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窗帘轨道的改良的滑轮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3164阅读:4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窗帘轨道的改良的滑轮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滑轮组合结构,更具体地说,特点是涉及一种用于窗帘轨道的改良的滑轮组合结构。
一般在窗帘轨道内皆制设有一可供使用者拉扯之拉绳,而籍由拉扯该拉绳之方向即可控制轨道中的若干滑轮组合在轨道中滑动以执行开、关窗帘的动作。习用的滑轮组合(1)概如图1、图2所示,其主要是由一定位轴(10)、一滑轮(11)及一滑座(12)所组合构成,其中该定位轴(10)的一端成型有一直径较轴部(100)为大的头部(101),而另一端即尾端开设有适当深入的开槽(102);此外,滑轮(11)及滑座(12)上各开设有一与轴部(100)相配合的轴孔(110)、(120),且该滑座(12)的一端制设有一钩部(121),以供钩挂窗帘布之用。如此,将滑轮(11)及滑座(12)分别依序地穿入定位轴(10)后,利用加工使定位轴(10)的尾端向外开张以供卡制作用,而得将滑轮(11)与滑座(12)限制在头部(101)与此开张之尾端间。所以,当整体的滑轮组合(1)置入窗帘轨道(2)内时,得令其滑轮(11)保持位于轨道(2)内而滑座(12)在轨道(2)外的状态,即该轨道(2)的槽口(20)将介于滑轮(11)与滑座(12)之间,而使滑轮(11)与滑座(12)间形成一缓冲空间,因此当拉动拉绳(21)以使滑轮(11)在轨道(2)上滑动时,将不致因滑轮(11)与滑座(12)过于贴近而影响滑轮(11)的滑动,且当滑座(12)负重或摇晃时,该定位轴(10)及轴孔(110)、(120)处亦不致遭破坏。由此看来,其结构似可达到让滑轮(11)顺利滑动的目标,然而实际使用时,将可发现其结构及操作上仍存在有一些缺陷尚待改进其一,由前述所知习用滑轮组合(1)其最主要的特征即在于当滑轮(11)与滑座(12)穿入定位轴(10)后,须将其尾端利用加工压扁使其开张而达到卡制的目的,这相对于制造者来说其一方面将会增加机器设备及人力工资等成本而耗时、费工,且另一方面若加工时精密度不够,则容易造成该外张的尾端形状歪斜,反而会因此破坏滑座(12)的轴孔(120)结构及造成滑轮转动不顺畅的困扰。其二,当该滑轮(11)在轨道(2)间滑动时,会遭遇到除可利用滑轮(11)滑动外的一些额外、且具干扰性的摩擦阻力,例如由于头部(101)将会凸出于滑轮(11)侧边的平面外,将造成位于轨道(2)内来回扯动的拉绳(21)会与该头部(101)发生摩擦阻滞,甚至相互牵绊的情形而影响正常的滑动作用,且一旦滑座(12)的钩部(121)非位于滑轮(11)的正下方位置时,如偏外侧或内侧,则整体滑座(12)将会以滑轮(11)底部为轴心而作一旋转倾斜,造成滑轮(11)或滑座(12)之上部抵顶到槽口(20)边壁,亦发生阻碍滑轮(11)滑动的不当摩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点、用于窗帘轨道的改良的滑轮组合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内容是一种用于窗帘轨道的改良的滑轮组合结构(3),包括定位轴(30)、滑轮(31)、滑座(33),其特征在于该定位轴(30)之轴部(301)另一端依序一体成型有一直径小于轴部(301)之束部(302)及直径大于束部(302)之卡掣部(303),同时滑座(33)的轴孔(330)直径皆小于轴部(301)及卡掣部(303),使滑座(33)可在施加一预定的轴向压力下始可穿过卡掣部(303)而位在束部(302)上,且定位后受该卡掣部(303)及轴部(301)的限制而无法脱离定位;且在滑轮(31)的一侧接近轴孔(310)处开设一配合定位轴(30)头部(300)之凹槽(311),以利头部(300)得以受容置而隐藏在该凹槽(311)内而不致牵绊到拉绳(41),同时在滑轮(31)与滑座(33)间之轴部(301)上再枢设一辅助轮(32),辅助轮(32)的轴孔(320)直径与轴部(301)相当。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习用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1、无须在定位轴之尾端额外二度加工打压,而具有省时、省工且又方便组装的经济效益;2、拉绳不会被定位轴上的头部所牵绊;3、枢设了辅助轮,避免滑轮或滑座之不当抵迫轨道槽口而发生摩擦,并亦得在槽口上滑动以辅助滑轮更平顺地滑动。


图1是习用滑轮组合之立体结构分解图;图2是习用滑轮组合之使用状态结构剖面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结构分解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组合结构外观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使用状态结构剖面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另一实施例结构分解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另一实施例使用状态结构剖面图。
现参照附图,详细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3、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滑轮组合(3)结构主要包括一定位轴(30)及穿设于其上的滑轮(31)、辅助轮(32)及滑座(33),且该整体之组合可装置于窗帘轨道(4)上,并藉由拉绳(41)的拉扯而使滑轮(31)可在其上滑动,其中该定位轴(30),是依序一体成型有头部(300)、轴部(301)、束部(302)及卡掣部(303),其中头部(300)之直径大于轴部(301),轴部(301)之直径又大于束部(302),而束部(302)之直径则小于卡掣部(303)的直径。该滑轮(31),是利用其大于定位轴(30)轴部(301)直径之轴孔(310)穿过定位轴(30)上所设之卡掣部(303)后而定位在轴部(301)上且可在其上自由转动,其一侧靠近轴孔(310)处并配合定位轴(30)所设之头部(300)制作有一凹槽(311),当其定位于轴部(301)上时,该头部(300)得以受容置在凹槽(311)内。该辅助轮(32),是继滑轮(31)之后利用其直径大于该轴部(301)之轴孔(320)穿过卡掣部(303)而定位在轴部(301)上并可在其上自由转动。该滑座(33),是继辅助轮(32)之后利用其直径皆小于卡掣部(303)及轴部(301)之轴孔(330)于受压施力后穿过卡掣部(303)而定位在束部(302)上,其下端制作有一钩部(331)以供吊挂窗帘布或窗帘片。以上所述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各组件之相互关系位置及其构造之概述。至于本实用新型之操作特性及其使用状态复请参阅图5所示,如前所述该定位轴(30)之一端具有一束部(302)及相临之卡掣部(303),且滑轮(31)的轴孔(310)及辅助轮(32)之轴孔(320)皆大于轴部(301)之直径,如此当滑轮(31)与辅助轮(32)定位在轴部(301)上时才可顺利地自由转动,惟滑座(33)之轴孔(330)直径必须小于卡制部(303)且同时亦小于轴部(301),如此由于滑座(33)本身系一般具有弹性伸缩之塑胶类制品,所以我们只须稍施加一轴向压力于该滑座(33)上,其轴孔(330)将在推力下受卡制部(303)之挤压而稍撑开,以穿过卡掣部(303),并定位在束部(302)上而受轴部(301)与卡掣部(303)所夹限,一方面该滑座(33)因此不会脱落,另一方面亦得以限制滑轮(31)及辅助轮(32)稳固地定位在轴部(301)上。其次,为减少滑轮(31)在轨道(4)上滑动之摩擦阻力,滑轮(31)之一侧接近轴孔(310)处配合定位轴(30)之头部(300)开设有一凹槽(311),使该头部(300)得以受容置在凹槽(311)内而不致凸出于滑轮(31)之该侧平面之外,如此当扯动拉绳(41)而带动滑轮(31)滑动时,该拉绳(41)将不会与头部(300)发生牵绊作用;此外,可在滑轮(31)与滑座(33)间之缓冲空间上同轴枢设有一辅助轮(32),即当整个滑轮组合(3)装置在轨道(4)上时,其位置乃是位于轨道(4)之槽口(40)上,当滑座(33)发生倾斜时,该辅助轮(32)一方面得以向下抵撑槽口(40),以提供一适当之支撑力而避免滑轮(31)或滑座(33)直接地与槽口(40)槽壁发生严重之摩擦阻滞作用,而同时另一方面该辅助轮(32)又可在槽口(40)上滑动而得以伴随及辅助滑轮(31)在轨道(4)上更平顺无阻地滑动,同时又因有该辅助轮(32)之向下撑抵槽口(40),使定位轴(30)不致因滑座(33)向下施力过大而产生弯曲变形或轴孔(310)、(330)因而遭破坏。此外,又请参阅图6、图7,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其主要是将该卡掣部(303)制作成一伞状,且更在束部(302)邻接该卡掣部(303)之一端再缩小直径而成一缩合部(304),更明白地说,该伞状卡掣部(303)之尖头系朝外,而其伞状开口处与缩合部(304)间系呈一分离状态,且一旦伞状卡掣部(303)受滑座(33)的轴孔(330)之挤压而收缩时,该伞状部份得以缩合在缩合部(304)上,使该缩合后之卡掣部(303)直径与邻接之束部(302)大小相同以利滑座(33)穿入,且又在其穿过后,卡掣部(303)将因弹性作用而重新张开以回复原展开状而使得滑座(33)卡掣在束部(302)上。依此,我们可以深切地了解到由于不论是卡掣部(303)或是头部(300)、束部(302)、甚至缩合部(304),乃皆与定位轴(30)一体成型制成,故当滑轮(31)、辅助轮(32)及滑座(33)相继定位于定位轴(30)上后,无须额外再加工压扁其尾端而耗工、费时;相反地,我们只须在穿入滑轮(31)、辅助轮(32)后,稍施加一预定轴向压力于滑座(33)上,该滑座(33)即可顺利地穿过卡掣部(303),并于穿过后得到该卡掣部(303)之良好卡掣功能,所以其组装得以更省时、省工且便利。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上述所揭示的结构在定位轴之尾端一体成型制作有一束部及卡掣部,且使滑座之轴孔直径小于卡掣部及轴部之直径,如此可在滑轮定位在轴部上后,只须稍加施压即可使滑座穿过卡掣部而定位在束部上并同时受卡掣部之卡掣而不脱落,以达到省时、省工且便利之经济效益;此外,又为减少滑轮滑动时之额外阻滞摩擦力,更可在滑轮一侧开设一可容纳头部之凹槽,使轨道中之拉绳不致与该头部发生牵绊,同时可在滑轮与滑座间之缓冲空间上同轴枢设一辅助轮,使滑轮或滑座不致与槽口接触产生过多的摩擦,且又可以辅助滑轮更滑顺地在轨道上滑动。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窗帘轨道的改良的滑轮组合结构,包括定位轴、滑轮、滑座,其特征在于该定位轴之轴部另一端依序一体成型有一直径小于轴部之束部及直径大于束部之卡掣部,同时滑座的轴孔直径皆小于轴部及卡掣部,使滑座可在施加一预定的轴向压力下始可穿过卡掣部而定位在束部上,且定位后受该卡掣部及轴部的限制而无法脱离定位;且在滑轮的一侧接近轴孔处开设一配合定位轴头部之凹槽,以利头部得以受容置而隐藏在该凹槽内,而不致牵绊到拉绳,同时在滑轮与滑座间之轴部上再枢设一辅助轮,辅助轮的轴孔直径与轴部相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窗帘轨道的改良的滑轮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卡掣部可制成一向轴部张开之伞状展开部位与束部间系呈一分离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窗帘轨道的改良的滑轮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束部邻近卡掣部之一端再束编成一缩合部,该缩合部的长度至少大于伞状卡掣部之侧边长度,使卡掣部缩合时得以贴附在该缩合部上。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窗帘轨道的改良的滑轮组合结构,属滑轮组合制造技术领域。它解决了滑轮组合时尚须另行二度加工、及滑轮滑动不顺的问题。其主要技术特征在于定位轴上之结构皆一体成型、末端设有凸出之卡制部,滑轮一侧开设一凹槽、容纳定位轴之头部而使其不致与拉绳发生牵绊,且在滑轮与滑座间同轴枢设一辅助轮,辅助轮位于窗帘轨道的槽口上。滑轮及滑座只须稍加施压,即可定位在轴上并受限制以致不脱落,毋需再加工,省工省时,使用顺畅。
文档编号A47H15/00GK2296677SQ9722509
公开日1998年11月11日 申请日期1997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1997年8月29日
发明者朱祖銮 申请人:朱祖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