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温保健式电子便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1055阅读:4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恒温保健式电子便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恒温保健便座。
现有的便座一般为塑料或木材制成,其座位处不设有恒温装置,而当冬天气温较低时,人们坐在便座上会产生不适感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卫生保健能适应人体温度需要的恒温保健式电子便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主要构件包括座位板和恒温装置,座位板形状为中间是空腔周围为类似椭圆状的环形体,恒温装置包括陶瓷导热块和其内置的加热电极和半导体恒温电子元件,其特点在于座位板由上下盖组成,上盖的上表面用于座位用,上盖的底面制成中间为陶瓷导热块内置位和环绕且封住内置位的环形槽,与上盖底部相对的下盖上表面相应位置也设有陶瓷导热块内置位和环形槽,上下盖密封成一体,上盖的底部的内置位和下盖的上表面内置位相叠合形成内置位空腔,其内置放恒温装置,同样上下盖的环形槽也叠合成环形密封槽,内置环形密封圈。
另外,内置位空腔置放包括两块陶瓷导热块及其内置的加热电极和半导体恒温电子元件,以及两陶瓷导热块相邻加热电极串联所用的导线,然后其中一块陶瓷导热块的加热电极另一端由外接线引出。两块陶瓷导热块一般置放于环形座位板的两侧座位处下面的内置位空腔中,每块陶瓷导热块上下各垫有石棉阻燃板。
本实用新型由于把组成便座的座位板设计成上盖和下盖,且上盖和下盖叠合成内置恒温装置内置位空腔;恒温装置密封于便座的座位板内,能恒温温度30~38度,因而在冬天时,人们坐于座位板上时能感觉舒适,且此座由工程塑料制成,具有耐热不变形且安全可靠。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槽所用的密封圈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内置位空腔置放的石棉阻燃板、陶瓷导热块及导线、插座等的位置关系及连接图。

图1、2、3、4和5所示,便座由上盖1、下盖2组成,其形状一般为由圆弧过渡的呈不对称的椭圆环形状,上盖的底部其中间开有陶瓷导热块内置位3,围绕内置位在椭圆环形座位板的上盖底部内外两侧及两个端头开有连续不间断的环形槽4;与上盖底部相对的下盖上表面相应位置也开有陶瓷导热块内置位和环形槽;恒温装置包括两块陶瓷导热块5,导线6和中置陶瓷导热块中的加热电极7以及内置的半导体恒温电子元件。外接线8连接插头9和漏电保护器10,陶瓷导热块之间的相邻加热电极用导线6串连,然后其中一块陶瓷导热块的加热电极另一端由外接线8引出。上下盖用螺钉固定形成座位板11,上下盖的陶瓷导热块内置位叠合成内置位空腔,其空腔除置放恒温装置外还可放石棉阻燃板,每块陶瓷导热块上下各垫有一块石棉阻燃板(14),起阻燃传热作用。内置位空腔置放的陶瓷导热块其中之一的加热电极其另一端由外接线8由上盖上设有的外接口12引出,连至漏电保护器10再至插头9;上盖和下盖的环形槽叠合成环形密封槽内置有相应形状的环形橡胶密封圈13以封住内置位空腔的恒温装置以免进水漏电,一般在环形座位板的两侧座位处下面的内置位空腔各放有一块陶瓷导热块。
权利要求1.一种恒温保健式电子便座,主要构件包括座位板和恒温装置,座位板形状为中间是空腔周围为类似椭圆状的环形体,恒温装置包括陶瓷导热块和其内置的加热电极和半导体恒温电子元件,其特征在于座位板由上下盖组成,上盖(1)的上表面用于坐位用,上盖的底面制成陶瓷导热块内置位(3)和环绕且封住内置位的环形槽(4),与上盖底部相对的下盖(2)上表面相应位置也设有陶瓷导热块内置位和环形槽(4);上下盖密封成一体,上盖的底部的内置位和下盖的上表面内置位相叠合形成内置位空腔,其内置放恒温装置;同样上下盖的环形槽也叠合成环形密封槽,内置环形密封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保健式电子便座,其特征在于内置位空腔置放包括两块陶瓷导热块(5)及其内置的加热电极(7)和半导体恒温电子元件以及两陶瓷导热块相邻加热电极串联所用的导线(6),然后其中一块陶瓷导热块的加热电极另一端由外接线(8)引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恒温保健式电子便座,其特征在于两块陶瓷导热块设于环形座位板(11)的两侧座位下面的内置位空腔内,内置位空腔内的每块陶瓷导热块上下各垫有石棉阻燃板(1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恒温保健式电子便座,包括座位板和恒温装置,特点为座位板由上下盖组成,上盖的底面制成中间为陶瓷导热块内置位和环绕且封住内置位的环形槽,与上盖底部相对的下盖上表面相应位置也设有陶瓷导热块内置位和环形槽,上下盖密封成一体,上盖的底部内置位和下盖的上表面内置位叠合形成内置位空腔,其内置放恒温装置,且上下盖的环形槽也叠合成环形密封槽,内置环形密封圈,故本实用新型天冷时坐上能感觉舒适。
文档编号A47K13/00GK2284049SQ9624338
公开日1998年6月17日 申请日期1996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1996年12月13日
发明者林云章 申请人:林云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