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柄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2235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握柄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生活用品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符合人体工学的手握用具握柄结构,使用者可依不同用途选择以不同握持方式,特别具有舒适且紧密的握持及方便使用者的上下、左右操作摆动的结构。
日常生活中的手握用具常接触的用品中,有牙刷、洗衣刷、鞋刷、刀子、水果刀以至于雕刻刀等,举例来说,一般的牙刷具有约略于手掌宽度的握柄,市售牙刷通常强调其刷毛,或是强调握柄上的花纹、图案,而忽略握持时的舒适性,致使使用者因握持感不佳,且手掌握的灵活度均是靠手腕的动作,其动作的方向受到限制,而常发生滑动手指撞击刷头、掉落、手部酸痛等情况,这些均是一般牙刷是以整个手掌握持的长握柄结构的缺点。又如鞋刷,一般都是无握柄的刷子,使用时除握感不佳外,也容易使鞋油沾染手指。
另外,刷子中较为特殊的是清洁假牙用的刷子,由于清洁时,是将假牙自嘴中取出,再施行清洁步骤,但一般人均使用一般市售的牙刷清洁,除有上述的缺点外,更重要的是因其长握柄的设计不方便于携带,通常假牙厂商附有收藏假牙的盒子(通常称为假牙盒),一般的牙刷无法收藏于内,而需要另行携带。且为收藏于假牙盒内,其握柄即须改为短握柄设计,若为一般牙刷握柄结构,则必因为握柄太短而使握持更为困难且不利于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由握柄和使用端所组成的握柄结构改良,它不仅组装方便,并便于携带和收藏,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它包含有握柄和使用端,其中,该握柄主要是在刷头向另一侧延伸形成,该握柄的上侧面的前、中、后三部分别由底部向上渐缩的第一、二、三凸部,三凸部间形成两个平顺的第一、二凹部,该握柄的下侧面约略相对于上侧面的第一、二凸部位置设有第四、五凸部,其间也形成一平顺的第三凹部,同时握柄的下侧面中间偏后凸设配合手指弧度的隔板。
所说握柄的下侧面,其尾端的向下延设有第二隔板,其表面形成适当的弧面,握持时与无名指或小指互相吻合。
所说的第二隔板,其下端设有一收藏孔,供尖棒置入收藏使用。
所说的握柄的第一、三凹部,其表面中间部分设置有防滑部,而第二凹部中间纵向开设有一长形槽,能对大姆指加以固定,可防止横向滑移。
所说的所用端,它可随使用的需求与握柄间转换相对方向,并且可随用途的不同,而设置不同的使用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是一种符合人体工学的手握用具握柄结构设计,特别是关于握柄基于握持紧密、便组装、携带和收藏,而且它可依不同用途选择以不同握持方式及方便使用者上下、左右操作摆动。
同时,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端可制作成与握柄有相对不同的角度,因应使用端的大小,长短或其使用部位,并可视手握用具的不同用途作不同设计。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使用状态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使用状态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图。
现在结合上述各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如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有握柄10与刷头(使用端)20两部分,其中该握柄10主要是位于刷子(手握用具)1的一侧,该握柄10的上侧面的前、中、后三部分别形成由底部向上渐缩的第一、二、三凸部12、13、14,三凸部间形成两个平顺的第一、二凹部18、19;该握柄10的下侧面约略相对于上侧面的第一、二凸部11、12位置设有第四、五凸部14、15,其间也形成一平顺的第三凹部18′,同时握柄10的下侧面中间偏后凸设配合手指弧度的第一隔板16;该刷头(使用端)20是呈扁平状,设于刷子(手握用具)1的相对于握柄10的另一侧,其一边植入有刷毛21,刷头(使用端)20方向可依需求任意设置方向,而刷毛21则随之转换方向,另外刷头(使用端)20在端部相对于刷毛21的另一侧,以斜向前方约45度方向植入面积较小、长度较长、硬度较大的斜向刷毛22,以提供不易清刷的局部小范围可以清刷的便利。
如图2所示,以假牙40的清洁刷为例说明,使用时大姆指吻合于第二凹部19,食指及中指则分别夹持握柄10下侧面的第一隔板16两侧,能提供舒适用紧密的握持。
如图3、图4所示,当必需使用刷头10顶端部的斜向刷毛22时,则改以中指及无名指夹持第一隔板16两侧,食指上移至第三凹部18′,配合大姆指上移至第一凹部18夹持握柄10,或可仅以大姆指及食指夹持靠近刷头(使用端)20的第一、三凹部18、18′,其余三指由握柄10上端握住并以掌心抵紧握柄10下缘;另外,该握柄10下侧面尾端向下延设有第二隔板17,其表面形成适当的凹弧面,握持时与无名指或小指互相吻合,提供极好的握持感及稳定握持力,更在第二隔板17下侧端设有一收藏孔171,供尖棒30置入收藏,该尖棒30则可提供剔除齿间或被清洁物的卡制异物使用。
再者,该握柄10的第一、三凹部18、18′的表面中间部分设置有锯齿状的防滑部181、181′提供大姆指与食指夹持,可有效防止侧滑。
另外,该握柄10的第二凹部19中间纵向设有一长形槽191,当大姆指紧压第二凹部19时,大姆指的皮肤将会因压力而陷入长形槽191中,而能对大姆指加以固定,可防止横向滑移,增进握持效果。
此外,本实用新型依据人体工学设计的刷子(手握用具)1其握柄10能轻易地以手指握持使用,且因握柄10的设计可以极短,重量轻、动作行程短,具有省力、握持紧密的特点,对于老人、小孩或因病而感到无力的,更是一大益处,又因其短握柄的设计,而可容纳于假牙盒(图中未示)内,可随时携带随时清洁假牙40。
如图5所示,它为本实用新型刷头(使用端)20可随用途的不同而设计为雕刻刀50,或为其它的不同使用端20。
以上所述内容与所举实施例的图示,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范例,凡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成的各种变化与修饰,均仍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握柄结构改良,包含有握柄、使用端,其特征在于一握柄,它主要是在刷头向另一侧延伸形成,该握柄的上侧面的前、中、后三部分分别形成由底部向上渐缩的第一、二、三凸部,三凸部间形成两个平顺的第一、二凹部,该握柄的下侧面相对于上侧面的第一、二凸位置设有第四、五凸部,其间也形成一平顺的第三凹部,同时握柄的下侧面中间偏后凸设配合手指弧度的隔板。
2.按权利要求1所说的握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握柄下侧面,其尾端向下延设有第二隔板,其表面形成适当的凹弧面。
3.按权利要求2所说的握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第二隔板,其下侧端设有一收藏孔。
4.按权利要求1所说的握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握柄的第一、三凹部,其表面中间部分设置有防滑部。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握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握柄的第二凹部,其中间纵向开设有一长形槽。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握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使用端,它可随使用的要求与握柄间转换相对方向。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握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使用端,它可随用途的不同而设置不同的使用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握柄结构改良,它包含有握柄和使用端,其中该握柄是位于手握用具的一侧,另一侧则设有使用端,该握柄的上侧面的前、中、后三部分别形成由底部向上渐缩的第一、二、三凸部,三凸部间形成两个平顺的凹部,握柄的下侧面约略相对于上侧面第一、二凸部位置设有第四、五凸部,其间也形成一平顺的第三凹部,同时握柄的下侧面中间偏后凸设隔板。本实用新型可随使用的需求与握柄间转换相对方向及设置不同的使用端。
文档编号A46B5/02GK2377907SQ99214528
公开日2000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1999年7月2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2日
发明者黄正和 申请人:黄正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