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清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3837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室内清扫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扫地面的机械,尤其是一种室内清扫机。
现有的地板清扫装置主要有吸尘器和拖把,两者都存在着使用不方便,清扫不彻底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种可方便的清除地面上的各种污迹的室内清扫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室内清扫机,包括外壳、手把、行车轮、前盛污槽、中盛污槽、后盛污槽、湿滚刷、干滚刷、给水装置、吸污装置以及电机,前、后盛污槽分别通过导污管与中盛污槽连通,前盛污槽与中盛污槽之间设置湿滚刷湿、干滚刷都由刷体与刷毛构成,湿滚刷的刷体中空且其壁设有渗水孔,给水装置包括设置在外壳上的盛水容器以及连通盛水容器与湿滚刷的导管,吸污装置包括搅龙、套在搅龙上的搅龙套以及置于外壳上的盛污容器,搅龙和搅龙套伸入中盛污槽槽底,搅龙套上部开有排污口,排污口下方是盛污容器,干滚刷设置于中盛污槽与后盛污槽之间,湿、干滚刷之间设有齿轮传动装置,行车轮上设有可驱动齿轮传动装置的齿轮,电机与齿轮传动装置之间设有可驱动齿轮传动装置的齿轮,齿轮传动装置与搅龙之间设有驱动搅龙转动的齿轮。
另外,湿、干滚刷旁还可设有与湿、干滚刷平行并可拨动刷毛的刮杆,前、中、后盛污槽上靠湿、干滚刷的侧壁可以设置为百叶窗状。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清扫干净、污染小、效率高等特点,特别适合家庭居室、楼道、办公室等使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湿滚刷7、前盛污槽4、中盛污槽5以及刮杆30的示意图;图3是轴VII与轴VIII之间以及轴III与电机之间的传动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室内清扫机,包括外壳1、手把2、行车轮3、前盛污槽4、中盛污槽5、后盛污槽6、湿滚刷7、干滚刷8、给水装置9、吸污装置10以及电机11,前、后盛污槽分别通过导污管12与中盛污槽连通,前盛污槽与中盛污槽之间设置湿滚刷,湿、干滚刷都由刷体13与刷毛14构成,湿滚刷的刷体中空且其壁设有渗水孔15,给水装置包括设置在外壳上的盛水容器16以及连通盛水容器与湿滚刷的导管(附图中未示出),吸污装置包括搅龙17、套在搅龙上的搅龙套18以及置于外壳上的盛污容器19,搅龙和搅龙套伸入中盛污槽槽底,搅龙套上部开有排污口20,排污口下方是盛污容器,干滚刷设置于中盛污槽与后盛污槽之间,湿、干滚刷之间设有齿轮传动装置21,齿轮传动装置由分别装配在轴I、II、III、IV、V上的齿轮31、32、33、34、35构成。行车轮的轮轴VI上设有可驱动齿轮传动装置的齿轮22,电机与齿轮传动装置之间设有可驱动齿轮传动装置的齿轮23、24,齿轮23装在轴III上,齿轮24装在电机轴上,齿轮传动装置与搅龙之间设有驱动搅龙转动的齿轮25、26、27、28、29。齿轮25装在轴VI上,轴VII与轴VIII之间设有齿轮26、27,齿轮28固定在轴VIII上,齿轮28与齿轮29啮合,齿轮29固定在搅龙轴IX上。湿、干滚刷旁设有与湿、于滚刷平行并可拨动刷毛的刮杆30,前、中、后盛污槽上靠湿、干滚刷的侧壁设置为百叶窗状。
权利要求1.一种室内清扫机,包括外壳、手把、行车轮、前盛污槽、中盛污槽、后盛污槽、湿滚刷、干滚刷、给水装置、吸污装置以及电机,其特征在于前、后盛污槽分别通过导污管与中盛污槽连通,前盛污槽与中盛污槽之间设置湿滚刷,湿、干滚刷都由刷体与刷毛构成,湿滚刷的刷体中空且其壁设有渗水孔,给水装置包括设置在外壳上的盛水容器以及连通盛水容器与湿滚刷的导管,吸污装置包括搅龙、套在搅龙上的搅龙套以及置于外壳上的盛污容器,搅龙和搅龙套伸入中盛污槽槽底,搅龙套上部开有排污口,排污口下方是盛污容器,干滚刷设置于中盛污槽与后盛污槽之间,湿、干滚刷之间设有齿轮传动装置,行车轮上设有可驱动齿轮传动装置的齿轮,电机与齿轮传动装置之间设有可驱动齿轮传动装置的齿轮,齿轮传动装置与搅龙之间设有驱动搅龙转动的齿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清扫机,其特征在于湿、干滚刷旁还设有与湿、干滚刷平行并可拨动刷毛的刮杆,前、中、后盛污槽上靠湿、干滚刷的侧壁呈百叶窗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扫地面的机械,尤其是一种室内清扫机。它包括外壳、手把、行车轮、前盛污槽、中盛污槽、后盛污槽、湿滚刷、干滚刷、给水装置、吸污装置以及电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清扫干净、污染小、效率高等特点,特别适合家庭居室、楼道、办公室等使用。
文档编号A47L11/00GK2396759SQ9924566
公开日2000年9月20日 申请日期1999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1999年9月28日
发明者姚志峰 申请人:姚志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