适当的位置,让出了安置热敏元件及其传动机构的足够的空间,使在红外线燃气燃烧器上安装自动饭锅成为可能。
本实用新型正是根据这一新的情况,旨在提供一种利用气体燃料产生红外线作为热源的自动饭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在改进型红外线燃气燃烧炉的二次空气通道中,安装一套由热敏元件和传动机构组成的定温自动熄火装置,并在这种燃烧器上安置饭锅,工作时,热敏元件的部件紧贴饭锅的锅底,饭熟之时,由于锅底的温度升至设定的温度,紧贴于锅底的热敏元件及传动机构便带动燃气阀门动作,立即关断气源, 达到自动熄火的目的,最后利用余热闷饭,从而自动完成整个煮饭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与大气式燃气自动饭锅相比,红外线燃气自动饭锅节能、热效率高、不污染环境和较强的防风性能。
以下结合对附图的说明,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为单炉腔红外线燃气自动饭锅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双炉腔红外线燃气自动饭锅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热敏元件纵剖面示意图。
实施例1一种红外线燃气自动饭锅,由具二次空气通道的改进型红外线燃气燃烧炉、热敏元件、传动机构1、燃气阀体2和饭锅3组成,改进型红外线燃气燃烧炉由具中心孔的多孔辐射体4、具二次空气通道5的单炉腔6的炉体7和引射管8构成,热敏元件由金属壳体9、软磁体10,硬磁体11和压簧12构成,并整体安装在二次空气通道5中。饭锅3架设于改进型红外线燃气燃烧炉的多孔辐射体4的上方,热敏元件的金属壳体9紧贴在饭锅3的锅底,软磁体10紧贴在金属壳体9的顶部,压簧12对硬磁体11产生作用力,硬磁体11下接传动机构1的一端,传动机构1的另一端与燃气阀体2连接,在常温下软磁体10能克服作用于硬磁体11上的压力而互相吸合。设定软磁体10在温度升至103℃时丧失磁性,这时,由于压簧12的作用力,能把硬磁体11推开,在这样的条件下,当饭锅中的游离水煮干时,饭锅3中温度正好达到103℃,这时软磁体10无法吸住硬磁体11,在压簧12的作用下,硬磁体11被推动,从而通过连动机构1,使燃气阀体2处于关闭状态,燃烧炉熄火,自动结束煮饭过程。
实施例2同实施例1,只是炉体7,除炉腔6外,还有一个微火炉腔13和微火引射管14,引射管8只通炉腔6,微火引射管14直通微火炉腔13,当饭锅3的锅底温度达到103℃时,连动机构1推动燃气阀门2的大火档气门,使其关闭,炉腔6熄火,但仍保持微火档,使微火炉腔13继续保持点火状态,对饭锅3内的饭起保温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家用红外线燃气自动饭锅,由红外线燃烧炉,热敏元件、传动机构1、燃气阀体2和饭锅3组成,其特征在于所采用的红外线燃烧炉是具有二次空气通道5的红外线燃烧炉,热敏元件整体安装在二次空气通道5中,热敏元件紧贴着安放在其上方的饭锅3的锅底。
专利摘要一种家用红外线燃气自动饭锅,由红外线燃烧炉、热敏元件、传动机构、燃气阀体和饭锅组成,其特点是红外线燃烧炉采用具二次空气通道的改进型红外线炉,热敏元件就安装在二次空气通道中,这种使用红外线燃气炉的自动饭锅,与大气式燃气炉的自动饭锅比较,具有节能、热效率高、不污染空气、防风性能好等优点,特别适合在一般家庭普遍使用。
文档编号A47J36/24GK2120513SQ9220582
公开日1992年11月4日 申请日期1992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1992年3月28日
发明者赖国雄, 谢锦锋 申请人:广州市国营白云机电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