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开水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144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节能开水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烧热水开水的器具,具体是一种受热面大的节能高效开水壶。
市场上现有的开水壶均为园形壶底直接受热式,结构简单,便于制作,其缺点是受热面小、热能利用率低,在室温较低的环境,如5℃左右、随着壶内水温升高,通过壶身的热散失相应加大,并且,由于炉火向壶身四周升腾,不便对壶身采用保温绝热措施,故须对现行的开水壶进行改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作时受热面积大,热散失小、热能利用率高的开水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开水壶由一个上部有内肩的园筒壶身6,一个接壶身下部的园环形壶底18,一个接在壶身侧面口向上的壶嘴10,一个环形壶盖4,一个用双耳7接在壶身上部的提手2,一个下部严密连接着环形壶底内园,上部伸出壶顶并穿过壶盖内园,中间横贯穿而且严密连接着吸热水管15的中心火管13,和包在壶身外壁上的绝热材料层12及绝热层面罩26组成。火管外壁和壶身、壶底内壁包围的空间为盛水空间。
本开水壶受热面大,炉火从壶底向壶的中心火管上升,而且壶身外壁有保温层。所以加热快、热损小、节能。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优点。


图1是本节能开水壶的正视图。
图2是本节能开水壶的俯视图。
图3是本节能开水壶的A-A剖视图。
图4是本节能开水壶的火管定位板9结构示图。
图5是火管定位板9E-E剖视示图。
图6是本节能开水壶的壶盖4结构俯视示图。
图7是本节能开水壶的壶盖4的C-C剖视示图。
图8是本节能开水壶和水预热壶结合使用示图。
图9是本实例中使用的一种水预热壶的正视图。

图1-3可见,本开水壶由壶身6,有凸起园形环18的环形底,壶嘴10、园环形壶盖4,棒锤式中心火管13、吸热水管15、提手2、绝热层12等组成。中心火管13球形锤部贯穿连接着吸热水管15,并通过咬合接点17严密装接在壶身中间,与壶身同轴,有十字筋的园环形火管定位板9套住火管13的上部,使火管稳稳固定在壶身6上,壶盖4在火管定位板9上面位置。园环形壶盖4上设有一个壶笛5,壶盖提手8用铆钉连接在壶盖上,提手柄1套接在提手2上,提手2通过手耳7和铆钉11与壶身6连接。壶身外周壁用绝热材料12保温,保温材料外包有白铁皮面罩26。吸热火管顶部有盖3,用时取下盖3。
开水壶上可直接坐上预热水壶22,以进一步利用余热,预热水壶可以是有中心火管24,渐缩火管23的水壶,亦可以是没有中心火管的平底水壶。19、20、21是预热水壶的壶嘴、中心火管头,和壶盖、25是壶把。
本开水壶用导热良好而且无毒的材料如铝合金、铜合金、铁合金及不锈钢等材料制作。
用本开水壶烧水时,炉火上升直接接触园环形壶底,其向四周的辐射热则为壶底外环凸起部吸收,其升腾的热气,迅速由吸火口直接进入球形燃烧室16,并首先冲击水管15,使水管水冷壁受到辐射加热而使管内的水被加热,同时球形燃烧室内壁也受到热辐射加热,热气继续上升,使开水壶火管13和预热水壶等经火管24通过管壁将热能传给水最后经过渐缩管23加速将废气排出。
本开水壶由于扩大了吸热面,且充分利用了水冷壁传热快的优点,加之施用了绝热保温、大大减少了热损失。经实践证明,在室温0℃左右,比迄今市售开水壶提高热效率60%,加热速度快2/5-2.5/5,大大节省能源和时间。
权利要求1.一种开水壶,其特征在于它由一个上部有内肩的园筒壶身6,一个接壶身下部的园环形壶底18,一个接在壶身侧面口向上的壶嘴10,一个环形壶盖4,一个用双耳7接在壶身上部的提手2,一个下部严密连接着环形壶底内圆、上部伸出壶顶,穿过壶盖内圆,中间横贯穿而且严密连接着吸热水管15的中心火管13,和包在壶身外壁上的绝热材料层12及绝热层面罩26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水壶,其特征是中心火管13为棒锤状,吸热水管15横贯穿严密接在锤球形部位。
专利摘要一种节能开水壶。它由壶身6,圆环形壶底18、壶嘴10、壶盖4、提手2、和一个下端接壶底内圆,上端穿过壶盖,中部横贯穿严密连接着吸热水管15的中心火管13,壶身外周包有绝热材料层12等组成。该开水壶使炉火从壶底向中心管道升腾,加热吸热水管和火管,受热面积大,又有保温层,壶上部还可以坐预热水壶。用本开水壶节能省时,在0℃左右比迄今市售开水壶提高热效率60%,加热速度快2/5—2.5/5。
文档编号A47J27/21GK2134134SQ9223634
公开日1993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1992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1992年10月10日
发明者乐正伟 申请人:乐正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