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水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7511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转水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转水刷,包括刷体、刷件和连接手柄。属于清洁用具。
冲洗汽车、机器设备,以及旋馆、饭店、家庭设施时,一般仍采取传统的水冲洗,然后擦刷方法。使用水管和拖布等工具。水量浪费较大,效率也比较低。申请号91210766.9的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刷洗器。这种刷洗器采用中空的棱柱形支撑体,支撑体的两个棱面上设置与中空腔室连通的洞口,支撑体内还设置与进水管连通的导向水管,该导向水管的附着扉板将中空腔室分隔成两个独立小室,导向水管的一端配置控制通向独立小室的水流孔通断的旋塞;擦件、刷件分别装设在支撑体棱面的洞口上。该刷洗器刷洗效率明显提高,和传统的水冲、擦布刷洗节水40%左右。但是,使用过程中,仍需频繁移动刷体,劳动强度较大,刷洗效率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针对已有刷洗器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刷洗效率进一步提高,和已有刷洗器相比更节水,刷洗劳动强度有所减低的旋转水刷。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
刷体为盘体和盖体扣合后所构成的中空体;在刷体的中空腔室内配置旋转叶轮;刷体外配置刷件,该刷件和旋转叶轮的外伸轴相连接;刷体上布置有进水管,连通中空腔室的管口方向处于叶轮的切线方向;刷体上配置环形积水槽,积水槽外接有均布的喷水孔,刷体上还设置连接中空腔和积水槽的泄水管。
旋转水刷的工作原理简述如下由于进水管和泄水管间存在的压力差,使旋转叶轮的叶片在流径进水管的水流冲击下旋转,进而带动刷件旋转。其转动机理和风马达相同。刷件在喷水孔的喷出水流配合下,实现旋转刷洗动作。
旋转水刷,喷水均匀,刷体靠水流冲击旋转不需额外附加动力,节省能源,并且刷洗效率明显提高。
附图是旋转水刷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


图1为旋转水刷的剖视图,附图2为旋转水刷的俯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最佳实施例进一步叙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
旋转水刷,由刷体、刷件和连接手柄构成。其刷体为盘体(1)和盖体(3)扣合而构成的中空体。在刷体的中空腔室内配置旋转叶轮(2),刷件(4)布置在刷体的下端,并和旋转叶轮(2)的外伸轴相连接。进水管配置在连接手柄的中空腔内,连通中空腔室的管口方向处于叶轮外沿的切线方向,刷体上的积水槽(5)为环形,下接有均布的喷水孔(6)。刷体上设置连接中空腔和积水槽(5)的泄水管(8)。
本实施例中,进水管(7)的管口和泄水管(8)的管口间距为两叶片外沿间距的1.2-1.8倍,具体间距选择应保证两管口在叶轮旋转过程中各自位于之间轮片的两侧。
权利要求1.一种旋转水刷,包括刷体、刷件和连接手柄,其特征在于刷体为盘体和盖体扣合后所构成的中空体;在刷体的中空腔室内配置旋转叶轮;刷体外配置刷件,该刷件和旋转叶轮的外伸轴相连接;刷体上布置有进水管,连通中空腔室的管口方向处于叶轮的切线方向;刷体上配置环形积水槽,积水槽外接有均布的喷水孔,刷体上还设置连接中空腔和积水槽的泄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水刷,其特征为进水管(7)的管口和泄水管(8)的管口间距为两叶片外沿间距的1.2-1.8倍。
专利摘要一种刷体为盘体和盖体扣合后所构成的中空体;在刷体的中空腔室内配置旋转叶轮;刷体外配置刷件,该刷件和旋转叶轮的外伸轴相连接;刷体上布置有进水管,连通中空腔室的管口方向处于叶轮的切线方向;刷体上配置环形积水槽,积水槽外接有均布的喷水孔,刷体上还设置连接中空腔和积水槽的泄水管的旋转水刷。该旋转水刷,喷水均匀,刷体靠水流冲击旋转不需额外附加动力,节省能源,并且刷洗效率明显提高。
文档编号A46B13/04GK2126978SQ9221077
公开日1993年2月17日 申请日期1992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1992年4月28日
发明者孙陆男 申请人:孙陆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