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0705阅读:29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锅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盖结构。
厨房油烟弥漫一直是家庭主妇的困扰之一。虽然可借助装设排油烟机来排放,但由众多家庭装设排油烟机却依然油污满室的实例观之,其排放效果实相当有限。
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发现,该油烟的生成,大部分为炒锅内部水汽蒸发所夹带的油滴微粒构成,而水汽蒸发夹带的油滴则是于锅盖掀开或高温翻炒的刹那间大量溢出,此顿时溢散油烟往往超过排油烟机的瞬时排放量,其未被排放部分即形成油烟弥漫,此油烟轻则造成屋内油垢积污,重则甚至可引发火源形成火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铲与锅盖结合的锅盖结构,设计的主旨在利用锅卵可在锅盖闭封的状态下仍能翻炒锅内炒物,以避免在高温下掀翻锅盖或无锅罩翻炒所造成的油烟大量扩散,进而达到降低油烟积污及保持食物风味的主要设计目的。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而提出的一种锅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以透明强化玻璃或其他耐高温材质所制成,其环周设置一把手及气孔,锅盖顶端中心形成一通孔,通孔上装设一护罩;该护罩是以矽胶制成,结构上呈环形多层皱折状,其顶端中心亦设一通孔,以供锅铲的紧密穿套。
为能更了解本实用新型结构装置特征及其达成的诸端功效,兹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
请参阅附图,本实用新型锅盖1是以透明强化玻璃或其他耐热材质所制成,其环周设置一把手11以供握持之用;锅盖1顶端中心设置一通孔12,通孔12环周设有若干小贯穿孔13以供护罩2结合组装之用。护罩2是以可耐高温,具弹性的矽胶制成,结构上设置成环形多层皱折状,其顶端中心亦设一通孔21以供锅铲3的穿套。锅铲3是由铲头31及铲柄32组装形成,铲头31呈平直状,铲柄32外径则稍大于护罩通孔21,是以将铲柄32穿套于护罩通孔21时,可获致紧密的穿套效果。
借助上述结构组成,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特性A.锅盖1呈透明状,可检视锅铲3翻炒作动情况。
B.锅铲3受护罩2的圈束支撑,可借其弹性作摇晃翻搅动作。
C.强化玻璃制成的锅盖1及矽胶制成的护罩2,可耐高温且不变质。
D.密闭式锅盖可使热度不易散失,烹调时间缩短,既可省时又省煤气。
由于本实用新型锅铲3可在锅盖1闭封的状态下进行搅拌作业,因此在炒煮过程中皆不需掀开锅盖1,炒锅内的水汽自不会大量溢出造成油烟弥漫,至于锅盖1内过高的蒸汽压力会从气孔14中泄出,因该外泄水汽量小且集中,相当容易由排油烟机予以抽吸排放,不会形成油烟积污。
其次,由于锅铲3炒翻搅拌时,锅盖1呈封闭状态,因此翻炒的油料不致喷出,可防范烫伤,获致安全效果。更由于炊锅内的水汽外溢受阻,乃附着于锅盖1上,待冷凝成水滴后,沿锅盖1缘边回流至炊锅内,此种循环回流作用可充分提供炊锅外环缘的湿润,避免食炊煮烧焦。
当然,或许有人质疑倘本实用新型锅盖在炊煮过程中不掀启,则如何添加调味料;值得说明的是,于炒菜过程中一边翻炒一边添加调味料(如盐、味精)是不正确的作法,其会破坏食物的本质甘味;正确的作法是于炊煮前,先加入必要的调味料(如油、葱等主调味料),待炊煮完毕时再加入副调味料(如糖、盐),且在炊煮过程中除必要翻炒外,应尽量减少开启锅盖。因此,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上即符合此一原则——炊煮前加入主调味料,炊煮中不掀锅,炊煮后再添加副调味料。又,于添加副调味料时,是在关闭火源后,此时锅内水汽已冷凝回流,故不会有大量水汽溢出,而可确切防范油烟弥漫。
综上所论,由于本实用新型可在锅盖闭封状态下进行翻炒作业,因此可避免在高温下掀翻锅盖造成油烟弥漫,及获致防范喷溅烫伤的功能,并可因热量的保持,使烹煮时间缩短以节省燃料的用量,故本实用新型堪称为一极具实用性的创作。
权利要求1.一种锅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以透明强化玻璃或其他耐高温材质所制成,其环周设置一把手及气孔,锅盖顶端中心形成一通孔,通孔上装设一护罩;该护罩是以矽胶制成,结构上呈环形多层皱折状,其顶端中心亦设一通孔,以供锅铲的紧密穿套。
专利摘要一种锅盖结构,其以透明强化玻璃或其它耐高温透明材质制成,并于其顶端通孔处装设一环形多层皱折状的护罩,护罩上开设一通孔以紧密穿套锅铲可在弹性护罩的撑持下进行食物翻炒作业,可避免在高温下无锅盖翻炒或掀翻锅盖时所造成油烟大量扩散及水分、香味的流失,进而达到降低油烟积污与保持食物风味的设计目的。此外,更可防范食物翻炒时的油滴喷溅及水汽溢散,炒锅环周干焦等现象。
文档编号A47J36/06GK2155183SQ9321285
公开日1994年2月9日 申请日期1993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1993年5月12日
发明者林国义, 郑荣源 申请人:林国义, 郑荣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