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有液体漂浮装饰物的弹力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3856阅读:16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有液体漂浮装饰物的弹力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力球,特别是尤指一种内有液体漂浮装饰物的弹力球。
弹力球乃一种已知的游戏物,其是利用人造橡胶材料加工制成的一大小适中(直径约5cm)的透明状球体,藉该外覆层胶体所具有的良好弹力作用,而可在掷地碰撞游戏中呈现高弹跳功能;而其所使用的橡胶材料,在未加工前是呈黏稠状物而不具弹力,须置入球型模具内,以约摄氏130度至140度的高温予以加热约20分钟,始可定型成一具高弹力的胶体弹力球。又目前市面上的弹力球,一种为全胶体式,即整个弹力球为相同胶体材质;另一种如图1所示,是于弹力球10内部额外添设一立体装饰物11,藉以增加弹力球的装饰效果;一般而言,该立体装饰物11只要不过大,其外层胶体12的外层厚度约有1cm至1.5cm,则弹力球皆仍可维持基本弹跳功能;又每一成型的弹力球上因模具关系而均形成有一环状模具接合线13。而由于上述的立体装饰物11是一固定物,已不再具有新奇装饰感,本实用新型即是针对此而加以改进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随弹力球跳动而呈现出动态漂浮景观,以增进弹力球装饰效果的内有液体漂浮装饰物的弹力球。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内有液体漂浮装饰物的弹力球构造改进,其中,该密闭容器是内部只先填设以装饰物,即置入于模具中的胶体内部,供与胶体一起加热而一体成型,再利用填塞封合方式或针头灌注方式,使单种液体或双种液体自密闭容器预设的灌注口处灌注于密闭容器内部,使密闭容器内的液体可避开外覆层胶体成型时的高温,而达成容设于弹力球内部并呈现新奇装饰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由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内有液体漂浮装饰物的弹力球,包括一适厚度的外覆层胶体及一内容装饰物,其特征在于该内容装饰物是一密闭容器且内部容设有液体漂浮装饰物,其中,该密闭容器是一形状不拘的透明壳体,壳体上设有液体灌注口,而液体漂浮装饰物则由液体及漂浮装饰物所组成,使用时,该内装的液体漂浮装饰物可随弹力球跳动而呈现动态漂浮效果。
除上述必要技术特征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可补充如下技术内容该液体漂浮装饰物可为单液体式或双液体式的漂浮装饰物。
该弹力球的密闭容器上设有一灌注口,且成型后的外覆层胶体在对应该灌注口外围处设有一适当宽度的供使液体灌入密闭容器内的中空槽,又灌注口上设有一堵塞用塞体,且中空槽上亦配合设有同大小且与胶体同质的供封合成完整的球状外观的塞体。
该密闭容器上可设置以两灌注口并各别堵塞以密闭用的塞体,而与胶体在模具中一体成型,而液体则是利用一针头由胶体外对准灌注口塞体而插进密闭容器内而灌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于弹力球透明胶体内部额外设置一透明状密闭容器,供可容设以单液型或双液型的各种漂浮式装饰物,使该内装的液体漂浮装饰物可随弹力球跳动而呈现动态漂浮景观,藉以增进弹力球的新奇使用效果。
兹配合附图及实施例,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说明于后
图1是现用弹力球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在模具中成型的一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半成型的剖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剖视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制程中一剖视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使用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弹力球20包括一适厚度的外覆层胶体21,一设于外覆层胶体21内部的密闭容器22、及容设于密闭容器22内部的漂浮式装饰物23,其中,该外覆层胶体21与一般弹力球10的外层胶体12相同,该密闭容器22是一形状不拘的透明壳体,而漂浮式装饰物23是由液体及漂浮装饰物所组成,包括单液体式或双液体式,其中该单液体式是由单液体(油或水)及多个金葱碎片或立体造型漂浮装饰物所组成;而双液体式是由双液体,如图中的透明油231及染色水232,再配合以立体造型的装饰物233而构成,使装饰物233可随时漂浮于透明油231及染色水232的交界液面234上,然不论是单液体式或双液体式的漂浮式装饰物23皆已是已知技术。而由于该漂浮式装饰物23中至少包括有一液体(油或水),无法在成型模具中忍受约20分钟的高温加热制程(供外覆层胶体21能定型而具弹力),因此制程中,该密闭容器22只能先容设以金葱碎片或立体造型的装饰物233,但不填装液体,再理设于模具中未定型的胶体(呈黏稠状)内部共同高温加热而一体成型。
又为使液体能自密闭容器预设的灌注口将所须的液体灌注于密闭容器内部,并使弹力球仍具有供丢掷使用的球型外观,则可利用填塞封合方式或针头灌注方式以达成,其中A、利用填塞封合方式参考图2、3、4、5所示,弹力球20的密闭容器22上设有一灌注口221,并于模具中成型时,另藉一模心体30插置于灌注口221上如图4所示,使成型后的弹力球20在外覆层胶体21上的灌注口221外围处,形成一适当宽度的中空槽211如图5所示,供可自灌注口221以量产化方式灌注液体入密闭容器22内;再先利用一塞体222堵塞于灌注口221上以防内灌液体外泄,再利用一与外覆层胶体21同材质且适当大小的塞体212,使其恰填塞于中空槽211上并封合成完整的球状外观如图2、3所示。又制程中,密闭容器22的环状成型接合线223以能与外覆层胶体21的环状模具接合线213保持在同一平面为最佳,使弹力球20由外视之,该接合线213可对接合线223形成遮挡效果而不易看到,有利于弹力球20的外观美感。(于图2、3、4、5中,为附图构造的清楚表示,而故意将接合线213与接合线223呈相互垂直。)B、利用针头灌注方式参考图6、7、8所示,弹力球40是弹力球20的等效物品,仍包括有外覆层胶体41、密闭容器42及容设于密闭容器42内部的漂浮式装饰物43,漂浮式装饰物43亦4为由透明油431、染色水432及立体造型的装饰物433而所组成的双液体式;但密闭容器42上是改设置以两灌注口并各别堵塞以密闭用的塞体421,再于模具中与胶体41一体成型,且成型后的外覆层胶体41上并未有中空槽的设置;而针筒灌注作业时如图8所示,是利用一针头50由胶体41外对准灌注口塞体421插入,使针头50插进密闭容器42内以灌注液体,并依同法在另一灌注口塞体421上插置另一泄气用的针头51,使密闭容器42内压力平衡以利于灌注作业的稳定进行。又制程中,密闭容器42的环状成型接合线422亦以能与外覆层胶体41的环状模具接合线411保持在同一平面为最佳,使弹力球40由外视之,该接合线411亦可对接合线422形成遮挡效果而不易看到,且针头50、51的插孔因胶体41弹性也不易看到,有利于弹力球40的外观美感。(于图6、7、8中,为图示构造的清楚,而故意将接合线411与接合线422呈相互垂直。)而上述A的填塞封合方式或B的针筒灌注方式均可使液体灌注入位于外覆层胶体内部的密闭容器内部,而达成弹力球内装有液体漂浮装饰物的设计目的,唯其中以A的填塞封口方式的加工作业较为简易,而有利于量产化并降低成本。
再而,本实用新型弹力球构造中的密闭容器的形状并不限制,可利用其他造型变化以增添弹力球的装饰性及消费的选择性,如图9所示,弹力球60包括有外覆层胶体61、密闭容器62及容设于密闭容器62内部的漂浮式装饰物63,其中该密闭容器62即呈红心造型体;唯任何造型的密闭容器的壳体外缘,其至外覆层胶体的球面的间隔厚度,以至少具有1cm的胶体厚度为佳,使弹力球不论以任何部位着地,皆能维持基本的良好弹跳功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于成型制程中,若透明状密闭容器内预设液体,则无法抵抗外层胶体所须的成型高温,其在外层胶体完全成型前必将爆裂,故密闭容器内装液体须在外层胶体完全成型后始可灌注;而本实用新型乃于弹力球的半成型过程中,先于模具中的胶体内部适位处理设以该透明状密闭容器,而该密闭容器内部已预置有漂浮用的装饰物,且其壳面上亦预设有灌注口供设置软质塞体;待弹力球外层胶体与密闭容器在模具中加热成型后,再利用填塞封合方式或针筒灌注方式,将所须的单液体或双液体灌入密闭容器内,使该弹力球不但仍能维持原具有的弹跳功能,亦可使其内部该透明状密闭容器内的液体漂浮装饰物足以呈现动态漂浮效果供由外透视观赏,藉以增进弹力球新颖装饰效果。又整体结构及达成技术虽非艰难,但未见有任何弹力球具有相同结构。
权利要求1.一种内有液体漂浮装饰物的弹力球,包括一适厚度的外覆层胶体及一内容装饰物,其特征在于该内容装饰物是一密闭容器且内部容设有液体漂浮装饰物,其中,该密闭容器是一形状不拘的透明壳体,壳体上设有液体灌注口,而液体漂浮装饰物则由液体及漂浮装饰物所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有液体漂浮装饰物的弹力球,其特征在于该液体漂浮装饰物为单液体式或双液体式的漂浮装饰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有液体漂浮装饰物的弹力球,其特征在于该弹力球的密闭容器上设有一灌注口,且成型后的外覆层胶体在对应该灌注口外围处设有一适当宽度的供使液体灌入密闭容器内的中空槽,又灌注口上设有一堵塞用塞体,且中空槽上亦配合设有同大小且与胶体同质的供封合成完整的球状外观的塞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有液体漂浮装饰物的弹力球,其特征在于该密闭容器上设置两灌注口,该两灌注口分别堵塞用于密闭的塞体。
专利摘要一种内有液体漂浮装饰物的弹力球,特征是,于透明弹力胶体内增设一透明状密闭容器,该密闭容器内容设液体及各式漂浮装饰物,使弹力球既有弹跳功能,并可透视内部密闭容器所呈现的动态漂浮景观,以增进新颖装饰效果:制造中是:于密闭容器先只容设装饰物而不填装液体,再埋设于模具中的胶体内部共同高温加热而一体成型,利用填塞封口或针头灌注,自密闭容器的灌注口将所须液体灌注于密闭容器内部。
文档编号A63H33/42GK2449775SQ00257379
公开日2001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00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00年11月1日
发明者蔡瑞安 申请人:蔡瑞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